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到底什么是探究武学习?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如何开展探究武学习?开展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本文主要从以上三方面阐述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采用“探究式学习”教学方法的体会。
关键词:探究;探究式教学;探究式学习
前言
在中职学校从教十几年,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课教师。每天要面对的是一群文化基础差、学习习惯差、厌学情绪重又渴望学到专业技能的学生。面对这样一个群体,如何更好地开展自己的教学工作,我查阅了许多教学指导的书籍和相关资料,也仔细研究了普通中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发现中职学校必须改革现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比如中学阶段近几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各科中进行,就取得了相当可喜的成绩。事实证明:中职学校进行课程及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在许多新课程标准中提倡的探究式学习,这一教学模式我认为更加符合我们中职学校的学生,尤其是计算机专业学生。
一、探究式学习的内涵及意义
所谓“探究式学习”,它是把科学领域的“探究”概念引入课堂教学,字面意思即“探索”和“研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学科知识概念和本质,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特殊教学方法。
中职学校大力倡导探究式学习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目前“填鸭式”教学已使得职业教育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和国家的需要,因此,在中职学校大力倡导探究式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把理论基础知识的传授融于实践操作中,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正如美国著名生物学家、教育家施瓦布提出的“不要把科学知识当作绝对真理教给学生,而应当作为有证据的结论。”正说明了职业教育应把握的方向:让学生从实践的探索中来论证真理,灵活的运用真理,而不是强塞给学生过于教条化的理论真理。因此,中职学校教师应以探索的方式来传授学生知识;学生应以探索的方式来掌握所学知识。这样教与学都有了内驱力,更能促使学生主动的去学知识。
二、现行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育模式弊端
曾有这样一篇文章:内地每年都会有一些高考非常拔尖的考生,他们放弃了能读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的机会,选择到香港大学就读,而往往读了一段时间后,学校发现当初这些大陆的“优等生”,他们接受较固定的理论知识比香港学生要快,考试成绩要好,而在发展个人的创新能力方面却比香港学生要差许多,而香港的教育十分注重学生的技能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这正说明了我们现行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过多的培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求索精神。所以近些年我们培养出的许多大中专毕业生,在学校里按照老师教的内容学习,仅仅满足于将老师教的知识吃透消化后“及格就行”的标准,很少会主动的求新求变,到了就业时就出现了到处碰壁的现象。所以我们培养的人才也就是千篇一律,到工作岗位后不能胜任现实中复杂多变的情况,还需要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锻炼几年才能担当重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亦是如此。
(二)各学科知识相互独立,缺乏互相渗透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每一学期都会开设几门专业课程,习惯上学生往往会把每门课程的界限划得清清楚楚,井水不犯河水。其实所学的功课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如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习几门编程语言是每个学生所必须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材内容是怎样安排的,教师就按顺序去教。可是要一个只有初中水平的学生在短短的2、3年时间内,除了学习文化课及其他的一些专业课程外,还要掌握众多的编程语肓,是不太现实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训练,通过布置具体的任务或项目,让学生尝试着去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学习新的知识,这也是克服思维定式的好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比如在讲到数据的输入输出操作时,在学过OBASIC后,学习C语言时,教师可以编制如下的表1,要求学生通过自己收集资料来完成表格中的内容,并用所得到的结论完成规定的任务。
任务描述:要求用户输入字符串“CHINA”和实数“3.14”分别赋值给变量C和N,并输出到屏幕,观察得到的结果,比较两种语言的区别。
通过对比,发现C语言中的输入输出是通过函数来完成的,并了解了其格式特点,这样可使学生的印象更
深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三)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思维模式受到抑制
其实有些学生本身有“探究式”学习的潜在性,但在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这样的学习方式往往受到抑制。比如有些调皮的学生,他们往往对一些课外知识感兴趣,有时候也会问老师,但老师一般只愿意回答与课堂知识有关的问题,对课堂以外的问题不予以解决,这样当学生碰壁后,他们也就不再愿意去深究这些问题了。这种情况,在国外一些国家得到的处理结果是不一样的,国外的教师会告诉学生这些问题与什么内容有关,具体答案怎样,让学生自己通过查阅图书、网上搜索、或向高年级学生请教等多方面的途径寻求答案,这样他们通过的渠道不同,每个学生的观点也不同,了解的角度也不尽相同,在学生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既锻炼了他们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性,发展了他们的个性。我觉得这是一种极好的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这样也让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学会了更多的知识。
三、运用“探究式”教学法的几点建议
(一)“探究式”教学的中心要明确
教师必须对探究式学习有正确的认识。所谓探究式学习,重点是落在“学习”上,而不是落在“探究”上;探究是学习的手段,是途径,不是目的。学生的探究活动,目的在于理解和掌握前人已经建立起来的科学概念、原理、规律和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寻求知识的答案,不要只是由学生一味地“探究”,要适时的引导他们得出结论。比如我在给计算机专业学生讲解网络有关知识的时候,关于网络的几种拓扑结构、网络工作站和终端的区别等概念时,学生感到很陌生,于是我指导他们观察分析对比超市、银行、网吧、单位办公室等场所的网络,通过不同用途的分析,进一步理解他们就该属于什么拓扑,为什么采用这种拓扑。一段时间后,就会有许多学生主动来找我讨论这些知识了。
(二)明确教学的目的
教学反映的是“学少悟多”。作为教师。为了完成一个知识点的传授,更多的是在想要教的知识的涵义是什么?作用是什么?特点是什么?和其它知识有何区别联系?如何用它去解决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比学生更加深刻的掌握该知识的内涵和作用,碰到问题也能去解决;有了这些问题我们才会主动去思考。所以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把这一方法传授给学生,教会他们多问些“为什么”,而不要局限于“是什么”,这样才能更加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三)“探究式”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注意个体差异
“探究式”教学容易产生个别化教学的情况,这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也是衡量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这种现象不仅在计算机专业会产生,其他专业也容易产生。因为中职学校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两极分化现象也很严重,少数是很想学知识的,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来学校“混”文凭的,而中间的学生会摇摆不定,容易随大流。作为个性相异、能力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实现个别化教学,而在“探究式”教学方式中,对于一般的知识,教师应对所有学生进行一样的指导,为了满足部分好学学生的要求,可适当采用协作方式进行教学,协作方式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可以按学生意愿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展开,分配以不同难易程度的任务给各个小组去完成,学生协作目的在于共享资源,从而实现学习,掌握知识。资源共享不是目的,共享能力,发挥所长才是协作的根本。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使平时胆小、不善表现的学生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小范围内展现他们的能力,促使其创新精神的提高。
结束语
“探究式”教学模式应该是南“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两者共同构成,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是有一定区别的——“学习”泛指所有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而“教学”则特指在教师帮助下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只有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教师的“教学模式”下,指导学生按一定的“学习模式”去学习,才能更好的培养我们的学生,让他们真正“学会生存”。
关键词:探究;探究式教学;探究式学习
前言
在中职学校从教十几年,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课教师。每天要面对的是一群文化基础差、学习习惯差、厌学情绪重又渴望学到专业技能的学生。面对这样一个群体,如何更好地开展自己的教学工作,我查阅了许多教学指导的书籍和相关资料,也仔细研究了普通中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发现中职学校必须改革现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比如中学阶段近几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各科中进行,就取得了相当可喜的成绩。事实证明:中职学校进行课程及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在许多新课程标准中提倡的探究式学习,这一教学模式我认为更加符合我们中职学校的学生,尤其是计算机专业学生。
一、探究式学习的内涵及意义
所谓“探究式学习”,它是把科学领域的“探究”概念引入课堂教学,字面意思即“探索”和“研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学科知识概念和本质,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特殊教学方法。
中职学校大力倡导探究式学习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目前“填鸭式”教学已使得职业教育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和国家的需要,因此,在中职学校大力倡导探究式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把理论基础知识的传授融于实践操作中,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正如美国著名生物学家、教育家施瓦布提出的“不要把科学知识当作绝对真理教给学生,而应当作为有证据的结论。”正说明了职业教育应把握的方向:让学生从实践的探索中来论证真理,灵活的运用真理,而不是强塞给学生过于教条化的理论真理。因此,中职学校教师应以探索的方式来传授学生知识;学生应以探索的方式来掌握所学知识。这样教与学都有了内驱力,更能促使学生主动的去学知识。
二、现行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育模式弊端
曾有这样一篇文章:内地每年都会有一些高考非常拔尖的考生,他们放弃了能读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的机会,选择到香港大学就读,而往往读了一段时间后,学校发现当初这些大陆的“优等生”,他们接受较固定的理论知识比香港学生要快,考试成绩要好,而在发展个人的创新能力方面却比香港学生要差许多,而香港的教育十分注重学生的技能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这正说明了我们现行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过多的培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求索精神。所以近些年我们培养出的许多大中专毕业生,在学校里按照老师教的内容学习,仅仅满足于将老师教的知识吃透消化后“及格就行”的标准,很少会主动的求新求变,到了就业时就出现了到处碰壁的现象。所以我们培养的人才也就是千篇一律,到工作岗位后不能胜任现实中复杂多变的情况,还需要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锻炼几年才能担当重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亦是如此。
(二)各学科知识相互独立,缺乏互相渗透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每一学期都会开设几门专业课程,习惯上学生往往会把每门课程的界限划得清清楚楚,井水不犯河水。其实所学的功课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如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习几门编程语言是每个学生所必须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材内容是怎样安排的,教师就按顺序去教。可是要一个只有初中水平的学生在短短的2、3年时间内,除了学习文化课及其他的一些专业课程外,还要掌握众多的编程语肓,是不太现实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训练,通过布置具体的任务或项目,让学生尝试着去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学习新的知识,这也是克服思维定式的好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比如在讲到数据的输入输出操作时,在学过OBASIC后,学习C语言时,教师可以编制如下的表1,要求学生通过自己收集资料来完成表格中的内容,并用所得到的结论完成规定的任务。
任务描述:要求用户输入字符串“CHINA”和实数“3.14”分别赋值给变量C和N,并输出到屏幕,观察得到的结果,比较两种语言的区别。
通过对比,发现C语言中的输入输出是通过函数来完成的,并了解了其格式特点,这样可使学生的印象更
深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三)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思维模式受到抑制
其实有些学生本身有“探究式”学习的潜在性,但在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这样的学习方式往往受到抑制。比如有些调皮的学生,他们往往对一些课外知识感兴趣,有时候也会问老师,但老师一般只愿意回答与课堂知识有关的问题,对课堂以外的问题不予以解决,这样当学生碰壁后,他们也就不再愿意去深究这些问题了。这种情况,在国外一些国家得到的处理结果是不一样的,国外的教师会告诉学生这些问题与什么内容有关,具体答案怎样,让学生自己通过查阅图书、网上搜索、或向高年级学生请教等多方面的途径寻求答案,这样他们通过的渠道不同,每个学生的观点也不同,了解的角度也不尽相同,在学生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既锻炼了他们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性,发展了他们的个性。我觉得这是一种极好的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这样也让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学会了更多的知识。
三、运用“探究式”教学法的几点建议
(一)“探究式”教学的中心要明确
教师必须对探究式学习有正确的认识。所谓探究式学习,重点是落在“学习”上,而不是落在“探究”上;探究是学习的手段,是途径,不是目的。学生的探究活动,目的在于理解和掌握前人已经建立起来的科学概念、原理、规律和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寻求知识的答案,不要只是由学生一味地“探究”,要适时的引导他们得出结论。比如我在给计算机专业学生讲解网络有关知识的时候,关于网络的几种拓扑结构、网络工作站和终端的区别等概念时,学生感到很陌生,于是我指导他们观察分析对比超市、银行、网吧、单位办公室等场所的网络,通过不同用途的分析,进一步理解他们就该属于什么拓扑,为什么采用这种拓扑。一段时间后,就会有许多学生主动来找我讨论这些知识了。
(二)明确教学的目的
教学反映的是“学少悟多”。作为教师。为了完成一个知识点的传授,更多的是在想要教的知识的涵义是什么?作用是什么?特点是什么?和其它知识有何区别联系?如何用它去解决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比学生更加深刻的掌握该知识的内涵和作用,碰到问题也能去解决;有了这些问题我们才会主动去思考。所以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把这一方法传授给学生,教会他们多问些“为什么”,而不要局限于“是什么”,这样才能更加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三)“探究式”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注意个体差异
“探究式”教学容易产生个别化教学的情况,这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也是衡量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这种现象不仅在计算机专业会产生,其他专业也容易产生。因为中职学校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两极分化现象也很严重,少数是很想学知识的,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来学校“混”文凭的,而中间的学生会摇摆不定,容易随大流。作为个性相异、能力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实现个别化教学,而在“探究式”教学方式中,对于一般的知识,教师应对所有学生进行一样的指导,为了满足部分好学学生的要求,可适当采用协作方式进行教学,协作方式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可以按学生意愿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展开,分配以不同难易程度的任务给各个小组去完成,学生协作目的在于共享资源,从而实现学习,掌握知识。资源共享不是目的,共享能力,发挥所长才是协作的根本。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使平时胆小、不善表现的学生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小范围内展现他们的能力,促使其创新精神的提高。
结束语
“探究式”教学模式应该是南“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两者共同构成,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是有一定区别的——“学习”泛指所有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而“教学”则特指在教师帮助下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只有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教师的“教学模式”下,指导学生按一定的“学习模式”去学习,才能更好的培养我们的学生,让他们真正“学会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