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入中职学校的初中毕业生学生文化成绩普遍较差,尤其是对数学课程的学习,相当一部分同学对学习数学存在畏惧心理,从而导致中职生在其学习专业课程时遇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时面临许多困难,这就需要我们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量体裁衣、因材施教,让学生在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的同时,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关键词:中职学生、数学课堂、教学
国家教育部职成教司《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就很明确地指出:“到2007年,高中阶段的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办学规模大体相当,普及高中教育不仅要发展普通教育,更多要依靠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及2009年《教育部关于印发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教职成〔2009〕3号)自实施新课改后,数学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重要时期,数学教育在改革的实践中获得了不少经验和成绩,中职教育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应将数学作为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为专业课程学习服务。在实际的课堂中,如何诱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与专业的问题成为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 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价值
在中职数学所学过的函数有:一元一次函数、一元二次函数、分式函数、无理函数、幂、指、对数函数及分段函数等八种。这些函数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自然界中变量与变量间的依存关系,因此代数中的函数知识是与生产实践及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
一元一次函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从事买卖特别是消费活动时,若其中涉及到变量的线性依存关系,则可利用一元一次函数解决问题。课堂中举去超市购物,宣传单上面有购买纸筒、卷纸可以有优惠活动,这似乎很常见。但奇怪的是,居然有两种优惠方法:(1)卖一送一(即买一个纸筒送一卷卷纸);(2)打九折(即按购买总价的90% 付款)。其下还有前提条件是:购买3只纸筒以上(纸筒20元/个,卷纸5元/个)。由此,先對学生提出问题:这两种优惠办法有区别吗?到底哪种更便宜呢?并提示学生用函数关系式,应用所学的函数知识,运用解析法将此问题解决,随后学生在教室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我对这些数学问题进行了一一讲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原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数学知识。具体的步骤是:1、设某顾客买纸筒x只,付款y元,(x>3且x∈N),2、则用第一种方法付款y1=4×20+(x-4)×5=5x+60;用第二种方法付款y2=(20×4+5x)×90%=4.5x+72. 3、接着比较y1y2的相对大小,设d=y1-y2=5x+60-(4.5x+72)=0.5x-12.然后便要进行讨论:当d>0时,0.5x-12>0,即x>24;当d=0时,x=24;当d<0时,x<24.综上所述,当所购买纸筒多于24个时,法(2)省钱;恰好购买24只时,两种方法价格相等;购买数量在4—23之间时,法(1)便宜.可见,生活中利用一元一次函数来指导购物,即锻炼了数学头脑、发散了思维,又能节省了钱财、杜绝了浪费,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数学价值。
二、重视与所学专业的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中职学校许多开设有会计与电子计算机类的一些专业,并设置成本会计和统计学基础等课程。学习成本会计中涉及到企业进行投资与扩大规模生产时,其利润随投资的变化关系一般可用二次函数表示。经营者经常依据这方面的知识预计企业发展和项目开发的前景。他们可通过投资和利润间的一元二次函数关系预测企业未来的效益,从而判断企业经济效益是否得到提高、企业是否有被兼并的危险、项目有无开发前景等问题。常用方法有:求函数最值、某单调区间上最值及某自变量对应的函数值。在统计学原理中抽样调查章节中提及是怎么样抽取样本,怎么样对所抽取的样本进行整理、研究,从而对总体情况作出判断,而样本的抽取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对总体估计的准确度。常用到等比、等距数列,方差、平均差,一元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等公式。如对抽样作出判断依据误差的平方和最小这个条件来求回归系数的, 比如一元的:y=ax+b E=∑(y-yi)^2=∑(axi+b-yi)^2 将a,b看成变量,则E的最小值需有其偏导数为0,即 E'a=2∑(axi+b-yi)xi=0 E'b=2∑(axi+b-yi)=0 由上面两个方程即可解出a,b。 课堂鼓励学生应用数学知识,从实际生活中提出学习会计基础和统计学过程中的专业知识的难题,并加以解决,为学生的可以进行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改变教学观念,重视教学情境创设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首先,基础教育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问题情境一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基本教学模式对中职数学教师影响很大且为广大中职教师所接受,教师应选择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或与专业相关的情景出发。其次,改变教师在课堂上主要通过讲述、板书等简单的教学手段完成教学目标,改变学生对数学课难学难懂、单调枯燥的思想理念。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把重要的数学知识内容融会在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当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最后,在数学课堂上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PPT、动画视频、投影仪等),能够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使枯燥的理论生动化、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简单的结论充实化、静止的画面动态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甚至积极培养对学习数学的情感,摆脱从初中学习数学的阴影中解脱出来,重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作为中职生,我们不仅要学会数学知识,而且要会应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参考文献:
[1] 曹之江.数学的认知和数学的教学[J]. 数学通讯,2001(3).
[2] 孙文.关于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职教通讯,2003(3).
[3] 周宏.成功教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中职学生、数学课堂、教学
国家教育部职成教司《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就很明确地指出:“到2007年,高中阶段的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办学规模大体相当,普及高中教育不仅要发展普通教育,更多要依靠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及2009年《教育部关于印发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教职成〔2009〕3号)自实施新课改后,数学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重要时期,数学教育在改革的实践中获得了不少经验和成绩,中职教育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应将数学作为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为专业课程学习服务。在实际的课堂中,如何诱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与专业的问题成为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 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价值
在中职数学所学过的函数有:一元一次函数、一元二次函数、分式函数、无理函数、幂、指、对数函数及分段函数等八种。这些函数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自然界中变量与变量间的依存关系,因此代数中的函数知识是与生产实践及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
一元一次函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从事买卖特别是消费活动时,若其中涉及到变量的线性依存关系,则可利用一元一次函数解决问题。课堂中举去超市购物,宣传单上面有购买纸筒、卷纸可以有优惠活动,这似乎很常见。但奇怪的是,居然有两种优惠方法:(1)卖一送一(即买一个纸筒送一卷卷纸);(2)打九折(即按购买总价的90% 付款)。其下还有前提条件是:购买3只纸筒以上(纸筒20元/个,卷纸5元/个)。由此,先對学生提出问题:这两种优惠办法有区别吗?到底哪种更便宜呢?并提示学生用函数关系式,应用所学的函数知识,运用解析法将此问题解决,随后学生在教室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我对这些数学问题进行了一一讲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原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数学知识。具体的步骤是:1、设某顾客买纸筒x只,付款y元,(x>3且x∈N),2、则用第一种方法付款y1=4×20+(x-4)×5=5x+60;用第二种方法付款y2=(20×4+5x)×90%=4.5x+72. 3、接着比较y1y2的相对大小,设d=y1-y2=5x+60-(4.5x+72)=0.5x-12.然后便要进行讨论:当d>0时,0.5x-12>0,即x>24;当d=0时,x=24;当d<0时,x<24.综上所述,当所购买纸筒多于24个时,法(2)省钱;恰好购买24只时,两种方法价格相等;购买数量在4—23之间时,法(1)便宜.可见,生活中利用一元一次函数来指导购物,即锻炼了数学头脑、发散了思维,又能节省了钱财、杜绝了浪费,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数学价值。
二、重视与所学专业的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中职学校许多开设有会计与电子计算机类的一些专业,并设置成本会计和统计学基础等课程。学习成本会计中涉及到企业进行投资与扩大规模生产时,其利润随投资的变化关系一般可用二次函数表示。经营者经常依据这方面的知识预计企业发展和项目开发的前景。他们可通过投资和利润间的一元二次函数关系预测企业未来的效益,从而判断企业经济效益是否得到提高、企业是否有被兼并的危险、项目有无开发前景等问题。常用方法有:求函数最值、某单调区间上最值及某自变量对应的函数值。在统计学原理中抽样调查章节中提及是怎么样抽取样本,怎么样对所抽取的样本进行整理、研究,从而对总体情况作出判断,而样本的抽取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对总体估计的准确度。常用到等比、等距数列,方差、平均差,一元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等公式。如对抽样作出判断依据误差的平方和最小这个条件来求回归系数的, 比如一元的:y=ax+b E=∑(y-yi)^2=∑(axi+b-yi)^2 将a,b看成变量,则E的最小值需有其偏导数为0,即 E'a=2∑(axi+b-yi)xi=0 E'b=2∑(axi+b-yi)=0 由上面两个方程即可解出a,b。 课堂鼓励学生应用数学知识,从实际生活中提出学习会计基础和统计学过程中的专业知识的难题,并加以解决,为学生的可以进行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改变教学观念,重视教学情境创设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首先,基础教育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问题情境一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基本教学模式对中职数学教师影响很大且为广大中职教师所接受,教师应选择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或与专业相关的情景出发。其次,改变教师在课堂上主要通过讲述、板书等简单的教学手段完成教学目标,改变学生对数学课难学难懂、单调枯燥的思想理念。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把重要的数学知识内容融会在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当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最后,在数学课堂上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PPT、动画视频、投影仪等),能够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使枯燥的理论生动化、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简单的结论充实化、静止的画面动态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甚至积极培养对学习数学的情感,摆脱从初中学习数学的阴影中解脱出来,重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作为中职生,我们不仅要学会数学知识,而且要会应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参考文献:
[1] 曹之江.数学的认知和数学的教学[J]. 数学通讯,2001(3).
[2] 孙文.关于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职教通讯,2003(3).
[3] 周宏.成功教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