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渤海的渔业资源衰退问题目前来看仍然十分严峻,进一步加大对渤海的渔业资源修复力度是十分必要的。主要对渤海当前渔业资源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对渤海渔业资源修复过程中所面临的制约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渤海;渔业资源;修复;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326.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05.038
作为我国唯一的内海,渤海从地理条件上看是一个近乎封闭的海域,仅通过渤海海峡与黄海相通,海水循环交换能力弱,环境容量及环境承受力极低,是我国沿海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海域,由人类活动导致的海洋污染和环境破坏问题也是最为突出的,其渔业资源衰退趋势也较为严重。加强这一海域渔业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修复渤海渔业资源,既是维护渤海生态系统的需要,也是做好渤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更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与海洋和谐相处的需要。本文拟从渤海渔业资源修复方面入手,着重分析在资源修复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以及面临的主要矛盾,进而提出对策初探。
1 渤海渔业资源现状及衰退趋势
从目前来看,渤海的生态系统仍承受着巨大压力,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其作为鱼类产卵场和索饵场的功能已经退化,沿海传统渔汛基本消失,从渔业资源的产量和质量上可以看出,渤海的“荒漠化”趋势日益严峻。
1.1 渔业资源的产量滑坡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2004年对渤海渔业资源的调查结果显示[1],单位时数每网平均渔获量仅为1.54 kg/h。而使用相同的调查方法,1959年为187.9 kg/h;1982年为84.3 kg/h;1992年为51.8 kg/h;1998年为4.1 kg/h。
而根据对渤海沿岸河北昌黎渔船调研所得的2006-2012年捕捞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样本船的单位功率渔获量(CPUE)来分析产量的变化,得出的结论是渤海的资源量仍处于下降趋势。(见图1和图2)
1.2 渔业资源的质量衰退
一是鱼种多样性显著下降。多样性渤海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生物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从1982年的3.6下降到1992年的2.5;终年均匀分布的地方类群占总生物量的比例从17.6%下降到13.9%;冬季游向海峡深水区的类群占总生物量比例从4.7%降到2.1%;夏季游向河口的类群占总生物量的比例从1.9%降到0.1%[2];1983年渤海鱼类有63种,到2004年只有30种。二是渤海的鱼类组成趋于小型化、低质化。渔获物中低质种类比例已上升至70%,底栖动物和游泳动物食性种类显著减少,从之前的调研中,经常听到渔民们反映捕到的鱼是越来越小,高价值的经济鱼类几乎不见了。目前带鱼、小黄花、大银鱼、鳓鱼、真鲷和银鲳等经济鱼类几乎绝迹,辽东湾渔场基本无鱼可捕,名贵的凤尾鱼已经绝迹。
2 渤海渔业资源修复面临的制约因素
不少学者对渤海的资源衰退问题进行了研究,总的来说,渤海的资源衰退趋势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愈加明显,总的看来,其主要因素有过度捕捞、水域污染和海洋工程三大方面,加之渤海作为一个近乎封闭型的内海,这些因素对渔业资源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更是得到一定程度的放大。
2.1 海洋捕捞能力居高不下
自1985年水产品价格放开后,受渔业捕捞相对较高的经济利益驱使,渤海从事捕捞作业的在册机动渔船,从1970年左右的不足5 000艘到2000年左右的近3万艘,这期间几乎是呈现指数上升的,虽然近年来有所减少,但仍处于高位。期间,不少渔民通过加大造船数量、提升渔船马力、使用定置网具及小网目网具等方法来提升捕捞产能,加之较为庞大的“三无”渔船数量,强大的捕捞能力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的衰退。虽然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做出了捕捞强度控制指标制度、捕捞渔船和功率“双控”指标、捕捞产量“零”增长等决策,对渤海渔业资源恢复起到了极为积极的作用,但总的来看,渤海的捕捞强度仍然大于资源恢复速度,酷渔滥捕的现象还未得到根本扭转。
2.2 水域污染、水质恶化
渤海仅占我国海域面积的1.6%左右,但从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来看,其接纳的污水量却占全国污水直接排海总量的30%,承受的污染物总量占47%[3]。2001-2005年,环渤海水域的污染面积达1.93万 km2,约占整个水域的24%~41%。目前,在渤海全海域,多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均有检出。总的来看,渤海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入海河流污染严重。环渤海有黄河、海河、滦河、辽河等40余条河流流入,其中黄海、海河、辽河位居中国严重污染河流的前4名,通过河口进入渤海的污染物占陆源污染物入海量的80%以上,2012年,渤海河流入海污染物总量为114万t。二是排污口超标排放。根据《中国海洋环境公报》和《北海区海洋环境公报》,2006-2012年,监测渤海入海排污口82~104个,监测黄海入海排污口104~193个,排污口超标比例有所下降,但仍在较高位浮动,2012年渤海监测的排污口超标比例仍然过半,达到了55%[4]。三是富营养化、赤潮频发。人类活动排放的氮、磷污染物造成了渤海海水的富营养化,为赤潮的发生提供了营养物质条件,特别是由于渤海自净能力差,海水交换周期长,富营养化越来越严重,其重度富营养化海域主要集中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三大近岸海湾。近几年,一些大的赤潮灾害如1998年9月,渤海发生大面积赤潮,范围遍及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和渤海中部海域,最大覆盖面积5 000 km2,持续时间超过40 d,造成经济损失5亿元。2006年10月底,渤海湾天津、黄骅附近海域出现大规模赤潮,面积超过2 300 km2,时值捕捞黄金季,近海1 000多条渔船无法下海作业,在沿海滩涂养殖的虾蟹等也大批死亡[5]。 2.3 涉海工程增多,水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近年来,随着沿海各省市陆续启动海洋开发战略,对发展海洋经济愈加重视,大量的涉渔工程频现,围填海、人工岛、跨海桥梁、海底隧道、海洋油气开发、核电站、港口、冶金、炼化、造船等一系列工程建设与开发活动日益频繁,其中又以围填海和油气开发两大方面为主。一方面,2009-2012年,渤海共获批区域建设用海规划批复总面积818 km2,其中天津滨海新区达207.19 km2,其围填海造成了其自然海岸线及滩涂几乎全部消失,河北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也达到了140.72 km2,虽然围填海在短期内缓解了沿海一些地方建设用地供求矛盾,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但从长期看,产生的诸如湿地、潮间带消失、产卵场索饵场挤占,水域生态环境破坏等永久性不利影响也是值得我们重视的[6]。另一方面,作为油气资源相当丰富的沉积盆地,渤海的海上油气田与沿岸的胜利、大港和辽河三大油田构成了中国第二大产油区,作为中国最大的海洋油气开发海域,全国50%以上的海洋油气工业贡献出自渤海。渤海油气田数量由2000年的8个,增加到2012年的27个,总油井数在2012年就已达1 669个,还有若干海底管线,而这个数字目前还在不断上升,油气田开发过程中进行的人工岛、平台建设、海底管线施工等建设活动也会造成渔业水域占用,相关海域悬浮物浓度增大等不利影响。此外,快速增加的油气开采所带来的溢油污染事故风险也是我们必须面临的问题,国家海洋局的数据显示,“十五”时期,渤海海域发生溢油事故16起,占同期全国海域溢油事故的近1/2。“十一五”时期,溢油事故的风险不降反升,仅2008年,渤海海域便发生12起小型油污染事故,发生频率高于南海、东海等海域[7]。2010年7月16日,大连燃油管道爆炸导致超过2 000 t原油泄漏入海,污染面积约460 km2,对三山岛皱纹盘鲍原种场造成严重损失,直接损失在千万元以上。2011年6月,位于渤海中部的蓬莱19-3油田发生了严重的溢油污染事故,给渤海渔业资源与环境以及渔业生产造成巨大影响,引起了国家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3 渤海渔业资源修复的对策思考
3.1 推进捕捞业结构调整
一是积极推进转产转业工程。渤海沿岸多为小型渔业,船小人多,在控制捕捞强度方面更应大力贯彻落实渔民转产转业工程,对转产报废渔船予以补贴,引导、扶持渔民转移至其他产业,或发展养殖业、远洋渔业和休闲渔业等非捕捞生产活动。二是依法查处违法违规作业行为。严格执行新的网具管理规定,从源头到生产使用环节严格控制对资源破坏严重的作业方式,特别是加大对底拖网和定置网具的查处力度[8]。三是严格渔船管理。从政府层面提高重视程度,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力度,在目前“双控”制度的基础上,组织渔政、船检、工商等执法部门对更新、买卖渔船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和制约,特别是要严厉打击非法渔船建造、杜绝“三无”、“套牌套号”渔船流入市场。
3.2 加大渤海污染综合治理力度
一方面,要优化沿海产业结构和布局,避免盲目无序开发,对涉渔工程建设要进行严格的评估和论证,对工程项目的后期运营实行有效的监督控制,绝不以牺牲海洋环境作为开发建设的代价。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工业废水及入海河流域的污染治理,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加强污染总量控制,合理规划涉海工程项目。此外还应加强对渤海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及资源状况的长期性动态监测,为渔政管理、资源养护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并针对浒苔、赤潮和溢油等危害较性大的突发灾害事故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对其进展情况做到实时监控、及时上报、有效处置[9]。
3.3 加强渔业资源修复力度
一是大力实施增殖放流活动。在现有增殖放流基础上,结合蓬莱19-3溢油污染事故渔业补偿和生态修复基金,进一步加大增殖放流工作力度,以鱼类产卵场索饵场为基础,兼顾渤海公共海域和受溢油事故影响严重的海域,放流品种以对渤海渔业资源恢复、水域生态修复具有重要作用的生物物种和重要的洄游性经济物种为主,同时进一步加大人工鱼礁、碳汇渔业与海洋牧场等渔业生态修复示范区建设[10]。此外,还要高度重视放流前的资源与环境本底调査和放流后的跟踪监测、渔政管理及效果评估等工作,确保增殖放流工作的科学、严格和规范。二是积极确保渔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有力施行。真正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损害谁修复”的原则,监督开发利用者依法交纳生态补偿费和资源增殖保护费,开展生态保护、资源养护和生态修复工作,在具体施行过程中,要不断推进渔业资源损害补偿的实践创新及机制完善,确保每一笔补偿资金能够征收到位、使用到位、效果到位[11]。
3.4 重视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的参与度
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加大相关法律法规及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树立生态文明的发展观、道德观、价值观,增强全民保护力度,特别是增强渔民的资源养护意识,提高保护水生生物资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形成全社会广泛动员和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12]。
参考文献
[1]李显森,牛明香,戴芳群.渤海渔业生物生殖群体结构及分布特征[J].渔业科学进展,2008,29(4):15-21.
[2]刘家沂.海洋生态问题与生态安全的战略意义[A].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4.
[3]王伟. 渤海入海流域环境法制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
[4]金显仕,唐启升.渤海渔业资源结构、数量分布及其变化[J].中国水产科学,1998(3):19-25.
[5]刘红卫,贺世杰,王传远.渤海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26):14579-14581,14584.
[6]于洁,房恩军.现阶段渤海渔业资源修复的措施及效果[J].天津水产,2010(4):13-17.
[7]慕建东.渤海重要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评价[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
[8]郝艳萍,鲍洪彤,徐质斌.渤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探讨[J].海洋科学,2001(1):52-54.
[9]侯玉忠.渤海渔业资源下降原因及修复建议[N].中国海洋报,2003-11-07.
[10]康卫赤.黄渤海区渔业资源监测工作的回顾与建议[J].齐鲁渔业,2003(9):34-35.
[11]李文抗,宋文平,乔延龙.渤海渔业资源新管护体系的初步探讨[A].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11年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11:1.
[12]屈强.实施渤海综合整治几个问题的探讨[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5.
(责任编辑:刘昀)
关键词 渤海;渔业资源;修复;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326.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05.038
作为我国唯一的内海,渤海从地理条件上看是一个近乎封闭的海域,仅通过渤海海峡与黄海相通,海水循环交换能力弱,环境容量及环境承受力极低,是我国沿海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海域,由人类活动导致的海洋污染和环境破坏问题也是最为突出的,其渔业资源衰退趋势也较为严重。加强这一海域渔业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修复渤海渔业资源,既是维护渤海生态系统的需要,也是做好渤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更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与海洋和谐相处的需要。本文拟从渤海渔业资源修复方面入手,着重分析在资源修复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以及面临的主要矛盾,进而提出对策初探。
1 渤海渔业资源现状及衰退趋势
从目前来看,渤海的生态系统仍承受着巨大压力,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其作为鱼类产卵场和索饵场的功能已经退化,沿海传统渔汛基本消失,从渔业资源的产量和质量上可以看出,渤海的“荒漠化”趋势日益严峻。
1.1 渔业资源的产量滑坡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2004年对渤海渔业资源的调查结果显示[1],单位时数每网平均渔获量仅为1.54 kg/h。而使用相同的调查方法,1959年为187.9 kg/h;1982年为84.3 kg/h;1992年为51.8 kg/h;1998年为4.1 kg/h。
而根据对渤海沿岸河北昌黎渔船调研所得的2006-2012年捕捞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样本船的单位功率渔获量(CPUE)来分析产量的变化,得出的结论是渤海的资源量仍处于下降趋势。(见图1和图2)
1.2 渔业资源的质量衰退
一是鱼种多样性显著下降。多样性渤海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生物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从1982年的3.6下降到1992年的2.5;终年均匀分布的地方类群占总生物量的比例从17.6%下降到13.9%;冬季游向海峡深水区的类群占总生物量比例从4.7%降到2.1%;夏季游向河口的类群占总生物量的比例从1.9%降到0.1%[2];1983年渤海鱼类有63种,到2004年只有30种。二是渤海的鱼类组成趋于小型化、低质化。渔获物中低质种类比例已上升至70%,底栖动物和游泳动物食性种类显著减少,从之前的调研中,经常听到渔民们反映捕到的鱼是越来越小,高价值的经济鱼类几乎不见了。目前带鱼、小黄花、大银鱼、鳓鱼、真鲷和银鲳等经济鱼类几乎绝迹,辽东湾渔场基本无鱼可捕,名贵的凤尾鱼已经绝迹。
2 渤海渔业资源修复面临的制约因素
不少学者对渤海的资源衰退问题进行了研究,总的来说,渤海的资源衰退趋势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愈加明显,总的看来,其主要因素有过度捕捞、水域污染和海洋工程三大方面,加之渤海作为一个近乎封闭型的内海,这些因素对渔业资源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更是得到一定程度的放大。
2.1 海洋捕捞能力居高不下
自1985年水产品价格放开后,受渔业捕捞相对较高的经济利益驱使,渤海从事捕捞作业的在册机动渔船,从1970年左右的不足5 000艘到2000年左右的近3万艘,这期间几乎是呈现指数上升的,虽然近年来有所减少,但仍处于高位。期间,不少渔民通过加大造船数量、提升渔船马力、使用定置网具及小网目网具等方法来提升捕捞产能,加之较为庞大的“三无”渔船数量,强大的捕捞能力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的衰退。虽然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做出了捕捞强度控制指标制度、捕捞渔船和功率“双控”指标、捕捞产量“零”增长等决策,对渤海渔业资源恢复起到了极为积极的作用,但总的来看,渤海的捕捞强度仍然大于资源恢复速度,酷渔滥捕的现象还未得到根本扭转。
2.2 水域污染、水质恶化
渤海仅占我国海域面积的1.6%左右,但从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来看,其接纳的污水量却占全国污水直接排海总量的30%,承受的污染物总量占47%[3]。2001-2005年,环渤海水域的污染面积达1.93万 km2,约占整个水域的24%~41%。目前,在渤海全海域,多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均有检出。总的来看,渤海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入海河流污染严重。环渤海有黄河、海河、滦河、辽河等40余条河流流入,其中黄海、海河、辽河位居中国严重污染河流的前4名,通过河口进入渤海的污染物占陆源污染物入海量的80%以上,2012年,渤海河流入海污染物总量为114万t。二是排污口超标排放。根据《中国海洋环境公报》和《北海区海洋环境公报》,2006-2012年,监测渤海入海排污口82~104个,监测黄海入海排污口104~193个,排污口超标比例有所下降,但仍在较高位浮动,2012年渤海监测的排污口超标比例仍然过半,达到了55%[4]。三是富营养化、赤潮频发。人类活动排放的氮、磷污染物造成了渤海海水的富营养化,为赤潮的发生提供了营养物质条件,特别是由于渤海自净能力差,海水交换周期长,富营养化越来越严重,其重度富营养化海域主要集中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三大近岸海湾。近几年,一些大的赤潮灾害如1998年9月,渤海发生大面积赤潮,范围遍及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和渤海中部海域,最大覆盖面积5 000 km2,持续时间超过40 d,造成经济损失5亿元。2006年10月底,渤海湾天津、黄骅附近海域出现大规模赤潮,面积超过2 300 km2,时值捕捞黄金季,近海1 000多条渔船无法下海作业,在沿海滩涂养殖的虾蟹等也大批死亡[5]。 2.3 涉海工程增多,水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近年来,随着沿海各省市陆续启动海洋开发战略,对发展海洋经济愈加重视,大量的涉渔工程频现,围填海、人工岛、跨海桥梁、海底隧道、海洋油气开发、核电站、港口、冶金、炼化、造船等一系列工程建设与开发活动日益频繁,其中又以围填海和油气开发两大方面为主。一方面,2009-2012年,渤海共获批区域建设用海规划批复总面积818 km2,其中天津滨海新区达207.19 km2,其围填海造成了其自然海岸线及滩涂几乎全部消失,河北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也达到了140.72 km2,虽然围填海在短期内缓解了沿海一些地方建设用地供求矛盾,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但从长期看,产生的诸如湿地、潮间带消失、产卵场索饵场挤占,水域生态环境破坏等永久性不利影响也是值得我们重视的[6]。另一方面,作为油气资源相当丰富的沉积盆地,渤海的海上油气田与沿岸的胜利、大港和辽河三大油田构成了中国第二大产油区,作为中国最大的海洋油气开发海域,全国50%以上的海洋油气工业贡献出自渤海。渤海油气田数量由2000年的8个,增加到2012年的27个,总油井数在2012年就已达1 669个,还有若干海底管线,而这个数字目前还在不断上升,油气田开发过程中进行的人工岛、平台建设、海底管线施工等建设活动也会造成渔业水域占用,相关海域悬浮物浓度增大等不利影响。此外,快速增加的油气开采所带来的溢油污染事故风险也是我们必须面临的问题,国家海洋局的数据显示,“十五”时期,渤海海域发生溢油事故16起,占同期全国海域溢油事故的近1/2。“十一五”时期,溢油事故的风险不降反升,仅2008年,渤海海域便发生12起小型油污染事故,发生频率高于南海、东海等海域[7]。2010年7月16日,大连燃油管道爆炸导致超过2 000 t原油泄漏入海,污染面积约460 km2,对三山岛皱纹盘鲍原种场造成严重损失,直接损失在千万元以上。2011年6月,位于渤海中部的蓬莱19-3油田发生了严重的溢油污染事故,给渤海渔业资源与环境以及渔业生产造成巨大影响,引起了国家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3 渤海渔业资源修复的对策思考
3.1 推进捕捞业结构调整
一是积极推进转产转业工程。渤海沿岸多为小型渔业,船小人多,在控制捕捞强度方面更应大力贯彻落实渔民转产转业工程,对转产报废渔船予以补贴,引导、扶持渔民转移至其他产业,或发展养殖业、远洋渔业和休闲渔业等非捕捞生产活动。二是依法查处违法违规作业行为。严格执行新的网具管理规定,从源头到生产使用环节严格控制对资源破坏严重的作业方式,特别是加大对底拖网和定置网具的查处力度[8]。三是严格渔船管理。从政府层面提高重视程度,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力度,在目前“双控”制度的基础上,组织渔政、船检、工商等执法部门对更新、买卖渔船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和制约,特别是要严厉打击非法渔船建造、杜绝“三无”、“套牌套号”渔船流入市场。
3.2 加大渤海污染综合治理力度
一方面,要优化沿海产业结构和布局,避免盲目无序开发,对涉渔工程建设要进行严格的评估和论证,对工程项目的后期运营实行有效的监督控制,绝不以牺牲海洋环境作为开发建设的代价。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工业废水及入海河流域的污染治理,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加强污染总量控制,合理规划涉海工程项目。此外还应加强对渤海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及资源状况的长期性动态监测,为渔政管理、资源养护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并针对浒苔、赤潮和溢油等危害较性大的突发灾害事故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对其进展情况做到实时监控、及时上报、有效处置[9]。
3.3 加强渔业资源修复力度
一是大力实施增殖放流活动。在现有增殖放流基础上,结合蓬莱19-3溢油污染事故渔业补偿和生态修复基金,进一步加大增殖放流工作力度,以鱼类产卵场索饵场为基础,兼顾渤海公共海域和受溢油事故影响严重的海域,放流品种以对渤海渔业资源恢复、水域生态修复具有重要作用的生物物种和重要的洄游性经济物种为主,同时进一步加大人工鱼礁、碳汇渔业与海洋牧场等渔业生态修复示范区建设[10]。此外,还要高度重视放流前的资源与环境本底调査和放流后的跟踪监测、渔政管理及效果评估等工作,确保增殖放流工作的科学、严格和规范。二是积极确保渔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有力施行。真正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损害谁修复”的原则,监督开发利用者依法交纳生态补偿费和资源增殖保护费,开展生态保护、资源养护和生态修复工作,在具体施行过程中,要不断推进渔业资源损害补偿的实践创新及机制完善,确保每一笔补偿资金能够征收到位、使用到位、效果到位[11]。
3.4 重视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的参与度
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加大相关法律法规及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树立生态文明的发展观、道德观、价值观,增强全民保护力度,特别是增强渔民的资源养护意识,提高保护水生生物资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形成全社会广泛动员和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12]。
参考文献
[1]李显森,牛明香,戴芳群.渤海渔业生物生殖群体结构及分布特征[J].渔业科学进展,2008,29(4):15-21.
[2]刘家沂.海洋生态问题与生态安全的战略意义[A].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4.
[3]王伟. 渤海入海流域环境法制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
[4]金显仕,唐启升.渤海渔业资源结构、数量分布及其变化[J].中国水产科学,1998(3):19-25.
[5]刘红卫,贺世杰,王传远.渤海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26):14579-14581,14584.
[6]于洁,房恩军.现阶段渤海渔业资源修复的措施及效果[J].天津水产,2010(4):13-17.
[7]慕建东.渤海重要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评价[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
[8]郝艳萍,鲍洪彤,徐质斌.渤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探讨[J].海洋科学,2001(1):52-54.
[9]侯玉忠.渤海渔业资源下降原因及修复建议[N].中国海洋报,2003-11-07.
[10]康卫赤.黄渤海区渔业资源监测工作的回顾与建议[J].齐鲁渔业,2003(9):34-35.
[11]李文抗,宋文平,乔延龙.渤海渔业资源新管护体系的初步探讨[A].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11年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11:1.
[12]屈强.实施渤海综合整治几个问题的探讨[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5.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