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小衔接,孩子需要什么?
二十以内的加减?认识500个汉字?学习拼音……
爸爸妈妈们担心孩子入学后跟不上,
抓紧时间把孩子送进幼小衔接班。这样,真的够了吗?
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幼小衔接应该注意的事情。其实,孩子上一年级最让人头疼的不是成绩,而是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上课不能安心听讲,不遵守课堂纪律,不会阅读,书写困难,自理能力差……看来在幼小衔接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好的习惯是小学生活的开端,爸爸妈妈在生活中能够培养孩子的哪些习惯呢?
一、倾听习惯
小学课堂40分钟的上课时间,老师教授的内容完全相同,为什么最后反馈却参差不齐?这取决于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倾听习惯,有的孩子在大部分时间认真倾听,而有的只能坚持几分钟。
孩子的倾听习惯我们可以在生活中这样培养:
※ 爸爸妈妈利用闲暇时间和孩子玩一些听力游戏,例如:复述数字,家长先报简单的数字,让孩子复述,再不断增加一位数,如此类推。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一定是集中注意力在进行聆听。
※ 晚上给孩子讲故事,讲完以后请孩子说一说故事的大致内容。
※ 在孩子和我们交流的时候,将语速放慢,让孩子能够听清楚,让他来复述你刚才的话。
※ 在孩子没有养成良好倾听习惯时,要及时指出和提醒,孩子的倾听习惯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
二、阅读习惯
有的孩子喜欢读书,容易养成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会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孩子的听力、理解力和注意力。
如果孩子不喜欢读书,怎么办?
孩子不喜欢阅读的原因多半是不喜欢看见书上密密麻麻的汉字,爸爸
妈妈们可以选择适合孩子的图书,字体大一些,内容是孩子喜欢的故事,不要强迫孩子接受大人的选择。
我们也可以利用亲子阅读时间陪孩子一起读书,有了阅读的氛围,孩子才有阅读的动力。
进行亲子阅读,让孩子在图文并茂中享受阅读,理解图画与文字的关系,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增加他们对于故事的理解能力,上小学后轻松应对语文阅读。
三、书写习惯
孩子在学前阶段由于身体发展特点的限制,小肌肉不够灵活,让他们像成人一样拿着笔在田字格里写字,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但是爸爸妈妈们可以选择另外一些方式来帮助孩子锻炼自己的手部小肌肉。
比如,在家里让孩子用纸笔涂画,写一些简单的数字。慢慢地,孩子在书写中就会出现一些像字的符号,在大人眼中的“随意涂画”会让孩子的小肌肉也越来越灵活。书写时请爸爸妈妈们培养孩子的专注,在书写进行时要求孩子不随意吃零食、玩玩具、上厕所,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书写最好有专门的桌子,不要在床上进行。
孩子拿笔写是他开始书写的第一步,正确的用笔方法,端正的姿势,对于入门的孩子来说很重要,我们争取在一开始就给孩子養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爸爸妈妈们切记不要因为孩子写字难看或者写字慢而数落他们,更不要拿别人家的孩子来比较。在孩子心里会认为自己比不过别人,因此自信心受到打击,不愿意动笔。积极引导,多鼓励,多表扬,树立孩子信心。
四、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习惯
在孩子刚入学时就重视培养他们良好的作业习惯,对孩子形成责任意识、任务意识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品质很重要。
为此,您不但要关心孩子良好作业习惯的培养,还要尽可能做到培养得法。您不妨从这几个基本的方面入手:
1. 给孩子创设一个静心作业的环境。准备一个学习的空间,有桌椅、台灯、小书架等等。孩子回到家后可以在这个“区域”做自己的事情。
2. 要注意让孩子定下心来做作业,不可以一会儿吃吃东西,一会儿看看电视,一会儿做这个,一会儿做那个。要养成专心做作业的习惯。
3. 要提醒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帮助他逐步形成时间观念。一般一年级学生的回家作业时间为半小时左右,大部分孩子是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
4. 要帮助孩子养成在一般情况下,回家后先作业再玩耍的习惯。提醒孩子牢牢记住做作业是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任务完成再去做其他事情会更轻松,更开心。
五、集中注意力做事情的习惯
无论做什么事情,专注是孩子必备能力之一。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情再去做另外一件事情。有的小孩总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听音乐,一边做功课,学习不够专心,注意力容易转移。
我们可以用“眼睛听”的游戏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力:
在安静之处,家长把手放在孩子的肩膀上,互相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不管什么话题都没关系,每天进行一次。
只要视线相连接,孩子就不得不集中注意力听,只要每天持续不断,就能培养出很会听“话”的孩子,孩子的注意力也得到发展。
六、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
小学是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自理能力的体现。孩子进入小学,不是幼儿园里的小朋友,而是一名小学生,小学生的生活习惯是必备的基础能力。
下面的基础能力你家孩子都掌握了吗?
1. 规律的生活作息时间。
2. 自己穿衣服、裤子,会自己系鞋带。
3. 能独立用餐,会使用筷子和调羹吃饭。
4. 会从饮水机接水喝。
5. 能够整理自己的物品和玩具,用过的东西及时归位。
6. 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会正确的洗手方式,会使用各式马桶,便后冲水等。
7. 知道身体不舒服会及时告诉爸爸妈妈,同时能够帮助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认识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及时改正孩子的不足,良好习惯的养成在于日积月累,不是一蹴而就。
总之,孩子进入小学,面临一个新的环境,家长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幼小衔接不是一两个月的任务,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希望家长朋友们陪伴孩子共同度过这段重要的时期,陪伴孩子快乐成长!
二十以内的加减?认识500个汉字?学习拼音……
爸爸妈妈们担心孩子入学后跟不上,
抓紧时间把孩子送进幼小衔接班。这样,真的够了吗?
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幼小衔接应该注意的事情。其实,孩子上一年级最让人头疼的不是成绩,而是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上课不能安心听讲,不遵守课堂纪律,不会阅读,书写困难,自理能力差……看来在幼小衔接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好的习惯是小学生活的开端,爸爸妈妈在生活中能够培养孩子的哪些习惯呢?
一、倾听习惯
小学课堂40分钟的上课时间,老师教授的内容完全相同,为什么最后反馈却参差不齐?这取决于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倾听习惯,有的孩子在大部分时间认真倾听,而有的只能坚持几分钟。
孩子的倾听习惯我们可以在生活中这样培养:
※ 爸爸妈妈利用闲暇时间和孩子玩一些听力游戏,例如:复述数字,家长先报简单的数字,让孩子复述,再不断增加一位数,如此类推。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一定是集中注意力在进行聆听。
※ 晚上给孩子讲故事,讲完以后请孩子说一说故事的大致内容。
※ 在孩子和我们交流的时候,将语速放慢,让孩子能够听清楚,让他来复述你刚才的话。
※ 在孩子没有养成良好倾听习惯时,要及时指出和提醒,孩子的倾听习惯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
二、阅读习惯
有的孩子喜欢读书,容易养成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会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孩子的听力、理解力和注意力。
如果孩子不喜欢读书,怎么办?
孩子不喜欢阅读的原因多半是不喜欢看见书上密密麻麻的汉字,爸爸
妈妈们可以选择适合孩子的图书,字体大一些,内容是孩子喜欢的故事,不要强迫孩子接受大人的选择。
我们也可以利用亲子阅读时间陪孩子一起读书,有了阅读的氛围,孩子才有阅读的动力。
进行亲子阅读,让孩子在图文并茂中享受阅读,理解图画与文字的关系,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增加他们对于故事的理解能力,上小学后轻松应对语文阅读。
三、书写习惯
孩子在学前阶段由于身体发展特点的限制,小肌肉不够灵活,让他们像成人一样拿着笔在田字格里写字,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但是爸爸妈妈们可以选择另外一些方式来帮助孩子锻炼自己的手部小肌肉。
比如,在家里让孩子用纸笔涂画,写一些简单的数字。慢慢地,孩子在书写中就会出现一些像字的符号,在大人眼中的“随意涂画”会让孩子的小肌肉也越来越灵活。书写时请爸爸妈妈们培养孩子的专注,在书写进行时要求孩子不随意吃零食、玩玩具、上厕所,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书写最好有专门的桌子,不要在床上进行。
孩子拿笔写是他开始书写的第一步,正确的用笔方法,端正的姿势,对于入门的孩子来说很重要,我们争取在一开始就给孩子養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爸爸妈妈们切记不要因为孩子写字难看或者写字慢而数落他们,更不要拿别人家的孩子来比较。在孩子心里会认为自己比不过别人,因此自信心受到打击,不愿意动笔。积极引导,多鼓励,多表扬,树立孩子信心。
四、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习惯
在孩子刚入学时就重视培养他们良好的作业习惯,对孩子形成责任意识、任务意识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品质很重要。
为此,您不但要关心孩子良好作业习惯的培养,还要尽可能做到培养得法。您不妨从这几个基本的方面入手:
1. 给孩子创设一个静心作业的环境。准备一个学习的空间,有桌椅、台灯、小书架等等。孩子回到家后可以在这个“区域”做自己的事情。
2. 要注意让孩子定下心来做作业,不可以一会儿吃吃东西,一会儿看看电视,一会儿做这个,一会儿做那个。要养成专心做作业的习惯。
3. 要提醒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帮助他逐步形成时间观念。一般一年级学生的回家作业时间为半小时左右,大部分孩子是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
4. 要帮助孩子养成在一般情况下,回家后先作业再玩耍的习惯。提醒孩子牢牢记住做作业是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任务完成再去做其他事情会更轻松,更开心。
五、集中注意力做事情的习惯
无论做什么事情,专注是孩子必备能力之一。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情再去做另外一件事情。有的小孩总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听音乐,一边做功课,学习不够专心,注意力容易转移。
我们可以用“眼睛听”的游戏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力:
在安静之处,家长把手放在孩子的肩膀上,互相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不管什么话题都没关系,每天进行一次。
只要视线相连接,孩子就不得不集中注意力听,只要每天持续不断,就能培养出很会听“话”的孩子,孩子的注意力也得到发展。
六、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
小学是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自理能力的体现。孩子进入小学,不是幼儿园里的小朋友,而是一名小学生,小学生的生活习惯是必备的基础能力。
下面的基础能力你家孩子都掌握了吗?
1. 规律的生活作息时间。
2. 自己穿衣服、裤子,会自己系鞋带。
3. 能独立用餐,会使用筷子和调羹吃饭。
4. 会从饮水机接水喝。
5. 能够整理自己的物品和玩具,用过的东西及时归位。
6. 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会正确的洗手方式,会使用各式马桶,便后冲水等。
7. 知道身体不舒服会及时告诉爸爸妈妈,同时能够帮助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认识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及时改正孩子的不足,良好习惯的养成在于日积月累,不是一蹴而就。
总之,孩子进入小学,面临一个新的环境,家长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幼小衔接不是一两个月的任务,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希望家长朋友们陪伴孩子共同度过这段重要的时期,陪伴孩子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