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轻粘土手工制作不仅仅可以充分锻炼幼儿手部灵活性,强化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可以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大脑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轻粘土作为一种新型操作材料,在市面上广为流传,与传统材料相比,轻粘土的环保、便于塑性、色彩鲜艳等特点使它具备了很大优势,它在老师的带领下逐渐走进课堂,受到大家的关注。通过实践尝试,我对轻粘土有了深刻的了解,在轻粘土的选择、使用技巧、后期作品处理、展示、对孩子们能力的影响有了新的认识。
关键词:轻粘土手工;教学活动;巧妙运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在幼儿园轻粘土使用与创作过程中,我做了充分的调研与学习规划。首先,在家长中展开调研,得到的是家长的充分认可与支持,为了更好地让幼儿接受轻粘土,并在手工制作中小有成绩,在每一学期的活动目标制定上,我遵循适应性:活动目标符合当下幼儿年龄特点的原则。
小班以培养兴趣为关键点,从色彩入手,学会搭配。以制作简单鲜明个体形象为主。中班在表现美中进一步提升审美能力,尝试简单的立体造型。大班在创造中提升设计能力,以立体的组合图形为关键点。
一、小班幼儿轻粘土制作的关键点——做中玩、玩中去发现
玩是孩子的天性,从顺应孩子的天性出发,轻松愉快地“玩”粘土激发了幼儿的表现欲望。开始让孩子接触、认识轻粘土时,不要着急告诉孩子怎么玩、怎么用,发挥幼儿自主性,让孩子自由探索、发现。探索轻粘土的颜色、性能、作用。通过孩子自由地玩粘土,在随意地运用捏塑、拍打、揉、搓等动作进行创作过程中,看着一团团的粘土经过自己的揉捏之后变成了不同的形状,他们会感到十分快乐,于是便会无拘无束、自由地尝试。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将孩子捏出的形状进行简单的创编,让孩子看到惊喜的变化,他会说这是我和老師合作完成的,更加的信心满满。
小班幼儿感知材料。由于幼儿手部小肌肉发育不够成熟,认识能力也很有限,他们在塑造时并没有目的,有的幼儿看着轻粘土和我说:“老师,这个和棉花糖一样。”随后就哈哈笑了起来。同时,我抓住机会,引导幼儿认识轻粘土的性能和作用,陪幼儿一起体验粘土活动的快乐,培养兴趣。结合绘本塑造一些外形简单、容易表达的物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中班幼儿轻粘土制作的关键点——“表现”中提高审美
中班幼儿相比小班幼儿来说,在动手能力和颜色认知、搭配上都有了很大进步,中班幼儿在小班“玩”的基础上,已经初步具有立体造型的意识,但造型简单,表现作品的手法较单一。在教学内容与技巧上主要学习用多种形状的方法进行塑造,引导幼儿塑造自己生活中见到的形状,如圆形,三角形,心形等。轻粘土包容性很强,可以把它包裹在任意物品的外面,比如蛋壳、纸盒、瓶子等等。因此除了进行轻粘土创作外,还可以借助多种材料丰富的作品。比如在做小汽车的时候,可以引导幼儿将大小不同的药盒子用轻粘土包裹,再加上车轮;用火柴杆做动物的手脚、树枝做花的枝等等,辅助材料还有保利龙球球、吸管、棉棒、铁丝、贝壳等等,大大满足了孩子创作的欲望。要想给孩子更多的创作思路,大自然无疑是最好的读本,创作之余,老师要有目的地带领幼儿到户外感受大自然,发现一草、一木、动物的颜色,认识小草、小花、小动物的结构,感受、欣赏美丽的大自然。
通过幼儿观察、操作,我发现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有了很大提升。在捏制植物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做的小草有高有低;捏制的小花有开放的还有含苞待放的;捏制的小动物有水里游的鱼、天上飞翔的鸟、还有躺在地下的小狗;虽然结构不尽相同,有的甚至扭扭捏捏,但是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非常投入。轻粘土作品的制作过程无疑是感受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过程。
三、大班幼儿轻粘土制作的关键点——“精细创造与组合创作”中促进发展
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幼儿手部精细肌肉的发育,手眼协调能力增强,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也在提高,运用轻粘土塑造作品的自我要求更加精细化,喜欢借助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这个时期的幼儿单个作品创作要求上不再仅仅限制在颜色搭配上,例如小花的制作可能由原来的颜色很鲜艳变成现在的脉络很清晰。也有幼儿通过粘土的塑造让自己的内心得到一种均衡发展。比如:孩子们就会捏制自己爸爸、妈妈的形象,老师及时给予引导促进他们身心的和谐发展。他们会借助辅助工具来塑造物体的细节特征,比如用塑料刀来可以刻画五官等,让人物更精细,有了一定的动作和神态。在这个时期老师要做的是进行更多的知识储备,以给予幼儿及时的指导。
在活动中,引导小朋友分工合作,教师引导幼儿学会怎样进行分合作。整个的过程中就算老师有再好的建议也只能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适当提示和帮助。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家长带领幼儿多多观赏艺术品,丰富幼儿情感体验,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创作自己喜欢的作品。幼儿大班我们还将作品与阅读区进行了有机结合,将不同的作品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进行故事讲述,分别有动物乐园、极地世界、和美家庭等等,孩子们通过自己制作,对作品的含义非常了解,通过故事讲述促进语言的发展,让幼儿在玩中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袁碧清.《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幼儿园剪纸教育策略研究[J].新课程,2016(8):31-33.
编辑 温雪莲
关键词:轻粘土手工;教学活动;巧妙运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在幼儿园轻粘土使用与创作过程中,我做了充分的调研与学习规划。首先,在家长中展开调研,得到的是家长的充分认可与支持,为了更好地让幼儿接受轻粘土,并在手工制作中小有成绩,在每一学期的活动目标制定上,我遵循适应性:活动目标符合当下幼儿年龄特点的原则。
小班以培养兴趣为关键点,从色彩入手,学会搭配。以制作简单鲜明个体形象为主。中班在表现美中进一步提升审美能力,尝试简单的立体造型。大班在创造中提升设计能力,以立体的组合图形为关键点。
一、小班幼儿轻粘土制作的关键点——做中玩、玩中去发现
玩是孩子的天性,从顺应孩子的天性出发,轻松愉快地“玩”粘土激发了幼儿的表现欲望。开始让孩子接触、认识轻粘土时,不要着急告诉孩子怎么玩、怎么用,发挥幼儿自主性,让孩子自由探索、发现。探索轻粘土的颜色、性能、作用。通过孩子自由地玩粘土,在随意地运用捏塑、拍打、揉、搓等动作进行创作过程中,看着一团团的粘土经过自己的揉捏之后变成了不同的形状,他们会感到十分快乐,于是便会无拘无束、自由地尝试。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将孩子捏出的形状进行简单的创编,让孩子看到惊喜的变化,他会说这是我和老師合作完成的,更加的信心满满。
小班幼儿感知材料。由于幼儿手部小肌肉发育不够成熟,认识能力也很有限,他们在塑造时并没有目的,有的幼儿看着轻粘土和我说:“老师,这个和棉花糖一样。”随后就哈哈笑了起来。同时,我抓住机会,引导幼儿认识轻粘土的性能和作用,陪幼儿一起体验粘土活动的快乐,培养兴趣。结合绘本塑造一些外形简单、容易表达的物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中班幼儿轻粘土制作的关键点——“表现”中提高审美
中班幼儿相比小班幼儿来说,在动手能力和颜色认知、搭配上都有了很大进步,中班幼儿在小班“玩”的基础上,已经初步具有立体造型的意识,但造型简单,表现作品的手法较单一。在教学内容与技巧上主要学习用多种形状的方法进行塑造,引导幼儿塑造自己生活中见到的形状,如圆形,三角形,心形等。轻粘土包容性很强,可以把它包裹在任意物品的外面,比如蛋壳、纸盒、瓶子等等。因此除了进行轻粘土创作外,还可以借助多种材料丰富的作品。比如在做小汽车的时候,可以引导幼儿将大小不同的药盒子用轻粘土包裹,再加上车轮;用火柴杆做动物的手脚、树枝做花的枝等等,辅助材料还有保利龙球球、吸管、棉棒、铁丝、贝壳等等,大大满足了孩子创作的欲望。要想给孩子更多的创作思路,大自然无疑是最好的读本,创作之余,老师要有目的地带领幼儿到户外感受大自然,发现一草、一木、动物的颜色,认识小草、小花、小动物的结构,感受、欣赏美丽的大自然。
通过幼儿观察、操作,我发现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有了很大提升。在捏制植物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做的小草有高有低;捏制的小花有开放的还有含苞待放的;捏制的小动物有水里游的鱼、天上飞翔的鸟、还有躺在地下的小狗;虽然结构不尽相同,有的甚至扭扭捏捏,但是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非常投入。轻粘土作品的制作过程无疑是感受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过程。
三、大班幼儿轻粘土制作的关键点——“精细创造与组合创作”中促进发展
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幼儿手部精细肌肉的发育,手眼协调能力增强,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也在提高,运用轻粘土塑造作品的自我要求更加精细化,喜欢借助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这个时期的幼儿单个作品创作要求上不再仅仅限制在颜色搭配上,例如小花的制作可能由原来的颜色很鲜艳变成现在的脉络很清晰。也有幼儿通过粘土的塑造让自己的内心得到一种均衡发展。比如:孩子们就会捏制自己爸爸、妈妈的形象,老师及时给予引导促进他们身心的和谐发展。他们会借助辅助工具来塑造物体的细节特征,比如用塑料刀来可以刻画五官等,让人物更精细,有了一定的动作和神态。在这个时期老师要做的是进行更多的知识储备,以给予幼儿及时的指导。
在活动中,引导小朋友分工合作,教师引导幼儿学会怎样进行分合作。整个的过程中就算老师有再好的建议也只能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适当提示和帮助。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家长带领幼儿多多观赏艺术品,丰富幼儿情感体验,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创作自己喜欢的作品。幼儿大班我们还将作品与阅读区进行了有机结合,将不同的作品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进行故事讲述,分别有动物乐园、极地世界、和美家庭等等,孩子们通过自己制作,对作品的含义非常了解,通过故事讲述促进语言的发展,让幼儿在玩中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袁碧清.《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幼儿园剪纸教育策略研究[J].新课程,2016(8):31-33.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