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史中,逐步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诚实守信、重义轻利的伟大民族精神。其中,自强不息、诚实守信、重义轻利包含深刻的哲学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民族精神;思想本质;哲学内涵
【中图分类号】G40-053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594(2010)03-0032-0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精神风貌、价值观念、思维旨趣的集中体现。从本质上看,它属于观念形态的文化范畴。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勤劳、勇敢、自立、自强的伟大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诚实守信、重义轻利等的伟大民族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具体体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贞刚毅品质,体现为“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不屈不挠的精神,体现为“因时而变”、“随时而制”、“与时偕行”、“与日俱新”等与时俱进的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内容博大精深,蕴含深刻的文化哲理。其中,自强不息、诚实守信、重义轻利等包含深刻的人文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心态中深层次的东西,具有典型的中华民族特色。
一、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是指艰苦创业、奋发有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境界,是中国人民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易传》对“自强不息”作了概括的经典性的表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体运行,健动不止,而人之活动乃效法于天,所以应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奋发向上,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中国古典传统道德中关于如何处己、如何待人的道德规范。不仅表现在对个人崇高信仰的执着追求、坚持不阿;还表现在身处逆境中依然保持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样昭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品格的至理名言,在我国俯拾皆是。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凝聚、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培育了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不屈不挠,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不断前进、永远进取的精神以及积极旷达、处世不悲的生活态度。
“自强不息”精神在我国古代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周易集解》引干宝对于“自强不息”的解释说:“凡勉强以进德,不必须在位也。故尧舜一日万机,文王日昃不暇食,仲尼终夜不寝,颜子欲罢不能,自此以下莫敢淫心舍力,故曰自强不息矣。”意思是说:凡是尽力增进美德的人,不一定要在位。所以尧舜每天日理万机,周文王每天太阳西斜仍没进食,孔子一整晚都不就寝,颜子想要放弃却舍不得,从此往后没有谁敢心无节制和放弃力气,因此这就叫自强不息。在这里“自强不息”体现的就是敬业进取,不断向前,克服困难的精神。老子则提出“强行者有志”,努力勤行的人就是有志气,点明了志气的重要表现便是自强。从这里可看出,自强不息始终是古人们奉行的人生信条,他们为实现个人信仰而苦苦探索、孜孜追求,他们身处逆境依然奋发向上、坚忍不拔。
“自强不息”精神的哲学内涵还体现为它是一种人生追求和价值追求。在我国古代许多文人的信仰里,“自强不息”就是孜孜不倦、积极追求人生理想的动力。孔子赞赏“刚毅自强”,而他自己就是一个“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圣人。55岁时,他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在14年的流亡生活中,到处游说,虽屡屡碰壁却从未放弃自己的政治主张,回国后已近古稀,但仍埋头从事教育和古文献整理工作,终于创立了儒家学说和儒家学派。西汉经学家匡衡自幼家穷,“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凿壁引邻舍烛光读书,如此勤学,终成大器。东晋学者车胤自幼“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用囊装萤火虫照书,如此勤学,终以“寒素博学知名于世”。正应了唐人李咸之诗:“眼前多少难堪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有自强之心,哪怕身处困境,又有什么难堪之苦克服不了呢?“自强不息”不仅是孜孜不倦、积极追求人生理想的动力,而且也是身处逆境依然保持积极旷达的人生态度的体现。中唐著名诗人刘禹锡,因参加“文革”新集团而长期被贬,但他性格刚毅,身遭贬谪也不曾绝望。他被贬后的作品,无论短章长篇,都风情俊爽,体现乐观的精神和坚毅高洁的人格内蕴。如《陋室铭》,是他在被贬到安徽省和州当通判后的作品,当时和州知县对他多方刁难,安排他住在一间简陋小屋,刘禹锡继而写下《陋室铭》。作品开篇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暗示环境虽简陋,但有本人在而使“陋室”充满“德馨”,表现作者情怀高洁。且进一步指出在他眼里看来,“陋室”周围的景色清新淡雅,氛围宁静,平日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谈笑有鸿儒”,生活悠闲自得,情趣高雅,没有“丝竹之声”干扰耳际,不用批阅案牍劳累身体,篇末“何陋之有”的反问,更突出“陋室”虽简朴,但作者生活却不陋俗。读到这里,反而觉得作者有以居于“陋室”为喜的感觉,作者的洒脱乐观、清逸旷达的生活态度跃然纸上。“自强不息”的精神代代相传,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它已在中华民族深深扎根,早已积淀成一种深厚的民族文化心态。
二、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就是真诚无欺,信守诺言。就个人而言,诚实守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是做人之本;就单位而言,诚实守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是成功之本;就社会而言,诚实守信是正常秩序的基本保证;就国家而言,诚实守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传统道德中,诚实守信被看做“立身之本”、“举政之本”、“进德修业之本”,孔子甚至认为可以“去兵”、“去食”,而不可以无信。尽管世事更替、时代变迁,中华民族讲究诚信的精神始终延续不断。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更加需要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美德。《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诚实守信列为新时期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复旦大学教授陈根法指出:“诚信是宇宙的本体,又是人的存在的本体,也是价值的本体。”它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核心的外在表现,是每个人立足社会的“无形资产”。同时它还是一种需要,它是建立在高度自觉、完全自律的基础上的,是为他人着想、为社会着想、认真履行合同和义务来体现的一种需要。
诚实守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品质,早已积淀成一种深厚的民族文化心态,并蕴含深刻的人性思考和人生哲学。
诚实守信的哲学基础是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不仅是儒家学说的理论根基,也是道家、佛家等法家之外所有思想和哲学派别的人学基础。性善论在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上必然体现为诚实守信,强调“克己复礼”,重视“诚”与“信”的品德构建。对于“诚”,《大学》言:“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诚”即真实无妄,不能自欺欺人,要忠诚于自己的本性,为人诚实,这是道德的根本。以诚己为基础,中国形成了许多相关的道德精神,诸如,对他人诚心诚恳,对爱情忠贞不二,对事业忠诚不屈,对国家忠心耿耿,等等。对于“信”,《说文解字》云:“信,诚也,从人言。”它是与“诚”相通的品德,孔子同样把它当作做人的根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之基本要求是言行相符,表里如一。正所谓“言必信,行必果”。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础。
诚实守信蕴含着丰富深刻的人文主义思想。它根植于性善论和修身克己,反映的是一种健康人格和正确的做人准则,自古以来在我国一直备受推崇。《周易•乾•文言》里曾提到“子曰:‘君子敬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也就是说,君子增进美德,干好业务。讲求忠信,用以增进美德。说话立论以诚信立本,用以积功立业。很明显,在孔子看来,诚信为本方能进德,尔后方能居业。朱熹也曾提到:“凡人所以立身行己,应事接物,莫大乎诚敬。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这里言明了一个代代相传的道理:凡是人们要立身处世,与人交往,最重要的莫过于诚和敬,就是要做到诚敬、正直不阿,与别人不可采取妄来欺诈的手段。北宋变法推行者王安石曾作诗:“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此诗意为:自古以来统治人民关键在于信诚,一句诺言的分量甚至比百两金子还要重,如今的人不应再非议商鞅,因为商鞅能令政令得以推行。王安石有此诗缘于商鞅变法时的一个历史故事:商鞅变法之时为了取信于民,于南门立木,并郑重许诺:谁若搬木至北门,重赏10金。然无人相信任务如此简单而赏金如此丰厚,商鞅赏钱升至50金仍无人上前。直至某天一壮汉将木搬至北门,商鞅依诺予其赏钱。众百姓纷言:商鞅言而有信,其命令一定要执行。商鞅以诚信打动百姓,令得变法成功,奠定秦国强盛。商鞅的一诺百金的作法,是他“令政必行”的依据。试问:商鞅凭诚信推行政令,老百姓又怎会不相信他会不“必行”呢?无怪乎同为变法者的王安石会有此感慨,本诗表明了作者变法的信心和决心,但同时通过“一言为重”和“百金为轻”的对比阐明了一个道理:诚信方能立国。
“诚实守信”还是交朋结友的基本标准。《史记》里《吴太伯世家》中记载,吴使季札出使鲁国,经过徐国拜访徐君,徐君喜欢季札之佩剑,口不敢言。季札心知,但肩负重任,并未相赠。返回时又经徐国,此时徐君已死,于是解宝剑挂于徐君墓前然后离开。随从不解:徐君已死,此剑留给谁?季札却言:当初我在心中已决定要把剑送与徐君,岂能因为徐君死亡而背弃心中许诺。季札心中之诺无人知晓,但季札仍自律守诺,诚贵在心也。至于平民当中更不乏坚守信约者。《战国策•燕一》中记载:战国时期鲁国有一个叫尾生的人,与女子相约在桥下相会,女子不来,河水上涨,尾生仍不离开,结果抱梁柱淹死。“后因用抱柱为坚守信约的典故”。尾生为践约而付出生命的精神实在令后人钦佩和学习。
三、重义轻利
义即正义、道义,通常指国家、集体、人民之公利。利即利益、好处,通常指个人、家庭之私利。义利的划分是相对的,比如,单位利益,相对一己私利而言,是义,相对国家利益而言,是利。义利的本质区别公与私,义的价值指向公,利的价值指向私。义利矛盾是人类的永恒矛盾,也是永恒的人性矛盾。中华民族历来崇尚礼仪道义,主张重义轻利、舍身取义。对此,孟子有个脍炙人口的比喻。“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孟子•告子上)孟子的意思很明确,义重于利,义利不可兼得时,要舍利取义,必要时舍身取义。
重义轻利具有非常深厚的思想内涵、人文精神及文化哲理。在现实生活中常表现为整体为上、国家至上、大局为重、友情为重等。《诗经》中提出的“夙夜在公”,孟子提倡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屈原在《离骚》中抒发的“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贾谊在《治安策》中提出的“国耳忘家,公而忘私”,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这些质朴的“国家至上”、“整体为上”的气节无不体现出他们对于集体、民族、国家乃至人类的赤诚关怀。从中可以看出他们甘愿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献身精神,突出表现了中华民族以小我成全大我,牺牲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去维护整体利益和全局利益的优秀品质,从而形成重义轻利、舍生取义。整体为上、大局为重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逐步凝结成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形成精忠爱国的浩然正气和民族气节,激励无数中华儿女在国家和民族危亡时勇赴国难、救亡图存,由此形成一种捍卫国家和民族尊严、维护群体利益、对社会尽职、自觉为他人着想的崇高品德及高尚人格,并逐渐积淀成一种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心态,几千年绵延不绝,至今依然烁烁闪光。
但我们还应当看到,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部分当代大学生身处太平盛世,无忧无虑,个人主义不断膨胀,他们只顾享受着自己的自由却逃避应为社会或集体所担负的责任。具体表现为:重个人前途,轻社会理想,不是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社会;重视自我价值,轻视社会价值,在利益关系上表现为以“我”为核心。凡事从“我”出发,当集体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只强调个体,缺乏为集体牺牲个体的精神。在某高校的一次问卷调查中,当被问到“当你遇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你会放弃个人利益而服从集体利益吗”时,有64%的大学生回答“不会”。更多的大学生读大学是为了以后能找个好工作能够自力更生,而从来没有想过要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这就表明当代大学生自我责任感明显增强,对自我设计、自我价值的发展要求较高,但社会责任感、集体责任感相对弱化。
大学生整体责任感的弱化,不利于对整体建设保持热情长久的动力。列夫•托尔斯泰这样说过:“一个人若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本点正是责任心。”当一个人丧失整体责任感时, 他对于整体的义务会相应减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自然也不能勇于承担整体的担子。久而久之,会成为丧失大局观念,缺乏奉献精神的具有不健康人格的人。每个人取之于社会,也应用之于社会,人如果一味只想享受个人的权利,而不愿履行义务,最终会成为凡事计较个人得失,自私、狭隘的具有不健康人格的人。
由此看来,大学生整体责任感的培养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古代著作里所推崇的“整体为上”的传统道德精神,正是当代大学生培养整体责任感的典范,作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无尽源泉,作为维护整体利益的永恒动力,这笔宝贵的精神遗产,对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具有模塑和激励的作用,在当代,我们更没有理由抛弃早已存活在当代人们文化心理结构深处的精神传统。
【参考文献】
1、李智栽 爱国主义哲学研究[M] 白山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
(作者单位:1′、 2′广西工学院)
【关键词】民族精神;思想本质;哲学内涵
【中图分类号】G40-053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594(2010)03-0032-0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精神风貌、价值观念、思维旨趣的集中体现。从本质上看,它属于观念形态的文化范畴。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勤劳、勇敢、自立、自强的伟大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诚实守信、重义轻利等的伟大民族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具体体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贞刚毅品质,体现为“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不屈不挠的精神,体现为“因时而变”、“随时而制”、“与时偕行”、“与日俱新”等与时俱进的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内容博大精深,蕴含深刻的文化哲理。其中,自强不息、诚实守信、重义轻利等包含深刻的人文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心态中深层次的东西,具有典型的中华民族特色。
一、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是指艰苦创业、奋发有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境界,是中国人民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易传》对“自强不息”作了概括的经典性的表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体运行,健动不止,而人之活动乃效法于天,所以应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奋发向上,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中国古典传统道德中关于如何处己、如何待人的道德规范。不仅表现在对个人崇高信仰的执着追求、坚持不阿;还表现在身处逆境中依然保持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样昭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品格的至理名言,在我国俯拾皆是。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凝聚、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培育了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不屈不挠,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不断前进、永远进取的精神以及积极旷达、处世不悲的生活态度。
“自强不息”精神在我国古代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周易集解》引干宝对于“自强不息”的解释说:“凡勉强以进德,不必须在位也。故尧舜一日万机,文王日昃不暇食,仲尼终夜不寝,颜子欲罢不能,自此以下莫敢淫心舍力,故曰自强不息矣。”意思是说:凡是尽力增进美德的人,不一定要在位。所以尧舜每天日理万机,周文王每天太阳西斜仍没进食,孔子一整晚都不就寝,颜子想要放弃却舍不得,从此往后没有谁敢心无节制和放弃力气,因此这就叫自强不息。在这里“自强不息”体现的就是敬业进取,不断向前,克服困难的精神。老子则提出“强行者有志”,努力勤行的人就是有志气,点明了志气的重要表现便是自强。从这里可看出,自强不息始终是古人们奉行的人生信条,他们为实现个人信仰而苦苦探索、孜孜追求,他们身处逆境依然奋发向上、坚忍不拔。
“自强不息”精神的哲学内涵还体现为它是一种人生追求和价值追求。在我国古代许多文人的信仰里,“自强不息”就是孜孜不倦、积极追求人生理想的动力。孔子赞赏“刚毅自强”,而他自己就是一个“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圣人。55岁时,他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在14年的流亡生活中,到处游说,虽屡屡碰壁却从未放弃自己的政治主张,回国后已近古稀,但仍埋头从事教育和古文献整理工作,终于创立了儒家学说和儒家学派。西汉经学家匡衡自幼家穷,“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凿壁引邻舍烛光读书,如此勤学,终成大器。东晋学者车胤自幼“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用囊装萤火虫照书,如此勤学,终以“寒素博学知名于世”。正应了唐人李咸之诗:“眼前多少难堪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有自强之心,哪怕身处困境,又有什么难堪之苦克服不了呢?“自强不息”不仅是孜孜不倦、积极追求人生理想的动力,而且也是身处逆境依然保持积极旷达的人生态度的体现。中唐著名诗人刘禹锡,因参加“文革”新集团而长期被贬,但他性格刚毅,身遭贬谪也不曾绝望。他被贬后的作品,无论短章长篇,都风情俊爽,体现乐观的精神和坚毅高洁的人格内蕴。如《陋室铭》,是他在被贬到安徽省和州当通判后的作品,当时和州知县对他多方刁难,安排他住在一间简陋小屋,刘禹锡继而写下《陋室铭》。作品开篇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暗示环境虽简陋,但有本人在而使“陋室”充满“德馨”,表现作者情怀高洁。且进一步指出在他眼里看来,“陋室”周围的景色清新淡雅,氛围宁静,平日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谈笑有鸿儒”,生活悠闲自得,情趣高雅,没有“丝竹之声”干扰耳际,不用批阅案牍劳累身体,篇末“何陋之有”的反问,更突出“陋室”虽简朴,但作者生活却不陋俗。读到这里,反而觉得作者有以居于“陋室”为喜的感觉,作者的洒脱乐观、清逸旷达的生活态度跃然纸上。“自强不息”的精神代代相传,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它已在中华民族深深扎根,早已积淀成一种深厚的民族文化心态。
二、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就是真诚无欺,信守诺言。就个人而言,诚实守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是做人之本;就单位而言,诚实守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是成功之本;就社会而言,诚实守信是正常秩序的基本保证;就国家而言,诚实守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传统道德中,诚实守信被看做“立身之本”、“举政之本”、“进德修业之本”,孔子甚至认为可以“去兵”、“去食”,而不可以无信。尽管世事更替、时代变迁,中华民族讲究诚信的精神始终延续不断。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更加需要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美德。《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诚实守信列为新时期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复旦大学教授陈根法指出:“诚信是宇宙的本体,又是人的存在的本体,也是价值的本体。”它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核心的外在表现,是每个人立足社会的“无形资产”。同时它还是一种需要,它是建立在高度自觉、完全自律的基础上的,是为他人着想、为社会着想、认真履行合同和义务来体现的一种需要。
诚实守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品质,早已积淀成一种深厚的民族文化心态,并蕴含深刻的人性思考和人生哲学。
诚实守信的哲学基础是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不仅是儒家学说的理论根基,也是道家、佛家等法家之外所有思想和哲学派别的人学基础。性善论在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上必然体现为诚实守信,强调“克己复礼”,重视“诚”与“信”的品德构建。对于“诚”,《大学》言:“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诚”即真实无妄,不能自欺欺人,要忠诚于自己的本性,为人诚实,这是道德的根本。以诚己为基础,中国形成了许多相关的道德精神,诸如,对他人诚心诚恳,对爱情忠贞不二,对事业忠诚不屈,对国家忠心耿耿,等等。对于“信”,《说文解字》云:“信,诚也,从人言。”它是与“诚”相通的品德,孔子同样把它当作做人的根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之基本要求是言行相符,表里如一。正所谓“言必信,行必果”。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础。
诚实守信蕴含着丰富深刻的人文主义思想。它根植于性善论和修身克己,反映的是一种健康人格和正确的做人准则,自古以来在我国一直备受推崇。《周易•乾•文言》里曾提到“子曰:‘君子敬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也就是说,君子增进美德,干好业务。讲求忠信,用以增进美德。说话立论以诚信立本,用以积功立业。很明显,在孔子看来,诚信为本方能进德,尔后方能居业。朱熹也曾提到:“凡人所以立身行己,应事接物,莫大乎诚敬。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这里言明了一个代代相传的道理:凡是人们要立身处世,与人交往,最重要的莫过于诚和敬,就是要做到诚敬、正直不阿,与别人不可采取妄来欺诈的手段。北宋变法推行者王安石曾作诗:“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此诗意为:自古以来统治人民关键在于信诚,一句诺言的分量甚至比百两金子还要重,如今的人不应再非议商鞅,因为商鞅能令政令得以推行。王安石有此诗缘于商鞅变法时的一个历史故事:商鞅变法之时为了取信于民,于南门立木,并郑重许诺:谁若搬木至北门,重赏10金。然无人相信任务如此简单而赏金如此丰厚,商鞅赏钱升至50金仍无人上前。直至某天一壮汉将木搬至北门,商鞅依诺予其赏钱。众百姓纷言:商鞅言而有信,其命令一定要执行。商鞅以诚信打动百姓,令得变法成功,奠定秦国强盛。商鞅的一诺百金的作法,是他“令政必行”的依据。试问:商鞅凭诚信推行政令,老百姓又怎会不相信他会不“必行”呢?无怪乎同为变法者的王安石会有此感慨,本诗表明了作者变法的信心和决心,但同时通过“一言为重”和“百金为轻”的对比阐明了一个道理:诚信方能立国。
“诚实守信”还是交朋结友的基本标准。《史记》里《吴太伯世家》中记载,吴使季札出使鲁国,经过徐国拜访徐君,徐君喜欢季札之佩剑,口不敢言。季札心知,但肩负重任,并未相赠。返回时又经徐国,此时徐君已死,于是解宝剑挂于徐君墓前然后离开。随从不解:徐君已死,此剑留给谁?季札却言:当初我在心中已决定要把剑送与徐君,岂能因为徐君死亡而背弃心中许诺。季札心中之诺无人知晓,但季札仍自律守诺,诚贵在心也。至于平民当中更不乏坚守信约者。《战国策•燕一》中记载:战国时期鲁国有一个叫尾生的人,与女子相约在桥下相会,女子不来,河水上涨,尾生仍不离开,结果抱梁柱淹死。“后因用抱柱为坚守信约的典故”。尾生为践约而付出生命的精神实在令后人钦佩和学习。
三、重义轻利
义即正义、道义,通常指国家、集体、人民之公利。利即利益、好处,通常指个人、家庭之私利。义利的划分是相对的,比如,单位利益,相对一己私利而言,是义,相对国家利益而言,是利。义利的本质区别公与私,义的价值指向公,利的价值指向私。义利矛盾是人类的永恒矛盾,也是永恒的人性矛盾。中华民族历来崇尚礼仪道义,主张重义轻利、舍身取义。对此,孟子有个脍炙人口的比喻。“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孟子•告子上)孟子的意思很明确,义重于利,义利不可兼得时,要舍利取义,必要时舍身取义。
重义轻利具有非常深厚的思想内涵、人文精神及文化哲理。在现实生活中常表现为整体为上、国家至上、大局为重、友情为重等。《诗经》中提出的“夙夜在公”,孟子提倡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屈原在《离骚》中抒发的“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贾谊在《治安策》中提出的“国耳忘家,公而忘私”,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这些质朴的“国家至上”、“整体为上”的气节无不体现出他们对于集体、民族、国家乃至人类的赤诚关怀。从中可以看出他们甘愿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献身精神,突出表现了中华民族以小我成全大我,牺牲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去维护整体利益和全局利益的优秀品质,从而形成重义轻利、舍生取义。整体为上、大局为重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逐步凝结成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形成精忠爱国的浩然正气和民族气节,激励无数中华儿女在国家和民族危亡时勇赴国难、救亡图存,由此形成一种捍卫国家和民族尊严、维护群体利益、对社会尽职、自觉为他人着想的崇高品德及高尚人格,并逐渐积淀成一种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心态,几千年绵延不绝,至今依然烁烁闪光。
但我们还应当看到,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部分当代大学生身处太平盛世,无忧无虑,个人主义不断膨胀,他们只顾享受着自己的自由却逃避应为社会或集体所担负的责任。具体表现为:重个人前途,轻社会理想,不是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社会;重视自我价值,轻视社会价值,在利益关系上表现为以“我”为核心。凡事从“我”出发,当集体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只强调个体,缺乏为集体牺牲个体的精神。在某高校的一次问卷调查中,当被问到“当你遇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你会放弃个人利益而服从集体利益吗”时,有64%的大学生回答“不会”。更多的大学生读大学是为了以后能找个好工作能够自力更生,而从来没有想过要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这就表明当代大学生自我责任感明显增强,对自我设计、自我价值的发展要求较高,但社会责任感、集体责任感相对弱化。
大学生整体责任感的弱化,不利于对整体建设保持热情长久的动力。列夫•托尔斯泰这样说过:“一个人若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本点正是责任心。”当一个人丧失整体责任感时, 他对于整体的义务会相应减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自然也不能勇于承担整体的担子。久而久之,会成为丧失大局观念,缺乏奉献精神的具有不健康人格的人。每个人取之于社会,也应用之于社会,人如果一味只想享受个人的权利,而不愿履行义务,最终会成为凡事计较个人得失,自私、狭隘的具有不健康人格的人。
由此看来,大学生整体责任感的培养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古代著作里所推崇的“整体为上”的传统道德精神,正是当代大学生培养整体责任感的典范,作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无尽源泉,作为维护整体利益的永恒动力,这笔宝贵的精神遗产,对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具有模塑和激励的作用,在当代,我们更没有理由抛弃早已存活在当代人们文化心理结构深处的精神传统。
【参考文献】
1、李智栽 爱国主义哲学研究[M] 白山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
(作者单位:1′、 2′广西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