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课程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幼儿园保教目标的实现范围和水平,它不仅能丰富教育教学的方法、形式和手段,而且能拓宽教育的空间,对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如何能深入挖掘与利用我们身边的资源,丰富幼儿园课程,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应成为我们积极关注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本人就自己在课程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实践探索中谈谈几点感受:
一、立足园本,深入挖掘直接的园内资源
1 在幼儿园多元环境中深入挖掘课程资源
1)《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要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直接环境,院内所有的物质环境、设施设备都是可利用的。如园内的大型玩具既是体育活动器具,又可以成为孩子们开展科学探索的资源,孩子们在那里感受上下、前后不同的方位,在那里发现不同的图形和颜色;又如幼儿园的花草树木也可以成为孩子们的好朋友,春天,迎春花迎着春风吹喇叭;秋季,院内盛开的桂花、石榴花、白玉兰树等下,孩子们可以捡花、闻花、谈花,由此生成《香香的桂花》、《香香的白玉兰》《红红的石榴花》等主题活动;园内还有丰富的树木如白玉兰树、罗汉松、香樟树等,不同的树种也可成为孩子经常观察、比较、测量和游戏的对象;尤其是园里茂盛的种植园能让幼儿认识各种蔬菜,参加浇水、施肥等劳动,让孩子们欢呼雀跃,乐此不彼。
2)深入师生共创的公共环境中挖掘课程资源。师生共同创设的多元、立体公共环境可以成为幼儿园丰富的课程资源。如:我园根据两栋教学楼的自身特色,在家长和孩子们出入的教学楼的每条楼梯通道,分别布置了不同风格的楼道环境:东教学楼,朴素大方,因此,在布置上立足本土资源,以“三色之旅”为主要内容以图片、照片、幼儿作品等贯穿楼道两侧:红色即赣南红色老区的革命传统和时代变迁;古色浓缩了赣州做为宋代古城的沧桑和魅力;绿色凸显了赣南森林公园、绿色氧吧的天然奇观。西教学楼时尚、活泼,则结合我院的园本研究课题《音乐与美术的融合》创设了音乐、美术长廊,二楼为音乐长廊,老师将音乐元素融入环境中,各种废旧材料竹子、酸奶瓶、牛奶罐及餐具等制成乐器让幼儿练习节奏、欣赏音乐、辨别音色等,使幼儿的音乐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三楼为美术长廊,这里有各种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丰富的作画材料,不仅可以让幼儿进行尝试用不同的创作方法,还能支持孩子大胆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张扬个性、创造想象、从而感受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美。这将是艺术领域丰富的课程资源的活水源头。
3)深入多变的班级环境中挖掘课程资源。幼儿园各年龄班依据班级实际的主题教学特色,创设了一个个独具匠心的班级“主题墙”,环境为主题而创设,而主题依靠环境深入具体地开展,使每个“墙面”,每份“材料”都能与幼儿进行面对面真正地对话,不仅凸现了教育性,参与性,变化性,趣味性的特点,使活动区、墙饰、课程融为一体。教师在其中就能时时关注幼儿与环境的互动,或兴趣盎然,或大胆创新,这些都是极好的课程资源,随时捕捉,及时梳理,能使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
2 在众多教师中挖掘动态的课程资源
人们常说“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因为我们教师的业知识和技能、教学智慧、人格魅力、价值取向、人生态度、与幼儿的关系等诸多方面的素养,会潜移默化且深刻地影响着课程的实施和幼儿的发展。而当人们说“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时,除了认定教师已有的知识结构和人格魅力是课程资源之外,还意味着教师需要通过“主动学习”来丰富和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人格魅力。因为“教师学习”或“教师主动学习”的状态,将决定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和程度。各种课程资源的取舍,利用都与教师有直接关系,如:在幼儿自发活动和自由兴趣中,教师的价值取向、敏锐性,灵活性都将直接影响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当教师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时,在与孩子的互动中不断发展,形成一种动态课程资源。为此,如果我们教师能有意识地做到扬长避短,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幼儿的成长锦上添花。
3 活泼可爱的幼儿自身就是宝贵的课程资源
幼儿本身就是宝贵的课程资源,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具有不同的性格、长相、爱好和兴趣特征以及幼儿园的一日生活都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大的资源空间,在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区域活动中,同伴之间互相观察、模仿、讨论、协商、合作、学习和锻炼着各种技能、行为,发展着适宜的情感、态度、自制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幼儿的独到见解,创新发现,又会带给同伴不同的信息,获得不同的教育。同时幼儿的生活事件、突发事件、热点话题、矛盾争执都可以成为教育契机,构成课程的资源,这些同伴互动的事件发生在幼儿直接的微观环境中,是最近距离的,最感性的,因而,这种课程资源往往有很大的活动生成空间。如:“小伙伴摔到了怎么办”,“同伴生病了”等活动课程都是利用同伴及同伴间互动所生成的。这些课程资源不仅丰富了幼儿与各种能力、水平的伙伴进行交往的经验,而且也赋予了课程更广阔更深远的内涵,能使幼儿获得更全面的经验。
二、家院联动,积极挖掘重要的家庭课程资源
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对幼儿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挖掘家庭中的课程资源,我们重点对班级中幼儿的家长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发现,孩子父母及祖父母有着各自不同的职业背景:如医生、军人、交警等,也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为此,我们把蛋糕师傅、缝纫师傅、建筑设计师、理发师、厨师、售票员等许多不同职业的家长请进了我们的课堂,让他们(她们)在孩子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孩子谈论自己的工作,使孩子们直观地了解了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自然地产生了对劳动者的敬佩之情。每个家庭中的学习资源更是丰富,藏书、音像资料等,应有尽有,我们还组织孩子们开展“快乐分享”活动,每周将家庭中的图书或者玩具带到班级中进行一个快乐分享,极大地发挥了玩具图书资源的有效价值,充分的实现了资源共享。 三、有效整合,挖掘不可忽视的社区资源
重视社区幼儿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幼儿教育回归儿童生活的必然,也是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首选途径。可以弥补我们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开阔孩子的眼界,还可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意识。经过对幼儿园周边社区资源进行普查和分类挖掘出:好街坊面包店、主角沙宣理发店、人民巷社区服务站、文清路小学、下壕塘菜场、国光超市等,我们积极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生成主题活动:如为了让儿童初步理解和感受商品交易的过程,我们在大班主题活动《今天我当家》中,带孩子们到超市购物。孩子们通过自己购物的过程,认识了货币,了解了买卖,认识了各类菜名,同时与叔叔阿姨的交流以及幼儿之间的合作购物,又如在《绿色家园》主题中,我们鼓励幼儿将自己创作作品到社区展示、宣传等,为幼儿形成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良好关系奠定了基础。通过有效整合社区课程资源,既使我们拓宽了教育的空间,极大地丰富幼儿园的课程资源,更让我们的主题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更加贴近幼儿的实际,富有成效,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大力拓展,挖掘独具特色的本土课程资源
赣南——我们的家乡,历史悠久,有着古色赣州、红色赣州、绿色赣州、蓝色赣州等深厚的地方文化特色,处处彰显赣南文化特色,一是通天岩石窟寺、郁孤台、八境台、文庙等众多名胜古迹,宋代文物古迹保存数量最多、品位最高,被誉为“宋城博物馆”,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宋城赣州。二是赣南作为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是红色“故都”,有许多革命印迹。如“一苏大会”会址、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红军烈士纪念亭、瑞金革命烈士纪念馆、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以及云石山等革命旧址群。三是拥有不少国家森林公园,名山大川,景点众多,很多还闻名于世。四是独特的赣南客家围屋,活泼诙谐的赣南采茶,琳琅满目的客家美食,浓郁的客家文化也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这样一本丰厚的本土文化大书定然蕴含着许多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值得我们引导幼儿用心去品味、去学习。如我们可以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亮眼看赣州》、《家乡的特产》《我也当将军》等丰富的主题活动,组织幼儿开展旅游游戏活动,了解赣南秀丽风光;组织开展客家风情园,开展制作特产、小吃等游戏,深刻了解勤劳质朴的客家人;即便是已经离幼儿很远的红色记忆,也能通过那一个个惊心动魄的英勇故事,一个个革命印迹让孩子们百听不厌、流连忘返。由此热爱家乡之情会油然而生,勇敢坚强、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也必将从这里代代相传。
总之,打破传统的课程资源观,资源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抓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幼儿园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一、立足园本,深入挖掘直接的园内资源
1 在幼儿园多元环境中深入挖掘课程资源
1)《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要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直接环境,院内所有的物质环境、设施设备都是可利用的。如园内的大型玩具既是体育活动器具,又可以成为孩子们开展科学探索的资源,孩子们在那里感受上下、前后不同的方位,在那里发现不同的图形和颜色;又如幼儿园的花草树木也可以成为孩子们的好朋友,春天,迎春花迎着春风吹喇叭;秋季,院内盛开的桂花、石榴花、白玉兰树等下,孩子们可以捡花、闻花、谈花,由此生成《香香的桂花》、《香香的白玉兰》《红红的石榴花》等主题活动;园内还有丰富的树木如白玉兰树、罗汉松、香樟树等,不同的树种也可成为孩子经常观察、比较、测量和游戏的对象;尤其是园里茂盛的种植园能让幼儿认识各种蔬菜,参加浇水、施肥等劳动,让孩子们欢呼雀跃,乐此不彼。
2)深入师生共创的公共环境中挖掘课程资源。师生共同创设的多元、立体公共环境可以成为幼儿园丰富的课程资源。如:我园根据两栋教学楼的自身特色,在家长和孩子们出入的教学楼的每条楼梯通道,分别布置了不同风格的楼道环境:东教学楼,朴素大方,因此,在布置上立足本土资源,以“三色之旅”为主要内容以图片、照片、幼儿作品等贯穿楼道两侧:红色即赣南红色老区的革命传统和时代变迁;古色浓缩了赣州做为宋代古城的沧桑和魅力;绿色凸显了赣南森林公园、绿色氧吧的天然奇观。西教学楼时尚、活泼,则结合我院的园本研究课题《音乐与美术的融合》创设了音乐、美术长廊,二楼为音乐长廊,老师将音乐元素融入环境中,各种废旧材料竹子、酸奶瓶、牛奶罐及餐具等制成乐器让幼儿练习节奏、欣赏音乐、辨别音色等,使幼儿的音乐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三楼为美术长廊,这里有各种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丰富的作画材料,不仅可以让幼儿进行尝试用不同的创作方法,还能支持孩子大胆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张扬个性、创造想象、从而感受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美。这将是艺术领域丰富的课程资源的活水源头。
3)深入多变的班级环境中挖掘课程资源。幼儿园各年龄班依据班级实际的主题教学特色,创设了一个个独具匠心的班级“主题墙”,环境为主题而创设,而主题依靠环境深入具体地开展,使每个“墙面”,每份“材料”都能与幼儿进行面对面真正地对话,不仅凸现了教育性,参与性,变化性,趣味性的特点,使活动区、墙饰、课程融为一体。教师在其中就能时时关注幼儿与环境的互动,或兴趣盎然,或大胆创新,这些都是极好的课程资源,随时捕捉,及时梳理,能使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
2 在众多教师中挖掘动态的课程资源
人们常说“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因为我们教师的业知识和技能、教学智慧、人格魅力、价值取向、人生态度、与幼儿的关系等诸多方面的素养,会潜移默化且深刻地影响着课程的实施和幼儿的发展。而当人们说“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时,除了认定教师已有的知识结构和人格魅力是课程资源之外,还意味着教师需要通过“主动学习”来丰富和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人格魅力。因为“教师学习”或“教师主动学习”的状态,将决定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和程度。各种课程资源的取舍,利用都与教师有直接关系,如:在幼儿自发活动和自由兴趣中,教师的价值取向、敏锐性,灵活性都将直接影响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当教师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时,在与孩子的互动中不断发展,形成一种动态课程资源。为此,如果我们教师能有意识地做到扬长避短,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幼儿的成长锦上添花。
3 活泼可爱的幼儿自身就是宝贵的课程资源
幼儿本身就是宝贵的课程资源,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具有不同的性格、长相、爱好和兴趣特征以及幼儿园的一日生活都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大的资源空间,在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区域活动中,同伴之间互相观察、模仿、讨论、协商、合作、学习和锻炼着各种技能、行为,发展着适宜的情感、态度、自制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幼儿的独到见解,创新发现,又会带给同伴不同的信息,获得不同的教育。同时幼儿的生活事件、突发事件、热点话题、矛盾争执都可以成为教育契机,构成课程的资源,这些同伴互动的事件发生在幼儿直接的微观环境中,是最近距离的,最感性的,因而,这种课程资源往往有很大的活动生成空间。如:“小伙伴摔到了怎么办”,“同伴生病了”等活动课程都是利用同伴及同伴间互动所生成的。这些课程资源不仅丰富了幼儿与各种能力、水平的伙伴进行交往的经验,而且也赋予了课程更广阔更深远的内涵,能使幼儿获得更全面的经验。
二、家院联动,积极挖掘重要的家庭课程资源
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对幼儿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挖掘家庭中的课程资源,我们重点对班级中幼儿的家长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发现,孩子父母及祖父母有着各自不同的职业背景:如医生、军人、交警等,也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为此,我们把蛋糕师傅、缝纫师傅、建筑设计师、理发师、厨师、售票员等许多不同职业的家长请进了我们的课堂,让他们(她们)在孩子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孩子谈论自己的工作,使孩子们直观地了解了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自然地产生了对劳动者的敬佩之情。每个家庭中的学习资源更是丰富,藏书、音像资料等,应有尽有,我们还组织孩子们开展“快乐分享”活动,每周将家庭中的图书或者玩具带到班级中进行一个快乐分享,极大地发挥了玩具图书资源的有效价值,充分的实现了资源共享。 三、有效整合,挖掘不可忽视的社区资源
重视社区幼儿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幼儿教育回归儿童生活的必然,也是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首选途径。可以弥补我们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开阔孩子的眼界,还可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意识。经过对幼儿园周边社区资源进行普查和分类挖掘出:好街坊面包店、主角沙宣理发店、人民巷社区服务站、文清路小学、下壕塘菜场、国光超市等,我们积极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生成主题活动:如为了让儿童初步理解和感受商品交易的过程,我们在大班主题活动《今天我当家》中,带孩子们到超市购物。孩子们通过自己购物的过程,认识了货币,了解了买卖,认识了各类菜名,同时与叔叔阿姨的交流以及幼儿之间的合作购物,又如在《绿色家园》主题中,我们鼓励幼儿将自己创作作品到社区展示、宣传等,为幼儿形成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良好关系奠定了基础。通过有效整合社区课程资源,既使我们拓宽了教育的空间,极大地丰富幼儿园的课程资源,更让我们的主题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更加贴近幼儿的实际,富有成效,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大力拓展,挖掘独具特色的本土课程资源
赣南——我们的家乡,历史悠久,有着古色赣州、红色赣州、绿色赣州、蓝色赣州等深厚的地方文化特色,处处彰显赣南文化特色,一是通天岩石窟寺、郁孤台、八境台、文庙等众多名胜古迹,宋代文物古迹保存数量最多、品位最高,被誉为“宋城博物馆”,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宋城赣州。二是赣南作为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是红色“故都”,有许多革命印迹。如“一苏大会”会址、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红军烈士纪念亭、瑞金革命烈士纪念馆、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以及云石山等革命旧址群。三是拥有不少国家森林公园,名山大川,景点众多,很多还闻名于世。四是独特的赣南客家围屋,活泼诙谐的赣南采茶,琳琅满目的客家美食,浓郁的客家文化也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这样一本丰厚的本土文化大书定然蕴含着许多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值得我们引导幼儿用心去品味、去学习。如我们可以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亮眼看赣州》、《家乡的特产》《我也当将军》等丰富的主题活动,组织幼儿开展旅游游戏活动,了解赣南秀丽风光;组织开展客家风情园,开展制作特产、小吃等游戏,深刻了解勤劳质朴的客家人;即便是已经离幼儿很远的红色记忆,也能通过那一个个惊心动魄的英勇故事,一个个革命印迹让孩子们百听不厌、流连忘返。由此热爱家乡之情会油然而生,勇敢坚强、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也必将从这里代代相传。
总之,打破传统的课程资源观,资源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抓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幼儿园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