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残缺手法在人像摄影领域已经被普遍运用到,但人们对人像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残缺形式下的精神内涵不够注重。在视觉艺术领域,残缺有历史偶然的因素,同时也有人为残缺造景的现象。残缺是一种美,春天因没有果实才有了花的璀璨,夏天因少了凉爽才有了火一般的热情,秋天因少了绿色才有了红叶的灿烂,冬天因少了生气才有了雪的洁白。爱和美的女神维纳斯带着震撼人心的残缺重返尘世,据说任何一种关于续臂的假设都没有可能超越这种不完美带来的“完美”,其“包孕着不尽梦幻”的具有崇高美学价值的缺陷留给人们。我们透过不全的形态去发现内在的精神内涵和生命痕迹,体会残缺艺术形式透露出与众不同的魅力。本研究探讨了人像摄影以及残缺手法在人像摄影中的价值体现。分析了残缺手法的基本特征和构成规律,包括人像摄影中残缺的概念和审美范畴。并对残缺手法在人像摄影中的运用做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人像摄影;残缺手法
引言
人像摄影,作为摄影一个分支,虽然在商业上风光无限,但作为依附在平面摄影本体论基础上的一种表达语言,依然受整个社会价值观演变的影响。笔者一直以来在从事平面视觉艺术的设计工作,对人像摄影中的残缺手法特别关注。残缺手法在艺术表达中历来存在着争议,本研究力图从艺术的角度去剖析残缺载体下的精神内涵。
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这样那样的残缺,它是不完满的,与完形相对。但只有当残缺存在于美的整体中、折射出美的内涵时,才能体现其真实的价值。“白璧”与“微瑕”往往结伴而行,惟其残缺,才能真实反映其本来面目。在人像摄影中,很多残缺并没有影响我们的理解,恰恰相反,正是由于不完整反而给人们以新的视觉感受,传达新的视觉艺术。
残缺形态对于人们的触动,其结果不仅是视觉的,更多則是心灵的,这种心灵活动,是追求完美过程中的审美期待,是透过不全形态对“完形”的期待。人像摄影的残缺手法以其醒目有力的背离性,刺激人们的感官,获得比完整形体更好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受。
查阅已有的文献发现,对残缺美大多局限于雕塑和海报的研究,如张曼华的《海报中主体图形残缺手法符号性解析》中论述了海报设计中残缺手法的运用和设计师的创作内涵。还有针对残缺的审美价值进行探讨的,如何烛明的《视觉艺术中残缺的审美价值》中论述了生活中残缺现象及其审美价值的体现。在人像摄影中也仅仅是对摄影风格多元化的发展进行了论述,缺少对人像摄影残缺手法本身的理论描述和实践运用中的探究。本文试就结合一些残缺人像较为突出的作品,浅谈一下残缺摄影作为一种独立造型艺术的语法,带给人们另一种想入非非。
一、关于人像摄影
人像摄影就是指摄影者运用摄影器材(照相机,胶片或数码影像形式等),通过光线运用,姿态造型,影调色彩,画面构图,神态捕捉和后期制作等技术技巧,表现被摄人物的外貌形象,神韵气质和性格特点。因此,人像摄影应该是通过被摄人物的外表形态,摄影画面的表现形式等造型技巧,来体现被摄人物内在情感和画面神韵完美结合的“形神兼备”的佳作[1]。
人像摄影与一般的人物摄影不同:人像摄影以刻画与表现被摄者的具体相貌和神态为自身的首要创作任务,虽然有些人像摄影作品也包含一定的情节,但它仍以表现被摄者的相貌为主,而且,相当一部分人像摄影作品只交待被摄者的形象,并没有具体的情节。而人物摄影是以表现有被摄者参与的事件与活动为主,它以表现具体的情节为主要任务,而不在于以鲜明的形象去表现被摄者的相貌和神态。这二者之间的重要区别,在于是否具体描绘人物的相貌。不管是单人的或是多人的,不管是在现场中抓拍的还是在照相室里摆拍的,不管是否带有情节,只要是以表现被摄者具体的外貌和精神状态为主的照片,都属于人像摄影的范畴。那些主要表现人物的活动与情节,反映的是一定的生活主题,被摄者的相貌并不很突出的摄影作品,不管它是近景也好,全身也好,只能属于人物摄影的范畴。当然,从广义上来说,人像摄影拍的是人,它也属于人物摄影。
人像摄影从本质上来说是将身体与环境的匹配与调适予以视觉化的一种工作。“面部表情又是摄影的难点。社会好像不相信纯粹意义:社会需要意义,但同时又需要这个意义周围伴有杂音……[2]”。人是社会的主体,它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没有人的活动就没有社会的一切。因此,人像摄影在摄影创作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也是摄影实践的一大门类。
二、人像摄影中残缺手法的基本特征及构成规律
很早以前,人们就以各种需要、各种方法描绘自己的形象。最早,人像画面出现在绘画中,尤其到19世纪早期,当时的油画肖像已经非常时髦,创作上也日臻成熟,产生了不少优秀的肖像绘画作品。不久,当摄影术发明之后,人像开始进入摄影领域。当然,由于受到当时技术条件的局限,人像的拍摄还仅仅处在初始阶段。随着摄影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艺术观念的发展,人像摄影在今天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如今,电子闪光装置、高速自动聚焦镜头、新型感光材料的诞生,使一个摄影师在一天内就能为许多被摄者完成一些逼真而自然的人像杰作,大大丰富了摄影师的创作可能性。
人像摄影的要求是“形神兼备”。一幅优秀的人像摄影作品,是许多成功因素的总和:神情、姿态、构图、照明、曝光、制作均要达到较高的境界,它们是一个总体的各组成部分。而残缺手法属于“构图”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下拍摄出的人像,给人们一种视觉思维上的冲击,它有着主动性和完形意识,虽然人像本身是残缺的,但仍能获得一个完整的知觉对象。
(一)概念界定
“残缺”是个贬义词,与“完美”相对,是一切事物表象的破坏或者不完美,是事物的破坏,是秩序的颠倒,是心理的叛逆。但有趣的是,当“残缺”应用于艺术领域,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残缺的定义
在《说文》上:“残,贼也。从歺戋声”,“缺,器破也。从缶,决省声”。在《汉语词典》中“残缺”:意为“伤残等所致的四肢或器官缺失;不完整,部分缺。” 在视觉艺术中,残缺即不完整、不规则、缺陷等,涉及图像的形状轮廓、肌理质感等物理性质,与完整相对应[3]。残缺是一范畴内的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所产生的矛盾状态。不管这一残缺的矛盾存在于任何形体中,它都能以醒目有力的背离性,刺激人们的感官,产生感悟,揭穿等功用,有力地映射了整体中所存在的缺陷与矛盾。贡布里希曾说过:“很容易被人感知的图案会让人觉得单调乏味。当预期的图式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时,我们的注意力是不会被它所吸引住的,这种图式里的结构就会沉到我们的意志底限之下去[4]”视觉艺术中,残缺是具有偶然性的、不规则的痕迹或呈现出不完整的形式结构。从视觉艺术语言特征上看,偶然性的、不规则的痕迹来自于媒介的特性。 人像摄影中所谓的残缺,包括人为残缺与天生残缺。“人为残缺”通过损坏的整体去获得更多的遐想,打破了完美主义者对事物十全十美的追求,形成自身独特风格。“天生残缺”是事物客观存在与运动发展的一种状态,整体与残缺现象相互兼容达成统一和谐。
在人像摄影领域,残缺有偶然因素,同时也有人为的“残缺造景”。我们透过不全的影像去发现内在的精神内涵,体会残缺手法表达出与众不同的魅力。断臂的维纳斯在带给人们些许遗憾时,却把无边的想象留给人们。
2.残缺的审美范畴
物质世界中,圆满完整带给人愉悦,同时也带给人们视觉欣赏习惯。当某一部分缺失时,残缺的形体反而引起了视觉的关注,对原形的怀念。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却高于生活。究其根本是艺术包含着所指的精神内涵。在创作活动中,摄影师利用残缺手法,关注的不仅是形体本身,更是不全形态下的不屈的精神实质。摄影师们推崇以意写形的形式结构,重视虚与实的结合,甚至保留大量空白,留给人们大量的想象空间。他们将对不完整的理解,上升到宏观的哲学的美学高度。注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艺术效果。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就是这个道理。但这种巧妙的留白只是精心的安排,作品是完整的,表达的意义也是完整的,因此不能将残缺概念与传统人像摄影中的留白结合在一起。
3.残缺与美丑的关系
残缺是遗憾的,是不完整的缺陷,本身并不能带来美,只有在与完整对比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它的审美价值。残缺本身并无所谓美与丑,不能一味的歌颂残缺美,也不能只看到残缺对视觉形象“丑”的影响。只是在对比的过程中,通过艺术化的处理,我們却能看到对完形的向往,体现出残缺的审美价值。
在人像摄影中,美和丑是相互衬托出来,且互为条件而存在的。残缺可以制造美,仿佛是在不足中寻找着平衡。
残缺有美有不美,只是审视角度不一样。欣赏残缺美要知道缺了什么,不知道缺了什么很难觉得作品美。一个不了解中国文化审美的人看到圆明园,他只能看到一堆瓦砾,美从何来?而熟悉中国文化审美的人看时可填补出所缺的东西,了解一段惨痛的历史。
(二)残缺手法的基本类型
1.人像自身的残缺
在视觉传达中,意外程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受众的记忆力,而人像摄影中人物自身的残缺自然会产生一种个性的视觉感受。它与人们的审美意愿违背,因此能够更好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想要挖掘它的内涵。
例如以下这幅特殊的人像照(图1)就是一副成功之作。以人物身着礼服为主题,人物本身是有缺陷的,摄影师毫不掩饰这种残缺,更是选了一件露出缺陷部位的礼服,迅速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引发我们的思考,即为何在可以处理成完美人像的情况下要有这么一个令人遗憾的缺陷?从而烘托了该照片的深层氛围。
2.同构形成的残缺
同构就是把不同的、但相互间有联系的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不再是人像的再现或并举在同一画面,而是相互展示个性,并将共性合二为一。同构给人一种简洁、巧妙的印象,其意义在于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意念,让受众在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的幽默中获得并接受摄影师所要表达的信息。
同构的手法也可以产生残缺的人像,将一个形象与另一个形象异质同构,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富有新意的残缺形象。残缺使得原来的人像变得模糊,造成心理陌生感,但视线很快又被后来的同构形象所吸引,从而形成了新的视觉中心。
例如下面这幅人像照(图2),其主体就是一个经过异质同构所形成的残缺图像。画面的中心才是人物的头像,这种残缺不全给人一种新鲜感。人物与水同构,自然形成了残缺的人物形象,这种同构形成的残缺给人以新奇的视觉感受,强化了画面的意境。
3.构图造成的残缺
在人像摄影中,构图可以使人像残缺。取舍本身就是设计,摄影师根据拍摄内容需要舍弃多余的部分,而着力表现某些部位,这样一来局部的残缺就变得必然了。
例如下面这幅人像照(图3),照片的主体是不完整的人物形象,只有大半张脸和半个脖子,身体其他部位由于构图的原因被省略了。这种构图造成的残缺,使得人像照的视觉冲击力变得更强了,画面显得简洁干练,轻易地就突出了主体。
(三)残缺手法的构成规律
1.对比
对比,意味着差异。画面中的对比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直接影响作品的艺术效果,而画面主体是否突出,实际上就是对比是否得当,感知过程中由打动知觉的强度产生的。下面的人像照(图4)对比处理非常得当,画面产生灵动感,主体表达鲜明突出。反之,画面就混沌不清。主题以外的背景与场景处理,需要变形某一局部并使之与其它部分形成对比,在人像摄影中,这类照片是最简单易学的。对比是同构残缺的主要构成方式。
2.均衡呼应
所谓均衡,是形态在平面构成中的视觉心理平衡,是意象性形态物化的视觉审视的适度平衡,是人的心理平衡经验的反映。下面的人像照(图5)为了求得画面平衡构成的自由,摄影师把作品中的人物各种元素用力学重心的平衡来认证心灵感应,从而带来丰富的视觉联想,随着照片的任意转动,获得在同一画面中不同的视觉效果。平衡变化的产生基于人像的形态比例分割,通过中心偏倚的非等量区域的内在关联,从形态结构、重量的方向感、视觉对心理产生的压力上,让我们感受构图的气势和人像的形态扩展。画面结构上的等量分割与等形分割,使人像的塑造具有表现上的魅力。正确把握平衡变化规律,得到理想的、完美的审美要求。
3.节奏韵律
音律的强弱变化,音节的长短变化,音乐情感表达的虚实变化等构成有规律的节奏,在周期性变化状态下出现了韵律。由韵律而引发的美感一旦被画面占有,就会迅速地辐射到画面的各个角落,被穿插、分割、重叠在画面的形态之间。摄影作品的形态构成无论采用什么形式,都离不开有韵味的节奏演变,节奏的美感具有强烈的曲折起伏,借助画面安排给人以心灵与视觉的修正。下面的人像照(图6)利用水的流动性,强调节奏的美感,将完整的形态运用残缺的手法定位在多层面的节奏美感之中。画面的节奏是传达人心理感应的桥梁和纽带。 三、残缺手法在人像摄影中的运用
“残缺形态”是一种妙不可言的艺术辩证法,它有着巨大的艺术魅力,高明的摄影师往往精于此道,在创作过程中能恰到好处地运用这种技艺,无疑会使作品收到意外的效果。
(一)突出主体,增强关注
在人像摄影中,画面空间的存在时靠元素的对比产生出来的,即所谓的构图中的“正”形和“负”形。正形为实,负形为虚,在构图是相互衬托和对比存在的。因此,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摄影师将原本完整的形态进行拆分,或者将某些部分去掉,带给人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同时也赋予了作品不一样的精神内涵和空间。
为实的那部分就是拍摄的主体,主体就是人像自身的诉求点,一旦确定了传达的意念,摄影师就应该围绕主体人像来展开。在这一设计过程中,整体感尤为重要,人像的所有部分都应服务于整体。如果画面的某个细节过于突出,破坏了人像的整体美,分散了受众的注意力,削弱了对人像主体部分的审美关注,不管它本身多么完美,也要毫不留情地抛弃多余细节,从而突出和强化主体。也就是说,画面的任何细节都必须服务于人像的总体效果和意图。
而人像本身也有主次,还有一些细枝末节。为了不被其他信息所淹没,有必要突出人像主体的重要部分,以此更加突出主题。而将人像的主体进行残缺就是方法之一,目的在于突出焦点,服务整体,是在整体效果之上的巧妙残缺,使受众在显而易见中接受并牢记人像传达的意念。
(二)残缺形态,超越视觉
残缺人像艺术最为重要的一个特征是人像“不全之全”的整體性。这种重表现,以“不全”为“全”,以“不似”为“似”,追求“言外之意”,甚至“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特征,换言之,就是潜在信息在“言外”的寓寄。人们在审美过程中,知觉和表象本身具有非完全性向完全性发展的趋向。不完全形象呈现出来,欣赏者往往要在心理过程中通过弥补想象、联想,使之完整、和谐,成为完整的艺术形象。在人观察事物的过程中,虽然刺激物本身是残缺的,但人的视觉思维“完型”意志将不完整的部分联系起来,仍能获得一个完整的知觉对象。
用辩证法的观点看,“残缺形态”实际上反映了辩证法中整体与部分的一对哲学范畴。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没有整体就没有部分,没有部分也就没有整体。部分并不消极地隶属于整体,当某个部分为影响整体主要环节时,这个部分对整体就起主要的决定作用,故钱钟书在《管锥篇》中说:“昔人绘事,仅示一手、一足、一胫或一头。”这一手一足一胫一头,也是构成整体的基本要素与主要环节,这样通过对主体的主要决定作用,使“观者拟想其全身”。
对于一个完整的人像摄影,有意识的残缺会产生出新的意义,这样一来人像主体外表的残缺与摄影师所要传达的内在思想就有了某种联系,在这里指的就是形的残缺、意的完美,即摄影师利用人像视觉形象的残缺来传达出某种完美的理念和情感。也就是说,表象的残缺绝不是为残缺而残缺,而是感性知识与理性认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在残缺的外在形态下蕴含着与之匹配的完美意念。
(三)审美期待,意的升华
残缺,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是一种在与完美的物象互相依存的特殊的美。联想,是人的头脑中记忆和想象联系的纽带。由人对事物的记忆而引发出思维的联想,记忆的许多片段通过联想形式进行衔接,转换为新的想法。人像形态残缺的部分,观者通过记忆进行弥补,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广告语:“如果你是她……;如果你在这里……。”设计者采用短短的有残缺感的半句话去表达千百种可能性,同时给欣赏者足够的想象空间,使自己置身其中。古代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说法,摄影师拍摄手法也是如此,不一定要尽善尽美才是好的。断臂的维纳斯正是由于其手臂的残缺“因祸得福”,成为上百年艺术争论的焦点。
人像摄影中“不完全的形”中残缺或空白部分,相当于文学作品中的省略号,它能够造成人们在视觉或心理上不同程度地停顿,这种停顿又能突破某些视觉媒介的限制,形成“张力”,取得形式上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设计意味,从而提高作品的审美效果和传播力度。
人像摄影中,主体的残缺实际上是一种召唤结构,其目的是让受众以局部观全貌,以部分见整体。残缺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带给受众一种熟悉的陌生感,激起了人们的审美情趣,这里的残缺更加说明了它是完形的对立面——不完形,是审美心理中残缺与完整的关系。审美心理指出,对于一件完整的东西,我们有时会有僵化的感觉,而残缺反而会感到完整,这说明人对对象的把握是整体性的。在当代摄影师们的作品中,残缺作为一种表现手法,同时也是传统手法长期沿用引发审美逆反后的创造。
现代人像摄影整体设计的构图创意,贵在出其不意,与众不同。当我们生活在已经形成视觉习惯的环境中时,突然人像形态的改变或者残缺反而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期待。外表形式发生了部分或根本性的改变,呈现出新的视觉效果。人像的残缺不是外表的简单缺失,而是摄影师出于设计意念的考虑对人像所进行的反复推敲并精心设计的,它体现着摄影师对精妙主体的把握,有着深层的创作思想。
四、残缺手法创作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展望
虚与实的残缺手法对于当下人像摄影艺术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大,这有着文化中的深层原因。中国人特殊审美,随着西方对东方这种审美的渐渐认同,已经慢慢地浸透进了中国和西方的一些当代摄影师们的创作理念中,中国艺术家在这种文化自觉中,也开始慢慢找到一条新路。
通过论文的研究,我得到了残缺所表达的虚与实在人像摄影中的新的意义,这种新的意义对于如何在人像摄影创作中利用残缺语言有了新的探索方向。这之后的研究方向是对于人像摄影在实践中残缺现象的表现和怎样更好地在摄影作品中体现中国传统精神。
五、结语
残缺艺术,与其他审美并无差异。透过对视觉艺术形式的研究,能够发现在外形下透露的内在真理,而这个真理就是美的本身。 残缺手法作为视觉艺术的普遍现象,广泛存在于它的各类样式之中,并从这一角度揭示了视觉艺术的语言特性,即它区别于别的门类艺术的独特本性。从更深层次上看,是作品的意味和人性光辉,加强了这类美感的深度。
残缺的人像摄影作为视觉语言的一种特性,向人们揭示的不仅仅是形式感,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体现了摄影师的创造性和个性风格,展示着人类借此把握世界的丰富多彩性、多种可能性,在充满偶然性和不可预料性的表层里,主体存在的时空性从当下的和久远的诸多层面上流露出来。
注释:
[1]唐东平.《人像摄影教程》第3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2]罗兰·巴特. 《明室》法国 第57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
[3]叶明辉.《视觉艺术中的残缺美》第1页;理论月刊;2006年
[4]贡布里希.《秩序感》第99页;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
参考文献:
[1]罗兰·巴特.明室[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2]唐东平.人像摄影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贡布里希.秩序感[M].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
[4]于仲安.人像摄影指导[M].浙江摄影出版社,2007.
[5]宿志刚.人像摄影[M].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
[6]夏勋南.世界人像摄影十杰[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5.
[7]叶明辉.视觉艺术中的残缺美[J].理论月刊,2006.
[8]溫素文.人像摄影入门[M].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
[9]李世雄.艺术人像摄影[M].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10]尤索福·卡希.卡希人像摄影选集[J].上海画报出版社;2009.
[11]丹尼尔·勒查努.人像摄影100法[M].中国摄影出版社,2009.
[12]康大荃.摄影构图学[M].四川美术出版社,2007.
[13]顾铮.世界摄影史(修订版)[J].浙江摄影出版社,2007.
[14]王春辰.摆拍是当代影像的重要特征[N].中国文化报,2009.
[15]顾欣.专业摄影[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16]桑塔格.论摄影[J].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17]弗雷迪.乔纳森·弗里德;美学与摄影[J];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年
【关键词】:人像摄影;残缺手法
引言
人像摄影,作为摄影一个分支,虽然在商业上风光无限,但作为依附在平面摄影本体论基础上的一种表达语言,依然受整个社会价值观演变的影响。笔者一直以来在从事平面视觉艺术的设计工作,对人像摄影中的残缺手法特别关注。残缺手法在艺术表达中历来存在着争议,本研究力图从艺术的角度去剖析残缺载体下的精神内涵。
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这样那样的残缺,它是不完满的,与完形相对。但只有当残缺存在于美的整体中、折射出美的内涵时,才能体现其真实的价值。“白璧”与“微瑕”往往结伴而行,惟其残缺,才能真实反映其本来面目。在人像摄影中,很多残缺并没有影响我们的理解,恰恰相反,正是由于不完整反而给人们以新的视觉感受,传达新的视觉艺术。
残缺形态对于人们的触动,其结果不仅是视觉的,更多則是心灵的,这种心灵活动,是追求完美过程中的审美期待,是透过不全形态对“完形”的期待。人像摄影的残缺手法以其醒目有力的背离性,刺激人们的感官,获得比完整形体更好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受。
查阅已有的文献发现,对残缺美大多局限于雕塑和海报的研究,如张曼华的《海报中主体图形残缺手法符号性解析》中论述了海报设计中残缺手法的运用和设计师的创作内涵。还有针对残缺的审美价值进行探讨的,如何烛明的《视觉艺术中残缺的审美价值》中论述了生活中残缺现象及其审美价值的体现。在人像摄影中也仅仅是对摄影风格多元化的发展进行了论述,缺少对人像摄影残缺手法本身的理论描述和实践运用中的探究。本文试就结合一些残缺人像较为突出的作品,浅谈一下残缺摄影作为一种独立造型艺术的语法,带给人们另一种想入非非。
一、关于人像摄影
人像摄影就是指摄影者运用摄影器材(照相机,胶片或数码影像形式等),通过光线运用,姿态造型,影调色彩,画面构图,神态捕捉和后期制作等技术技巧,表现被摄人物的外貌形象,神韵气质和性格特点。因此,人像摄影应该是通过被摄人物的外表形态,摄影画面的表现形式等造型技巧,来体现被摄人物内在情感和画面神韵完美结合的“形神兼备”的佳作[1]。
人像摄影与一般的人物摄影不同:人像摄影以刻画与表现被摄者的具体相貌和神态为自身的首要创作任务,虽然有些人像摄影作品也包含一定的情节,但它仍以表现被摄者的相貌为主,而且,相当一部分人像摄影作品只交待被摄者的形象,并没有具体的情节。而人物摄影是以表现有被摄者参与的事件与活动为主,它以表现具体的情节为主要任务,而不在于以鲜明的形象去表现被摄者的相貌和神态。这二者之间的重要区别,在于是否具体描绘人物的相貌。不管是单人的或是多人的,不管是在现场中抓拍的还是在照相室里摆拍的,不管是否带有情节,只要是以表现被摄者具体的外貌和精神状态为主的照片,都属于人像摄影的范畴。那些主要表现人物的活动与情节,反映的是一定的生活主题,被摄者的相貌并不很突出的摄影作品,不管它是近景也好,全身也好,只能属于人物摄影的范畴。当然,从广义上来说,人像摄影拍的是人,它也属于人物摄影。
人像摄影从本质上来说是将身体与环境的匹配与调适予以视觉化的一种工作。“面部表情又是摄影的难点。社会好像不相信纯粹意义:社会需要意义,但同时又需要这个意义周围伴有杂音……[2]”。人是社会的主体,它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没有人的活动就没有社会的一切。因此,人像摄影在摄影创作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也是摄影实践的一大门类。
二、人像摄影中残缺手法的基本特征及构成规律
很早以前,人们就以各种需要、各种方法描绘自己的形象。最早,人像画面出现在绘画中,尤其到19世纪早期,当时的油画肖像已经非常时髦,创作上也日臻成熟,产生了不少优秀的肖像绘画作品。不久,当摄影术发明之后,人像开始进入摄影领域。当然,由于受到当时技术条件的局限,人像的拍摄还仅仅处在初始阶段。随着摄影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艺术观念的发展,人像摄影在今天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如今,电子闪光装置、高速自动聚焦镜头、新型感光材料的诞生,使一个摄影师在一天内就能为许多被摄者完成一些逼真而自然的人像杰作,大大丰富了摄影师的创作可能性。
人像摄影的要求是“形神兼备”。一幅优秀的人像摄影作品,是许多成功因素的总和:神情、姿态、构图、照明、曝光、制作均要达到较高的境界,它们是一个总体的各组成部分。而残缺手法属于“构图”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下拍摄出的人像,给人们一种视觉思维上的冲击,它有着主动性和完形意识,虽然人像本身是残缺的,但仍能获得一个完整的知觉对象。
(一)概念界定
“残缺”是个贬义词,与“完美”相对,是一切事物表象的破坏或者不完美,是事物的破坏,是秩序的颠倒,是心理的叛逆。但有趣的是,当“残缺”应用于艺术领域,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残缺的定义
在《说文》上:“残,贼也。从歺戋声”,“缺,器破也。从缶,决省声”。在《汉语词典》中“残缺”:意为“伤残等所致的四肢或器官缺失;不完整,部分缺。” 在视觉艺术中,残缺即不完整、不规则、缺陷等,涉及图像的形状轮廓、肌理质感等物理性质,与完整相对应[3]。残缺是一范畴内的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所产生的矛盾状态。不管这一残缺的矛盾存在于任何形体中,它都能以醒目有力的背离性,刺激人们的感官,产生感悟,揭穿等功用,有力地映射了整体中所存在的缺陷与矛盾。贡布里希曾说过:“很容易被人感知的图案会让人觉得单调乏味。当预期的图式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时,我们的注意力是不会被它所吸引住的,这种图式里的结构就会沉到我们的意志底限之下去[4]”视觉艺术中,残缺是具有偶然性的、不规则的痕迹或呈现出不完整的形式结构。从视觉艺术语言特征上看,偶然性的、不规则的痕迹来自于媒介的特性。 人像摄影中所谓的残缺,包括人为残缺与天生残缺。“人为残缺”通过损坏的整体去获得更多的遐想,打破了完美主义者对事物十全十美的追求,形成自身独特风格。“天生残缺”是事物客观存在与运动发展的一种状态,整体与残缺现象相互兼容达成统一和谐。
在人像摄影领域,残缺有偶然因素,同时也有人为的“残缺造景”。我们透过不全的影像去发现内在的精神内涵,体会残缺手法表达出与众不同的魅力。断臂的维纳斯在带给人们些许遗憾时,却把无边的想象留给人们。
2.残缺的审美范畴
物质世界中,圆满完整带给人愉悦,同时也带给人们视觉欣赏习惯。当某一部分缺失时,残缺的形体反而引起了视觉的关注,对原形的怀念。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却高于生活。究其根本是艺术包含着所指的精神内涵。在创作活动中,摄影师利用残缺手法,关注的不仅是形体本身,更是不全形态下的不屈的精神实质。摄影师们推崇以意写形的形式结构,重视虚与实的结合,甚至保留大量空白,留给人们大量的想象空间。他们将对不完整的理解,上升到宏观的哲学的美学高度。注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艺术效果。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就是这个道理。但这种巧妙的留白只是精心的安排,作品是完整的,表达的意义也是完整的,因此不能将残缺概念与传统人像摄影中的留白结合在一起。
3.残缺与美丑的关系
残缺是遗憾的,是不完整的缺陷,本身并不能带来美,只有在与完整对比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它的审美价值。残缺本身并无所谓美与丑,不能一味的歌颂残缺美,也不能只看到残缺对视觉形象“丑”的影响。只是在对比的过程中,通过艺术化的处理,我們却能看到对完形的向往,体现出残缺的审美价值。
在人像摄影中,美和丑是相互衬托出来,且互为条件而存在的。残缺可以制造美,仿佛是在不足中寻找着平衡。
残缺有美有不美,只是审视角度不一样。欣赏残缺美要知道缺了什么,不知道缺了什么很难觉得作品美。一个不了解中国文化审美的人看到圆明园,他只能看到一堆瓦砾,美从何来?而熟悉中国文化审美的人看时可填补出所缺的东西,了解一段惨痛的历史。
(二)残缺手法的基本类型
1.人像自身的残缺
在视觉传达中,意外程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受众的记忆力,而人像摄影中人物自身的残缺自然会产生一种个性的视觉感受。它与人们的审美意愿违背,因此能够更好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想要挖掘它的内涵。
例如以下这幅特殊的人像照(图1)就是一副成功之作。以人物身着礼服为主题,人物本身是有缺陷的,摄影师毫不掩饰这种残缺,更是选了一件露出缺陷部位的礼服,迅速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引发我们的思考,即为何在可以处理成完美人像的情况下要有这么一个令人遗憾的缺陷?从而烘托了该照片的深层氛围。
2.同构形成的残缺
同构就是把不同的、但相互间有联系的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不再是人像的再现或并举在同一画面,而是相互展示个性,并将共性合二为一。同构给人一种简洁、巧妙的印象,其意义在于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意念,让受众在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的幽默中获得并接受摄影师所要表达的信息。
同构的手法也可以产生残缺的人像,将一个形象与另一个形象异质同构,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富有新意的残缺形象。残缺使得原来的人像变得模糊,造成心理陌生感,但视线很快又被后来的同构形象所吸引,从而形成了新的视觉中心。
例如下面这幅人像照(图2),其主体就是一个经过异质同构所形成的残缺图像。画面的中心才是人物的头像,这种残缺不全给人一种新鲜感。人物与水同构,自然形成了残缺的人物形象,这种同构形成的残缺给人以新奇的视觉感受,强化了画面的意境。
3.构图造成的残缺
在人像摄影中,构图可以使人像残缺。取舍本身就是设计,摄影师根据拍摄内容需要舍弃多余的部分,而着力表现某些部位,这样一来局部的残缺就变得必然了。
例如下面这幅人像照(图3),照片的主体是不完整的人物形象,只有大半张脸和半个脖子,身体其他部位由于构图的原因被省略了。这种构图造成的残缺,使得人像照的视觉冲击力变得更强了,画面显得简洁干练,轻易地就突出了主体。
(三)残缺手法的构成规律
1.对比
对比,意味着差异。画面中的对比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直接影响作品的艺术效果,而画面主体是否突出,实际上就是对比是否得当,感知过程中由打动知觉的强度产生的。下面的人像照(图4)对比处理非常得当,画面产生灵动感,主体表达鲜明突出。反之,画面就混沌不清。主题以外的背景与场景处理,需要变形某一局部并使之与其它部分形成对比,在人像摄影中,这类照片是最简单易学的。对比是同构残缺的主要构成方式。
2.均衡呼应
所谓均衡,是形态在平面构成中的视觉心理平衡,是意象性形态物化的视觉审视的适度平衡,是人的心理平衡经验的反映。下面的人像照(图5)为了求得画面平衡构成的自由,摄影师把作品中的人物各种元素用力学重心的平衡来认证心灵感应,从而带来丰富的视觉联想,随着照片的任意转动,获得在同一画面中不同的视觉效果。平衡变化的产生基于人像的形态比例分割,通过中心偏倚的非等量区域的内在关联,从形态结构、重量的方向感、视觉对心理产生的压力上,让我们感受构图的气势和人像的形态扩展。画面结构上的等量分割与等形分割,使人像的塑造具有表现上的魅力。正确把握平衡变化规律,得到理想的、完美的审美要求。
3.节奏韵律
音律的强弱变化,音节的长短变化,音乐情感表达的虚实变化等构成有规律的节奏,在周期性变化状态下出现了韵律。由韵律而引发的美感一旦被画面占有,就会迅速地辐射到画面的各个角落,被穿插、分割、重叠在画面的形态之间。摄影作品的形态构成无论采用什么形式,都离不开有韵味的节奏演变,节奏的美感具有强烈的曲折起伏,借助画面安排给人以心灵与视觉的修正。下面的人像照(图6)利用水的流动性,强调节奏的美感,将完整的形态运用残缺的手法定位在多层面的节奏美感之中。画面的节奏是传达人心理感应的桥梁和纽带。 三、残缺手法在人像摄影中的运用
“残缺形态”是一种妙不可言的艺术辩证法,它有着巨大的艺术魅力,高明的摄影师往往精于此道,在创作过程中能恰到好处地运用这种技艺,无疑会使作品收到意外的效果。
(一)突出主体,增强关注
在人像摄影中,画面空间的存在时靠元素的对比产生出来的,即所谓的构图中的“正”形和“负”形。正形为实,负形为虚,在构图是相互衬托和对比存在的。因此,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摄影师将原本完整的形态进行拆分,或者将某些部分去掉,带给人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同时也赋予了作品不一样的精神内涵和空间。
为实的那部分就是拍摄的主体,主体就是人像自身的诉求点,一旦确定了传达的意念,摄影师就应该围绕主体人像来展开。在这一设计过程中,整体感尤为重要,人像的所有部分都应服务于整体。如果画面的某个细节过于突出,破坏了人像的整体美,分散了受众的注意力,削弱了对人像主体部分的审美关注,不管它本身多么完美,也要毫不留情地抛弃多余细节,从而突出和强化主体。也就是说,画面的任何细节都必须服务于人像的总体效果和意图。
而人像本身也有主次,还有一些细枝末节。为了不被其他信息所淹没,有必要突出人像主体的重要部分,以此更加突出主题。而将人像的主体进行残缺就是方法之一,目的在于突出焦点,服务整体,是在整体效果之上的巧妙残缺,使受众在显而易见中接受并牢记人像传达的意念。
(二)残缺形态,超越视觉
残缺人像艺术最为重要的一个特征是人像“不全之全”的整體性。这种重表现,以“不全”为“全”,以“不似”为“似”,追求“言外之意”,甚至“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特征,换言之,就是潜在信息在“言外”的寓寄。人们在审美过程中,知觉和表象本身具有非完全性向完全性发展的趋向。不完全形象呈现出来,欣赏者往往要在心理过程中通过弥补想象、联想,使之完整、和谐,成为完整的艺术形象。在人观察事物的过程中,虽然刺激物本身是残缺的,但人的视觉思维“完型”意志将不完整的部分联系起来,仍能获得一个完整的知觉对象。
用辩证法的观点看,“残缺形态”实际上反映了辩证法中整体与部分的一对哲学范畴。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没有整体就没有部分,没有部分也就没有整体。部分并不消极地隶属于整体,当某个部分为影响整体主要环节时,这个部分对整体就起主要的决定作用,故钱钟书在《管锥篇》中说:“昔人绘事,仅示一手、一足、一胫或一头。”这一手一足一胫一头,也是构成整体的基本要素与主要环节,这样通过对主体的主要决定作用,使“观者拟想其全身”。
对于一个完整的人像摄影,有意识的残缺会产生出新的意义,这样一来人像主体外表的残缺与摄影师所要传达的内在思想就有了某种联系,在这里指的就是形的残缺、意的完美,即摄影师利用人像视觉形象的残缺来传达出某种完美的理念和情感。也就是说,表象的残缺绝不是为残缺而残缺,而是感性知识与理性认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在残缺的外在形态下蕴含着与之匹配的完美意念。
(三)审美期待,意的升华
残缺,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是一种在与完美的物象互相依存的特殊的美。联想,是人的头脑中记忆和想象联系的纽带。由人对事物的记忆而引发出思维的联想,记忆的许多片段通过联想形式进行衔接,转换为新的想法。人像形态残缺的部分,观者通过记忆进行弥补,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广告语:“如果你是她……;如果你在这里……。”设计者采用短短的有残缺感的半句话去表达千百种可能性,同时给欣赏者足够的想象空间,使自己置身其中。古代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说法,摄影师拍摄手法也是如此,不一定要尽善尽美才是好的。断臂的维纳斯正是由于其手臂的残缺“因祸得福”,成为上百年艺术争论的焦点。
人像摄影中“不完全的形”中残缺或空白部分,相当于文学作品中的省略号,它能够造成人们在视觉或心理上不同程度地停顿,这种停顿又能突破某些视觉媒介的限制,形成“张力”,取得形式上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设计意味,从而提高作品的审美效果和传播力度。
人像摄影中,主体的残缺实际上是一种召唤结构,其目的是让受众以局部观全貌,以部分见整体。残缺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带给受众一种熟悉的陌生感,激起了人们的审美情趣,这里的残缺更加说明了它是完形的对立面——不完形,是审美心理中残缺与完整的关系。审美心理指出,对于一件完整的东西,我们有时会有僵化的感觉,而残缺反而会感到完整,这说明人对对象的把握是整体性的。在当代摄影师们的作品中,残缺作为一种表现手法,同时也是传统手法长期沿用引发审美逆反后的创造。
现代人像摄影整体设计的构图创意,贵在出其不意,与众不同。当我们生活在已经形成视觉习惯的环境中时,突然人像形态的改变或者残缺反而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期待。外表形式发生了部分或根本性的改变,呈现出新的视觉效果。人像的残缺不是外表的简单缺失,而是摄影师出于设计意念的考虑对人像所进行的反复推敲并精心设计的,它体现着摄影师对精妙主体的把握,有着深层的创作思想。
四、残缺手法创作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展望
虚与实的残缺手法对于当下人像摄影艺术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大,这有着文化中的深层原因。中国人特殊审美,随着西方对东方这种审美的渐渐认同,已经慢慢地浸透进了中国和西方的一些当代摄影师们的创作理念中,中国艺术家在这种文化自觉中,也开始慢慢找到一条新路。
通过论文的研究,我得到了残缺所表达的虚与实在人像摄影中的新的意义,这种新的意义对于如何在人像摄影创作中利用残缺语言有了新的探索方向。这之后的研究方向是对于人像摄影在实践中残缺现象的表现和怎样更好地在摄影作品中体现中国传统精神。
五、结语
残缺艺术,与其他审美并无差异。透过对视觉艺术形式的研究,能够发现在外形下透露的内在真理,而这个真理就是美的本身。 残缺手法作为视觉艺术的普遍现象,广泛存在于它的各类样式之中,并从这一角度揭示了视觉艺术的语言特性,即它区别于别的门类艺术的独特本性。从更深层次上看,是作品的意味和人性光辉,加强了这类美感的深度。
残缺的人像摄影作为视觉语言的一种特性,向人们揭示的不仅仅是形式感,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体现了摄影师的创造性和个性风格,展示着人类借此把握世界的丰富多彩性、多种可能性,在充满偶然性和不可预料性的表层里,主体存在的时空性从当下的和久远的诸多层面上流露出来。
注释:
[1]唐东平.《人像摄影教程》第3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2]罗兰·巴特. 《明室》法国 第57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
[3]叶明辉.《视觉艺术中的残缺美》第1页;理论月刊;2006年
[4]贡布里希.《秩序感》第99页;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
参考文献:
[1]罗兰·巴特.明室[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2]唐东平.人像摄影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贡布里希.秩序感[M].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
[4]于仲安.人像摄影指导[M].浙江摄影出版社,2007.
[5]宿志刚.人像摄影[M].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
[6]夏勋南.世界人像摄影十杰[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5.
[7]叶明辉.视觉艺术中的残缺美[J].理论月刊,2006.
[8]溫素文.人像摄影入门[M].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
[9]李世雄.艺术人像摄影[M].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10]尤索福·卡希.卡希人像摄影选集[J].上海画报出版社;2009.
[11]丹尼尔·勒查努.人像摄影100法[M].中国摄影出版社,2009.
[12]康大荃.摄影构图学[M].四川美术出版社,2007.
[13]顾铮.世界摄影史(修订版)[J].浙江摄影出版社,2007.
[14]王春辰.摆拍是当代影像的重要特征[N].中国文化报,2009.
[15]顾欣.专业摄影[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16]桑塔格.论摄影[J].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17]弗雷迪.乔纳森·弗里德;美学与摄影[J];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