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着重阐述了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初中数学 现状 提高策略
1.前言
新的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中包括合作学习,并且这种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了认可,成为当今的初中数学课堂上经常采用的教学模式。但是,初中数学的课堂合作学习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有些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缺乏实效性。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2.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是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以及班级合作,对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因素进行系统的利用,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为目标,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达到目标。这是新课程改革下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合作学习的评估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积极互赖、相互促进个人责任、社交技能,以及小组自评等。社会互赖理论、选择理论、发展理论、精制理论和接触理论是合作学习开展的主要理论前提。合作学习主要采用以下基本方法:小组成绩分工法、小组游戏竞赛法、切块拼接法、共学式和小组调查法。合作学习的崭新方式促进了课堂教学互动理论的发展,开创了现代课堂教学的崭新研究领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小组教学的形式进行了创新,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初中数学学习中,合作学习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方式,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精神和能力,自主探索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有很独特的优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完善学生的品格。
3.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现状
3.1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意分组。
合作教学在实际中常常会出现随意分组的现象,忽视了每一个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合理搭配和内部分工,也没有做到合作成员之间的全员参与,严重挫伤了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甚至出现了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失去了合作学习的意义,甚至产生了负面效应。
3.2合作内容缺乏实效性。
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容要从课堂的实际出发,以提高课堂学习的实效性为目标。但是,有的教师片面追求合作学习的形式,提出一些没有思维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浪费了时间并且没有收到应有的课堂效果。有的教师一出现问题就立即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并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思考,这也就使得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3.3教师忽视自身作用。
很多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忽视自身所发挥的作用,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使课堂缺乏有效引导和控制。这是因为教师没有搞清楚自己应该发挥作用之处。
3.4忽视学生的个体思维。
合作学习中应该充分保证个体思维的独特性,但是实际课堂上学生独立思维的时间不足,独立思考落实不到位,没有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
4.提高初中数学合作学习实效的策略
4.1科学合理的组织课堂的合作分工。
科学合理的分工是合作学习开展的必要前提,是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基础和保障。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层次、学习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因素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同时,分组时还应该注意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内容、学生的爱好特长,以及个性差异等因素。教师应该致力于达到一个目标,即通过合作学习所有的学生包括学习困难的学生都可以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
4.2进行及时的调控。
合作学习中教师所发挥的作用也是极其重要的,并且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应该担当起启发和引导的责任,当学生的合作学习出现困难和局面难以控制时,教师要及时地出面进行调控,使合作学习可以有序和高效地开展。
不同知识点的学习涉及不同的方法,教师要根据具体内容因势利导,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这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起点。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注意为他们营造轻松和愉悦的学习氛围,减轻他们学习时的焦虑感和压力感,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改变他们自卑和落后的心理。实施分层教学能使学生的学习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3组织精心的设计和有效的讨论。
教师在指导合作性学习时并不是置身事外,而是要进行充足的准备,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全面地把握教材,对是否进行合作学习进行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同时,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讨论时应该紧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组织有针对性的讨论,以此保证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提高课堂效率。
5.结语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所包含的内容是极其丰富和广泛的,是新的课程理念下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教师则发挥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广大的初中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地营造开展合作学习的氛围和环境,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及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真正地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掌握数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获得广泛的数学学习的经验,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应积极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品格,让学生从根本上做到学会认知、学会合作,以及学会生存和学习。
参考文献:
[1]倪建恩.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浅识[J].数学教学,2009,(3).
[2]吉开荣.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中学课程资源,2008,(8).
[3]王李杰.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有效性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6).
[4]李序昌.初中数学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科教学在线,2009,(8).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初中数学 现状 提高策略
1.前言
新的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中包括合作学习,并且这种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了认可,成为当今的初中数学课堂上经常采用的教学模式。但是,初中数学的课堂合作学习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有些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缺乏实效性。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2.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是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以及班级合作,对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因素进行系统的利用,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为目标,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达到目标。这是新课程改革下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合作学习的评估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积极互赖、相互促进个人责任、社交技能,以及小组自评等。社会互赖理论、选择理论、发展理论、精制理论和接触理论是合作学习开展的主要理论前提。合作学习主要采用以下基本方法:小组成绩分工法、小组游戏竞赛法、切块拼接法、共学式和小组调查法。合作学习的崭新方式促进了课堂教学互动理论的发展,开创了现代课堂教学的崭新研究领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小组教学的形式进行了创新,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初中数学学习中,合作学习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方式,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精神和能力,自主探索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有很独特的优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完善学生的品格。
3.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现状
3.1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意分组。
合作教学在实际中常常会出现随意分组的现象,忽视了每一个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合理搭配和内部分工,也没有做到合作成员之间的全员参与,严重挫伤了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甚至出现了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失去了合作学习的意义,甚至产生了负面效应。
3.2合作内容缺乏实效性。
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容要从课堂的实际出发,以提高课堂学习的实效性为目标。但是,有的教师片面追求合作学习的形式,提出一些没有思维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浪费了时间并且没有收到应有的课堂效果。有的教师一出现问题就立即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并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思考,这也就使得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3.3教师忽视自身作用。
很多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忽视自身所发挥的作用,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使课堂缺乏有效引导和控制。这是因为教师没有搞清楚自己应该发挥作用之处。
3.4忽视学生的个体思维。
合作学习中应该充分保证个体思维的独特性,但是实际课堂上学生独立思维的时间不足,独立思考落实不到位,没有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
4.提高初中数学合作学习实效的策略
4.1科学合理的组织课堂的合作分工。
科学合理的分工是合作学习开展的必要前提,是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基础和保障。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层次、学习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因素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同时,分组时还应该注意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内容、学生的爱好特长,以及个性差异等因素。教师应该致力于达到一个目标,即通过合作学习所有的学生包括学习困难的学生都可以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
4.2进行及时的调控。
合作学习中教师所发挥的作用也是极其重要的,并且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应该担当起启发和引导的责任,当学生的合作学习出现困难和局面难以控制时,教师要及时地出面进行调控,使合作学习可以有序和高效地开展。
不同知识点的学习涉及不同的方法,教师要根据具体内容因势利导,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这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起点。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注意为他们营造轻松和愉悦的学习氛围,减轻他们学习时的焦虑感和压力感,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改变他们自卑和落后的心理。实施分层教学能使学生的学习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3组织精心的设计和有效的讨论。
教师在指导合作性学习时并不是置身事外,而是要进行充足的准备,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全面地把握教材,对是否进行合作学习进行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同时,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讨论时应该紧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组织有针对性的讨论,以此保证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提高课堂效率。
5.结语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所包含的内容是极其丰富和广泛的,是新的课程理念下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教师则发挥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广大的初中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地营造开展合作学习的氛围和环境,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及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真正地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掌握数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获得广泛的数学学习的经验,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应积极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品格,让学生从根本上做到学会认知、学会合作,以及学会生存和学习。
参考文献:
[1]倪建恩.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浅识[J].数学教学,2009,(3).
[2]吉开荣.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中学课程资源,2008,(8).
[3]王李杰.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有效性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6).
[4]李序昌.初中数学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科教学在线,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