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建筑课程改革与能力培养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jjo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市场对中职教育的学生需求也不断发生着变化,所以近年来我们制定的学生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也随着市场在变,教材也不断更新。但成人大专的教材却是我们改革的难点,我们没有改革教材的自由度,而且现在的教材相对于我们中专起点的大专学生来说,内容复杂,难度大,再者呆板单调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不大,积极性也不高。但对于学生来说,这门课又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建筑工程专业还是工程造价专业,都必须要看懂图纸。那么我们现在就必须要改革我们现有的教学状态和教学方法及手段。下面谈谈我对这门课的一些思考:
  一、教材要削枝强干
  教材的内容复杂,学生学不懂,这是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应该以学生为本,以学会、够用为教学目的。那么我们在教材无法改革的条件下,可改革其内容。首先要提炼这门课的精华,要精讲重点。实际上对于工程造价的专业来说,学习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看懂图纸;对于建筑工程专业来说,学习的目的主要有两个即看懂图纸和应用解决基本的混凝土结构施工问题。所以混凝土设计原理和结构或构件的构造要求是重点,有些公式推导(如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等)可简化,难懂的概念(如弹性应变、塑性应变,塑性铰等)可删减,复杂的计算或设计计算(如楼盖的设计)可省略不讲,工作中涉及很少的也可一带而过。
  二、教材与现行标准规范相结合,使教学与现代技术接轨
  科技发展比教材更新要快,也就是说教材总是滞后于现场技术的。为了使我们的学生毕业后更好的适应工作,我们的课程内容要不断随规范和技术更新,这样才不至于与现场严重脱节。所以我们有必要把最新的规范内容加入到教学内容中去。
  三、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的多样性的教学手段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主导,黑板加粉笔,单调枯燥的填鸭式的教学。现在的学生接受信息却是多元化的,比如除了书籍以外,还有电视、电脑、报纸等媒体。他们已不拘泥于一种古板的被动教育方式,所以我们的教学内容必须丰富、新颖,教学手段必须先进、多样,才能吸引学生。所以传统的黑板板书,必须与多媒体教学、录相辅助资料教学、实验教学、现场参观实习和教学等等多种方法和手段相结合。
  传统教学虽然很呆板,但如果完全抛掉板书,实践证明效果也不好。而多媒体教学可增大教学的信息量,也可节省黑板画图的时间,如再配有一定的实物图片,就更直观活泼了。
  这门课理论性很强,实践性也很强。为了增强直观性,我们必须要走出课堂,到现场去参观实习,增加对实物的印象和对构造要求的理解,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必要时我们还可去现场教学。
  建筑工程类型很多而又有很多差异,我们不可能很及时,也不可能看尽各种类型的工程,所以录相也是不可少的补充资料。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中,材料的强度和塑性,各种构件的破坏过程的叙述都很抽象,可是如果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或观看实验过程及结果,活生生的现实要比文字叙述要生动的多,印象也会很深刻。
  以上这些教学手段不仅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丰富性,更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要改变考试模式,实行教考分离
  考试是以试题作为测量工具对教学成果的间接测量,是教学检查的重要环节。该环节把握得好不仅可以了解和评判学生掌握知识 的程度以及技能发展的水平,同时还可以获得改善教学工作、评定教学质量的信息。 然而,普通中专课程尤其是专业课既没有中学教育那种“统考”形式来加以检验,至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更没有其它 统一验收标准,因此,许多课程基本上由任课教师自己教学、自己验收。其结果,一是降低了学校所获取的数学反馈信息的可信度;二 是不可避免地诱发了部分教师教学、出卷及评分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三是阻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使部分学生寄托于教师考前复 习的“透明度”,甚至个别学生认为只要与掌握“生杀”大权的任课教师搞好关系,成绩过关没有问题,从而把社会上诸如送礼等不正 之风带进学校,扭曲了师生关系。上述问题对中专教学产生很大冲击,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教考分离势在必行。
  传统的考试模式为谁教谁出考卷,有些教师讲完后,给学生画一定的考试范围。这也往往给学生一个误导,平时不学,只要考前复习考试范围,就可及格,学生只是一味地应付考试而不重视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所以这种教考模式也不同程度的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减少这种弊端,教考也应该分离。
  五、对学生的知识考核和能力考核相结合
  对学生的考核应分为两部分,即知识考核和能力考核,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这两部分考核所占的百分数。
  (1)知识考核:考试可采用半开半闭甚至全部开卷的考试模式。学生学习的目的是理解并应用混凝土原理和构造要求,而这门课的符号相当多,公式和计算步骤较复杂,学生没必要把公式和解题步骤都背下来,只要理解、会应用就达到要求了。
  (2)能力考核:因为我们的重点不是设计图纸,而是读懂图纸,所以课程中的小设计可简化,要增大看图的力度。最后课程结束时可进行小型的图纸答辩和混凝土应用答辩。
  社会和市场不断发展变化,我们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也要随之改革,而且需要不断摸索,不断实践,不断革新,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我们教育的学生才能满足市场和社会的需求。
其他文献
【摘要】 教师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宽容学生,鼓励学生。同时又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在严格与爱护的统一中重塑学生。  【关键词】 宽容;鼓励;严待学生;重塑学生    我们大家有不少人都知道这则故事.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反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
期刊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教学要紧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学会从化学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以及学好化学的愿望。可见化学情境的创设多么重要。常见的化学教学中情境的设置有以下一些途径:  一、从学科与生活的结合点入手  新课程呼唤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强调
期刊
2007年9月,新的课程改革将在我省全面展开,这将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和探索,对广大教师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学习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深切地体验到新课程教与学方式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冲击,也深深地认识到要实施好新课程改革,作为教师首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在理论层面上为新课程的实施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一、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理念  1、教学目标观念的转变  传统的《语文教学大纲》非常重视知识、
期刊
现代的中学生生活在变革时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多变的时代特点,赋予他们极易接受新事物的品格和独立思考的勇气和能力。他们兴趣广泛,善于交际,求真务实,这些优点都是过去中学生所不具备的,用传统的标准评价现在的学生显然是不公平的,这就需要建立新的评价机制,用时代的眼光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使他们全面发展。因此,评价学生的标准应该包括考试评价、心理品质评价、动手能力评价在内的多元的评价体系。在此背景下,我
期刊
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存在一种倾向:把“研究性学习”等同于“科学研究”,把“研究性学习”课程等同于“科技活动”课程,把学生引向运用理科知识探究科技类问题的轨道。根据新的课程计划,我校在今年的高一年级开设新课程实验课程与校本课程。   一、新课程的特点   课程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要素。新课程在上述四方面中,都有不同于以往的特点。新课程在目标上的特点表现为目标的开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事实上,这是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的一个问题,过重的政治色彩和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得语文教学索然无味;而能将语言能力的培养溶入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中,语文教学不失为一块沃土。  一、寻找读者与作者
期刊
【摘要】 中学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教育学生,陶冶学生,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数学教师,关键在于教师的观念能否真正转变。文章结合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浅谈了师生角色转变的必要性和方法。  【关键词】 数学教育;教师 ;学生;角色转变    中学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教育学生,陶冶学生,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十
期刊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两只青蛙掉到一个坑里,因为坑很深,上面的青蛙们就对它们喊:“别跳了,坑太深了。一只青蛙果然没跳,趴在坑底,太阳出来时被晒死了。另一只青蛙却一直跳个不停。外面的青蛙越喊,它跳得越欢,最后一跃出了坑。青蛙们问它为什么能跳出来?这只青蛙回答:“我误会了。因为我的耳朵有点听不清,以为你们这么多人给我加油呢!”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要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怎么调动学生
期刊
生物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和未来合格的公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新理念对生物的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必须转换角色和行为,以新的观念去应对教学,结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研究各模块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要求,多方面有目的、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引导
期刊
作为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外阅读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他所关注的不是一个单纯方面,而是要注重孩子整体语言素质的提高,尤其是要能激发孩子一生的向往。人的学习过程不会只在课堂内、学校里进行,大量有效的信息,大量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都要通过人们未来的阅读来获得,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对阅读的态度,对人生的信念,因此课外阅读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基础,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应该寻找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