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和职责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而养成教育则是教会学生做人的基础,本文就养成教育的内涵、意义和养成教育的途径加以论述。
关键词:成因;明理;导行;活动;激励
“习惯不是最好的仆人,就是最坏的主人”。好习惯让我们的学生更自信、更优秀,坏习惯则在不经意间侵蚀着我们学生的灵魂。一幕幕触目惊心的惨痛现实提醒我们,学生习惯养成的问题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是社会、家庭,特别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必须对学生习惯养成的问题进行深刻思考和大胆探索,“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的内容十分广泛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 那么,在小学阶段中,我们怎样才能抓好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呢?
一、榜样的力量
榜样对儿童的心灵是一股非常有益的阳光,而这种阳光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的。——(1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
榜样是什么?
榜样就像寒冷季节里的一束温暖的阳光,让人愿意靠近。榜样就像黑暗山洞里的一道亮光,给人方向性的指引。榜样就像一座桥,是把个体的人社会化的途径。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内心还很稚嫩,需要温暖来呵护。儿童的内心还处于混沌状态,需要方向性的指引。儿童的世界还很狭窄,需要从别人的言行、思维中进行学习,从而不断成长,不断社会化。能给儿童帮助的便是—榜样。因此,对儿童的教育中,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榜样是非常必要的。
二、 充分发挥在校时间
学习是孩子们上学的根本任务,提高考试成绩是教师工作的核心目标,教师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的一点是要解决学生愿意学的难题。基于此,白小人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教为不教,学为自学,为自主发展奠基。
(1)以课堂为主阵地,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多项素质的培养。课堂是师生心灵互通的最佳园地,是智慧相互碰撞的理想场所,学生大多知识是从课堂上获得的。如何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我认为,和谐的师生关系,融洽的交流氛围,亲密的合作交际是现代课堂必须具备的特点,于是打造阳光课堂,塑造鲜花学生,造就微笑老师等一系列课堂建设要求应运而生。学生执教,分组学习,探究合作,实验推断等学习模式和学习策略,倡导自主学习的理念在课堂上处处得到体现。
(2)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道德素养,心理承受力等多种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学校文化活动是营造学校文化氛围,实施学校文化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它丰富了学生生活,活跃了学校气氛,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空间。
(3)以特长为突破口,加强对学生特长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三、从小事做起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为什么不少学生对《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倒背如流,却随地吐痰、随手乱扔果皮、纸屑;为什么许多学生在校内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连作业写完了,本子、书放在书包里都是家长代劳的。因此,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需要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地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領巾……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是实实在在的素质基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高台起于垒土”,所以养成教育必须从小从点滴抓起。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叶圣陶先生这句话,精辟地揭示了教育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更要进行能力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这也正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的真谛所在。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用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用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一定能获得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 陕西省府谷县明德小学 719499)
关键词:成因;明理;导行;活动;激励
“习惯不是最好的仆人,就是最坏的主人”。好习惯让我们的学生更自信、更优秀,坏习惯则在不经意间侵蚀着我们学生的灵魂。一幕幕触目惊心的惨痛现实提醒我们,学生习惯养成的问题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是社会、家庭,特别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必须对学生习惯养成的问题进行深刻思考和大胆探索,“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的内容十分广泛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 那么,在小学阶段中,我们怎样才能抓好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呢?
一、榜样的力量
榜样对儿童的心灵是一股非常有益的阳光,而这种阳光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的。——(1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
榜样是什么?
榜样就像寒冷季节里的一束温暖的阳光,让人愿意靠近。榜样就像黑暗山洞里的一道亮光,给人方向性的指引。榜样就像一座桥,是把个体的人社会化的途径。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内心还很稚嫩,需要温暖来呵护。儿童的内心还处于混沌状态,需要方向性的指引。儿童的世界还很狭窄,需要从别人的言行、思维中进行学习,从而不断成长,不断社会化。能给儿童帮助的便是—榜样。因此,对儿童的教育中,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榜样是非常必要的。
二、 充分发挥在校时间
学习是孩子们上学的根本任务,提高考试成绩是教师工作的核心目标,教师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的一点是要解决学生愿意学的难题。基于此,白小人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教为不教,学为自学,为自主发展奠基。
(1)以课堂为主阵地,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多项素质的培养。课堂是师生心灵互通的最佳园地,是智慧相互碰撞的理想场所,学生大多知识是从课堂上获得的。如何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我认为,和谐的师生关系,融洽的交流氛围,亲密的合作交际是现代课堂必须具备的特点,于是打造阳光课堂,塑造鲜花学生,造就微笑老师等一系列课堂建设要求应运而生。学生执教,分组学习,探究合作,实验推断等学习模式和学习策略,倡导自主学习的理念在课堂上处处得到体现。
(2)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道德素养,心理承受力等多种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学校文化活动是营造学校文化氛围,实施学校文化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它丰富了学生生活,活跃了学校气氛,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空间。
(3)以特长为突破口,加强对学生特长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三、从小事做起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为什么不少学生对《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倒背如流,却随地吐痰、随手乱扔果皮、纸屑;为什么许多学生在校内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连作业写完了,本子、书放在书包里都是家长代劳的。因此,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需要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地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領巾……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是实实在在的素质基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高台起于垒土”,所以养成教育必须从小从点滴抓起。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叶圣陶先生这句话,精辟地揭示了教育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更要进行能力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这也正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的真谛所在。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用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用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一定能获得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 陕西省府谷县明德小学 719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