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观察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产生的规律,分析辨证分型、电针疗效与部分细胞免疫调节因子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105例腰椎间盘突出型坐骨神经痛患者电针双侧夹脊穴及患侧环跳、委中穴,疗程14 d。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在治疗的过程中检测患者外周血中相关致痛物质及部分免疫因子的变化,分析中医辨证分型、生物学指标的变化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105例腰椎间盘突出型坐骨神经痛患者,经电针治疗有效82例(78.10%),无效23例(21.90%)。无效组的病程长于有效组(P<0.05),且无效组肝肾两虚型患者多于有效组(P<0.05)。在治疗第2日时,有效组改良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M-J0A)改善率即明显增加,至第5日时,白细胞介素-2(IL-2)明显增高,皮质醇(COR)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P<0.05。无效组IL-2和COR的变化不明显(P>0.05)。相关分析显示,M-J0A改善率与IL-2的变化呈正相关,与COR的变化呈负相关(P<0.05)。结论 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痛有较好的疗效,这种疗效与坐骨神经痛患者的病程、中医辨证分型以及治疗早期IL-2和COR的变化有关。
关键词:电针;坐骨神经痛;辨证分型;白细胞介素-2;皮质醇
中图分类号:R277.7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2)09-0011-04
腰椎间盘突出型坐骨神经痛(sciatica)是坐骨神经痛的一种主要类型,疼痛常自腰部向一侧臀部、大腿后、腘窝、小腿外侧及足部放射,呈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咳嗽及用力时疼痛可加剧,夜间更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针刺有利于此类慢性疼痛的治疗,甚至在药物治疗、卧床休息、硬膜外注射、理疗及外科治疗失败后,针刺治疗仍然可能是有效的方法之一[1-2]。但临床尚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虽经针刺治疗,却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这既与穴位选择及针刺手法有关,也与患者的个体差异密切相关。因此,在针刺治疗的早期,探索预测及评估针刺累积疗效的生物学指标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探讨了针刺疗效与辨证分型及部分免疫调节指标的相关性,以期为预测其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2009年9月-2011年12月,于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中医理疗科门诊收集腰椎间盘突出型坐骨神经痛患者。男60例,女45例,平均年龄47岁,坐骨神经痛病程平均3.2年。
1.2 诊断标准
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腰痛常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障碍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足拇趾背伸力减弱;影像学检查示X线正位及侧位片检查有不同程度的生理曲度和椎间隙的改变;CT检查可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与程度。
1.3 病例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无后纵韧带钙化及各种原因所致的椎管狭窄症等并发症,并能排除脊柱结核等其他骨性疾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病例排除标准
①年龄>60岁或<18岁者;②病程>5年;③使用止痛药或其他治疗;④孕妇及哺乳期妇女;⑤针刺治疗过程中发生意外事件(如滞针等)而不能坚持治疗者;⑥有腰椎肿瘤、结核、骨折、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心、肺、肾等功能不全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
2 研究方法
2.1 辨证诊断
所有患者初次治疗前均进行中医证候诊断,参照文献[3-4]及临床实际情况,将患者分为4型。①风寒袭络型:一侧下肢疼痛,由臀部向大腿、小腿及足部放射,活动、受凉后加重,钝痛并发作性加剧,发作时疼痛可为烧灼与刀割样,夜间常加重,伴有腰冷、肢冷,得温痛缓,舌苔薄白,脉沉细或弦紧。②气血瘀滞型:有外伤和扭挫伤史,发病急而痛剧,或一侧腿痛,绵绵不已,下肢麻木,屈伸不利,痛点固定不移,触压痛剧,入夜甚,舌质紫黯或舌尖有瘀斑、瘀点,脉弦涩或细涩。③湿热蕴络型:腰腿疼痛处常伴有灼热感,兼口干或口苦,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濡数或弦数。④肝肾两虚型:一侧腿痛,咳嗽、喷嚏或用力时疼痛加重,呈现放射性疼痛,有时肢体麻木,小腿发凉,畏寒喜温,舌质淡,苔白,脉细或沉数。
2.2 治疗方法
选取病变腰椎对应的双侧夹脊穴及患侧环跳、委中,直刺,以华佗牌不锈钢毫针(江苏医疗器械厂生产,直径0.3 mm,长度40 mm)针刺穴位得气后连接韩氏电针仪(LH202H,北京医科大学生产)。电针参数:2/15 Hz,1 mA,30 min,1次/d。疗程:14 d。每次针刺均由固定的2名针灸专业人员操作,以保证操作观察的一致性。
2.3 疗效标准
中医疗效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制定。痊愈:腰痛及下肢放射痛消失,直腿抬高>70°,肢体感觉及肌力恢复正常;显效:腰痛及下肢放射痛消失,直腿抬高>60°,患侧小腿及局部仍有麻木痛感;有效:腰痛及下肢放射痛减轻,直腿抬高约45°,肢体仍有麻木痛感及肌力低下;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西医疗效标准依据改良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法(M-JOA)[5],采用4级评价,由小至大分别记为0~3分。①主观症状(6分):腰腿痛程度、麻木程度。②客观体征(12分):椎旁压痛程度、肌力(屈伸拇肌)、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放射痛部位。③日常生活工作能力(12分):弯腰及提重物、行走距离或时间、每天卧床时间、工作能力。
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上述指标的评测,由不参加临床实施的第三者进行盲法评价,最终对比治疗前后M-JOA评分。病情改善率=(治疗前分值-治疗后分值)/治疗前分值×100%。 2.4 病例分组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待全部病例收集完毕,根据疗效结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有效组:中医疗效标准中痊愈、显效、有效且M-J0A改善率≥30%的病例。无效组:中医疗效标准中无效,或M-JOA改善率<30%的病例。
2.5 生物学指标检测
在针刺治疗前和治疗后2、5、14 d取外周血1 mL,进行酶联法免疫检测。①致痛物质:β-内啡肽(β-EP)、皮质醇(COR);②诱导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2(IL-12),干扰素-γ(IFN-γ);③诱导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0(IL-10);④免疫负调节物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2.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或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及偏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共收集105例腰椎间盘突出型坐骨神经痛患者。经电针治疗14 d后有效82例(78.10%),无效23例(21.90%)。2组性别比例、年龄构成、治疗前下腰痛评分无明显差异。无效组的病程长于有效组(P<0.05)。无效组肝肾两虚型多于有效组(P<0.01),而风寒袭络型和气血瘀滞型病例少于有效组(P<0.05)。
3.2 有效组和无效组下腰痛评分改善率的变化
治疗2 d后,有效组M-JOA就开始有明显的改善,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有效组M-JOA的改善率进一步提高,与无效组相比较,P<0.05;而无效组M-JOA改善率不明显,与治疗前相比较,P>0.05。见表2。
3.3 有效组和无效组治疗过程中生物学指标的变化
在治疗第5日时,有效组IL-2明显增加,COR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P<0.05;无效组IL-2和COR变化不明显。2组比较,P<0.05。其他指标的变化不明显。见表3。
3.4 有效组和无效组治疗过程中生物学指标变化和下腰痛评分改善率的相关性分析
相关分析显示,治疗第5日时,IL-2与M-JOA改善率成正相关(r=0.35,P<0.05),COR与M-JOA改善率成负相关(r=-0.57,P<0.05)。其余各指标在不同的治疗时间与M-JOA改善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
4 讨论
目前,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方法多种多样,通过针刺疏通局部气血经络,从而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同时通过缓解腰部肌肉痉挛、促进突出物的回纳,减少神经压迫症状。研究表明,针刺镇痛,大多不是直接针对致病因子或病变组织,而是通过对体内失衡的免疫功能从整体上进行双向调节而得以实现[6]。因此,针刺镇痛效果可体现在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上,特别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急性发作期,由于神经根被压,出现无菌性炎症,神经根充血、肿胀、渗出增多、疼痛剧烈,此时不能耐受腰部牵引、手法复位等动作性疗法,更适合针灸治疗。
由于穴位选择及针刺手法的复杂性,虽然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型坐骨神经痛的研究比较多,但多为简单的疗效观察,尚缺乏病因病理方面有深度的研究成果,也缺乏系统可靠的实验依据。腰椎间盘突出后压迫神经根而引起坐骨神经痛,其病因除少数急性外伤外,大多数因软组织的慢性劳损导致韧带、小关节突、椎间环纤维损伤发生退变,使之失去正常保护。通过髓核造影观察发现,坐骨神经痛并非单纯由于机械压迫或牵伸引起,化学性刺激和免疫反应的作用也不容忽视[7]。髓核中的化学物质包括糖蛋白、β-蛋白和组织胺等刺激引起急性化学神经炎,炎性物与机体免疫系统接触成为抗原,引起自身免疫反应,导致椎间盘的病变和坐骨神经痛。椎间盘突出型坐骨经痛患者大部分可以通过针刺治疗后缓解,这种缓解并不在于突出的髓核能否回纳,而在于解除神经根周围的粘连、水肿及无菌性炎症,恢复机体正常的免疫反应[8]。我们前期的工作表明,针刺对模拟坐骨神经痛大鼠有较好的镇痛效果[9-10],且表现出显著的累积镇痛效应,重复电针的这种累积效应从针刺后第4~5日起开始出现,这与机体适应性免疫应答(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诱导时间不谋而合,说明此时机体有可能从对电针信息的固有免疫应答(非特异性免疫应答)阶段进入了适应性免疫应答阶段,这为在众多的免疫效应分子中寻找反映早期针刺疗效的生物学标志物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切入点。本研究表明,在针灸治疗2~5 d时,即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疗效,如果早期没有这种累积效应,在整个针刺疗程结束后,也基本不会有明显的针刺治疗效果,或者说这种镇痛效果非常不稳固。这与我们在动物实验中所得出的结果一致。国内外学者在针刺镇痛的研究中也发现,针刺相应穴位可出现机体镇痛效应增强和免疫功能改变两种现象。如针麻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的提高程度,与其对免疫系统功能的效应呈平行关系。当电针镇痛时可引起内阿片肽的释放和免疫活性P物质的释放[11-12],使痛阈升高的同时又可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时效关系。这些研究提示,机体内镇痛机制和免疫机制之间存在着以针刺为契机的密切内在联系,当机体处于免疫应答的不同状态时,对针刺镇痛的效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坐骨神经痛是足太阳和少阳经发病,经脉受阻所致,治疗当以疏导经气为主,根据局部和循经取穴法取穴,可以疏通经脉、驱邪外出、通经活络,故临床疗效显著。针后加电针治疗,能增加疏通和温通之力,以增加疗效。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后加电针治疗,能增加疏通和温通之力,疗效显著。但由于患者的个体因素,还有21.90%的患者未达到相应的效果。在西医诊断明确的前提下,中医的辨证诊断巧妙地解决了患者的个体差异因素,从而确定电针治疗的适应人群,排除不适应人群。也就是初步从患者个体因素角度来预测电针疗效。同时为针刺疗法的辨证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无效组肝肾两虚型较多,肝肾两虚型患者多为老年人。 本研究同时表明,电针5 d后诱导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因子IL-2有明显变化,因此多次针刺有可能以提高细胞免疫应答为主,而且这种免疫应答有一定的持续时间。电针产生累积效应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神经内分泌功能密切相关,多次电针使COR水平降低,COR来源于肾上腺皮质,在学习、记忆、应激反应、保持内稳态的稳定和调控疼痛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COR可下调TH1和巨噬细胞的活性,使细胞因子的含量降低,这说明有可能重复电针通过降低COR来改善免疫活性细胞的效应,但其详细机制尚不清楚。
总之,我们将中医的辨证诊断和生物标志物检测相结合,结果显示肝肾两虚型患者针刺效果不明显,若结合病程长、治疗5 d后外周血IL-2及COR改变不显著等特点,此类患者可以考虑其他疗法。
参考文献:
[1] 李岩,周震,石强,等.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概况[J].针灸临床杂志, 2007,23(2):49-52.
[2] Longworth W, Mecarthy P.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related disorders[J]. Acu Med,1998,16(3):18-31.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4] 程大文,尉池以浩,曹长贵,等.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分型的CT诊断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6,27(5):30-31.
[5] 范振华,胡永善.骨科康复医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219.
[6] 邱玲,张冲,张吉,等.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方法与机理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6):818-820.
[7] 骆永珍,张燕华,周荣兴.针灸与免疫[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62.
[8] 陈秀慧,黄坚红,刘健红.电针对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痛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6):81-82.
[9] 刘俊岭,陈淑萍,高永辉,等.重复电针镇痛效应的观察及其对血浆β- EP、ACTH及COR变化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7,32(5):306-312.
[10] 刘俊岭,陈淑萍,高永辉,等.不同强度、不同频率电针对慢性痛大鼠镇痛作用的比较[J].针刺研究,2006,31(5):280-285.
[11] Kaufmann I, Eisner C, Richter P, et al. Lymphocyte subsets and the role of TH1/TH2 balance in stressed chronic pain patients[J]. Neuroimmunomodulation,2007,14(5):272-280.
[12] 陈建设,陈文垲.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机理[J].辽宁中医杂志,2006, 33(2):210-211.
(收稿日期:2012-03-31,编辑:陈静)
关键词:电针;坐骨神经痛;辨证分型;白细胞介素-2;皮质醇
中图分类号:R277.7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2)09-0011-04
腰椎间盘突出型坐骨神经痛(sciatica)是坐骨神经痛的一种主要类型,疼痛常自腰部向一侧臀部、大腿后、腘窝、小腿外侧及足部放射,呈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咳嗽及用力时疼痛可加剧,夜间更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针刺有利于此类慢性疼痛的治疗,甚至在药物治疗、卧床休息、硬膜外注射、理疗及外科治疗失败后,针刺治疗仍然可能是有效的方法之一[1-2]。但临床尚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虽经针刺治疗,却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这既与穴位选择及针刺手法有关,也与患者的个体差异密切相关。因此,在针刺治疗的早期,探索预测及评估针刺累积疗效的生物学指标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探讨了针刺疗效与辨证分型及部分免疫调节指标的相关性,以期为预测其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2009年9月-2011年12月,于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中医理疗科门诊收集腰椎间盘突出型坐骨神经痛患者。男60例,女45例,平均年龄47岁,坐骨神经痛病程平均3.2年。
1.2 诊断标准
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腰痛常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障碍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足拇趾背伸力减弱;影像学检查示X线正位及侧位片检查有不同程度的生理曲度和椎间隙的改变;CT检查可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与程度。
1.3 病例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无后纵韧带钙化及各种原因所致的椎管狭窄症等并发症,并能排除脊柱结核等其他骨性疾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病例排除标准
①年龄>60岁或<18岁者;②病程>5年;③使用止痛药或其他治疗;④孕妇及哺乳期妇女;⑤针刺治疗过程中发生意外事件(如滞针等)而不能坚持治疗者;⑥有腰椎肿瘤、结核、骨折、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心、肺、肾等功能不全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
2 研究方法
2.1 辨证诊断
所有患者初次治疗前均进行中医证候诊断,参照文献[3-4]及临床实际情况,将患者分为4型。①风寒袭络型:一侧下肢疼痛,由臀部向大腿、小腿及足部放射,活动、受凉后加重,钝痛并发作性加剧,发作时疼痛可为烧灼与刀割样,夜间常加重,伴有腰冷、肢冷,得温痛缓,舌苔薄白,脉沉细或弦紧。②气血瘀滞型:有外伤和扭挫伤史,发病急而痛剧,或一侧腿痛,绵绵不已,下肢麻木,屈伸不利,痛点固定不移,触压痛剧,入夜甚,舌质紫黯或舌尖有瘀斑、瘀点,脉弦涩或细涩。③湿热蕴络型:腰腿疼痛处常伴有灼热感,兼口干或口苦,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濡数或弦数。④肝肾两虚型:一侧腿痛,咳嗽、喷嚏或用力时疼痛加重,呈现放射性疼痛,有时肢体麻木,小腿发凉,畏寒喜温,舌质淡,苔白,脉细或沉数。
2.2 治疗方法
选取病变腰椎对应的双侧夹脊穴及患侧环跳、委中,直刺,以华佗牌不锈钢毫针(江苏医疗器械厂生产,直径0.3 mm,长度40 mm)针刺穴位得气后连接韩氏电针仪(LH202H,北京医科大学生产)。电针参数:2/15 Hz,1 mA,30 min,1次/d。疗程:14 d。每次针刺均由固定的2名针灸专业人员操作,以保证操作观察的一致性。
2.3 疗效标准
中医疗效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制定。痊愈:腰痛及下肢放射痛消失,直腿抬高>70°,肢体感觉及肌力恢复正常;显效:腰痛及下肢放射痛消失,直腿抬高>60°,患侧小腿及局部仍有麻木痛感;有效:腰痛及下肢放射痛减轻,直腿抬高约45°,肢体仍有麻木痛感及肌力低下;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西医疗效标准依据改良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法(M-JOA)[5],采用4级评价,由小至大分别记为0~3分。①主观症状(6分):腰腿痛程度、麻木程度。②客观体征(12分):椎旁压痛程度、肌力(屈伸拇肌)、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放射痛部位。③日常生活工作能力(12分):弯腰及提重物、行走距离或时间、每天卧床时间、工作能力。
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上述指标的评测,由不参加临床实施的第三者进行盲法评价,最终对比治疗前后M-JOA评分。病情改善率=(治疗前分值-治疗后分值)/治疗前分值×100%。 2.4 病例分组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待全部病例收集完毕,根据疗效结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有效组:中医疗效标准中痊愈、显效、有效且M-J0A改善率≥30%的病例。无效组:中医疗效标准中无效,或M-JOA改善率<30%的病例。
2.5 生物学指标检测
在针刺治疗前和治疗后2、5、14 d取外周血1 mL,进行酶联法免疫检测。①致痛物质:β-内啡肽(β-EP)、皮质醇(COR);②诱导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2(IL-12),干扰素-γ(IFN-γ);③诱导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0(IL-10);④免疫负调节物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2.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或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及偏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共收集105例腰椎间盘突出型坐骨神经痛患者。经电针治疗14 d后有效82例(78.10%),无效23例(21.90%)。2组性别比例、年龄构成、治疗前下腰痛评分无明显差异。无效组的病程长于有效组(P<0.05)。无效组肝肾两虚型多于有效组(P<0.01),而风寒袭络型和气血瘀滞型病例少于有效组(P<0.05)。
3.2 有效组和无效组下腰痛评分改善率的变化
治疗2 d后,有效组M-JOA就开始有明显的改善,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有效组M-JOA的改善率进一步提高,与无效组相比较,P<0.05;而无效组M-JOA改善率不明显,与治疗前相比较,P>0.05。见表2。
3.3 有效组和无效组治疗过程中生物学指标的变化
在治疗第5日时,有效组IL-2明显增加,COR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P<0.05;无效组IL-2和COR变化不明显。2组比较,P<0.05。其他指标的变化不明显。见表3。
3.4 有效组和无效组治疗过程中生物学指标变化和下腰痛评分改善率的相关性分析
相关分析显示,治疗第5日时,IL-2与M-JOA改善率成正相关(r=0.35,P<0.05),COR与M-JOA改善率成负相关(r=-0.57,P<0.05)。其余各指标在不同的治疗时间与M-JOA改善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
4 讨论
目前,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方法多种多样,通过针刺疏通局部气血经络,从而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同时通过缓解腰部肌肉痉挛、促进突出物的回纳,减少神经压迫症状。研究表明,针刺镇痛,大多不是直接针对致病因子或病变组织,而是通过对体内失衡的免疫功能从整体上进行双向调节而得以实现[6]。因此,针刺镇痛效果可体现在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上,特别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急性发作期,由于神经根被压,出现无菌性炎症,神经根充血、肿胀、渗出增多、疼痛剧烈,此时不能耐受腰部牵引、手法复位等动作性疗法,更适合针灸治疗。
由于穴位选择及针刺手法的复杂性,虽然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型坐骨神经痛的研究比较多,但多为简单的疗效观察,尚缺乏病因病理方面有深度的研究成果,也缺乏系统可靠的实验依据。腰椎间盘突出后压迫神经根而引起坐骨神经痛,其病因除少数急性外伤外,大多数因软组织的慢性劳损导致韧带、小关节突、椎间环纤维损伤发生退变,使之失去正常保护。通过髓核造影观察发现,坐骨神经痛并非单纯由于机械压迫或牵伸引起,化学性刺激和免疫反应的作用也不容忽视[7]。髓核中的化学物质包括糖蛋白、β-蛋白和组织胺等刺激引起急性化学神经炎,炎性物与机体免疫系统接触成为抗原,引起自身免疫反应,导致椎间盘的病变和坐骨神经痛。椎间盘突出型坐骨经痛患者大部分可以通过针刺治疗后缓解,这种缓解并不在于突出的髓核能否回纳,而在于解除神经根周围的粘连、水肿及无菌性炎症,恢复机体正常的免疫反应[8]。我们前期的工作表明,针刺对模拟坐骨神经痛大鼠有较好的镇痛效果[9-10],且表现出显著的累积镇痛效应,重复电针的这种累积效应从针刺后第4~5日起开始出现,这与机体适应性免疫应答(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诱导时间不谋而合,说明此时机体有可能从对电针信息的固有免疫应答(非特异性免疫应答)阶段进入了适应性免疫应答阶段,这为在众多的免疫效应分子中寻找反映早期针刺疗效的生物学标志物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切入点。本研究表明,在针灸治疗2~5 d时,即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疗效,如果早期没有这种累积效应,在整个针刺疗程结束后,也基本不会有明显的针刺治疗效果,或者说这种镇痛效果非常不稳固。这与我们在动物实验中所得出的结果一致。国内外学者在针刺镇痛的研究中也发现,针刺相应穴位可出现机体镇痛效应增强和免疫功能改变两种现象。如针麻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的提高程度,与其对免疫系统功能的效应呈平行关系。当电针镇痛时可引起内阿片肽的释放和免疫活性P物质的释放[11-12],使痛阈升高的同时又可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时效关系。这些研究提示,机体内镇痛机制和免疫机制之间存在着以针刺为契机的密切内在联系,当机体处于免疫应答的不同状态时,对针刺镇痛的效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坐骨神经痛是足太阳和少阳经发病,经脉受阻所致,治疗当以疏导经气为主,根据局部和循经取穴法取穴,可以疏通经脉、驱邪外出、通经活络,故临床疗效显著。针后加电针治疗,能增加疏通和温通之力,以增加疗效。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后加电针治疗,能增加疏通和温通之力,疗效显著。但由于患者的个体因素,还有21.90%的患者未达到相应的效果。在西医诊断明确的前提下,中医的辨证诊断巧妙地解决了患者的个体差异因素,从而确定电针治疗的适应人群,排除不适应人群。也就是初步从患者个体因素角度来预测电针疗效。同时为针刺疗法的辨证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无效组肝肾两虚型较多,肝肾两虚型患者多为老年人。 本研究同时表明,电针5 d后诱导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因子IL-2有明显变化,因此多次针刺有可能以提高细胞免疫应答为主,而且这种免疫应答有一定的持续时间。电针产生累积效应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神经内分泌功能密切相关,多次电针使COR水平降低,COR来源于肾上腺皮质,在学习、记忆、应激反应、保持内稳态的稳定和调控疼痛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COR可下调TH1和巨噬细胞的活性,使细胞因子的含量降低,这说明有可能重复电针通过降低COR来改善免疫活性细胞的效应,但其详细机制尚不清楚。
总之,我们将中医的辨证诊断和生物标志物检测相结合,结果显示肝肾两虚型患者针刺效果不明显,若结合病程长、治疗5 d后外周血IL-2及COR改变不显著等特点,此类患者可以考虑其他疗法。
参考文献:
[1] 李岩,周震,石强,等.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概况[J].针灸临床杂志, 2007,23(2):49-52.
[2] Longworth W, Mecarthy P.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related disorders[J]. Acu Med,1998,16(3):18-31.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4] 程大文,尉池以浩,曹长贵,等.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分型的CT诊断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6,27(5):30-31.
[5] 范振华,胡永善.骨科康复医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219.
[6] 邱玲,张冲,张吉,等.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方法与机理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6):818-820.
[7] 骆永珍,张燕华,周荣兴.针灸与免疫[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62.
[8] 陈秀慧,黄坚红,刘健红.电针对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痛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6):81-82.
[9] 刘俊岭,陈淑萍,高永辉,等.重复电针镇痛效应的观察及其对血浆β- EP、ACTH及COR变化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7,32(5):306-312.
[10] 刘俊岭,陈淑萍,高永辉,等.不同强度、不同频率电针对慢性痛大鼠镇痛作用的比较[J].针刺研究,2006,31(5):280-285.
[11] Kaufmann I, Eisner C, Richter P, et al. Lymphocyte subsets and the role of TH1/TH2 balance in stressed chronic pain patients[J]. Neuroimmunomodulation,2007,14(5):272-280.
[12] 陈建设,陈文垲.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机理[J].辽宁中医杂志,2006, 33(2):210-211.
(收稿日期:2012-03-31,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