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H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6-0043-01
摘要: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利也有弊,运用的好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效率等等,运用不好就有反作用。本文就高中语文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这个问题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多媒体
社会在发展,经济在发展,教育技术也在发展,而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多媒体,也正越来越多地走进课堂。它在新课程改革中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就高中语文课堂来说,如何巧妙地应用多媒体是高中语文教师不得不深思的一个问题。
一、高中语文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不足
(一)影响师生情感交流
要处理好知识传授与情感交流的关系,主要是要处理好“人”与“机”的关系。多媒体是物,而它所面对的对象是人,无法在感情上进行沟通,更不能由学生表情去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因此也不能针对全体学生而因材施教,没有与学生接触,一味地传授知识,提供大量信息,忽略品德修养和价格塑造。其次,教师忙着操作,很多时候就无暇顾及与学生交流。这样的话,教师既不能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也不能照顾到学生感受,整个课堂很容易变成一个“满堂灌”的教学,也容易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顾此失彼
多媒体教学中要扬长避短,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不要流于形式。在课堂上,有的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只是为了赶时髦,摆花架子,一味地追求其形式,抛弃了它的优势方面,反而顾此失彼。现在有许多教师甚至是领导都认为,一堂好课尤其是公开课必须有多媒体。于是有的教师为了上一堂公开课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做课件上,并为了表现艺术美感,在课件中使用大量音乐;更有教师在学生思考问题时还配以背景音乐,把课堂当成“影视欣赏”。加上现在网络便利,许多教师在网上就可以找到很多的教学课件用来下载,结果干脆连备课也省略,上课之前只是简单看一下这些下载的课件,考虑好课堂上怎么去展示这些课件。这样一来,一旦多媒体出了故障,教学效果会很不好。
(三)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
由于多媒体提供材料的方便性,不少教师便将大量的资料糅合在一个课件中,课堂上不厌其烦地将大量的资料传递给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学生的接受能力、反应能力毕竟有限,过多的资料使他们目不暇接、食多不化,有些东西学生还来不及反应、来不及理解就谢幕了。
二、高中语文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一)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
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把一些学科当中无法直观认识的教学定理或知识形象化,而这些在教学中无法直观认识的定理或知识往往正是课程中的难点和重点,通过将这些难点整合进信息技术中可以起到教学上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老师可以在教学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素材,介绍说明对象的结构、功能或相关的历史、地理背景,打破时空与地域的限制,将异时异域的事件、细微罕见的事物、抽象难懂的原理和转瞬即逝的现象都可以变成具体可感的有声画面,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二)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学科是学生从小学一直学到大学的一门课程,传统的方法是,教师凭借一支粉笔一本书,一个人满堂灌到底。学生被动学习,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但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使这一现象大为改观。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长期的简单的重复性学习使学生对语文学科缺少兴趣,甚至到了厌烦的地步。多媒体教学手段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一状态,它集文字、图像、声音、影像等因素于一身,具有新颖性、趣味性。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把教师和学生从这种单调乏味的教与学的环境中解脱出来了,在这一点上传统教学的黑板、粉笔是不能比的。
(三)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育技术的运用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加了课堂的密度。传统的语文课,一篇课文要用多节课才能完成,运用多媒体上语文课则不同,它打破了课堂45分钟的时空限制,纵贯古今,横跨中外,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且借助于直观的形象,有些内容无需长篇大论,学生已了然在胸了。由于多媒体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能将教师、学生、图书馆及自建的资料库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地开发语文资源。师生双方利用计算机在教学活动中交流、讨论、启发等实现资源共享。
(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多媒体教育技术,特别是网络媒体的介入,使语文学习实现了从文本阅读到超文本阅读的发展。这种全新的、开放的学习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由教师主宰,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而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是实现与教师的互动,与计算机的互动,与网络互动。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还有,这种方式不仅能使学生学到眼前的知识,还能够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开拓新的思路,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五)提高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即处于被灌输的状态。教师通过黑板、教具模型、幻灯等媒体向学生展示各种信息,在讲台上讲解、示范,学生在座位上吸收、记忆,课后抄写、背诵,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旧式的教学方法,只是把学生当作教育对象看待,没有看到人是主体,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只能培养出一批照本宣科的“书呆子”。而现代技术教育手段,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创造更好的学习情境。在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从而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去探索、去发现、去研究。
三、总结
总之,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的趋势和需要,我们必须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出发,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出发,从优化教学过程出发,严格遵循多媒体的实用性原则、恰当性原则、综合性原则、辅助性原则和启发性原则,使多媒体使用恰到好处。
参考文献:
[1]王青.关于加强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2]阎艳.谈高中语文课堂资源的利用与开发[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3]邓勇.中学语文课堂激趣6法[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摘要: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利也有弊,运用的好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效率等等,运用不好就有反作用。本文就高中语文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这个问题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多媒体
社会在发展,经济在发展,教育技术也在发展,而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多媒体,也正越来越多地走进课堂。它在新课程改革中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就高中语文课堂来说,如何巧妙地应用多媒体是高中语文教师不得不深思的一个问题。
一、高中语文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不足
(一)影响师生情感交流
要处理好知识传授与情感交流的关系,主要是要处理好“人”与“机”的关系。多媒体是物,而它所面对的对象是人,无法在感情上进行沟通,更不能由学生表情去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因此也不能针对全体学生而因材施教,没有与学生接触,一味地传授知识,提供大量信息,忽略品德修养和价格塑造。其次,教师忙着操作,很多时候就无暇顾及与学生交流。这样的话,教师既不能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也不能照顾到学生感受,整个课堂很容易变成一个“满堂灌”的教学,也容易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顾此失彼
多媒体教学中要扬长避短,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不要流于形式。在课堂上,有的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只是为了赶时髦,摆花架子,一味地追求其形式,抛弃了它的优势方面,反而顾此失彼。现在有许多教师甚至是领导都认为,一堂好课尤其是公开课必须有多媒体。于是有的教师为了上一堂公开课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做课件上,并为了表现艺术美感,在课件中使用大量音乐;更有教师在学生思考问题时还配以背景音乐,把课堂当成“影视欣赏”。加上现在网络便利,许多教师在网上就可以找到很多的教学课件用来下载,结果干脆连备课也省略,上课之前只是简单看一下这些下载的课件,考虑好课堂上怎么去展示这些课件。这样一来,一旦多媒体出了故障,教学效果会很不好。
(三)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
由于多媒体提供材料的方便性,不少教师便将大量的资料糅合在一个课件中,课堂上不厌其烦地将大量的资料传递给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学生的接受能力、反应能力毕竟有限,过多的资料使他们目不暇接、食多不化,有些东西学生还来不及反应、来不及理解就谢幕了。
二、高中语文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一)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
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把一些学科当中无法直观认识的教学定理或知识形象化,而这些在教学中无法直观认识的定理或知识往往正是课程中的难点和重点,通过将这些难点整合进信息技术中可以起到教学上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老师可以在教学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素材,介绍说明对象的结构、功能或相关的历史、地理背景,打破时空与地域的限制,将异时异域的事件、细微罕见的事物、抽象难懂的原理和转瞬即逝的现象都可以变成具体可感的有声画面,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二)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学科是学生从小学一直学到大学的一门课程,传统的方法是,教师凭借一支粉笔一本书,一个人满堂灌到底。学生被动学习,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但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使这一现象大为改观。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长期的简单的重复性学习使学生对语文学科缺少兴趣,甚至到了厌烦的地步。多媒体教学手段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一状态,它集文字、图像、声音、影像等因素于一身,具有新颖性、趣味性。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把教师和学生从这种单调乏味的教与学的环境中解脱出来了,在这一点上传统教学的黑板、粉笔是不能比的。
(三)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育技术的运用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加了课堂的密度。传统的语文课,一篇课文要用多节课才能完成,运用多媒体上语文课则不同,它打破了课堂45分钟的时空限制,纵贯古今,横跨中外,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且借助于直观的形象,有些内容无需长篇大论,学生已了然在胸了。由于多媒体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能将教师、学生、图书馆及自建的资料库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地开发语文资源。师生双方利用计算机在教学活动中交流、讨论、启发等实现资源共享。
(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多媒体教育技术,特别是网络媒体的介入,使语文学习实现了从文本阅读到超文本阅读的发展。这种全新的、开放的学习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由教师主宰,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而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是实现与教师的互动,与计算机的互动,与网络互动。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还有,这种方式不仅能使学生学到眼前的知识,还能够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开拓新的思路,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五)提高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即处于被灌输的状态。教师通过黑板、教具模型、幻灯等媒体向学生展示各种信息,在讲台上讲解、示范,学生在座位上吸收、记忆,课后抄写、背诵,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旧式的教学方法,只是把学生当作教育对象看待,没有看到人是主体,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只能培养出一批照本宣科的“书呆子”。而现代技术教育手段,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创造更好的学习情境。在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从而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去探索、去发现、去研究。
三、总结
总之,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的趋势和需要,我们必须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出发,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出发,从优化教学过程出发,严格遵循多媒体的实用性原则、恰当性原则、综合性原则、辅助性原则和启发性原则,使多媒体使用恰到好处。
参考文献:
[1]王青.关于加强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2]阎艳.谈高中语文课堂资源的利用与开发[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3]邓勇.中学语文课堂激趣6法[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