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新历史主义视角下审视《红字》,阐明历史事实和文学文本是如何巧妙的交融,探讨文本中作者对于中心话语的质疑,颠覆之后的一种重建愿望。
关键词:新历史主义;文本;历史;颠覆;抑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7--01
《红字》是霍桑写于19世纪的美国但取材于200多年前即17世纪新英格兰地区的故事,他打破历史与现实的界限,有意让时间与空间在文本中展开对话。
当时新英格兰及欧洲地区频频爆发战争,欧洲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国内“废奴”问题,女权主义等思想盛行,面对19世纪变化莫测的政治风波,对现实颇感失望的霍桑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通过文本显现出来,造成社会与“文本”之间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和物质之间存在的某种矛盾性。在《红字》中,霍桑借用了历史上清教徒在改革宗教過程中遭受迫害被迫逃到北美洲寻求新生活这段历史为背景。其实霍桑家族在17世纪的新英格兰是赫赫有名的清教大家庭,一方面家族因迫害信徒而声名狼藉,一方面在1692年塞勒姆女巫审判案中臭名远昭,霍桑在序言中也提到因这段家族史感到羞耻。因此,霍桑还原17世纪的清教统治,一边美化清教审判,一边抨击清教残酷统治。虽然一个全面而真实的历史让人难以企及,但霍桑在创作中反复拨用旧时生活,记忆的素材以及各种思想观点,利用“历史碎片”试图勾勒出一副17世纪在清教政权统治下的新英格兰画面。
新历史主义主张消解主流社会的大写历史、谱写边缘人物的小写历史;通过颠覆主流社会的历史认知模式,以此来建构社会边缘人的历史存在价值。在《红字》中,霍桑以深刻的历史意识洞察17世纪人们(尤其女性)所遭受的非人性对待,彰显了由此产生的痛苦心灵,用边缘的声音质疑了当时的主流社会秩序及其蕴含的意识形态。
第一,《红字》通过消解主流社会所崇尚的大写历史的做法,反其道来谱写边缘人物,霍桑不仅将故事的发生地选择在新英格兰这片新大陆,描写的主人公也是一群被迫离开祖国寻求新生的“外乡人”,作者通过截取其生存镜像或生活片段,来反映小人物的悲惨命运,这正符合格林布拉特(Greenblatt)的“文化诗学”所倡导的“小历史”——一种进入社会边缘生活层面的历史的阐释。让社会底层小人物海丝特向清教教会发起挑战,向男权社会控诉。通过海丝特由最初婚姻的不和谐到自主追逐自由爱情、珠儿对传统社会的反叛,唤醒了女性意识的启蒙,这也是格林布拉特在《看不见的子弹》中提出的颠覆概念,两人的所作所为是对当时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颠覆,即对当时处于清教统治者压抑女性的颠覆。虽然最后海丝特回归小镇,珠儿嫁作人妇,这是文学抑制功能的体现,是对颠覆力量的一种抑制,与自己内心的渴求达成妥协,渴望被现行的秩序和道德法律所接纳,二者的行为从本质上说是反映了她们对当时道德标准、宗教和男权思想的顺从和许可。因此,这种“反历史”策略是构成新历史主义诗学价值的重要手段。
第二,霍桑也表达了对传统历史的质疑,对主流意识形态中清教的神圣作用给予批判,对宗教中非人性因素表示了质疑。清教经过在北美两三百年的发展到19世纪初期,深入社会生活中的每一角落,人们已经习惯、麻木不再质疑它的权威,然而霍桑看到了它对社会生活的消极、压抑作用日渐明显,清教的禁欲思想是如何的毒害人们的心灵。丁梅斯代尔是一名博学多识的牧师,因一时冲动与海斯特私通,但清教的宗教思想却像鸦片一样毒害着他的心灵,为向上帝忏悔,他每天在密室用血淋淋的鞭子抽打自己,以便寻求解脱,这就对清教的冷酷极端的思想予以批评和揭露,另外,从海斯特私通的对象——牧师,也就消解了传统的牧师神圣不可侵犯的形象,同时也是还原人性本来的特征,是对清教神权至上思想最彻底的颠覆。通过形成与当时主流话语的极大反差,来颠覆主流社会的历史认知模式。
第三,霍桑表达了对科学理性的厌恶态度。他认为人类利用发达的科学知识来满足私欲,理性会使人丧失正常情感和同情心,从而变成冷酷无情的魔鬼。在他笔下,科学家是邪恶的,以齐灵渥斯的形象最为突出,他由一个起初的受害者变成恶魔,用他所学的知识来复仇,不管是外表还是内心,作者都给他打上丑陋的印记,并且在文中感叹天底下最大的罪恶——“不可赦免的罪行”,即是“智力之罪”,智力的发展使人一昧地从理智的角度去检查心灵的堕落,这与当时霍桑所处时代崇尚追逐理性的做法背道而驰,是作者对科学理性认识,即当时主流意识的一种彻底颠覆。
在《红字》中,霍桑将文学话语、政治话语和历史话语糅合在一起,用文学手段编织动听的故事,以“说故事”的方式将互不关联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使“历史事实”和文本进行平等对话。他通过颠覆主流意识形态,展现主流意识与民间意识的对立与冲突,凸显出作为社会个体边缘人的生存价值。从新历史主义视角看待问题给传统观念带来了冲击,这也正显现出霍桑的批判意识。
参考资料:
[1]纳撒尼尔·霍桑.红字.苏福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
[2]海登·怀特.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上海.上海译林出版社.2013年.
[3]张京媛.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4]佩尔森.剑桥文学名家研习系列:纳撒尼尔·霍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
关键词:新历史主义;文本;历史;颠覆;抑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7--01
《红字》是霍桑写于19世纪的美国但取材于200多年前即17世纪新英格兰地区的故事,他打破历史与现实的界限,有意让时间与空间在文本中展开对话。
当时新英格兰及欧洲地区频频爆发战争,欧洲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国内“废奴”问题,女权主义等思想盛行,面对19世纪变化莫测的政治风波,对现实颇感失望的霍桑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通过文本显现出来,造成社会与“文本”之间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和物质之间存在的某种矛盾性。在《红字》中,霍桑借用了历史上清教徒在改革宗教過程中遭受迫害被迫逃到北美洲寻求新生活这段历史为背景。其实霍桑家族在17世纪的新英格兰是赫赫有名的清教大家庭,一方面家族因迫害信徒而声名狼藉,一方面在1692年塞勒姆女巫审判案中臭名远昭,霍桑在序言中也提到因这段家族史感到羞耻。因此,霍桑还原17世纪的清教统治,一边美化清教审判,一边抨击清教残酷统治。虽然一个全面而真实的历史让人难以企及,但霍桑在创作中反复拨用旧时生活,记忆的素材以及各种思想观点,利用“历史碎片”试图勾勒出一副17世纪在清教政权统治下的新英格兰画面。
新历史主义主张消解主流社会的大写历史、谱写边缘人物的小写历史;通过颠覆主流社会的历史认知模式,以此来建构社会边缘人的历史存在价值。在《红字》中,霍桑以深刻的历史意识洞察17世纪人们(尤其女性)所遭受的非人性对待,彰显了由此产生的痛苦心灵,用边缘的声音质疑了当时的主流社会秩序及其蕴含的意识形态。
第一,《红字》通过消解主流社会所崇尚的大写历史的做法,反其道来谱写边缘人物,霍桑不仅将故事的发生地选择在新英格兰这片新大陆,描写的主人公也是一群被迫离开祖国寻求新生的“外乡人”,作者通过截取其生存镜像或生活片段,来反映小人物的悲惨命运,这正符合格林布拉特(Greenblatt)的“文化诗学”所倡导的“小历史”——一种进入社会边缘生活层面的历史的阐释。让社会底层小人物海丝特向清教教会发起挑战,向男权社会控诉。通过海丝特由最初婚姻的不和谐到自主追逐自由爱情、珠儿对传统社会的反叛,唤醒了女性意识的启蒙,这也是格林布拉特在《看不见的子弹》中提出的颠覆概念,两人的所作所为是对当时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颠覆,即对当时处于清教统治者压抑女性的颠覆。虽然最后海丝特回归小镇,珠儿嫁作人妇,这是文学抑制功能的体现,是对颠覆力量的一种抑制,与自己内心的渴求达成妥协,渴望被现行的秩序和道德法律所接纳,二者的行为从本质上说是反映了她们对当时道德标准、宗教和男权思想的顺从和许可。因此,这种“反历史”策略是构成新历史主义诗学价值的重要手段。
第二,霍桑也表达了对传统历史的质疑,对主流意识形态中清教的神圣作用给予批判,对宗教中非人性因素表示了质疑。清教经过在北美两三百年的发展到19世纪初期,深入社会生活中的每一角落,人们已经习惯、麻木不再质疑它的权威,然而霍桑看到了它对社会生活的消极、压抑作用日渐明显,清教的禁欲思想是如何的毒害人们的心灵。丁梅斯代尔是一名博学多识的牧师,因一时冲动与海斯特私通,但清教的宗教思想却像鸦片一样毒害着他的心灵,为向上帝忏悔,他每天在密室用血淋淋的鞭子抽打自己,以便寻求解脱,这就对清教的冷酷极端的思想予以批评和揭露,另外,从海斯特私通的对象——牧师,也就消解了传统的牧师神圣不可侵犯的形象,同时也是还原人性本来的特征,是对清教神权至上思想最彻底的颠覆。通过形成与当时主流话语的极大反差,来颠覆主流社会的历史认知模式。
第三,霍桑表达了对科学理性的厌恶态度。他认为人类利用发达的科学知识来满足私欲,理性会使人丧失正常情感和同情心,从而变成冷酷无情的魔鬼。在他笔下,科学家是邪恶的,以齐灵渥斯的形象最为突出,他由一个起初的受害者变成恶魔,用他所学的知识来复仇,不管是外表还是内心,作者都给他打上丑陋的印记,并且在文中感叹天底下最大的罪恶——“不可赦免的罪行”,即是“智力之罪”,智力的发展使人一昧地从理智的角度去检查心灵的堕落,这与当时霍桑所处时代崇尚追逐理性的做法背道而驰,是作者对科学理性认识,即当时主流意识的一种彻底颠覆。
在《红字》中,霍桑将文学话语、政治话语和历史话语糅合在一起,用文学手段编织动听的故事,以“说故事”的方式将互不关联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使“历史事实”和文本进行平等对话。他通过颠覆主流意识形态,展现主流意识与民间意识的对立与冲突,凸显出作为社会个体边缘人的生存价值。从新历史主义视角看待问题给传统观念带来了冲击,这也正显现出霍桑的批判意识。
参考资料:
[1]纳撒尼尔·霍桑.红字.苏福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
[2]海登·怀特.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上海.上海译林出版社.2013年.
[3]张京媛.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4]佩尔森.剑桥文学名家研习系列:纳撒尼尔·霍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