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文基本内容及其人文性教育价值分析
(一)文章内容及其主旨分析
《最苦与最乐》是一篇精讲课文,作者从责任的尽与未尽,谈人生的最苦与最乐,既有儒家的进取精神,又有佛家的超凡智慧,鼓励人们树立进取负责的生活态度。文章语言精炼平实,论证思维严密,读起来脍炙人口,极具说服力,是议论文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作。文章的中心论点为“尽责虽苦犹乐”,是从最苦与最乐两方面来谈人生应尽的责任,告诫世人:人生在世,必须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己尽责,这样才能在生活中得到真正的快乐。
(二)人文性教育价值分析
根据梁启超的生平事迹,他的一生都在革命与吸收外来思想的道路上探索,在这个过程中,他就人生的“苦”与“乐”这一经典话题进行过深刻的思考,《最苦与最乐》启发人们在生活中树立起对自己、他人、社会、国家的责任感。梁启超在述说自己的观点主张时,都是通过独立的思考,选取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做出具有说服力的判断与论证。《最苦与最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文字阅读习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反映了素质教育的时代特点。
二、文本形式特点及其工具性教育价值分析
(一)文本形式特点
1.严谨恰当的论证手法以及论证顺序
论证手法上,《最苦与最乐》论证严谨、结构完整。其中包含了两个分论点:负着未了的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了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首段作者使用选言论证这样演绎论证来保证论证的严密,用一连串的排比设问,陈设出贫、失意等“痛苦”的答案,并一一否定。在第二自然段作者运用归纳论证进一步地指出负责任的种种情况和将要经历的痛苦,列举生活事例丰富饱满,更使人信服。作者最后用“责任越大,痛苦越大,快乐也越大”和“责任是逃避不了的”两点支持并增添了第三个分论点“人生应当勇于负责,而不是逃避责任”使得论证更加有力。
2.凝重流畅的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上,《最苦与最乐》凝重平实、流畅自然。梁启超深厚的思想文化修养以及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无一不体现在他凝重自然的语言上,作者的每一句话都有几分审慎,都经过了深思熟虑,读起来语重心长。作者开篇连用几个排比,文章完整流畅,就如一气呵成;文段连接自然紧密,正是恰到好处。整体不显冗长,十分的简洁精练,作者在文章表达上也着实下了一番功夫,表达方式上议论、抒情、叙述三者合一、句式灵活多变、修辞手法运用多样,单就引用而言,文章就用到了三种不同的语言类型。
(二)工具性教育价值
1.了解联言命题式论点对文章结构的影响以及运用的好处
《最苦与最乐》是以联言命题作为论点。姊妹命题,表现了同一事物的两个阶段、两种状态、两种境界,是以辩证思维的有机联系使全文的议论浑然一体。以联言命题作为议论文的题目影响到了文章的结构,使得文章架构清晰易读。《最苦与最乐》独特的命题方式也为学生写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让学生学会运用联言命题构造文章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为他们日后的议论文写作奠定基础。
2.学会运用大量的排比修辞使文章变得流畅
多次运用排比、设问的修辞手法形成顺畅自然的语言风格是这篇文章的一大特点。学生在学习议论文写作的过程中,也需要形成个性化的语言风格,而《最苦与最乐》正好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范例。在课堂上进行仿写练习让学生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从而提高学生作文中语言运用的灵活度,促使其进行思考,从而达到培养其思维能力的目的。
3.学会区分与运用常用的几种论证手法加强文章的论证性
除了句式多变,语言流畅,运用多种论证手法也是议论文写作的一大要点。在《最苦与最乐》中一共运用了五种论证手法,正是这些论证手法的反复运用,才使得作者的观点更加的突出,论据更具说服力。在学习中,学生可以在段落中找出此文的论点、论据以及论证方法这三要素,了解论证手法的分类和区别,再在例句的基础上进行理解。从理解到训练,最后把论证手法实际运用在具体段落中。
三、教学方案设计探讨
(一)对教学目标确定的探讨
著名的语文教师冯起德也说过:“如何确定教学目标是检验教师素质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教学目标是整篇教学设计的核心所在,目标设置的优劣,教材处理的得失直接决定教学成败。只有合理的目标才能起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起到导学激疑的作用。
确定教学目标有四个依据:一是依据教材的选编意图和作者的写作意图。二是依据学生的学历水平和特定的学段要求。三是依据语文这门学科的学科特点与学科要求。四是依据文本特点以及各类有效的课程资源。
(二)对教学环节设计的探讨
精心安排教学步骤,巧妙设计教学内容,恰当使用教学手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是教学环节设计的五点原则,只有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结合融洽,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根据《最苦与最乐》“例文”的选文功能,我们要将其当做一个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例子进行教学。在理解感悟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品味语言,探寻文本的形式结构意义,习得与文本内容相融、与学生需要相符的表达方法。
“从教课文到教语文”是个需要不断质疑、研究、实践的过程。其中挖掘课文在人文性与工具性这两个方面的价值是最重要的一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联系到课文背景和文本特点从教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思考,将每一点价值都落实到教学设计中。
(一)文章内容及其主旨分析
《最苦与最乐》是一篇精讲课文,作者从责任的尽与未尽,谈人生的最苦与最乐,既有儒家的进取精神,又有佛家的超凡智慧,鼓励人们树立进取负责的生活态度。文章语言精炼平实,论证思维严密,读起来脍炙人口,极具说服力,是议论文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作。文章的中心论点为“尽责虽苦犹乐”,是从最苦与最乐两方面来谈人生应尽的责任,告诫世人:人生在世,必须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己尽责,这样才能在生活中得到真正的快乐。
(二)人文性教育价值分析
根据梁启超的生平事迹,他的一生都在革命与吸收外来思想的道路上探索,在这个过程中,他就人生的“苦”与“乐”这一经典话题进行过深刻的思考,《最苦与最乐》启发人们在生活中树立起对自己、他人、社会、国家的责任感。梁启超在述说自己的观点主张时,都是通过独立的思考,选取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做出具有说服力的判断与论证。《最苦与最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文字阅读习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反映了素质教育的时代特点。
二、文本形式特点及其工具性教育价值分析
(一)文本形式特点
1.严谨恰当的论证手法以及论证顺序
论证手法上,《最苦与最乐》论证严谨、结构完整。其中包含了两个分论点:负着未了的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了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首段作者使用选言论证这样演绎论证来保证论证的严密,用一连串的排比设问,陈设出贫、失意等“痛苦”的答案,并一一否定。在第二自然段作者运用归纳论证进一步地指出负责任的种种情况和将要经历的痛苦,列举生活事例丰富饱满,更使人信服。作者最后用“责任越大,痛苦越大,快乐也越大”和“责任是逃避不了的”两点支持并增添了第三个分论点“人生应当勇于负责,而不是逃避责任”使得论证更加有力。
2.凝重流畅的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上,《最苦与最乐》凝重平实、流畅自然。梁启超深厚的思想文化修养以及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无一不体现在他凝重自然的语言上,作者的每一句话都有几分审慎,都经过了深思熟虑,读起来语重心长。作者开篇连用几个排比,文章完整流畅,就如一气呵成;文段连接自然紧密,正是恰到好处。整体不显冗长,十分的简洁精练,作者在文章表达上也着实下了一番功夫,表达方式上议论、抒情、叙述三者合一、句式灵活多变、修辞手法运用多样,单就引用而言,文章就用到了三种不同的语言类型。
(二)工具性教育价值
1.了解联言命题式论点对文章结构的影响以及运用的好处
《最苦与最乐》是以联言命题作为论点。姊妹命题,表现了同一事物的两个阶段、两种状态、两种境界,是以辩证思维的有机联系使全文的议论浑然一体。以联言命题作为议论文的题目影响到了文章的结构,使得文章架构清晰易读。《最苦与最乐》独特的命题方式也为学生写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让学生学会运用联言命题构造文章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为他们日后的议论文写作奠定基础。
2.学会运用大量的排比修辞使文章变得流畅
多次运用排比、设问的修辞手法形成顺畅自然的语言风格是这篇文章的一大特点。学生在学习议论文写作的过程中,也需要形成个性化的语言风格,而《最苦与最乐》正好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范例。在课堂上进行仿写练习让学生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从而提高学生作文中语言运用的灵活度,促使其进行思考,从而达到培养其思维能力的目的。
3.学会区分与运用常用的几种论证手法加强文章的论证性
除了句式多变,语言流畅,运用多种论证手法也是议论文写作的一大要点。在《最苦与最乐》中一共运用了五种论证手法,正是这些论证手法的反复运用,才使得作者的观点更加的突出,论据更具说服力。在学习中,学生可以在段落中找出此文的论点、论据以及论证方法这三要素,了解论证手法的分类和区别,再在例句的基础上进行理解。从理解到训练,最后把论证手法实际运用在具体段落中。
三、教学方案设计探讨
(一)对教学目标确定的探讨
著名的语文教师冯起德也说过:“如何确定教学目标是检验教师素质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教学目标是整篇教学设计的核心所在,目标设置的优劣,教材处理的得失直接决定教学成败。只有合理的目标才能起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起到导学激疑的作用。
确定教学目标有四个依据:一是依据教材的选编意图和作者的写作意图。二是依据学生的学历水平和特定的学段要求。三是依据语文这门学科的学科特点与学科要求。四是依据文本特点以及各类有效的课程资源。
(二)对教学环节设计的探讨
精心安排教学步骤,巧妙设计教学内容,恰当使用教学手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是教学环节设计的五点原则,只有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结合融洽,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根据《最苦与最乐》“例文”的选文功能,我们要将其当做一个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例子进行教学。在理解感悟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品味语言,探寻文本的形式结构意义,习得与文本内容相融、与学生需要相符的表达方法。
“从教课文到教语文”是个需要不断质疑、研究、实践的过程。其中挖掘课文在人文性与工具性这两个方面的价值是最重要的一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联系到课文背景和文本特点从教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思考,将每一点价值都落实到教学设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