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工业革命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以个性定制化、信息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引发新的社会变革,既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带来了重大机遇,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同时,也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在不断更新生产方式、升级生产技术的同时,更要有正确的精神理念进行指导,工匠精神便是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的“玉圭金臬”,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要精神,是打造长寿企业的内生动力,是提升职业教育培养人才质量的有力支撑,是个人生涯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政府、企业、学校、社会要形成合力,寻求多元渠道,共同培育工匠精神。
关键词:工匠精神;背景;必要性;培育途径;新工业革命
作者简介:张琰,女,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201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和德育;匡瑛,女,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和德育。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747(2016)19-0035-04
世界正在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开始阶段,各国都以积极的态度谋划和应对,发达国家制定并实施了加快高端制造业发展的国家战略和规划,以提高国家竞争力;部分新兴发展中国家也先后出台了加快制造业发展的计划和战略,以要素成本优势抢占制造业中低端市场。为了应对国内外竞争新态势和革命新挑战,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我国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新工业革命在各国开展得如火如荼,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同时,也将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到全新的水平。新工业革命不仅催生着新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不仅要求升级技术、革新生产方式等,也要求培育相关的精神理念为其指导。在此背景下,工匠精神重回大众视野,首次出现在政府的工作报告中,其精益求精等价值内涵正是新工业革命背景下不可或缺的精神理念。本文在于揭示工匠精神的内涵,分析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工匠精神存在的必要性,从而寻求培育工匠精神的多元渠道。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是与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职业特征的一种精神与操守,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是工匠在从业中对职业精神理念的体现。研究者对其内涵的界定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标准。例如,李宏伟、别应龙的“五质说”将工匠精神的内涵概括为五种精神特质:尊师重教的师道精神,一丝不苟的制造精神,求福立德的创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以及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1];肖群忠、刘永春则将其内涵概括为“三质说”:“尚巧”的创造精神,“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道技合一”的人生境界。[2]虽然,研究者对其内涵的具体表述不同,但实质上都反映了相同的一点,即工匠精神是职业诉求与产品诉求的统一,其目标是打造本行业的精品。基于此,笔者将其内涵主要概括为四方面:(1)精益求精的追求。工匠的作品,不仅是其能力和技艺的体现,也是其智慧和灵感的集中表现。他们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反复琢磨,反复改进,直至产品极致完美。(2)敬业奉献的态度。工匠立足本职岗位,刻苦钻研,秉着认真负责的从业态度,用自己精湛的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铸造最优质的产品。(3)一丝不苟的严谨。工匠按照近乎严苛的技术要求和挑剔的审美标准,他们计较一分一毫,不惜花费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反复检查,在最细微处下功夫,保证每件产品优质完成。(4)凝神专一的坚持。对产品质量的完美追求,要求工匠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于产品制作的每一过程,不急不躁,持之以恒的不断完善,专注于产品的质量与服务。
二、重提工匠精神的背景
(一)古代工匠精神的没落
古代工匠技艺是通过师带徒传承的,通过“心传身受”,学徒习得的不仅是师傅精湛的技艺,还有师傅的从业态度与价值理念,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形成了以道德精神为中心的古代工匠精神,薛栋将其价值意蕴概括为: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德艺兼备的价值表征,心传身受的价值实现。古代工匠精神正是以道德精神为中心,强调“以德为先”。在此精神的指引下,一定程度上铸就了古代工匠们精益求精的技术精神,并创造了令西方仰止的技术文明。然而随着西学东渐近代工业兴起,工厂化机器化等近代工业制度削弱了传统工匠伦理,某些传统工匠技艺也逐渐走向衰落乃至失传[1],而其所蕴含的工匠特质及价值内涵也随之被淡忘。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制造业大国,然而其生产的产品却不及德、日的产品让人悬悬而望。究其根本在于德、日将工匠精神发挥运用得淋漓尽致,工匠精神被贯穿于生产的每一过程,其产品才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才能在某些领域具有真正的不可替代性,德、日才能在复杂的国际市场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成为真正的制造业强国。[3]而当代中国大多数企业以追求规模和利润为主,企业趋利倾向十分严重,求量不求质的产品不断涌向市场,满足了人们生活上的“将就”,却满足不了生活上的“讲究”,工匠精神一度遭到漠视。
(二)新工业革命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新需求
2013年4月,“工业4.0”的概念首次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其目的是借助发挥德国制造业的传统优势,掀起新一轮革命性的制造技术的创新与突破。2016年1月,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把“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作为会议的主题,发布了《第四次工业革命:未来的就业、技能和劳动力战略》的报告,并提出,世界目前正在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开始阶段。第四次工业革命不仅催生了新技术、新产业,同时,也将会在教育领域催生一批围绕新兴产业和技术的新专业,以及新的人才培养规格。因此,传统意义上的技能型人才已经不能适应新工业革命对于人才的需求,以个性定制化、信息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
1.个性化定制意味着不能千篇一律,其核心强调的是创意。员工需要根据客户的个人需求定制专属于客户的产品,因此,创新思维是新工业革命时代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 2.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是新工业革命最显著的特征。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以及网络化、智能化资源的不断开发,企业实现了智能生产、智能物流,将人从程序化的生产一线解放出来。因此,新工业革命所需要的人才不再是具备简单机械操作技能的劳动者,而是集技术、管理、操作于一体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培养具备数字素养、信息素养、设计思维、创新思维等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人才培养的主流方向。工匠精神不仅蕴含了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同时,也是德艺兼备的价值表征,其价值内涵正是新工业革命背景下不可或缺的精神理念。
三、中国呼唤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一)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要精神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是“世界工厂”,但是我国制造业存在产品档次不高、缺乏知名品牌、自主创新能力弱等问题,与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水平还相差甚远。为了迈向“制造强国”的行列,我国制定实施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而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除了更新技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等实践性措施,还需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高品质产品制造的背后是工匠精神和制造业文化。以追求精益求精为核心的工匠精神,不仅可以提升产品质量,还有助于品牌产品的创建。因此,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大批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作支撑,更需要需要具备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等工匠精神的能工巧匠。
(二)工匠精神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生动力
据统计,截至2012 年,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 146家,德国837家,荷兰222家,法国196家,而中国企业却连超过20年的都很少。[4]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这些国家的企业都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在日本,长寿企业都有其共同的特点。(1)专注于核心主业,不盲目扩大规模;(2)将工匠精神纳入培训体系,培养“工匠型”的企业家;(3)坚持变革创新,持续改进工艺。而在德国,更是将工匠精神贯穿于德国制造的每一道工序。除具备日企上述三大特点外,德国企业还强调“慢工出细活”,对德国人来说,稳健第一,速度第二,由此而成就了现在的“德国制造”。工匠精神成为日本、德国长寿企业的内生动力。而中国在“差不多”理念的侵蚀下,企业不断更新迭代,盲目扩大经营规模,百年企业为数甚少。由此可见,企业生命的长短往往由产品质量好坏决定,而工匠精神是打造高质产品的重要途径,是治企之本。
(三)工匠精神是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支撑
职业教育强调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技能取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职业院校的学生不同程度的被“工具化”,个人精神的养成不足,有碍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而现代企业招工,除了关注学生的职业技能外,更加注重学生是否具有敬业奉献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等软技能,这种技能强调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而这也是当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短板”。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等价值内涵成为企业人才需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结合点,是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支撑。因此,职业教育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也要注重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四)工匠精神是个人生涯发展的现实需要
根据对国内 600 多家企业的调查,大部分企业对青年就业人员的最大希望和要求是:除了上岗必须的职业技能之外,还必须懂得做人的道理,具备工作责任心。他们几乎一致认为,经验、知识和能力可以在工作实践中逐步培养,但是,为人、工作责任心等基本素质必须从学校抓起并逐步形成。[5]这也突显了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工匠精神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内生动力,逐渐成为企业招工的要求之一,其所蕴含的价值内涵对于个人的生涯发展无疑是有益的,不仅能增加个人的人力资本附加值,提高其在就业中的竞争力,而且,有益于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促进其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四、中国工匠精神当代培育的主要途径
(一)加强政府的宣传力度
首先,政府要利用其本身的权威性和社会影响力,加强对工匠精神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工匠精神的内涵与价值理念,合理定位工匠精神的地位。其次,明确宣传工作的方向和目标任务,围绕其内核,普及工匠精神的基本理念,培育工匠精神的信仰,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全面深刻的理解工匠精神。再者,创新宣传形式,在大力开展常规宣讲、理念灌输的同时,更多、更广泛的利用工匠实例等生动直观的形式进行宣传。最后,政府可以开展工匠之物的展览周,集中展示出自工匠之手的精致产品,让民众能切身感受工匠精神的价值所在。此外,政府还可以制定多媒介传播策略进行宣传,利用这些媒体制作工匠精神宣传片、公益广告、纪录片等,可以更广泛更生动地宣传工匠精神,提高普及力度。只有让广大民众知晓并全面了解工匠精神,才有培育的可能性,只有使其渗透在社会的每一处,才能发挥其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发挥企业培育的助力作用
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6]工匠精神是打造长青企业的必要精神,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生动力,因此,企业应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首先要培育对产品的专注度,如果企业热衷于生产热门产品,是不可能就某一种产品的生产工艺而提高的,也就不可能在企业内部培育工匠精神。其次,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经营活动中所秉持的价值理念,因此,要将工匠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形成企业特有的价值理念,在员工内发挥辐射作用。
(三)融入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渠道,因此,职业教育应将工匠精神渗透到人才培养。首先,职业院校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通过举办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展览工匠们的精美作品等,引起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好奇与兴趣,从而普及、传播和弘扬工匠精神。其次,将工匠精神纳入课程体系进行系统教学。教师要研究和分析本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将其整合到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标准中,将工匠精神的养成计划结合不同专业课程的特点,逐步渗透工匠精神。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主渠道,将工匠精神融入其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所蕴含的价值理念等。最后,根据专业以及岗位的特点,将工匠精神与实训教学结合起来,当工匠精神与具体的职业场景联系起来时,就能更好的使学生体会到精神的价值与实质,并为成功转化为职业人做好准备。 (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由于社会认知的偏差,很多人认为工匠的工作是重复性的,枯燥乏味没有创造性可言,因而不愿从事。然而,了解工匠精神后会发现恰恰相反,工匠是在不断改善中追求产品的创新。这种创新并非“顿悟式”的灵感创造,而是在常年积累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渐进改良。因此,我们要改变这种传统的认知,必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正确认识工匠及工匠精神,形成全社会尊重工匠的氛围。同时,要给予工匠们较高的社会认可,不仅是精神荣誉层面,还要提高其社会经济地位。例如,建筑界有“鲁班奖”,也可以为工匠设立相应的奖励、奖项,使其价值落到实处,提高其职业威望与社会威望,同时,也提高民众从事工匠相关行业的积极性。工匠的工作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但不是所有的创新都会成功,因此,我们要形成一种宽容失败的文化环境,鼓励工匠不断创新,同时,有相应的补偿机制,认可工匠的付出。
工匠精神是在新工业革命如火如荼进行地过程中重回大众视野的,可见,工匠精神所蕴含得内涵不仅符合新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而且,也是中国应对新工业革命发展所必需的精神。对于工匠精神的重视,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将其落实在每一行动上。只有加强全社会对于工匠精神的重视,加强对工匠精神的培育,人人领悟到工匠精神的核心价值理念,才有利于中国优质制造的实现,有利于长寿企业的营建,有利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个人生涯的发展,也才能使工匠精神在新工业革命的进程中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宏伟,别应龙.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8):54-59.
[2] 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6):6-10.
[3] 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
[4] 付守永.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会出版社,2013:34.
[5] 朱佳丽.浅析高职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21):104-105.
[6] 李克强.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6-03-05]. http://lianghui.people.com.cn/2016npc/n1/2016/0305/c402194-28174181.html.
[责任编辑 金莲顺]
关键词:工匠精神;背景;必要性;培育途径;新工业革命
作者简介:张琰,女,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201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和德育;匡瑛,女,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和德育。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747(2016)19-0035-04
世界正在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开始阶段,各国都以积极的态度谋划和应对,发达国家制定并实施了加快高端制造业发展的国家战略和规划,以提高国家竞争力;部分新兴发展中国家也先后出台了加快制造业发展的计划和战略,以要素成本优势抢占制造业中低端市场。为了应对国内外竞争新态势和革命新挑战,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我国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新工业革命在各国开展得如火如荼,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同时,也将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到全新的水平。新工业革命不仅催生着新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不仅要求升级技术、革新生产方式等,也要求培育相关的精神理念为其指导。在此背景下,工匠精神重回大众视野,首次出现在政府的工作报告中,其精益求精等价值内涵正是新工业革命背景下不可或缺的精神理念。本文在于揭示工匠精神的内涵,分析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工匠精神存在的必要性,从而寻求培育工匠精神的多元渠道。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是与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职业特征的一种精神与操守,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是工匠在从业中对职业精神理念的体现。研究者对其内涵的界定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标准。例如,李宏伟、别应龙的“五质说”将工匠精神的内涵概括为五种精神特质:尊师重教的师道精神,一丝不苟的制造精神,求福立德的创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以及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1];肖群忠、刘永春则将其内涵概括为“三质说”:“尚巧”的创造精神,“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道技合一”的人生境界。[2]虽然,研究者对其内涵的具体表述不同,但实质上都反映了相同的一点,即工匠精神是职业诉求与产品诉求的统一,其目标是打造本行业的精品。基于此,笔者将其内涵主要概括为四方面:(1)精益求精的追求。工匠的作品,不仅是其能力和技艺的体现,也是其智慧和灵感的集中表现。他们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反复琢磨,反复改进,直至产品极致完美。(2)敬业奉献的态度。工匠立足本职岗位,刻苦钻研,秉着认真负责的从业态度,用自己精湛的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铸造最优质的产品。(3)一丝不苟的严谨。工匠按照近乎严苛的技术要求和挑剔的审美标准,他们计较一分一毫,不惜花费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反复检查,在最细微处下功夫,保证每件产品优质完成。(4)凝神专一的坚持。对产品质量的完美追求,要求工匠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于产品制作的每一过程,不急不躁,持之以恒的不断完善,专注于产品的质量与服务。
二、重提工匠精神的背景
(一)古代工匠精神的没落
古代工匠技艺是通过师带徒传承的,通过“心传身受”,学徒习得的不仅是师傅精湛的技艺,还有师傅的从业态度与价值理念,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形成了以道德精神为中心的古代工匠精神,薛栋将其价值意蕴概括为: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德艺兼备的价值表征,心传身受的价值实现。古代工匠精神正是以道德精神为中心,强调“以德为先”。在此精神的指引下,一定程度上铸就了古代工匠们精益求精的技术精神,并创造了令西方仰止的技术文明。然而随着西学东渐近代工业兴起,工厂化机器化等近代工业制度削弱了传统工匠伦理,某些传统工匠技艺也逐渐走向衰落乃至失传[1],而其所蕴含的工匠特质及价值内涵也随之被淡忘。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制造业大国,然而其生产的产品却不及德、日的产品让人悬悬而望。究其根本在于德、日将工匠精神发挥运用得淋漓尽致,工匠精神被贯穿于生产的每一过程,其产品才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才能在某些领域具有真正的不可替代性,德、日才能在复杂的国际市场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成为真正的制造业强国。[3]而当代中国大多数企业以追求规模和利润为主,企业趋利倾向十分严重,求量不求质的产品不断涌向市场,满足了人们生活上的“将就”,却满足不了生活上的“讲究”,工匠精神一度遭到漠视。
(二)新工业革命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新需求
2013年4月,“工业4.0”的概念首次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其目的是借助发挥德国制造业的传统优势,掀起新一轮革命性的制造技术的创新与突破。2016年1月,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把“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作为会议的主题,发布了《第四次工业革命:未来的就业、技能和劳动力战略》的报告,并提出,世界目前正在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开始阶段。第四次工业革命不仅催生了新技术、新产业,同时,也将会在教育领域催生一批围绕新兴产业和技术的新专业,以及新的人才培养规格。因此,传统意义上的技能型人才已经不能适应新工业革命对于人才的需求,以个性定制化、信息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
1.个性化定制意味着不能千篇一律,其核心强调的是创意。员工需要根据客户的个人需求定制专属于客户的产品,因此,创新思维是新工业革命时代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 2.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是新工业革命最显著的特征。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以及网络化、智能化资源的不断开发,企业实现了智能生产、智能物流,将人从程序化的生产一线解放出来。因此,新工业革命所需要的人才不再是具备简单机械操作技能的劳动者,而是集技术、管理、操作于一体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培养具备数字素养、信息素养、设计思维、创新思维等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人才培养的主流方向。工匠精神不仅蕴含了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同时,也是德艺兼备的价值表征,其价值内涵正是新工业革命背景下不可或缺的精神理念。
三、中国呼唤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一)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要精神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是“世界工厂”,但是我国制造业存在产品档次不高、缺乏知名品牌、自主创新能力弱等问题,与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水平还相差甚远。为了迈向“制造强国”的行列,我国制定实施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而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除了更新技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等实践性措施,还需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高品质产品制造的背后是工匠精神和制造业文化。以追求精益求精为核心的工匠精神,不仅可以提升产品质量,还有助于品牌产品的创建。因此,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大批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作支撑,更需要需要具备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等工匠精神的能工巧匠。
(二)工匠精神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生动力
据统计,截至2012 年,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 146家,德国837家,荷兰222家,法国196家,而中国企业却连超过20年的都很少。[4]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这些国家的企业都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在日本,长寿企业都有其共同的特点。(1)专注于核心主业,不盲目扩大规模;(2)将工匠精神纳入培训体系,培养“工匠型”的企业家;(3)坚持变革创新,持续改进工艺。而在德国,更是将工匠精神贯穿于德国制造的每一道工序。除具备日企上述三大特点外,德国企业还强调“慢工出细活”,对德国人来说,稳健第一,速度第二,由此而成就了现在的“德国制造”。工匠精神成为日本、德国长寿企业的内生动力。而中国在“差不多”理念的侵蚀下,企业不断更新迭代,盲目扩大经营规模,百年企业为数甚少。由此可见,企业生命的长短往往由产品质量好坏决定,而工匠精神是打造高质产品的重要途径,是治企之本。
(三)工匠精神是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支撑
职业教育强调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技能取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职业院校的学生不同程度的被“工具化”,个人精神的养成不足,有碍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而现代企业招工,除了关注学生的职业技能外,更加注重学生是否具有敬业奉献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等软技能,这种技能强调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而这也是当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短板”。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等价值内涵成为企业人才需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结合点,是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支撑。因此,职业教育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也要注重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四)工匠精神是个人生涯发展的现实需要
根据对国内 600 多家企业的调查,大部分企业对青年就业人员的最大希望和要求是:除了上岗必须的职业技能之外,还必须懂得做人的道理,具备工作责任心。他们几乎一致认为,经验、知识和能力可以在工作实践中逐步培养,但是,为人、工作责任心等基本素质必须从学校抓起并逐步形成。[5]这也突显了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工匠精神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内生动力,逐渐成为企业招工的要求之一,其所蕴含的价值内涵对于个人的生涯发展无疑是有益的,不仅能增加个人的人力资本附加值,提高其在就业中的竞争力,而且,有益于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促进其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四、中国工匠精神当代培育的主要途径
(一)加强政府的宣传力度
首先,政府要利用其本身的权威性和社会影响力,加强对工匠精神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工匠精神的内涵与价值理念,合理定位工匠精神的地位。其次,明确宣传工作的方向和目标任务,围绕其内核,普及工匠精神的基本理念,培育工匠精神的信仰,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全面深刻的理解工匠精神。再者,创新宣传形式,在大力开展常规宣讲、理念灌输的同时,更多、更广泛的利用工匠实例等生动直观的形式进行宣传。最后,政府可以开展工匠之物的展览周,集中展示出自工匠之手的精致产品,让民众能切身感受工匠精神的价值所在。此外,政府还可以制定多媒介传播策略进行宣传,利用这些媒体制作工匠精神宣传片、公益广告、纪录片等,可以更广泛更生动地宣传工匠精神,提高普及力度。只有让广大民众知晓并全面了解工匠精神,才有培育的可能性,只有使其渗透在社会的每一处,才能发挥其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发挥企业培育的助力作用
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6]工匠精神是打造长青企业的必要精神,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生动力,因此,企业应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首先要培育对产品的专注度,如果企业热衷于生产热门产品,是不可能就某一种产品的生产工艺而提高的,也就不可能在企业内部培育工匠精神。其次,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经营活动中所秉持的价值理念,因此,要将工匠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形成企业特有的价值理念,在员工内发挥辐射作用。
(三)融入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渠道,因此,职业教育应将工匠精神渗透到人才培养。首先,职业院校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通过举办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展览工匠们的精美作品等,引起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好奇与兴趣,从而普及、传播和弘扬工匠精神。其次,将工匠精神纳入课程体系进行系统教学。教师要研究和分析本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将其整合到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标准中,将工匠精神的养成计划结合不同专业课程的特点,逐步渗透工匠精神。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主渠道,将工匠精神融入其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所蕴含的价值理念等。最后,根据专业以及岗位的特点,将工匠精神与实训教学结合起来,当工匠精神与具体的职业场景联系起来时,就能更好的使学生体会到精神的价值与实质,并为成功转化为职业人做好准备。 (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由于社会认知的偏差,很多人认为工匠的工作是重复性的,枯燥乏味没有创造性可言,因而不愿从事。然而,了解工匠精神后会发现恰恰相反,工匠是在不断改善中追求产品的创新。这种创新并非“顿悟式”的灵感创造,而是在常年积累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渐进改良。因此,我们要改变这种传统的认知,必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正确认识工匠及工匠精神,形成全社会尊重工匠的氛围。同时,要给予工匠们较高的社会认可,不仅是精神荣誉层面,还要提高其社会经济地位。例如,建筑界有“鲁班奖”,也可以为工匠设立相应的奖励、奖项,使其价值落到实处,提高其职业威望与社会威望,同时,也提高民众从事工匠相关行业的积极性。工匠的工作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但不是所有的创新都会成功,因此,我们要形成一种宽容失败的文化环境,鼓励工匠不断创新,同时,有相应的补偿机制,认可工匠的付出。
工匠精神是在新工业革命如火如荼进行地过程中重回大众视野的,可见,工匠精神所蕴含得内涵不仅符合新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而且,也是中国应对新工业革命发展所必需的精神。对于工匠精神的重视,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将其落实在每一行动上。只有加强全社会对于工匠精神的重视,加强对工匠精神的培育,人人领悟到工匠精神的核心价值理念,才有利于中国优质制造的实现,有利于长寿企业的营建,有利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个人生涯的发展,也才能使工匠精神在新工业革命的进程中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宏伟,别应龙.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8):54-59.
[2] 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6):6-10.
[3] 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
[4] 付守永.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会出版社,2013:34.
[5] 朱佳丽.浅析高职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21):104-105.
[6] 李克强.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6-03-05]. http://lianghui.people.com.cn/2016npc/n1/2016/0305/c402194-28174181.html.
[责任编辑 金莲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