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武船)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是我国重要的军工生产基地和大型现代化造船综合性企业。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武船以市场为中心,积极探索企业发展新模式,调整产品结构,逐步形成总部、武汉新洲双柳、青岛三大板块,军工、民船、桥梁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成套设备、能源装备等六大产业的发展格局,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快速提升。上世纪90年代以来,武船已连续18年保持20%左右的速度增长,公司近三年生产总量年均增速超过23%,预计2009年生产总量可望达到70亿元,市场开发过百亿元,实现销售收入53亿元。
以市场为中心坚持有限相关多元化的发展战略
面对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武船坚持有限相关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围绕六大产业,坚持走技术引领发展道路,坚持走质量效益型道路,坚持走“两化”融合道路,坚持走聚焦式发展道路,坚持走管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道路,坚持走人才市场化、国际化的道路。
——军工方面。武船始终坚持把军工研制作为天职,始终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军品优先发展的理念,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武船军工产品已逐步步入信息化、数字化的新阶段,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民船方面。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武船加快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船型转变,建造了系列海洋工程船、系列挖泥船、系列集装箱船、成品油轮、科学考察船、双体船、穿浪船、高速快艇等高性能船舶,建造水平国内领先,集装箱船、海洋工程船等产品出口到德国、希腊、挪威等西欧国家。
武船在青岛海西湾建设大型海洋工程和船舶建造基地,并于2009年7月23日正式投产。该基地着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和大型高技术、高性能特种船舶,是武船“三大板块、六大产业”战略发展构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武船实现从长江走向海洋,由建造万吨级以下船舶向建造几万吨、几十万吨级大型船舶和海洋工程的跨越,为武船实现走向海洋经济、走向世界经济的目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和空间。
——桥梁装备方面。武船从市政工程的人行天桥起步,共参与建设各式大型钢结构桥梁70余座,产品遍及国内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及一大批高科技含量的国家重点工程,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实现了质的飞跃。世界第一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的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钢箱梁就由武船制造,在建造过程中,武船攻克了31 项技术难题,克服了诸多困难和风险,提前5个月完成了钢箱梁及钢锚箱的建造任务,圆满实现合拢。桥梁产品已成为武船“六大产业”的重要一极,特大型桥梁产品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稳居同行业前列。2009年,桥梁产品全面实现开发和产值目标,2010年计划实现开发和产值“双20亿”。
——海洋工程装备方面。武船与世界著名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商——美国吉·瑞·麦克德莫特公司合资组建青岛武船麦克德莫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在青岛海西湾,采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模式,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型海洋工程装备基地,向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提供极具竞争力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使中国的海洋工程装备逐步由浅海走向深海,同时在技术上打造一流的高端设计合资公司,生产建造FPSO、半潜式海上平台和深海石油钻井平台。
——成套设备方面。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从水泥机械、冶金机械、石化设备、压力容器,到近些年的西昌卫星发射塔架、酒泉卫星发射厂房非标设备、体育场馆、舞台设备、起重机械、大型装备配套设施等,武船全面进入国家重点工程领域。在举世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由武船建造的奥运舞台、画轴、五洲乐台、九环地球、记忆塔等87台套舞台设备,为祖国争了光,为奥运添了彩,给世界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
——能源装备方面。武船积极参与水电、风电、核电等能源装备及能源储备装备领域。水电方面,先后承制了葛洲坝3号船闸、三峡永久闸门、三峡三期工程等一批技术含量高、难度大、世界知名的水电站配套装备,号称“天下第一门”的三峡闸门就由武船制造;风电方面,武船与国际国内知名风电装备制造公司合作,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培育自己的风电装备产业;核电方面,武船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合作,组建合资公司,在庙山开发区、新洲阳逻双柳建设AP1000核电装备湖北制造基地,推动AP1000核电项目模块制造,力争将双柳基地建设成为我国内陆核电装备制造的重要基地,并以此推动我国第三代核电技术自主品牌的形成和规模化建设;能源储备装备方面,武船积极研发海陆储输油装备,将建设中国第一流千万吨级的海上储油基地。
“三大板块、六大产业”的战略布局,为武船抗击金融危机,实现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止11月底,武船承接合同额95亿元,近期尚有近10亿船舶、桥梁订单待签约,创全国船舶企业订单承接好水平。
以创新为动力 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武船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解放思想,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不断推动企业文化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企业始终保持着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文化创新方面。在武船75年的发展历程中,历代武船人用坚毅与执着,培育了内涵深刻、感召力强的武船文化,形成了“为国防打造精良装备,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创建一流企业,铸造国际品牌”的核心价值理念,建立了先进的具有武船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
军工文化方面。形成了“国家利益至上,竭诚服务国防”的军工价值观和“拼搏、协同、创新、奉献”的军工精神。
质量文化方面。以“100+1”的质量理念(即产品质量100%满足产品技术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为指引,坚持“质量负全责”的质量价值观、“严、细、实”的工作作风、“一言一行对企业负责,一举一动为用户着想”的行为准则和“一次到位,一次做对,一次做好”的自主质量管理规范,为国防建造精品,为顾客提供优质产品。
安全文化方面。以“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遵章守法,预防为主;关爱生命,改善环境;规范管理,从我做起”为理念,树立“尊重生命,安全2发展,创新奉献”的安全价值观,全体员工自觉遵循“事事注意安全,处处保护环境,时时关爱生命”的安全生产行为准则,创建和谐的生产环境,确保公司生产顺畅。
成本文化方面。坚持“全员控制,全过程控制,全方位控制”的成本方针,以“成本是设计出来的,组织出来的,生产出来的”的成本理念和“事事处处讲成本,先算后做控成本,从我做起降成本”的工作规范为指导,严格控制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体制创新方面。2008年4月,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武船正式启动公司化改制工作。2009年2月28日,有着75年历史的武昌造船厂整体改制为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同时对下属部分分厂、事业部和职能部门实施公司化改造,目前武船9000职工中有4000人剥离出母公司,组建子公司,独立面对市场,初步建立了以资本为联结纽带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这标志着武船以全新的形象搏击市场,实现新一轮的大发展。
——机制创新方面。通过公司化改制,武船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精减机构,公司总部机关部室人员由1047人减至533人,建立了员工能进能出,职位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逐步向“小总部、大集团”的方向迈进。
武船转变用人机制,在自主培养人才的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社会人才为我所用已成为武船用人的新理念。青岛海西湾是武船三大板块发展战略的重要一极,为顺利进入海工市场,快速提高海工装备建造管理和技术能力,公司从新加坡引进了一支具有丰富海工装备建造经验的管理团队,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提升公司海工装备市场竞争力。
——管理创新方面。武船不断总结自身发展的管理经验,并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成果,建立了完善的质量、安全、环境、保密管理体系,积极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现代造船模式、信息化、精细化、项目化管理等管理理念和方法,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技术创新方面。武船建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公司总部及下属子公司技术研发人员近2000人,约占职工总人数的五分之一;近年来的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008年研发费用投入2.2亿元,占年销售收入的5%,步入创新型企业行列。近年来,公司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仅2008年就获得国家专利42项。
武船有今天的发展,得益于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得益于各级机关的指导和帮助,得益于合作单位、客户单位的信任,也得益于历代武船人的艰苦创业和不懈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武船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坚持有限相关多元化的发展战略,紧抓国家振兴船舶工业、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机遇,实现“三大板块、六大产业”的协调发展,以积极的姿态、良好的形象、优异的产品和服务,与社会各界一起,携手共进,谱写新的篇章!
以市场为中心坚持有限相关多元化的发展战略
面对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武船坚持有限相关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围绕六大产业,坚持走技术引领发展道路,坚持走质量效益型道路,坚持走“两化”融合道路,坚持走聚焦式发展道路,坚持走管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道路,坚持走人才市场化、国际化的道路。
——军工方面。武船始终坚持把军工研制作为天职,始终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军品优先发展的理念,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武船军工产品已逐步步入信息化、数字化的新阶段,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民船方面。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武船加快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船型转变,建造了系列海洋工程船、系列挖泥船、系列集装箱船、成品油轮、科学考察船、双体船、穿浪船、高速快艇等高性能船舶,建造水平国内领先,集装箱船、海洋工程船等产品出口到德国、希腊、挪威等西欧国家。
武船在青岛海西湾建设大型海洋工程和船舶建造基地,并于2009年7月23日正式投产。该基地着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和大型高技术、高性能特种船舶,是武船“三大板块、六大产业”战略发展构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武船实现从长江走向海洋,由建造万吨级以下船舶向建造几万吨、几十万吨级大型船舶和海洋工程的跨越,为武船实现走向海洋经济、走向世界经济的目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和空间。
——桥梁装备方面。武船从市政工程的人行天桥起步,共参与建设各式大型钢结构桥梁70余座,产品遍及国内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及一大批高科技含量的国家重点工程,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实现了质的飞跃。世界第一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的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钢箱梁就由武船制造,在建造过程中,武船攻克了31 项技术难题,克服了诸多困难和风险,提前5个月完成了钢箱梁及钢锚箱的建造任务,圆满实现合拢。桥梁产品已成为武船“六大产业”的重要一极,特大型桥梁产品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稳居同行业前列。2009年,桥梁产品全面实现开发和产值目标,2010年计划实现开发和产值“双20亿”。
——海洋工程装备方面。武船与世界著名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商——美国吉·瑞·麦克德莫特公司合资组建青岛武船麦克德莫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在青岛海西湾,采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模式,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型海洋工程装备基地,向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提供极具竞争力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使中国的海洋工程装备逐步由浅海走向深海,同时在技术上打造一流的高端设计合资公司,生产建造FPSO、半潜式海上平台和深海石油钻井平台。
——成套设备方面。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从水泥机械、冶金机械、石化设备、压力容器,到近些年的西昌卫星发射塔架、酒泉卫星发射厂房非标设备、体育场馆、舞台设备、起重机械、大型装备配套设施等,武船全面进入国家重点工程领域。在举世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由武船建造的奥运舞台、画轴、五洲乐台、九环地球、记忆塔等87台套舞台设备,为祖国争了光,为奥运添了彩,给世界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
——能源装备方面。武船积极参与水电、风电、核电等能源装备及能源储备装备领域。水电方面,先后承制了葛洲坝3号船闸、三峡永久闸门、三峡三期工程等一批技术含量高、难度大、世界知名的水电站配套装备,号称“天下第一门”的三峡闸门就由武船制造;风电方面,武船与国际国内知名风电装备制造公司合作,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培育自己的风电装备产业;核电方面,武船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合作,组建合资公司,在庙山开发区、新洲阳逻双柳建设AP1000核电装备湖北制造基地,推动AP1000核电项目模块制造,力争将双柳基地建设成为我国内陆核电装备制造的重要基地,并以此推动我国第三代核电技术自主品牌的形成和规模化建设;能源储备装备方面,武船积极研发海陆储输油装备,将建设中国第一流千万吨级的海上储油基地。
“三大板块、六大产业”的战略布局,为武船抗击金融危机,实现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止11月底,武船承接合同额95亿元,近期尚有近10亿船舶、桥梁订单待签约,创全国船舶企业订单承接好水平。
以创新为动力 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武船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解放思想,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不断推动企业文化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企业始终保持着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文化创新方面。在武船75年的发展历程中,历代武船人用坚毅与执着,培育了内涵深刻、感召力强的武船文化,形成了“为国防打造精良装备,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创建一流企业,铸造国际品牌”的核心价值理念,建立了先进的具有武船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
军工文化方面。形成了“国家利益至上,竭诚服务国防”的军工价值观和“拼搏、协同、创新、奉献”的军工精神。
质量文化方面。以“100+1”的质量理念(即产品质量100%满足产品技术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为指引,坚持“质量负全责”的质量价值观、“严、细、实”的工作作风、“一言一行对企业负责,一举一动为用户着想”的行为准则和“一次到位,一次做对,一次做好”的自主质量管理规范,为国防建造精品,为顾客提供优质产品。
安全文化方面。以“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遵章守法,预防为主;关爱生命,改善环境;规范管理,从我做起”为理念,树立“尊重生命,安全2发展,创新奉献”的安全价值观,全体员工自觉遵循“事事注意安全,处处保护环境,时时关爱生命”的安全生产行为准则,创建和谐的生产环境,确保公司生产顺畅。
成本文化方面。坚持“全员控制,全过程控制,全方位控制”的成本方针,以“成本是设计出来的,组织出来的,生产出来的”的成本理念和“事事处处讲成本,先算后做控成本,从我做起降成本”的工作规范为指导,严格控制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体制创新方面。2008年4月,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武船正式启动公司化改制工作。2009年2月28日,有着75年历史的武昌造船厂整体改制为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同时对下属部分分厂、事业部和职能部门实施公司化改造,目前武船9000职工中有4000人剥离出母公司,组建子公司,独立面对市场,初步建立了以资本为联结纽带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这标志着武船以全新的形象搏击市场,实现新一轮的大发展。
——机制创新方面。通过公司化改制,武船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精减机构,公司总部机关部室人员由1047人减至533人,建立了员工能进能出,职位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逐步向“小总部、大集团”的方向迈进。
武船转变用人机制,在自主培养人才的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社会人才为我所用已成为武船用人的新理念。青岛海西湾是武船三大板块发展战略的重要一极,为顺利进入海工市场,快速提高海工装备建造管理和技术能力,公司从新加坡引进了一支具有丰富海工装备建造经验的管理团队,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提升公司海工装备市场竞争力。
——管理创新方面。武船不断总结自身发展的管理经验,并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成果,建立了完善的质量、安全、环境、保密管理体系,积极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现代造船模式、信息化、精细化、项目化管理等管理理念和方法,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技术创新方面。武船建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公司总部及下属子公司技术研发人员近2000人,约占职工总人数的五分之一;近年来的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008年研发费用投入2.2亿元,占年销售收入的5%,步入创新型企业行列。近年来,公司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仅2008年就获得国家专利42项。
武船有今天的发展,得益于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得益于各级机关的指导和帮助,得益于合作单位、客户单位的信任,也得益于历代武船人的艰苦创业和不懈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武船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坚持有限相关多元化的发展战略,紧抓国家振兴船舶工业、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机遇,实现“三大板块、六大产业”的协调发展,以积极的姿态、良好的形象、优异的产品和服务,与社会各界一起,携手共进,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