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于实验的过程是很多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但是对于实验的数据处理和学习来说,很多学生则感觉比较头疼,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实验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只是出于好奇心,关注的是自己好奇的部分,教师也没有对其适当的进行引导,因此,在往常的实验教学中,实验教学效果却没有达到太好的效果。那么,如何提高初中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效率,是现在很多化学实验教师亟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该如何实现初中化学实验课的高效教学进行探究,以期能够给广大化学教师带来帮助。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课 高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190-01
化学是学生到初三开始学习的一门课程,很多学生感觉到突然学习一门课程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是让学生对课本上的化学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记忆背诵。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对于记忆和背诵并不陌生,但是对于一名初三的学生来说,面对中考的压力本来就不小,记忆背诵的东西本来就是一大堆,新增的科目如果还是简单的记忆背诵,无疑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注意力也集中在了化学实验的有趣的过程,而非化学实验的实质[1]。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该如何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的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从而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呢?
一、創设有效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源于生活的学科,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的利用现实的生活情景,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从而喜欢上化学。化学实验也是一样,考察的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些实验也是源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现象。例如蜡烛燃烧,这个实验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种现象,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一下,影响蜡烛燃烧时间的因素有哪些?很多学生会踊跃地回答这个问题。教师在实验课堂上可以准备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蜡烛每一组各一只,250ml的烧杯每组各两只,500ml烧杯各一只,火柴,秒表。
教师提问:在我们生活中经常有看到蜡烛的燃烧,那么影响这些蜡烛燃烧时间的因素大家都回答得挺好,但是既然化学是一门科学,我们今天就用科学的方式来证明一下大家说得是否正确。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我们之前的知识,找一位学生说一下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学生回答: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收集证据,得出结论和交流评价。
教师引入:在语文课本上曾经学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实验的方法来看看蜡烛燃烧的秘密。然后教师让学生取一只500mL的烧杯,点燃蜡烛,用烧杯扣住,让每组学生进行观察并且记录蜡烛灭的时间。教师再进行提问:通过钢材同学们的观察,你们能提出为什么熄灭了?燃烧是什么变化?蜡烛由什么元素组成?蜡烛燃烧的时间跟哪些因素有关系?
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手中的实验材料进行设置假设:
1.与蜡烛的长短有关2.与蜡烛芯的粗细有关 3.与烧杯的大小有关
接下来就是让学生分别对以上的假设进行实验,并用秒表记录好时间。
教师在学生进行实验的时候,要能够来回巡查,督促学生能够安全实验,并且搜集实验的数据。学生实验过后,在组内进行讨论蜡烛熄灭的原因以及影响蜡烛熄灭时间的因素。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言,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
蜡烛燃烧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所以学生并不陌生,教师在实验的过程中一步步的引导,可以让学生由自己常见的现象转化成化学实验,学生好奇心也倍增,也会积极的投入到讨论的过程中,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在中考的试卷中,或是之后的化学学习中,也跟实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化学的教学中,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探究思维[2]。探究离不开问题,所以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合理的设置疑问,让学生能够一步一步的进行探究。探究是创新的基础,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和创新能力。例如,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中。可以先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1.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说明了什么?
2.二氧化碳只是简单的溶于水吗?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能通过实验来证明吗?
3.为什么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然学生进行实验的探究,分组进行观察实验的现象,并记录有关现象。最后进行实验的分析。这样学生在问题的分析和解答过程中,也逐渐将课本上的知识记忆清楚,也学会了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总之,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能够有兴趣学习和探究,提高化学实验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朱燕飞.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考试周刊,2014,(03):141.
[2]杨远志.初中化学实验高效教学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3,(12):44.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课 高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190-01
化学是学生到初三开始学习的一门课程,很多学生感觉到突然学习一门课程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是让学生对课本上的化学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记忆背诵。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对于记忆和背诵并不陌生,但是对于一名初三的学生来说,面对中考的压力本来就不小,记忆背诵的东西本来就是一大堆,新增的科目如果还是简单的记忆背诵,无疑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注意力也集中在了化学实验的有趣的过程,而非化学实验的实质[1]。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该如何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的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从而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呢?
一、創设有效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源于生活的学科,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的利用现实的生活情景,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从而喜欢上化学。化学实验也是一样,考察的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些实验也是源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现象。例如蜡烛燃烧,这个实验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种现象,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一下,影响蜡烛燃烧时间的因素有哪些?很多学生会踊跃地回答这个问题。教师在实验课堂上可以准备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蜡烛每一组各一只,250ml的烧杯每组各两只,500ml烧杯各一只,火柴,秒表。
教师提问:在我们生活中经常有看到蜡烛的燃烧,那么影响这些蜡烛燃烧时间的因素大家都回答得挺好,但是既然化学是一门科学,我们今天就用科学的方式来证明一下大家说得是否正确。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我们之前的知识,找一位学生说一下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学生回答: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收集证据,得出结论和交流评价。
教师引入:在语文课本上曾经学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实验的方法来看看蜡烛燃烧的秘密。然后教师让学生取一只500mL的烧杯,点燃蜡烛,用烧杯扣住,让每组学生进行观察并且记录蜡烛灭的时间。教师再进行提问:通过钢材同学们的观察,你们能提出为什么熄灭了?燃烧是什么变化?蜡烛由什么元素组成?蜡烛燃烧的时间跟哪些因素有关系?
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手中的实验材料进行设置假设:
1.与蜡烛的长短有关2.与蜡烛芯的粗细有关 3.与烧杯的大小有关
接下来就是让学生分别对以上的假设进行实验,并用秒表记录好时间。
教师在学生进行实验的时候,要能够来回巡查,督促学生能够安全实验,并且搜集实验的数据。学生实验过后,在组内进行讨论蜡烛熄灭的原因以及影响蜡烛熄灭时间的因素。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言,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
蜡烛燃烧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所以学生并不陌生,教师在实验的过程中一步步的引导,可以让学生由自己常见的现象转化成化学实验,学生好奇心也倍增,也会积极的投入到讨论的过程中,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在中考的试卷中,或是之后的化学学习中,也跟实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化学的教学中,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探究思维[2]。探究离不开问题,所以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合理的设置疑问,让学生能够一步一步的进行探究。探究是创新的基础,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和创新能力。例如,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中。可以先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1.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说明了什么?
2.二氧化碳只是简单的溶于水吗?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能通过实验来证明吗?
3.为什么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然学生进行实验的探究,分组进行观察实验的现象,并记录有关现象。最后进行实验的分析。这样学生在问题的分析和解答过程中,也逐渐将课本上的知识记忆清楚,也学会了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总之,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能够有兴趣学习和探究,提高化学实验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朱燕飞.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考试周刊,2014,(03):141.
[2]杨远志.初中化学实验高效教学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3,(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