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侠化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to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五四”以来,精英文化和平民文化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条线索,金庸小说,打破了这条界限,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武”和“侠”为载体,传播了中国文化,其主题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集中梳理,真实地展现了儒、道、佛家和我们的世俗生活。
  关键词:金庸小说 传统文化 文以侠化
  “五四”以来,精英文化与平民文化在经济环境、文化背景和社会结构的现实处置下,始终在主流与非主流的阅读视域中处于对峙状态。前者一直居高凌下,不肯屈就,后者一直以势众之优昂首阔步,不肯屈服。然而,到底孰优孰劣,谁高谁低,却一直时有争议,而双方又互不屈尊。当金庸挟武侠小说之威进入人们视野时,我们忽然发觉,精英文化和平民文化实在不必对峙,二者可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平民文化不仅仅是一个通俗情景剧,它同样能传达出来精英文化所传达的思想启蒙、文化传播和雅致高洁;精英文化也不必板起面孔,故作高雅地进行说教,它也可以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授惑载道”,教化大众。
  “授惑载道”,教化大众一直是中国文学的精髓,孔子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所以文化这个词在古汉语里是两个词,“文”是指文艺,“化”是指教化,“文化”的意思是“文艺教化”。金庸小说,“教化”是以“侠”为外在形式得到传播,“文”依靠侠士们侠义精神而起到了“教化”的作用,内在形式是“文”以“侠”化。小说固然描述了民众所喜欢的武和侠,描写了情感的大开大合,然而,“武”和“侠”在金庸小说里只是个载体,小说中所着重展现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和继承,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当政者的大力推崇,如儒家,在周时只是诸子百家之一种,并且还不是很显要的一种,只是因为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上它很符合当政者的需要,后世的当政者都大力提倡,而成为影响中国民众最深的一种思想;另外一种基本上是民间的形式,因为社会生活的复杂,或者思想本身符合我们民众的心理需求,而被我们民众主动传承下来的,如道家,它所追求的真性情既符合人之天性,又是人们在乱世时的一剂调节药;还有一种就是半官半民的形式,官方提倡,民间信服,佛家即为如此,兴盛于南北朝时的佛教,至唐朝而为大盛,即一半得力于官府,像南朝梁王的朝拜,唐太宗李世民的加封,一半得力于民众能在佛教里得到安慰而信服它。
  当然,文化传播的方式可能不止这几种,文学作为传播的载体也在发生着作用,但整体来说,文学作为载体在古代不是很大,这是因为中国古代文学以诗文为正统,诗歌更多的在于抒情表意,加之它篇幅的短小,不利于宣扬一种思想,散文固然长些,唐时韩柳也提倡“文以载道”,但他们所提倡的“道”,更多的是一种政治,是“为官者言说”,不是一种思想。直至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后半期,这种情况才稍微好些,因为戏剧和小说的流行,使得普通大众能更好地接受这种文化影响。但无论是哪部作品、哪个作家,没有谁去系统地描写中国传统文化,能把中国文化用文学的形式系统地描写下来的,当属金庸。
  金庸从1957年创作《书剑恩仇录》开始,到1972年完成《鹿鼎记》封笔,共创作了15部小说。在这15部小说里,作家除了给我们奉献了精彩绝妙的武功、离奇曲折的故事和侠士们的浩然之气外,更是集中对中国文化进行了一次梳理和传播。
  给作家带来巨大声誉的以及将其推上武林盟主的《射雕英雄传》,其主人公郭靖,是作家早期竭力塑造的一位大侠。郭靖初出面时,是看到哲别和成吉思汗大军交战,哲别在战场上的英勇给郭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当成吉思汗大军追哲别时,他毫不犹豫地要保护哲别。保护,如果说这只是出于小孩子的天性的话,当他遭到大太子毒打时,则就是一种气质的表现了,那就是重然诺,讲究忠贞之道。作家所展现的是一种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源起很早,周公制礼可以看成是儒家文化源起之时,到春秋时期,孔子感到礼崩乐坏,遂提倡恢复周礼,这奠定了儒家早期的雏形。孔子的儒家思想主要是倡导“仁义礼智信”,提倡积极入世的态度,在处世方式上,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我们看出了蒙古来到中原的郭靖,伸手援救黄蓉是“仁义”的体现,替穆念慈出头,是“礼”的表现,而与杨康的厮打,则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了。身处蒙古的郭靖一方面继承了蒙古人的豪爽,但更多的是受到了江南七怪思想的熏陶,读过《射雕英雄传》的人都知道,江南七怪在小说中武功实在是平平,甚至可以说他们称不上武林人士,顶多算是贩夫走卒中学了两招把式,但他们豪爽之情、侠士之义却称得上是首屈一指。出身于江南的七侠自是受到了儒家文化的熏陶,所以说郭靖从小就受到了儒家文化的教育,培养了郭靖高尚的人格,正如丘处机说杨康,“我这孽徒人品如此恶劣,更是万万不及令贤徒。咱们学武之人,品行心术居首,武功乃是未节。贫道收徒如此,汗颜无地。嘉兴醉仙楼比武之约,今日已然了结,贫道甘拜下风”。包括错怪黄药师后与至爱之人黄蓉的绝交,都是他心中恪守道德的表现,他的这一行为,在《神雕侠侣》中得到了完美体现,那正是“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了。
  郭靖这个人,就是儒家思想在现实中的集中表现,成功塑造了一个儒家英雄。当我们很多人对传统儒家进行批判的时候,包括“文革”期间提出的彻底砸烂孔家店,现在某些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认为传统文化就是封建、保守的象征的时候,金庸对儒家文化做了很好地诠释,那就是儒家给我们传授的更多的还是积极的思想。
  以乔峰、段誉和虚竹为主角的《天龙八部》,则鲜明地体现了金庸的佛家思想。作家在开篇即说,“‘天龙八部’这名词出于佛经”,可知作家有意在写一部佛家小说了。佛教的基本教义为四谛说、十二因缘和八正道。四谛包括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苦谛是把社会人生的一切判定为苦,集谛是讲造成痛苦的原因,灭谛就是要人们消灭造成痛苦的原因,道谛是向佛教徒指明解脱的途径。看看小说中三大主人公,人生无一不是苦蒂,乔峰出来时名声震天价响,正所谓“南慕容,北乔峰”,可是接下来的“杏子林中”却把乔峰推向了万劫不复之境地,失去了帮主地位,甚至连自己的身世都不清楚。乔峰为了查明自己的身世,报父母之仇,不断地去询问知情人,可结果呢?乔峰每一步的查探,都使他的罪孽加深一分,养父母死了,授业恩师死了,追问其他人,其他人也殒命,使中原武林对他的误会也加深一分,实际上,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苦蒂,人生生而原本就为苦。段誉、虚竹无不是如此。段誉出身世家,相貌俊朗,表面看来应该是不错的,但偏偏却陷身于情爱之中,爱他的人心怀愧疚,他爱的人又不曾回眸。在枯井处,心中固然高兴,上井来却又是兄妹,陷身于情爱之中的男女诅咒莫过于如此了。虚竹的苦蒂在于,作为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好不容易找到了自己父母,父母却在同一天死去,要早知如此,不如不找。可是不找,终其一生,不知父母是谁,却也是一种无边的痛苦,所以说,对于虚竹来说,知不知晓其父母,都是苦蒂。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主要从《论语》中的人物点评出发来探究孔子“仁”的思想,通过孔子对子路、宰我、闵子骞、颜回、管仲、殷三仁、伯夷、叔齐等人评价的考察发现孔子的“仁”具有以下特质:“仁”不同于其他的美德之处在于其侧重于“情”,表现为孝悌和仁爱的善良情感。“仁”从事功的维度则表现为利民安人的功业。从实践的维度“仁”则表现为笃信好学和乐道,经实践与道达成统一,使得“道”的品质在人这一主体上得以展现。  关键词:仁
期刊
摘要 美国剧作家田纳西·威廉姆斯1947年创作的《欲望号街车》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经典的剧作之一。1951年由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也获得四项奥斯卡奖,里面充满幻梦与现实的矛盾与对决,结局是幻梦惨烈的失败。值得称道的是费·雯丽与马龙·白兰度出色的表演,及具有象征与隐喻的画面、音乐与音响的运用。  关键词:幻梦 现实 戏如人生 人格分裂 自恋 象征 隐喻 错觉 音乐 音响  美国剧作家田纳西·威
期刊
摘要 电影的服装艺术作为电影众多元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担着烘托主题、塑造人物形象、反映时代背景等重要作用,而张爱玲作为中国服装文化的研究者,其独特的服饰观对其作品的影响,亦有着不可低估之作用。  关键词:电影服装 《太太万岁》 服饰观  一 服装与电影  无论是国际上的奥斯卡、戛纳、柏林电影节,还是国内的金鸡百花、金像、金马,都为电影服饰专门设立了一门“最佳服装设计”的奖项。服饰身为影片的一类
期刊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也随之突飞猛进,传统单一化的电影表现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广大观众的审美要求。而将舞蹈艺术应用于电影之中则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与途径,其不但有助于强化电影的艺术感染力,而且能够烘托电影主题,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促使电影艺术呈现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以此适应现代人们的审美心理。本文在分析舞蹈与电影的联系的基础上,对舞蹈艺术在电影中的表现特征进行了探讨,最后指出了舞蹈艺术在电影中的
期刊
摘要 中国钢琴音乐具有十分浓郁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又不失西方优雅艺术的气质。本文从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民族特色的角度出发,对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内容、创作技法特征及创新进行理论研究,以期能够对我国钢琴音乐作品创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中国 钢琴 音乐作品 创作技法  钢琴作为西方的古典乐器,进入我国已经约有百年的历史,在这百年长河之中,经历过萌芽、形成、发展、曲折发展乃至全面发展等阶段,它已经成为
期刊
摘要 弗朗茨·李斯特是匈牙利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浪漫主义乐派中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1826年,年仅十五岁的李斯特完成了十二首高难度的钢琴练习曲,被誉为“超级练习曲”,其中第九首“回忆”是最动听的练习曲之一。该曲温婉柔情,十分平静,曲子描绘了作者对过去美好的留恋和回忆。本文试对《回忆》的创作背景、调式和声、旋律特点、情感内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同行共勉。  关键词:李斯特 超级练习曲《
期刊
影片中的笑话让人欢喜也让人动容,这些小演员们的表现出奇精彩。一部套着小短裤却意味深长的电影。  ——《巴黎竞赛》  小淘气尼古拉是法国著名插画绘本,曾伴随许多法国人度过快乐的童年,以小尼古拉的形象创作的系列儿童文学作品创作于1959年,在法国几乎是家喻户晓,在法国拥有无数的“小尼古拉迷”,可与“小王子”相媲美。  “小淘气尼古拉”诞生于战后的法国,属于经济稳定的“黄金年代”,最早出现在1959年3
期刊
《我们从哪里来》是诗人南永前对千古的追问,是时代的呼唤,它关乎自然、社会、人生的生存发展的大问题。学习研究图腾诗的价值,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一 图腾诗的原创价值  图腾是早期人类社会群体认为与之有特殊血缘关系的某种动物、植物或自然物。图腾信仰是人类社会随着氏族部落的形成而产生的信仰。氏族成员认为自己的祖先是图腾的化身或转世,图腾有超人的能力,能庇佑他们,并将图腾视为部落的徽号和象征,以此来划分
期刊
摘要 《狼图腾》是一部以内蒙古草原中狼群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它以几十头狼的故事为主体,通过为数不多的几个主要人物活动将其串联起来。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悬念四起,引人入胜。而作为绝对主人公的狼一改过去我们熟悉的狡诈、残暴、忘恩负义的形象,被作者赋予了一种全新的形象与解读。本文对小说《狼图腾》背后主题全面解析,以便更为全面地解读这部经典生态文学作品。  关键词:《狼图腾》 狼群 形象 主题  引言
期刊
摘要 《文学的邀约》是一部从整体上“反思现代性”进而寻找文学新生的著作。格非运用福柯、韦伯、浪漫主义美学、现代语言学、中西文学传统等思想文化资源,清理了18世纪以来现代文学观念中的成规,重新理解传统文学资源,呼唤“真正意义上文学”。“现代文学的终结”这一观念并非对文学沦落的悲悼,更是一种望其速朽进而涅槃的冲动。  关键词:格非 文学的邀约 现代文学 终结 涅槃  格非身兼大学教授与作家两种身份。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