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学质量管理是高职院校综合管理的核心部分,构建高职院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有助于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和学校内部治理能力。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从树立四大基本理念、筑牢三大基本建设、推动五大重点工作三个方面积极探索了高职院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体系构建,为其他同类高职院校构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提供有益参考。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探索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2-0098-02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针对学校教学管理工作队伍、内化质量意识、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学生就业特质,不断建立健全内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依据全面质量管理(TQM)模式,围绕树立全面发展、持续改进、预防为主、管理创新四大基本理念;筑牢教学质量管理组织体系、质量管理工作机制、质量管理环境氛围三大基本建设;推动以质量意识为先导、以教学科研为推手、以教学过程为主要控制点、以学风建设为基础、以产教融合为促进的五大重点工作,构建了高职院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一、教学全面质量管理四大基本理念
(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全面发展质量观
坚持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标准,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制订20个主干专业建设标准,改变重知识技能轻综合素质、重视学生学业成绩考核而忽视综合评价的倾向,推进专业标准化建设;在聚焦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提升教学中心工作的地位和质量,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抓质量的合力,为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提供优质服务。
(二)牢固树立教学质量生成的动态持续改进观
借助TQM理念,在计划、执行、检查、总结持续循环提升过程中满足学生需要,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坚持把教学质量提高作为学校教学管理中心的靶点,加强教学质量动态管理,积极强化目标意识,确保教学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和提高,将教学质量管理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保持同向同行,严格按照教学质量标准衡量各项工作。
(三)牢固树立人才培养过程的预防为主质量管理观
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在人才培养周期内,树立全过程教学质量控制的观念,实施教学质量的预先控制。专业评估动态调整、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编制、教学组织安排、学业成绩认定、毕业论文设计等各个环节有机联系,形成完整的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特别是在教学组织实施中的许多具体环节提前介入,管理控制好每个环节的质量,保证高质量地培养人才。
(四)牢固树立新时代教学质量管理创新需求发展观
新时代发展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必须具备创新素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也面临新挑战,农牧类高职院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创新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需要学校经常主动分析教学质量管理面临的新问题,以从容应对各类新问题和新情况的出现;突破固有思维模式,在教学质量管理新思路、新办法方面开展积极探索和实践,把握教学质量管理的特点和规律,科学设计并精心组织实施。
二、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三大基本建设
(一)教学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建设
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总体目标,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从行政管理层面,学校实施校长全面负责教学工作、分管副校长主持日常教学管理、二级学院(部)具体实施的二级教学管理工作机制,管理职责明确,管理队伍完善,经费保障充足。同时,学校也应成立非行政管理的相应专门机构,如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学业导师”、班助委员会、教师监督员、“师徒工程”、学生信息员等,补充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和监督。另外,成立专门的教学研究机构和专家智库,为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和提供解决方案;成立质量保障机构,各机构间强调分工协作和信息交流的畅通,确保教学质量管理。
(二)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机制建设
全体教师对教学工作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承担规定的教学工作任务,参与教育教学改革,正确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工作中;全体管理人员以服务教学、服务师生为宗旨,转变工作作风,把主要的精力投入教学管理工作中;学校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把主要精力聚焦到提高质量上,带头听课、带头调查研究[1],亲自抓教学质量;建立教学管理协同机制,实现校内教务、人事、财务、学工、后勤等协同管理,加强政校、校地、校企、校校、行校的协同合作,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把提高教学质量落到实处。
(三)教学质量管理环境氛围建设
通过实施“树师表、正师风、塑师德、强师能、铸师魂”行动计划,不断提升教师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严谨治学之风、教书育人之气,营造良好的教风;按照“整体规划、课堂联动、课程改革、协同创新”的思路,明确学生德育工作任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形成良好的学风;坚持“党管高校、立德树人、正确用人、依法行政”的管理原则,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落实过程管理责任,创造良好的氛围,保障质量管理环境氛围。
三、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五大重点工作
(一)强化质量意识培养,树立教学管理质量观 通过各种专题培训和教研活动,促使教师深刻理解学校的教学质量目标体系;教师多渠道参与专业人才培养调研,对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有了准确把握,对人才培养的知识、技能、素质结构有了清晰认识,可以准确安排课程教学内容;教师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规范开展教学活动,对照工作质量目标对教学过程中各个质量控制点进行细化;采用教学三项基本功考核(信息化教学、教案、课件)等形式促进教师运用新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营造浓郁的质量氛围,增强质量意识;合理运用质量考核和奖惩措施,督促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认清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升日常教学管理水平。
(二)开展针对性教学管理研究,及时解决教学管理难点
搭建教科研平台,教研结合开展专业教学实践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提升教师参与教学质量管理的积极性,以教学考核必备业绩为抓手,允许教师从其熟悉的教学研究入手,避免科研与教学脱节,帮助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深层次理解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水平。同时,教师研究课题必须有学生参与,教学改革和实验实训必须有学生参加,通过师徒科研工程锻炼并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其学习主观能动性。
(三)梳理教学过程主要控制点,狠抓教学过程管理质量
加强教学队伍建设,以短期培训和中长期进修相结合、岗位训练与企业锻炼相结合、自我提高与导师制相结合等多渠道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塑造严谨的教风;强化专业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主动适应产业发展变革造成的人才需求变化,开展校内校外专题调查,听取人才供给侧各方意见反馈;定期检查教学准备工作和课堂教学情况,教师作业批改、辅导答疑、毕业设计指导进行实时跟踪监测;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
(四)完善学风建设,完善专业教学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才
借鉴学生管理工作的检查监督机制,开展校—二级单位—班级三级学风建设,充分发挥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常抓不懈;以活动引领学风,借助各类影响广泛、受众面广、具有专业特色的文化活动,以活动带动学风;创建新型师生关系,引领学风建设,大一开始就开展专业教育体验,选拔副高级职称或者有企业经历教师担任班级“学业导师”,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可度,激发其专业学习热情。
(五)健全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学校牵头组建中国现代畜牧业职教集团(校企联盟),不断加强校企合作,合作的深入给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带来理念的更新、体制机制的变革以及自身基本建设的加强[2],形成校企利益共同体关系;与行业龙头企业在专业、课程、师资、實训基地方面进行全方位共建,实质性提升校企协同育人质量,培养和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积极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或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当然,高职院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是长期工程,需要经过长期运行并加以不断完善。学校坚信以此构建的高职院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会使学校内部治理能力显著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可以为着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教学组织和制度保证,为其他同类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杜玉波.坚持立德树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J].成才之路,2016(35):7.
[2]罗彦,唐勇.关于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0(14):13-14.
◎编辑 栗国花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探索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2-0098-02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针对学校教学管理工作队伍、内化质量意识、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学生就业特质,不断建立健全内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依据全面质量管理(TQM)模式,围绕树立全面发展、持续改进、预防为主、管理创新四大基本理念;筑牢教学质量管理组织体系、质量管理工作机制、质量管理环境氛围三大基本建设;推动以质量意识为先导、以教学科研为推手、以教学过程为主要控制点、以学风建设为基础、以产教融合为促进的五大重点工作,构建了高职院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一、教学全面质量管理四大基本理念
(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全面发展质量观
坚持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标准,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制订20个主干专业建设标准,改变重知识技能轻综合素质、重视学生学业成绩考核而忽视综合评价的倾向,推进专业标准化建设;在聚焦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提升教学中心工作的地位和质量,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抓质量的合力,为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提供优质服务。
(二)牢固树立教学质量生成的动态持续改进观
借助TQM理念,在计划、执行、检查、总结持续循环提升过程中满足学生需要,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坚持把教学质量提高作为学校教学管理中心的靶点,加强教学质量动态管理,积极强化目标意识,确保教学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和提高,将教学质量管理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保持同向同行,严格按照教学质量标准衡量各项工作。
(三)牢固树立人才培养过程的预防为主质量管理观
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在人才培养周期内,树立全过程教学质量控制的观念,实施教学质量的预先控制。专业评估动态调整、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编制、教学组织安排、学业成绩认定、毕业论文设计等各个环节有机联系,形成完整的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特别是在教学组织实施中的许多具体环节提前介入,管理控制好每个环节的质量,保证高质量地培养人才。
(四)牢固树立新时代教学质量管理创新需求发展观
新时代发展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必须具备创新素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也面临新挑战,农牧类高职院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创新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需要学校经常主动分析教学质量管理面临的新问题,以从容应对各类新问题和新情况的出现;突破固有思维模式,在教学质量管理新思路、新办法方面开展积极探索和实践,把握教学质量管理的特点和规律,科学设计并精心组织实施。
二、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三大基本建设
(一)教学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建设
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总体目标,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从行政管理层面,学校实施校长全面负责教学工作、分管副校长主持日常教学管理、二级学院(部)具体实施的二级教学管理工作机制,管理职责明确,管理队伍完善,经费保障充足。同时,学校也应成立非行政管理的相应专门机构,如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学业导师”、班助委员会、教师监督员、“师徒工程”、学生信息员等,补充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和监督。另外,成立专门的教学研究机构和专家智库,为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和提供解决方案;成立质量保障机构,各机构间强调分工协作和信息交流的畅通,确保教学质量管理。
(二)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机制建设
全体教师对教学工作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承担规定的教学工作任务,参与教育教学改革,正确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工作中;全体管理人员以服务教学、服务师生为宗旨,转变工作作风,把主要的精力投入教学管理工作中;学校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把主要精力聚焦到提高质量上,带头听课、带头调查研究[1],亲自抓教学质量;建立教学管理协同机制,实现校内教务、人事、财务、学工、后勤等协同管理,加强政校、校地、校企、校校、行校的协同合作,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把提高教学质量落到实处。
(三)教学质量管理环境氛围建设
通过实施“树师表、正师风、塑师德、强师能、铸师魂”行动计划,不断提升教师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严谨治学之风、教书育人之气,营造良好的教风;按照“整体规划、课堂联动、课程改革、协同创新”的思路,明确学生德育工作任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形成良好的学风;坚持“党管高校、立德树人、正确用人、依法行政”的管理原则,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落实过程管理责任,创造良好的氛围,保障质量管理环境氛围。
三、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五大重点工作
(一)强化质量意识培养,树立教学管理质量观 通过各种专题培训和教研活动,促使教师深刻理解学校的教学质量目标体系;教师多渠道参与专业人才培养调研,对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有了准确把握,对人才培养的知识、技能、素质结构有了清晰认识,可以准确安排课程教学内容;教师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规范开展教学活动,对照工作质量目标对教学过程中各个质量控制点进行细化;采用教学三项基本功考核(信息化教学、教案、课件)等形式促进教师运用新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营造浓郁的质量氛围,增强质量意识;合理运用质量考核和奖惩措施,督促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认清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升日常教学管理水平。
(二)开展针对性教学管理研究,及时解决教学管理难点
搭建教科研平台,教研结合开展专业教学实践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提升教师参与教学质量管理的积极性,以教学考核必备业绩为抓手,允许教师从其熟悉的教学研究入手,避免科研与教学脱节,帮助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深层次理解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水平。同时,教师研究课题必须有学生参与,教学改革和实验实训必须有学生参加,通过师徒科研工程锻炼并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其学习主观能动性。
(三)梳理教学过程主要控制点,狠抓教学过程管理质量
加强教学队伍建设,以短期培训和中长期进修相结合、岗位训练与企业锻炼相结合、自我提高与导师制相结合等多渠道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塑造严谨的教风;强化专业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主动适应产业发展变革造成的人才需求变化,开展校内校外专题调查,听取人才供给侧各方意见反馈;定期检查教学准备工作和课堂教学情况,教师作业批改、辅导答疑、毕业设计指导进行实时跟踪监测;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
(四)完善学风建设,完善专业教学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才
借鉴学生管理工作的检查监督机制,开展校—二级单位—班级三级学风建设,充分发挥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常抓不懈;以活动引领学风,借助各类影响广泛、受众面广、具有专业特色的文化活动,以活动带动学风;创建新型师生关系,引领学风建设,大一开始就开展专业教育体验,选拔副高级职称或者有企业经历教师担任班级“学业导师”,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可度,激发其专业学习热情。
(五)健全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学校牵头组建中国现代畜牧业职教集团(校企联盟),不断加强校企合作,合作的深入给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带来理念的更新、体制机制的变革以及自身基本建设的加强[2],形成校企利益共同体关系;与行业龙头企业在专业、课程、师资、實训基地方面进行全方位共建,实质性提升校企协同育人质量,培养和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积极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或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当然,高职院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是长期工程,需要经过长期运行并加以不断完善。学校坚信以此构建的高职院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会使学校内部治理能力显著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可以为着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教学组织和制度保证,为其他同类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杜玉波.坚持立德树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J].成才之路,2016(35):7.
[2]罗彦,唐勇.关于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0(14):13-14.
◎编辑 栗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