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传过程中强化短期记忆与笔记法辅助相结合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czbczbcz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交流合作的日益密切,中国一带一路的推进等,使得无论在正式的会谈中,还是日常接待陪同等场合中,都需要大量的口译人才。然而,根据大量的调查研究显示,口译工作者在做交替传译的过程中,如何做到高质量的话语输出却一直是一个问题。针对此问题,大多数口译初学者都认为笔记记的越多,口译产出的质量越好。其实不然,就整体来讲,经过对笔记文本的深入分析显示:口译笔记者光有“量”而没有“质”(如布局混乱,信息有误或难于识别等),不能保证高水平的口译产出。(王文宇,周丹丹,王凌2010)而笔者认为,应在提高听辨能力的基础上,坚持强化短期记忆,以笔记为辅的方法来提高口译的产出质量。
  【关键词】交替传译;短期记忆;笔记法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countries are getting closer and closer, and the promotion of One Belt And One Road in China, a large number of interpreters are needed in both formal talks and daily receptions and escorts. However, according to a large number of investigations and studies, how to achieve high-quality discourse output has always been a problem for interpreters in the process of 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most beginners believe that the more notes they take, the better the quality of interpretation output will be. In fact, this is not the case. On the whole,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notes shows that the pen reporters only have “quantity” rather than “quality” (such as disordered layout, incorrect information or difficulty in identifying), which cannot guarantee a high level of interpretation output. (Wang Wenjun, Zhou Dandan, Wang ling, 2010).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on the basis of improving listening ability, short-term memory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notes should be taken as auxiliary methods to improve the output quality of interpretation.
  【key words】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 Short-term memory; Notes method
  【作者簡介】齐丹,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口译本身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富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口译员有极强的反应和听辨能力,这就要求口译员不但要对源语言做到充分的理解,还要求口译员要在极短的时间内以目的语的形式高质量的产出话语。那么,由此我们可知,在口译员产出话语之前,口译工作者不但需要对源语言进行听力上的分析和理解,还要在短时间内储存短期记忆并完成笔记以便进行话语输出的辅助。因为我们都知道,在交替传译的过程中,口译员听完并理解源语言后,只有凭借储存的短期记忆和所记的笔记完美结合,才会有高质量的交替传译。现在,我们假设口译员在听力都理解了的情况下,如何用储存的短期记忆与笔记法完美的配合,从而达到可以产出高质量话语的目的呢?因为,对于如何强化短期记忆,又如何将短期记忆与笔记法有效结合,都是困扰口译学者,尤其是口译初学者的问题。本文就认知心理学家提出的工作记忆概念出发,从短期记忆与交替传译的关系,以及短期记忆与笔记法的优点等角度,着重分析如何强化短期记忆,以及短期记忆与笔记法相结合的重要性,并提出可行的有效方法。
  一、研究背景
  经过大量的理论研究证实,口译员在交替传译的过程中,仅凭笔记是无法全面,准确的记住一段较长的讲话或者发言的全部内容,尤其对于口译初学者,因为他们太在乎笔记,唯恐漏掉一个单词,由此将大量的精力放在笔记上,却影响了对发言内容的理解,因此会遗漏信息,导致主次信息不明确,逻辑混乱等。而单凭大脑记忆也无法做到将发言内容全部高质量的产出。因为一般的发言当中都会出现人名,地名,数字等重要信息,而这些信息如果单凭记忆的话会给大脑增加重重困难。所以行之有效的方法,应该是合理分配记忆与笔记的关系,既不能过分的依赖笔记,也不能过分依靠脑力。
  二、短期记忆与交替传译的关系
  要明白短期记忆与交替传译的关系,首先就要明白短期记忆的概念。心理学家将人的记忆可分为短期记忆(STM,short term memory)和长期记忆(LTM,long term memory)。其中与长期记忆相比,短期记忆对信息的储存时间较短,信息储存的容量即记忆广度(memory span)也是有限。在未经复述的条件下,大部分信息在短期记忆中保持的时间较短,通常在5-20秒,最长不超过1分钟。根据美国心理学家G.米勒的论文《神奇数7加减2:我们加工信息的能力的某种限制》中的报告,通过复述3至12位随机排列数字表的实验发现,信息一次呈现后,被试能回忆的最大数量——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为7±2个单元。幼儿的记忆广度更为有限,通常是4±1个单元。   短期记忆与交替传译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交替传译对短期记忆的影响。在经过大量的交替传译对短期记忆的影响研究中,最为普遍的做法是在口译实践中,通过观察不同口译员在工作中的工作记忆广度,来衡量口译员工作记忆的能力。同时比较交传活动与其他活动(如阅读,听力,试译,影子练习等)在任务完成后信息保持效果方面的差异,以此来推断交传与其他活动在记忆效果上的区别 ,以及交传对短期记忆的影响,试图分析内在原因并提出推断或解释。大量的研究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交替传译后的信息保持或回忆基本上要高于听力或者同传等其它语言类活动。对此,人们有以下几种解释。
  (1)根据认知心理学工作记忆的工作原理,在口译员工作的过程中,交替传译给口译员一个不需要与源语言同时产出的时间,这样就没有了译出语的干扰,使得交传后的回忆效果要好于同时产出译入语的现像活动。(Cook1991;Zechmeister1982)
  (2)还有一种解释是,交传的口译员有笔记的辅助,在眼睛看所到并记录下来的东西一定会比只能用耳朵听的最终效果要好的多。
  2.短期记忆在交传中的作用与影响。交替传译对工作记忆的要求非常之高,也确实影响的口译员的记忆效果,可是很多口译人员,尤其是优秀的口译人员,依然能很好地完成口译任务,这又是为什么呢?短期记忆在交传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对此,经过大量的实验,调查和研究,给出了以下解释。
  (1)交传对口译员记忆的压力,外加口译员长期的口译实践,促进了口译员的短期记忆能力,而出众的短期记忆能力又使得口译员可以圆满的完成口译任务。虽然短期记忆的广度有限,保持的时间也较短,但识记材料和工作容量会不断变化,并且其工作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认知心理学有关工作记忆方面认为。
  (2)交传对口译员的记忆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改善了短期记忆容量协调分配的能力。这种情况更能有效地提高译员的口译质量和产出效果。
  三、如何强化短期记忆
  由于短期记忆中的信息保持的时间很短,容量又有限。如果插入新的识记活动,信息超出容量,信息很快会被口译员遗忘,而且无法恢复。那么如何提高或强化短期记忆就成为每一个口译员所面对的问题。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记忆力的好坏主要和记忆的三个过程有关:编码,储存和提取。短期记忆就是第二个过程-储存。影响记忆力的因素根据大量的研究证实,其受口译员是否有意学习;加工水平;环境干扰;练习情况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提高短期记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默读复述。如果口译员对信息进行复述,可以使即将消失的微弱信息重新强化,变得清晰,稳定,再精细复述就可以转入长期记忆加以保持。因此,默读复述是使短期记忆增强的关键。
  增加对口译员的训练实践。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口译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性研究,借助工作记忆能力的各种测量工具,考察了口译活动与其他活动对工作记忆能力的不同影响(Darò , 1994 ;Darò
其他文献
【摘要】诗歌在高中英语教材中较少出现的文学体裁, 因此诗歌教学也在高中英语课堂中显得格外新鲜有趣、充满魅力。本文以牛津教材《A Red Red Rose》诗歌教学实践为例,带领学生领略英语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意象美、情感美和创作美,充分发挥英语诗歌教学的美育价值。  【关键词】英语诗歌教学;美育价值  【作者简介】秦飘玲,江苏省常州市第五中学。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2017版)》 指出,
【摘要】一节好的阅读课,除了主题明确,设计流畅,活动有趣,学生配合,更重要的是思维的深度,让孩子在读中学会思考,学会品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才会让阅读课变得有灵魂,本文谨遵英语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思想的指导,以九年级的一堂阅读课为例,阐述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思维品质;思维方式;螺旋式阅读任务;审辩性思维  【作者简介】郑余玲,女,汉族,浙江宁波,江北外国语
【摘要】在农村初中,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存在着只能写、不能说的现象,认为自己的发音不好,不愿意主动进行口语训练。设立英语角,能够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英语平台,使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发展。在本文中,我将从教学实践入手,探索如何利用英语角提高农村初中生的口语能力。  【关键词】农村初中口语教学;英语角;途径  【作者簡介】卢微,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辛冲二中。  当前,英语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才的必备能
【摘要】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是小学生英语教学的基础内容,开展小学生英语词汇教学对于打好学生英语基础,学好和说好英语都具有重要意义。就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来说,其中存在的問题还比较突出,对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措施,优化词汇教学。本文分析了小学英语词汇的特点,分析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究开展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小学英语;词汇教学;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赵跃,安徽省
【摘要】教师话语是教师组织课堂、讲解知识的重要媒介,因此教师话语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家和教育学家关注的热点,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以及教师都在教师话语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随着《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颁布和实施,我国的高校英语课堂教学面临着改革,因此最近几年高校英语教育取得了大量的改革成果。教师话语作为课堂的重要元素也呈现出巨大的变化,国内外研究者近年来对于教师话语的研究
【摘要】英语写作既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手段,也是针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一个考验。本文针对初中英语写作中出现的错误及相应解决对策进行分析,旨在提升初中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引领学生走向成功。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错误;应对策略  【作者简介】姚变芳,甘肃省通渭县陇川初级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英语写作是四项基本语言技能之一,是培养和提高语言能
【摘要】大学英语课程兼具实用性和人文性,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英语听说课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往往会集中于技能训练而忽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改革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传统授课模式、提升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思辨性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关注的重点问题。本研究基于2001版认知目标分类法,探索构建大学英语听说课思辨教学模式,针对思辨能力不同层次制订不同的教学任务,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初步成果。  【关键词】大学英语听
【摘要】在新媒体环境下,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困境主要是由于教学生态系统生态因子的生态位混乱和违反教育生态学规律造成的。基于教育生态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转变教师角色观念,提高信息素养,完善教师发展体系;转变学生学习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学校硬件和软件建设,构建生态化教学环境。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大学英语教学;教学模式构建  【作者简介】秦玉(
【摘要】图画作为适用于英语初学者的直观教具,在视听教学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进一步明确直观教具在中学英语教育中的重要性及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使图画教具的运用价值在中学英语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图画教具;中学英语教育  【作者简介】瞿辉(1985-),女,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助教,硕士。一、关于图画教具的一般观点  图画作为英语教学课的工具,其基本特征之一是通过真实物体,图片,
【摘要】本文基于跨文化意识的内涵,从中学英语教育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入手,结合当前的英语教育现状,探究了在中学英语教育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方法。我们认为中学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工作核心在于课堂的设计者——英语教师。所以,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强化英语教师的跨文化素质、丰富英语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跨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创设跨文化环境四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