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一套书是一个月前才出现在我的书桌上的。
第一次不是带着满腔的喜悦与期待望着一套自己选购的新书,这种感觉很奇妙。选购这一套书多少带点任务感,好像学生时代老师布置的作业,不管你愿不愿意去完成但都必须认真去做,因为将来要检查。而今布置这项任务的不是别人,是自己,是我所从事的职业。
记得前一段上课说到一个非常有名的历史典故,想象中师生热情互动生动讨论的那一幕竟然没有出现,代之的是学生一脸的无知和迷茫,我的失望感如潮水般涌来。后来又几次出现这样的情形,我生气的批评了学生,这些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口熟能详的经典孩子们知道的竟然寥寥无几,这怎么能行?学习语文需要了解的东西非常多,尤其历史知识。现代汉语中的不少词语,特别是成语典故,多半出自各种历史书籍。在一些古今的典范作品中,运用史实的地方更不少见。严厉的批评之余,我要求学生课下多读一些历史方面的书籍,不要再这样“无知无畏”下去。
话说出口的那一刻,我也悄悄地脸红了,因为我想起了自己备课时查资料写批注狂补历史知识的情景。还有在许久之后讲到另一篇课文我翻找历史背景时,突然发现的两段历史的前后衔接而带来的恍然大悟。每每及此,我都发誓要好好读一读历史,不要再这么无知下去,但是总被各种借口无限往后推迟。所以当这一套崭新的《上下五千年》出现在我的书桌上的时候,个中滋味就变得尤其复杂了。
这是最受大家推崇的一个版本,由林汉达、曹余章编撰,封面上栩栩如生的陶俑、商鼎让我首先感到一股厚重的历史气息,翻开书页,这幅源远流长、夹杂着无尽血雨腥风的漫长画卷才在我的面前逐渐重现。该书记载了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公元1840年清朝末年约4000多年的历史,它就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古往今来颠古不破谁都不得不承认的道理,有许多思想品格和道德情操至今仍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印象深刻的内容有很多,却不是那些从小就听说过的经典故事,而是自己完全就不熟稔的历史片段,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并不都是成王败寇,也有许多并不起眼的小人物,因为某一句话、某一个举动却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了一朵朵浪花,在这漫长的画卷上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印记。有时候我甚至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大人物的一己之力决定了历史,还是小人物的群策群力决定了历史的走向。
读着历史,也在不断地比照着当下。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自是不言而喻的,可是历史的主宰者,人的变化却显得特别奇妙。书中那遥远的名字既熟悉又陌生,他们是一个个符号的代名词,比如忠肝义胆,再比如义薄云天。他们是真实的人,真实的程度若按当下社会的标准来说,应该是活在真空中。他们为了信仰活的自我,锦衣玉食者为了返璞归真可以千金散尽穷困致死;窘迫潦倒者为了心中信念衣食无着却仍然甘之若饴。当然,贪婪者从一而终都是一副面孔,他们的欲求赤裸而真实,我觉得这更贴近于一个最真实的人的表达,自我,本真。可当下,疲惫是每一张面孔共有的表情。记得曾有一篇评论说到,当下人性中最显露的一面是奴性,面对权贵的卑躬屈膝,针对上层的曲意逢迎,可是一转脸看到贫贱,却是一脸的憎恶表情。这是一种进步还是退化呢?
书挺厚,还没有看完。这样的感受或许不久就又改变了吧!可是历史不就是这样的吗?且看、且感吧!因此让学生从小读一些历史,对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陶冶他们的美好情操无意识有益的。
第一次不是带着满腔的喜悦与期待望着一套自己选购的新书,这种感觉很奇妙。选购这一套书多少带点任务感,好像学生时代老师布置的作业,不管你愿不愿意去完成但都必须认真去做,因为将来要检查。而今布置这项任务的不是别人,是自己,是我所从事的职业。
记得前一段上课说到一个非常有名的历史典故,想象中师生热情互动生动讨论的那一幕竟然没有出现,代之的是学生一脸的无知和迷茫,我的失望感如潮水般涌来。后来又几次出现这样的情形,我生气的批评了学生,这些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口熟能详的经典孩子们知道的竟然寥寥无几,这怎么能行?学习语文需要了解的东西非常多,尤其历史知识。现代汉语中的不少词语,特别是成语典故,多半出自各种历史书籍。在一些古今的典范作品中,运用史实的地方更不少见。严厉的批评之余,我要求学生课下多读一些历史方面的书籍,不要再这样“无知无畏”下去。
话说出口的那一刻,我也悄悄地脸红了,因为我想起了自己备课时查资料写批注狂补历史知识的情景。还有在许久之后讲到另一篇课文我翻找历史背景时,突然发现的两段历史的前后衔接而带来的恍然大悟。每每及此,我都发誓要好好读一读历史,不要再这么无知下去,但是总被各种借口无限往后推迟。所以当这一套崭新的《上下五千年》出现在我的书桌上的时候,个中滋味就变得尤其复杂了。
这是最受大家推崇的一个版本,由林汉达、曹余章编撰,封面上栩栩如生的陶俑、商鼎让我首先感到一股厚重的历史气息,翻开书页,这幅源远流长、夹杂着无尽血雨腥风的漫长画卷才在我的面前逐渐重现。该书记载了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公元1840年清朝末年约4000多年的历史,它就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古往今来颠古不破谁都不得不承认的道理,有许多思想品格和道德情操至今仍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印象深刻的内容有很多,却不是那些从小就听说过的经典故事,而是自己完全就不熟稔的历史片段,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并不都是成王败寇,也有许多并不起眼的小人物,因为某一句话、某一个举动却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了一朵朵浪花,在这漫长的画卷上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印记。有时候我甚至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大人物的一己之力决定了历史,还是小人物的群策群力决定了历史的走向。
读着历史,也在不断地比照着当下。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自是不言而喻的,可是历史的主宰者,人的变化却显得特别奇妙。书中那遥远的名字既熟悉又陌生,他们是一个个符号的代名词,比如忠肝义胆,再比如义薄云天。他们是真实的人,真实的程度若按当下社会的标准来说,应该是活在真空中。他们为了信仰活的自我,锦衣玉食者为了返璞归真可以千金散尽穷困致死;窘迫潦倒者为了心中信念衣食无着却仍然甘之若饴。当然,贪婪者从一而终都是一副面孔,他们的欲求赤裸而真实,我觉得这更贴近于一个最真实的人的表达,自我,本真。可当下,疲惫是每一张面孔共有的表情。记得曾有一篇评论说到,当下人性中最显露的一面是奴性,面对权贵的卑躬屈膝,针对上层的曲意逢迎,可是一转脸看到贫贱,却是一脸的憎恶表情。这是一种进步还是退化呢?
书挺厚,还没有看完。这样的感受或许不久就又改变了吧!可是历史不就是这样的吗?且看、且感吧!因此让学生从小读一些历史,对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陶冶他们的美好情操无意识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