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伤性休克是指由于机体遭受严重创伤刺激,通过血--神经反射引起的伴有骨折或脏 器损伤导致严重失血的一系列合并症,临床上亦称 失血性休克。机体遭受严重创伤后,发生血容量减少的原 因常见于:①机体重要 的实 质性脏器或大血管损伤,导致大量失血或血浆外渗,而又未能 及时纠正;②肢体挤压伤后 软组织的血管 内血浆大量外渗到组织间隙;③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造成血流障碍,使回心血量及左心排血量减少,属于相对性血容量减少。本文介绍我院急诊科60例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抢救经验及护理体会: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急诊科从2007年 l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多发性创伤所致失血性休克病人 60例。其中男45例,女 15 例。年龄最小 2岁,最大 80岁。受伤时间至急诊科就诊时间 1~7h。其中颅脑损伤合并下肢骨折 16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其他部位软组织伤23例、严重胸部伤5例、腹部外伤5 例。开放性损伤39例,闭合性损伤 21例。交通事故伤42例,机械损伤13例,跌落伤5例。
2结果
本组60例因及时作出诊断并实施急救护理,在急诊科进 行分诊后及时上送手术室治疗,成功率达 96.7%(58/60),其中53例经抢救后收缩压较入科时均升高 4kPa,2例严重胸部伤致重度休克未能纠正而死亡,死亡率 3.3%(2/60)。
3抢救与护理
3.1早期伤情评估
采取 “一看二摸三听四测压”的方法迅速建立休克诊断:一看伤者神志表情和面色,皮肤、甲床及 黏膜颜色,出血部位及伤口敷料浸染程度。肢端颜色,瞳孔 大小等;二摸伤者头部、指 (趾)端、皮肤温度;三听伤者 有无呻吟,有无异常声响如吮吸声,喘鸣音;四测血压及脉 压的变化,在对伤者进行观察时,首先应清楚伤者在休克前期或初期,由于血流动力学、心、肝、肾及内分泌等方面一系列代偿原理的作用,使机体处于代偿 期,血压可保持正常,而心率增快,如此时只注意血压而不注意心率的变化,一旦血压降低,则己达休克失代偿期,病情恶化,易造成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失去抢救时机[1]。因此,当护士接诊严重创伤患者时一定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临床 表现的变化,创伤性休克患者最突出的表现是口渴、烦躁、面色苍白等,虽经补液而病情无好转时应积极抗休克治疗。
3.2 液体复苏
早期、快速、足量扩容是液体复苏,抢救休 克成功的关键。原则要求液体的电解质浓度与正常血浆相似,渗透压及渗透量与全血相似。①快速建立 2~3条静脉输液通 路,输液输血,补充血容量。②入科后 30min内输入平衡 液 1000~15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 500ml或 706代血浆 500ml,或输液泵加速输液。在外出血得到控制而无内出血 的情况下,血压一般可升高 4kPa左右。③复苏液体首先选 取用晶体液 (平衡液、生理盐水及高渗氯化钠溶液),能 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速度,改善微循环。④预防和纠正酸中毒及预防发生不可逆性休克。常用的胶体液 有全血、血浆、人体白蛋白、右旋糖酐及羟乙基淀粉等。
3.3复合伤的观察与处理
对脑、胸、腹复合伤者除生命体征的观察外,还要了解胸、腹情况。昏迷者戴冰帽或人工冬眠疗法,但应谨防冻伤。注意观察胸部有无三凹征,腹部有无波动感。开放性胸腹伤病情较易观察;而闭合性胸腹伤应掌握以下几个方面:①多合并其他部位损伤;②受累脏器主要为挫裂伤,内出血及伤情进展观察较困难,影像学诊断有较大帮助;③多有胸部多根肋骨骨折或肺挫伤,伤后多合并呼吸困难;因此,在休克复苏的同时要充分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④在抗休克治疗同时,应积极做好术前准备,争取手术时间。
3.4休克复苏的判断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低血压是休 克的本质。近年来,随着微循环学说的不断发展,在对休克 的认知上,己放弃了单纯的低血压观点,向以毛细血管灌 注不良为中心的微循环衰竭的理论转移,因此,休克治疗的 关键是解除微循环系统因血管收缩所致的组织灌注不良,只有组织器官能得到充分血供,才能恢复功能。所以,对休克 复苏的判断标准应以血液动力学稳定为基础,纠正氧代谢紊 乱和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为目的。判断休克复苏的临床指征如下:①神志完全清醒;②四肢温暖,唇甲转红;③尿量 >30ml/h;④中心静脉压 0.558~1.18kPa,颈外静脉饱满;⑤血压及脉搏正常,脉压差~4kPa(30mmHg)。以上体征应持续12h以上为一段落。
参考文献
[1] 陈晓玲、陈美芹、甄子慧.60例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J].rfl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0,(10):2097.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急诊科从2007年 l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多发性创伤所致失血性休克病人 60例。其中男45例,女 15 例。年龄最小 2岁,最大 80岁。受伤时间至急诊科就诊时间 1~7h。其中颅脑损伤合并下肢骨折 16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其他部位软组织伤23例、严重胸部伤5例、腹部外伤5 例。开放性损伤39例,闭合性损伤 21例。交通事故伤42例,机械损伤13例,跌落伤5例。
2结果
本组60例因及时作出诊断并实施急救护理,在急诊科进 行分诊后及时上送手术室治疗,成功率达 96.7%(58/60),其中53例经抢救后收缩压较入科时均升高 4kPa,2例严重胸部伤致重度休克未能纠正而死亡,死亡率 3.3%(2/60)。
3抢救与护理
3.1早期伤情评估
采取 “一看二摸三听四测压”的方法迅速建立休克诊断:一看伤者神志表情和面色,皮肤、甲床及 黏膜颜色,出血部位及伤口敷料浸染程度。肢端颜色,瞳孔 大小等;二摸伤者头部、指 (趾)端、皮肤温度;三听伤者 有无呻吟,有无异常声响如吮吸声,喘鸣音;四测血压及脉 压的变化,在对伤者进行观察时,首先应清楚伤者在休克前期或初期,由于血流动力学、心、肝、肾及内分泌等方面一系列代偿原理的作用,使机体处于代偿 期,血压可保持正常,而心率增快,如此时只注意血压而不注意心率的变化,一旦血压降低,则己达休克失代偿期,病情恶化,易造成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失去抢救时机[1]。因此,当护士接诊严重创伤患者时一定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临床 表现的变化,创伤性休克患者最突出的表现是口渴、烦躁、面色苍白等,虽经补液而病情无好转时应积极抗休克治疗。
3.2 液体复苏
早期、快速、足量扩容是液体复苏,抢救休 克成功的关键。原则要求液体的电解质浓度与正常血浆相似,渗透压及渗透量与全血相似。①快速建立 2~3条静脉输液通 路,输液输血,补充血容量。②入科后 30min内输入平衡 液 1000~15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 500ml或 706代血浆 500ml,或输液泵加速输液。在外出血得到控制而无内出血 的情况下,血压一般可升高 4kPa左右。③复苏液体首先选 取用晶体液 (平衡液、生理盐水及高渗氯化钠溶液),能 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速度,改善微循环。④预防和纠正酸中毒及预防发生不可逆性休克。常用的胶体液 有全血、血浆、人体白蛋白、右旋糖酐及羟乙基淀粉等。
3.3复合伤的观察与处理
对脑、胸、腹复合伤者除生命体征的观察外,还要了解胸、腹情况。昏迷者戴冰帽或人工冬眠疗法,但应谨防冻伤。注意观察胸部有无三凹征,腹部有无波动感。开放性胸腹伤病情较易观察;而闭合性胸腹伤应掌握以下几个方面:①多合并其他部位损伤;②受累脏器主要为挫裂伤,内出血及伤情进展观察较困难,影像学诊断有较大帮助;③多有胸部多根肋骨骨折或肺挫伤,伤后多合并呼吸困难;因此,在休克复苏的同时要充分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④在抗休克治疗同时,应积极做好术前准备,争取手术时间。
3.4休克复苏的判断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低血压是休 克的本质。近年来,随着微循环学说的不断发展,在对休克 的认知上,己放弃了单纯的低血压观点,向以毛细血管灌 注不良为中心的微循环衰竭的理论转移,因此,休克治疗的 关键是解除微循环系统因血管收缩所致的组织灌注不良,只有组织器官能得到充分血供,才能恢复功能。所以,对休克 复苏的判断标准应以血液动力学稳定为基础,纠正氧代谢紊 乱和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为目的。判断休克复苏的临床指征如下:①神志完全清醒;②四肢温暖,唇甲转红;③尿量 >30ml/h;④中心静脉压 0.558~1.18kPa,颈外静脉饱满;⑤血压及脉搏正常,脉压差~4kPa(30mmHg)。以上体征应持续12h以上为一段落。
参考文献
[1] 陈晓玲、陈美芹、甄子慧.60例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J].rfl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0,(10):2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