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环境布置——班级文化建设的突破口
教室是聋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重要的育人阵地。整洁、优美、舒适的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操,激发聋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因此,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应以教室的环境布置为突破口。
在教室的布置过程中,除了应注意其审美要求外,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应鼓励每一位聋生积极参与到教室布置的过程中去,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去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感受美、体验美,并不断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另外教室的布置在内容选择上要符合班级聋生实际,真正发挥其育人的功能。如我班教室的布置,在正前方贴有班风、国旗;后墙贴有中国地图、世界地图、班级荣誉榜,还有结合班级学生年龄特点师生共同创作的诗歌《十八岁的天空》;左侧墙上是“我们的榜样”“我们的格言”,用中外优秀残疾人的先进事迹及格言警句来激励聋生;右侧墙上是一个小女孩牵着风筝奔向远方,后面留下的是她成长的足迹,同学们给这一栏命名为“腾飞从这里开始”,并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写在了这一栏中。这样一个精心打造的环境,让聋生充分感受到了一种家的温暖。
二、制度——班级文化建设的有力保证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学校,有学校的校规,而对于一个班级来说也应有自己的班规。与校规相比,班规应更加细化,更加贴近班级聋生的实际,同时还应体現其可操作性。多年来,我班班规的制订充分体现了聋生民主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所有的班规都是在聋生共同参与讨论的基础上产生的。也正因为取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同,所以在执行的过程中聋生普遍能自觉遵守。即便是违规了,他们也能自愿地去接受惩罚。久而久之,班规在聋生中成了自觉行动的指南,有效地指导着他们向即定的目标迈进,为良好班风的形成提供了有力保证。
三、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的引导者
班主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根”,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充当着引领者的角色。首先班级目标是由班主任提出来的。其次班级文化的建设也是在班主任有目的的引导下,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而逐步完成的。可以说,班主任的个性、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知识素养直接影响着班级文化建设的质量。因此,作为聋校的班主任应努力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正确理解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应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聋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应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影响和带动班集体向班级目标迈进。
四、班干部——班级文化建设的领跑者
班干部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说班主任是班级文化的“根”,那么班干部就是班级文化的“叶”。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班主任要慎重选拔培养班干部。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班班干部一直是以聋生自愿报名为基础,然后再由学生推选、教师把关而产生。由于班级人数少,所以每位聋生都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找到一个合适的岗位。对于班干部的任职情况,班级定期组织学生自评、互评,然后再进行适当的调整,力求让每一位聋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五、活动——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现如今,大多聋校都采用的是封闭式的管理模式,聋生早已厌倦了枯燥单调的学习生活。他们渴求一种多维的、多层次的、多色彩的立体生活。从这一点出发,班主任应鼓励聋生积极参与到校内外的各项活动中来,让聋生在活动中展现自我,学会与他人交往合作,懂得理解、尊重、关心他人。如在与聋生共同阅读《讲给孩子的100个真情故事》中,让聋生懂得亲情、友情、爱情,情情重要;在与校内外的手拉手互助活动中,让聋生懂得怎样与他人交往;在为社区的服务活动中,让聋生增强责任意识和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在参加法院的旁听活动中,让聋生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去工厂企业的参观活动中,让聋生感受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在田间的实践劳动中,让聋生体验父母劳动的艰辛;在与孤儿院孩子们的联谊活动中,让聋生懂得感恩……
六、情感沟通——班级文化建设的催化剂
班主任在管理教育学生时,应以了解学生、理解学生为前提。要想了解、理解学生,师生间就必须加强情感交流。这种交流可以是师生坐下来,面对面的倾心长谈,也可以是教师用自己的言行来感化教育学生,同时还可以是用书面的形式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在实际工作中,第三种方式我用的最多。
多年来,我班聋生一直有坚持写日记的习惯。在日记中,他们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倾诉出来,而我则在日记的批语中给他们一些关怀、鼓励与建议。就这样,在一来一去的日记交流中,我们师生间的情感得到了加深,班级管理工作也做的越来越顺利。下面是我班学生日记的一个片段,其中她谈到了自己对“日记”的理解。“同学们,你们以为日记是什么?在我心里,日记——是母校的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每天在日记中,我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在看老师的批语时,我仿佛看到了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在与我一起聊天……一天吃过晚饭后,我看到老师还在办公室里批改日记,只见她一会儿认真地看着,一会儿脸上露出了微笑,一会儿又眉头紧锁。看来她已完全走进了我们的日记,正与我们在“日记之家”聊天呢。今天,她会与我聊些什么呢?想着想着,我不由得笑了。日记——你让我感到既温暖又幸福。”
希望大家能充分认识到班级文化建设在聋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努力探索,共同为聋生营造一个民主、团结、和谐、向上的班集体环境,让他们在这种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室是聋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重要的育人阵地。整洁、优美、舒适的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操,激发聋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因此,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应以教室的环境布置为突破口。
在教室的布置过程中,除了应注意其审美要求外,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应鼓励每一位聋生积极参与到教室布置的过程中去,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去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感受美、体验美,并不断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另外教室的布置在内容选择上要符合班级聋生实际,真正发挥其育人的功能。如我班教室的布置,在正前方贴有班风、国旗;后墙贴有中国地图、世界地图、班级荣誉榜,还有结合班级学生年龄特点师生共同创作的诗歌《十八岁的天空》;左侧墙上是“我们的榜样”“我们的格言”,用中外优秀残疾人的先进事迹及格言警句来激励聋生;右侧墙上是一个小女孩牵着风筝奔向远方,后面留下的是她成长的足迹,同学们给这一栏命名为“腾飞从这里开始”,并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写在了这一栏中。这样一个精心打造的环境,让聋生充分感受到了一种家的温暖。
二、制度——班级文化建设的有力保证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学校,有学校的校规,而对于一个班级来说也应有自己的班规。与校规相比,班规应更加细化,更加贴近班级聋生的实际,同时还应体現其可操作性。多年来,我班班规的制订充分体现了聋生民主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所有的班规都是在聋生共同参与讨论的基础上产生的。也正因为取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同,所以在执行的过程中聋生普遍能自觉遵守。即便是违规了,他们也能自愿地去接受惩罚。久而久之,班规在聋生中成了自觉行动的指南,有效地指导着他们向即定的目标迈进,为良好班风的形成提供了有力保证。
三、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的引导者
班主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根”,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充当着引领者的角色。首先班级目标是由班主任提出来的。其次班级文化的建设也是在班主任有目的的引导下,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而逐步完成的。可以说,班主任的个性、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知识素养直接影响着班级文化建设的质量。因此,作为聋校的班主任应努力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正确理解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应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聋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应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影响和带动班集体向班级目标迈进。
四、班干部——班级文化建设的领跑者
班干部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说班主任是班级文化的“根”,那么班干部就是班级文化的“叶”。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班主任要慎重选拔培养班干部。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班班干部一直是以聋生自愿报名为基础,然后再由学生推选、教师把关而产生。由于班级人数少,所以每位聋生都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找到一个合适的岗位。对于班干部的任职情况,班级定期组织学生自评、互评,然后再进行适当的调整,力求让每一位聋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五、活动——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现如今,大多聋校都采用的是封闭式的管理模式,聋生早已厌倦了枯燥单调的学习生活。他们渴求一种多维的、多层次的、多色彩的立体生活。从这一点出发,班主任应鼓励聋生积极参与到校内外的各项活动中来,让聋生在活动中展现自我,学会与他人交往合作,懂得理解、尊重、关心他人。如在与聋生共同阅读《讲给孩子的100个真情故事》中,让聋生懂得亲情、友情、爱情,情情重要;在与校内外的手拉手互助活动中,让聋生懂得怎样与他人交往;在为社区的服务活动中,让聋生增强责任意识和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在参加法院的旁听活动中,让聋生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去工厂企业的参观活动中,让聋生感受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在田间的实践劳动中,让聋生体验父母劳动的艰辛;在与孤儿院孩子们的联谊活动中,让聋生懂得感恩……
六、情感沟通——班级文化建设的催化剂
班主任在管理教育学生时,应以了解学生、理解学生为前提。要想了解、理解学生,师生间就必须加强情感交流。这种交流可以是师生坐下来,面对面的倾心长谈,也可以是教师用自己的言行来感化教育学生,同时还可以是用书面的形式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在实际工作中,第三种方式我用的最多。
多年来,我班聋生一直有坚持写日记的习惯。在日记中,他们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倾诉出来,而我则在日记的批语中给他们一些关怀、鼓励与建议。就这样,在一来一去的日记交流中,我们师生间的情感得到了加深,班级管理工作也做的越来越顺利。下面是我班学生日记的一个片段,其中她谈到了自己对“日记”的理解。“同学们,你们以为日记是什么?在我心里,日记——是母校的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每天在日记中,我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在看老师的批语时,我仿佛看到了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在与我一起聊天……一天吃过晚饭后,我看到老师还在办公室里批改日记,只见她一会儿认真地看着,一会儿脸上露出了微笑,一会儿又眉头紧锁。看来她已完全走进了我们的日记,正与我们在“日记之家”聊天呢。今天,她会与我聊些什么呢?想着想着,我不由得笑了。日记——你让我感到既温暖又幸福。”
希望大家能充分认识到班级文化建设在聋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努力探索,共同为聋生营造一个民主、团结、和谐、向上的班集体环境,让他们在这种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