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中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表现形式的阐述,进一步剖析了发生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原因,从而提出了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途径,就是要坚持诚信原则。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表现形式;原因;解决途径;诚信原则
会计信息是以货币来表示,表明企业在一定时点上或一定时期内的资本运动的状况和经营成果。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即会计信息的提供必须是真实的、客观的。
会计作为一种管理实践,其目的是理解和控制再生产过程。现实的再生产过程五花八门,纷繁复杂,出于对经济效益和经济利益的追求,会计以价值抽象来总结和控制再生产活动,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费用”这样两个模型来体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因而是一种科学的抽象。应该说这种抽象绝非100%的符合,但通过这种抽象,人们可以更深刻更本质地理解和控制再生产过程。所以,会计的真实性虽不是100%地符合,却是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的真实。
我们知道,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真实的会计信息能使会计信息用户掌握情况,正确进行决策。如国家政府管理部门准确判定经济运行情况,制订宏观经济政策,合理配置资源;投资人了解企业的经济能力;企业管理当局作出正确的经营策略和投资计划;其它利益相关者获取企业支付工资的水平、企业形象、环保措施、产品质量及服务保障等方面的资料。
会计信息,从哲学层次讲属于意识范畴,是观念上或主观的东西。主观能否反映客观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客观。直接影响着会计工作的成败和效率。但在会计实际工作中,即使严格按准则行事,对相同的会计原始资料进行处理,不同的会计人员也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因为会计的确认、计量中的主观因素在所难免。由于会计人员的学识水平、经验、习惯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出现不同的处理结果是可以理解的,这样,利润作为收入和费用的配比结果,自然也就不同了,但这种差别仅是期间损益上的差别。因此,会计准则在承认并允许这种差别的同时,还规定了一贯性这样一项十分重要的原则,即无论选择什么样的会计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如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确需改变时,必须将变更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说明。
然而,现实社会中,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以及法律的不断健全和完善,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有越演越烈之势。它就象一个毒瘤,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桎梏。其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主面:
第一、企业法人为了侵吞企业财产,偷逃税款,强迫会计人员做假帐;虚开或代开增值税发票;瞒报收入、利润,多报成本费用,以达到个人私利目的。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一个独立利益主体,企业法人拥有很大的权力,企业的股东会或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会大都形同虚设,这就给企业法人滥用权力创造了条件。有的企业大小事务完全由法人说了算,会计人员明知不对,也只能忍气吞声,如果不照办,就可能弄掉饭碗;如果照办,又违背了职业道德,严重的还可能触犯刑律;当然也有企业法人伙同会计人员造假,用少计债务,虚增利润骗取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信任,以达到骗取银行贷款和投资的目的。
第二、设立账外账或一个企业几套账的做法。目前,金融和非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等单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现象。笔者的一位同学曾在省内的一家公司做会计,这家公司的老总指挥会计设了三套账,对内的一套账是真实反映公司经营状况的,对外的两套账,其中一套是对银行的,反映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利润高,目的是争取获得银行贷款;另外一套账是对税务部门,反映的是亏损,目的是偷逃税款。1998年国家审计署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总行及部分分支机构进行审计,发现两家银行共少计收入和多计支出86亿元,漏缴税金9亿元,私设小金库747个,金额达7.9亿元。
第三、利益驱动审计造假。2001年,美国最大的能源业巨头安然公司向纽约法院申请破产,创下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公司破产记录。其原因就是安然公司利用复杂的账务合伙形式,虚报盈余5.91亿美元,俺盖债务25.85亿美元。而为安然公司出具审计报告的是全球最负盛名的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国际公司,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把调查安然公司涉嫌造假的事一公布,公司的股份就从每股90美元跌至宣布破产前的每股26美分,投资者为此损失惨重。而在此之前,安达信还在一份投资报告中称安然公司的股票最具升值潜力。当安然破产时,安达信公司居然在几个月内销毁了相当数量的与安然公司有关的敏感财务文件。在国内,类似这样的出具假审计报告骗取上市的情况也不少。如“琼民源”、“红光实业”、“大庆联宜”、“康赛”、“郑百文”等等。一部分审计机构为了收费,不顾执业规格和职业道德,明知不实的资产,也给予验资证明。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从广义的角度来说,会计信息不可能做到完全真实,就象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一样,首先会计本身是建立在会计假设基础之上的,而假设必须满足一定条件才能成立,会计主体假设界定会计记录和反映的是特定主体的经营活动。即不包括会计主体的非经济活动,更不包括同行业及相关行业的信息,现代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兼顾经济增长和社会责任两个方面,会计信息用户已不满足以企业为主体提供的会计信息,他们还要了解企业之外的信息,如企业的社会成本,社会绩效考核以及环境的影响等。
持续经营假设是假定企业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和清算,事实上,这一假设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市场风云变幻无常的今天,企业破产或兼并的情况随处可见。那些能做到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企业就能继续生存,反之将被历史淘汰。
会计分期假设把客观经济的动态过程,人为地划分为一段段静止状态,据以分段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提供有关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会计信息。这种人为划分期间,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采用“待摊”、“预提”等方式,去处理会计业务,必然导致客观经济现实与会计结果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背离。
货币计量假设指会计主要应用货币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计量,它排斥货币计量和非财务信息。如自创、商誉、衍生金融工具。环境资源价值、社会责任等;由于会计信息不能提供这些对信息用户有用的需要的相关非货币信息。故货币计量本身固有的缺陷还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因此,建立在会计假设之上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是在所难免的。
其次,会计原则、会计方法、会计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比如,会计方法中,固定资产折旧提取可选择直线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对期末固定资产净值和收益都会有不同的影响;会计原则中的重要性原则,谨慎性 原则相互之间存在着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环境从法律角度上表现为会计政策法规与制度不统一,制度与制度相矛盾,特别是税法与会计制度不相协调;会计按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做账,却要按税法进行调整;从经济角度看,我国的市场经济虽已建立,但在体制上仍然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政企不分,产权关系模糊,会计政策滞后,通过会计信息反映的内容就不可能真实,甚至违背企业经营的本意。因此,广义上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具有客观性。
从狭义角度来说,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人为因索故意造成的。笔者开篇列出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三种形式其实都是人为因素故意产生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并对《会计法》、《企业会计原则》等作了多次修订,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却没有得到彻底根治,这不但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影响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运行,而且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财政部在2000年底对159家企业进行了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发现资产不实的企业有147家,所有者权益不实的企业有155家,利润不实的企业有157家,这些数据资料表明,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据笔者所知,税务机关每年进行税收检查时,被查企业几乎没有一家不存在问题的,每年补缴的税款达数百亿元,而且年年查,年年都有问题;如果税务人员查出哪一家企业的账目是真实的、可靠的、不偷逃税款,反而觉得不正常。这多么具有讽刺意味!当然,对于会计信息失真,有的人认为是企业内部管理混乱造成的;有的人认为是会计人员具有双重身份或素质低下,做假账造成的;有的人认为是社会中介机构(如为企业出具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提供虚假的审计报告造成的;也有的人认为是社会分配不公平,存在着贪污、贿赂、权钱交易等社会腐败现象给一些人带来了心理不平衡造成的;也有的人认为是法律不健全,执法环境差,惩治不力造成的等等原因。但笔者认为,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不管是客观因素造成的,还是人为的主观因素造成的,只要社会存在着、向前发展着,这种现象就会存在。关键问题是,面对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如何来防范,并把会计信息失真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这就是本文探讨的另一个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办法——诚信原则。
2001年,朱镕基总理分别在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和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时,提出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的十六字原则,和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都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诚信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诚信体现的是最根本的法律关系和社会关系,体现的是市场经济的道德理念和法律意识,反映的社会交往赖以维系和发展的基础。诚信为本,不做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规则,谁不按规则办事,谁就会受到惩罚。谁不讲诚信,谁就无法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
社会经济环境主导着会计服务的发展方向。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已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经济全球化已呈不可逆转之势。全球性贸易往来,资金流动和技术革命,正在推倒各国的经济壁垒,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个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整体。世纪的全球化革命使世界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密切联系,而且,只要世界经济健康发展,这种联系就只能越来越紧密。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全球性市场将逐渐形成,自由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发展方向,国际间资本流动加速,国际金融体制得到完善,国际产业分工细化,跨国公司将从全球性战略目标出发制定经营对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兼并、合并也将更加频繁。资本市场的全球化将推动全球经济的迅速增长,但是,与之相伴而生的风险也越来越大。这种全球化的社会经济环境下,诚信,就更为重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越来越紧密,对中国经济各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而深远,企业的理财环境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从企业外部金融市场发展情况来看,加入世贸组织,将使我国金融市场更加开放,发展的速度将更快,从企业内部来看,加入世贸组织,国际国内市场接轨,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对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要求更加严格。为了更好地同世界经济接轨,我国正在制订和修改一系列与世贸组织相符的法律文件和与会计有关的文件。如重新修订了《会计法》,颁布了十三项新的会计准则。这些法规和准则的出台,对财会人员的政策水平,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财会人员不仅要加强执业资格考核,而且还要加强职业道德的考核,对企业法人也要进行诚信教育,使法人认识诚信为本的重要性,树立诚信为本的思想,从源头上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另外,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的管理,使他们在开展审计工作时,以“公正”作为执业原则,以“诚信”作为执业灵魂,充分发挥中间机构督察的作用,为此,要特别重视注册会计师的诚信教育。当巨大的经济利益与严肃的道德规范发生碰撞时,通过潜移默化的诚信教育,使天平倾向于道德规范;只有诚信为本,才能使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得到有效的扼制,依靠法律强制推行会计信息真实,效果往往不佳;只有通过法律和道德教育双管齐下才能使会计信息趋向真实。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是会计信息用户的生命,它的真实与否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用户决策的成功和失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诚信原则将在会计信息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表现形式;原因;解决途径;诚信原则
会计信息是以货币来表示,表明企业在一定时点上或一定时期内的资本运动的状况和经营成果。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即会计信息的提供必须是真实的、客观的。
会计作为一种管理实践,其目的是理解和控制再生产过程。现实的再生产过程五花八门,纷繁复杂,出于对经济效益和经济利益的追求,会计以价值抽象来总结和控制再生产活动,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费用”这样两个模型来体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因而是一种科学的抽象。应该说这种抽象绝非100%的符合,但通过这种抽象,人们可以更深刻更本质地理解和控制再生产过程。所以,会计的真实性虽不是100%地符合,却是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的真实。
我们知道,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真实的会计信息能使会计信息用户掌握情况,正确进行决策。如国家政府管理部门准确判定经济运行情况,制订宏观经济政策,合理配置资源;投资人了解企业的经济能力;企业管理当局作出正确的经营策略和投资计划;其它利益相关者获取企业支付工资的水平、企业形象、环保措施、产品质量及服务保障等方面的资料。
会计信息,从哲学层次讲属于意识范畴,是观念上或主观的东西。主观能否反映客观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客观。直接影响着会计工作的成败和效率。但在会计实际工作中,即使严格按准则行事,对相同的会计原始资料进行处理,不同的会计人员也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因为会计的确认、计量中的主观因素在所难免。由于会计人员的学识水平、经验、习惯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出现不同的处理结果是可以理解的,这样,利润作为收入和费用的配比结果,自然也就不同了,但这种差别仅是期间损益上的差别。因此,会计准则在承认并允许这种差别的同时,还规定了一贯性这样一项十分重要的原则,即无论选择什么样的会计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如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确需改变时,必须将变更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说明。
然而,现实社会中,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以及法律的不断健全和完善,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有越演越烈之势。它就象一个毒瘤,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桎梏。其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主面:
第一、企业法人为了侵吞企业财产,偷逃税款,强迫会计人员做假帐;虚开或代开增值税发票;瞒报收入、利润,多报成本费用,以达到个人私利目的。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一个独立利益主体,企业法人拥有很大的权力,企业的股东会或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会大都形同虚设,这就给企业法人滥用权力创造了条件。有的企业大小事务完全由法人说了算,会计人员明知不对,也只能忍气吞声,如果不照办,就可能弄掉饭碗;如果照办,又违背了职业道德,严重的还可能触犯刑律;当然也有企业法人伙同会计人员造假,用少计债务,虚增利润骗取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信任,以达到骗取银行贷款和投资的目的。
第二、设立账外账或一个企业几套账的做法。目前,金融和非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等单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现象。笔者的一位同学曾在省内的一家公司做会计,这家公司的老总指挥会计设了三套账,对内的一套账是真实反映公司经营状况的,对外的两套账,其中一套是对银行的,反映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利润高,目的是争取获得银行贷款;另外一套账是对税务部门,反映的是亏损,目的是偷逃税款。1998年国家审计署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总行及部分分支机构进行审计,发现两家银行共少计收入和多计支出86亿元,漏缴税金9亿元,私设小金库747个,金额达7.9亿元。
第三、利益驱动审计造假。2001年,美国最大的能源业巨头安然公司向纽约法院申请破产,创下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公司破产记录。其原因就是安然公司利用复杂的账务合伙形式,虚报盈余5.91亿美元,俺盖债务25.85亿美元。而为安然公司出具审计报告的是全球最负盛名的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国际公司,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把调查安然公司涉嫌造假的事一公布,公司的股份就从每股90美元跌至宣布破产前的每股26美分,投资者为此损失惨重。而在此之前,安达信还在一份投资报告中称安然公司的股票最具升值潜力。当安然破产时,安达信公司居然在几个月内销毁了相当数量的与安然公司有关的敏感财务文件。在国内,类似这样的出具假审计报告骗取上市的情况也不少。如“琼民源”、“红光实业”、“大庆联宜”、“康赛”、“郑百文”等等。一部分审计机构为了收费,不顾执业规格和职业道德,明知不实的资产,也给予验资证明。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从广义的角度来说,会计信息不可能做到完全真实,就象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一样,首先会计本身是建立在会计假设基础之上的,而假设必须满足一定条件才能成立,会计主体假设界定会计记录和反映的是特定主体的经营活动。即不包括会计主体的非经济活动,更不包括同行业及相关行业的信息,现代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兼顾经济增长和社会责任两个方面,会计信息用户已不满足以企业为主体提供的会计信息,他们还要了解企业之外的信息,如企业的社会成本,社会绩效考核以及环境的影响等。
持续经营假设是假定企业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和清算,事实上,这一假设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市场风云变幻无常的今天,企业破产或兼并的情况随处可见。那些能做到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企业就能继续生存,反之将被历史淘汰。
会计分期假设把客观经济的动态过程,人为地划分为一段段静止状态,据以分段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提供有关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会计信息。这种人为划分期间,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采用“待摊”、“预提”等方式,去处理会计业务,必然导致客观经济现实与会计结果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背离。
货币计量假设指会计主要应用货币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计量,它排斥货币计量和非财务信息。如自创、商誉、衍生金融工具。环境资源价值、社会责任等;由于会计信息不能提供这些对信息用户有用的需要的相关非货币信息。故货币计量本身固有的缺陷还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因此,建立在会计假设之上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是在所难免的。
其次,会计原则、会计方法、会计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比如,会计方法中,固定资产折旧提取可选择直线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对期末固定资产净值和收益都会有不同的影响;会计原则中的重要性原则,谨慎性 原则相互之间存在着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环境从法律角度上表现为会计政策法规与制度不统一,制度与制度相矛盾,特别是税法与会计制度不相协调;会计按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做账,却要按税法进行调整;从经济角度看,我国的市场经济虽已建立,但在体制上仍然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政企不分,产权关系模糊,会计政策滞后,通过会计信息反映的内容就不可能真实,甚至违背企业经营的本意。因此,广义上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具有客观性。
从狭义角度来说,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人为因索故意造成的。笔者开篇列出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三种形式其实都是人为因素故意产生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并对《会计法》、《企业会计原则》等作了多次修订,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却没有得到彻底根治,这不但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影响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运行,而且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财政部在2000年底对159家企业进行了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发现资产不实的企业有147家,所有者权益不实的企业有155家,利润不实的企业有157家,这些数据资料表明,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据笔者所知,税务机关每年进行税收检查时,被查企业几乎没有一家不存在问题的,每年补缴的税款达数百亿元,而且年年查,年年都有问题;如果税务人员查出哪一家企业的账目是真实的、可靠的、不偷逃税款,反而觉得不正常。这多么具有讽刺意味!当然,对于会计信息失真,有的人认为是企业内部管理混乱造成的;有的人认为是会计人员具有双重身份或素质低下,做假账造成的;有的人认为是社会中介机构(如为企业出具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提供虚假的审计报告造成的;也有的人认为是社会分配不公平,存在着贪污、贿赂、权钱交易等社会腐败现象给一些人带来了心理不平衡造成的;也有的人认为是法律不健全,执法环境差,惩治不力造成的等等原因。但笔者认为,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不管是客观因素造成的,还是人为的主观因素造成的,只要社会存在着、向前发展着,这种现象就会存在。关键问题是,面对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如何来防范,并把会计信息失真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这就是本文探讨的另一个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办法——诚信原则。
2001年,朱镕基总理分别在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和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时,提出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的十六字原则,和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都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诚信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诚信体现的是最根本的法律关系和社会关系,体现的是市场经济的道德理念和法律意识,反映的社会交往赖以维系和发展的基础。诚信为本,不做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规则,谁不按规则办事,谁就会受到惩罚。谁不讲诚信,谁就无法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
社会经济环境主导着会计服务的发展方向。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已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经济全球化已呈不可逆转之势。全球性贸易往来,资金流动和技术革命,正在推倒各国的经济壁垒,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个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整体。世纪的全球化革命使世界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密切联系,而且,只要世界经济健康发展,这种联系就只能越来越紧密。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全球性市场将逐渐形成,自由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发展方向,国际间资本流动加速,国际金融体制得到完善,国际产业分工细化,跨国公司将从全球性战略目标出发制定经营对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兼并、合并也将更加频繁。资本市场的全球化将推动全球经济的迅速增长,但是,与之相伴而生的风险也越来越大。这种全球化的社会经济环境下,诚信,就更为重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越来越紧密,对中国经济各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而深远,企业的理财环境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从企业外部金融市场发展情况来看,加入世贸组织,将使我国金融市场更加开放,发展的速度将更快,从企业内部来看,加入世贸组织,国际国内市场接轨,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对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要求更加严格。为了更好地同世界经济接轨,我国正在制订和修改一系列与世贸组织相符的法律文件和与会计有关的文件。如重新修订了《会计法》,颁布了十三项新的会计准则。这些法规和准则的出台,对财会人员的政策水平,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财会人员不仅要加强执业资格考核,而且还要加强职业道德的考核,对企业法人也要进行诚信教育,使法人认识诚信为本的重要性,树立诚信为本的思想,从源头上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另外,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的管理,使他们在开展审计工作时,以“公正”作为执业原则,以“诚信”作为执业灵魂,充分发挥中间机构督察的作用,为此,要特别重视注册会计师的诚信教育。当巨大的经济利益与严肃的道德规范发生碰撞时,通过潜移默化的诚信教育,使天平倾向于道德规范;只有诚信为本,才能使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得到有效的扼制,依靠法律强制推行会计信息真实,效果往往不佳;只有通过法律和道德教育双管齐下才能使会计信息趋向真实。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是会计信息用户的生命,它的真实与否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用户决策的成功和失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诚信原则将在会计信息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