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654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历史前进的动力、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国防实力的较量,是创新上的竞赛.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在思想上对创新要有清醒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职责.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设疑激思,培养学生的创新
  意识
  思源于疑,没有问题就无以思维,思维总是从解决问题开始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出启发性或质疑性的问题,创设新异的教学环境,为学生营造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让学生经过分析、思索、比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积极鼓励,培养学生敢于创新
  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意识.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敢于阐述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不盲从教师,不迷信课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
  三、设计探究实验,培养创新思维
  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灵魂,是学生认识化学世界的窗口,实验有助于探索知识,理解巩固知识,同时又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通过实验能使学生受到从形象思维跨越到逻辑思维的训练,是实践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相互统一.因此,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而设计性或探究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他常规实验无法比拟的.
  四、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训练,培养
  不同的思维方式
  1.发散性思维训练
  教师要从破除学生对事物认识上各种功能固有的思维惰性入手.这种惰性突出表现为沿袭固有的处事惯例、权威意识和无批判意识等现象.发散性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它不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不追求问题解决的唯一正确答案,它试图就同一问题沿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提出不同的答案和看法.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无固定规则,无定向的思维模式,具有灵活性、流畅性、多变性、新颖性和相对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灵活性上:
  一是思维方向灵活,善于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方面思考.
  二是思维过程灵活,从分析到综合,从综合到分析,全面灵活地分析评价.
  三是迁移能力强,能举一反三,多解求异,进行发散思维.
  2.纵向思维训练
  纵向思维是在已有答案的基础上,向更深一层去探究,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
  3.横向思维训练
  横向思维就是运用联想或比较,把相似的、相关的或截然不同的事物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思考的方法.美国创造学专家戈尔顿对这种思维提出了一个形象的口号:将生疏的事物看得熟悉,将熟悉的事物看得生疏.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运用“空白”艺术,组织学生自由畅想,不受任何條条框框的限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运用不同的方法大胆去想象,尽可能地标新立异,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4.逆向思维训练
  逆向思维是相对于顺向思维而言的.顺向思维是指按思维的一般习惯,从正面的、表面的、明显的、易于接受的方向进行思维;逆向思维则是从事物的反面,从一般习惯思维的反方向来思考、分析解决问题,是高于顺向思维的思维方式,属于发散性思维的范畴.
  在教学中,教师适当地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从事物的反面去探索、质疑,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且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有利于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
  五、开展科技活动,展现创新能力
  创新活动的基础是科技活动,科技活动的开展状况影响着创新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为科技创新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例如,在学习“酸、碱、盐”后,我要求学生应用酸、碱、盐知识设计一个趣味实验.第二天一上课,有个学生手里拿着一张白纸和两个盛有无色溶液的塑料瓶走上了讲台,他说要表演一个小魔术,只见他将白纸贴在黑板上,然后往白纸上喷了一种无色溶液,一幅小老鼠娶媳妇的红色画面跃然在纸上,随后他又往上面喷了另外一种无色溶液,小老鼠娶媳妇的红色画面消失了,又变成了一张白纸.我趁机让学生讨论、解释原因,最后我让这个学生解释他的设计理念,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一下子被激发了,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在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中,教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走向社会,深入到工厂、农村、煤矿企业、建筑工等地参观调查,及时写出调查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新的课程理念逐渐进入课堂.其中提出了许多有别于传统观念的新理念,尤其把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摆在突出位置,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因此,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着眼于新课改,主动、积极地加强对学生进行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下面笔者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几点做法.  首先,培养探究能力,要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挥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研究表明,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其智力因素相差并不悬殊,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非智力因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诸多因素中,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代教育理念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新课标倡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我曾对高二化学班325名同学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的题目是:1.你自我认为化学学得怎样?2.你认为你学得好(或不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调查结果:93名同学认为学得还可以,76名同学认为学得不算好,甚至很不好,还有156名同学认为学得一般.在自我分析原因时,93名认为学得还可以的同学中有89人认为主要原因是学习主动、能主动问问题、作业及时完成;76名学得不好的同学有72人认为是自身原因,学习不主动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一、搞好学段间的衔接,注意知识联系  学习新的概念以及运算,都必须从前面学段学过的数的概念及运算出发.例如,对负数的认识,离不开对自然数和分数的认识;有理数的运算,当符号确定后,就归结到已学过的运算.学习图形的初步认识,大多数图形概念前面两个学段都出现过,对前面学段中的图形与几何的相关内容,应做到心中有数,清楚过去所学内容与现在这一部分内容的联系与区别.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把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