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荷叶圆圆》是一首儿童散文诗,课文以荷叶为舞台,让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以立体的形象展现其间,构筑了一个清丽美好的童话世界,描绘了一幅大自然中各种事物和谐相处美好的画面,意境优美,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诗歌语言活泼,节奏明快,洋溢着童真、童趣,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文字及符号缺乏兴趣。因此,营造一个“美和趣”合二为一的课堂,让童真童趣在课堂上轻舞飞扬,是我设计这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心理特征,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认识12个生字,正确书写7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会模仿“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句子,读一读,写一写。其中识字写字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为有效达成目标,我采用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法、启发谈话法、迁移教学法,创设充满情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识字、诵读,感悟语言文字描绘的美好画面,移情体验,感受大自然和谐美好;采用“自主尝试读——角色体验做——想象练习说——自我展示读”的学习方法,引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识字、朗读、想象、说话。整堂课以多元识字为助推,以个性朗读为主线,引领学生识字读文,感悟语言,积累运用。
一、多元识字显童趣
本课教学中,我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参与。例如,上课伊始,我启发学生:荷塘真美啊,荷叶吸引了哪些小伙伴?他们把荷叶当作什么呢?根据学生汇报,出示词卡认识“水珠、小鱼、摇篮、停机坪”等词语,并随机出示课件,帮助学生了解词语的意思。本环节中,识字寓于閱读之中,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识字、读文,巧妙地协调识字与阅读的关系。
除了随文识字,我还设计了动作识字和游戏识字,增强识字的趣味性,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如,课件出示生字,学生根据指令做出相应动作:摇,摇头晃脑;展,展开翅膀;唱,放声歌唱;停,立刻停下。这样的生字教学凸显儿童活泼、可爱的天性,让他们边玩边学,乐在其中,趣味无穷。
二、巧抓叠词显童味
学生在长期的模仿学习、反复的语言实践中了解言语规律。这首儿童散文诗语言活泼,韵律优美,尤其是文中一些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学生诵读积累。我抓住这些叠词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并启发学生联系生活想象说话:“‘荷叶圆圆的,绿绿的。’你能模仿这个句子说说香蕉、苹果的样子吗?” “什么亮晶晶?” (眼睛亮晶晶) “谁在笑嘻嘻?” (鱼儿笑嘻嘻)还有“什么亮晶晶,谁在笑嘻嘻,你能说出几个例子吗?”在这里,我将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生活,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语文学习的空间维度,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了解语言,运用语言,培养言语能力。
三、诵读运用显童真
教学本课时,我坚持以读为主,以读代讲,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主尝试读、创设情境读、小组表演读等,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感悟体验。学习“小水珠”部分时,启发学生感受“把自己想象成一颗清亮的小水珠,躺在圆圆的荷叶上,轻轻地摇啊摇”,再指导学生把感受到的快乐、幸福读出来。教学“小青蛙”部分时,教师启发:“小青蛙是怎么歌唱的啊,谁来当只小青蛙给大家唱一曲?”“呱呱呱,呱呱呱!小青蛙唱得真开心啊,让我们一起合唱一曲吧。”这种角色体验朗读的方式,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释放了学生的童真,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童趣飞扬。
四、以文化润童心
“立德树人,润物无声”,是统编教材一个重要的编排理念。这要求教师善于探寻教材的内涵,敏锐地把握教材中的“育人点”,巧妙渗透,为学生的生命底色涂上一抹亮丽的色彩。本课即将结束时,我启发谈话:“学了这么久,小蜻蜓、小青蛙你们开心吗?是谁给你们带来这么多快乐呢?对,是荷叶姐姐。现在就要跟荷叶告别了,你想对她说什么呢?”通过一次谈话交流,抒发情感,引导学生懂得感恩,感谢身边给你带来快乐带来帮助的人,把一颗感恩的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心田。
统编教材提倡我们采用1+X的阅读模式,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量,积淀语文素养。因此,学完本课,我出示一首和本文相似的儿童诗《落叶》,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和家长一起朗读诗歌,表演诗歌内容,从而进一步积累语言,丰富感知。
【评析】
吴子芬老师《荷叶圆圆》说课,基于对统编教材的整体把握,深入地剖析了文本特点,找准了语言训练的内核,关注学生语言实践,精准发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所有好的学习,都是为了完善学生的人格素养。吴老师的说课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学生在文本的学习中,不仅有着语言的建构和运用,兴趣、思维、审美等能力也都得到了有效地提升。
1. 清荷飘香——美的课堂。这篇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构筑了一个美妙的童话世界。如何引导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吴老师设计了这样的几个环节:(1) 创设情境,感受意境美。上课伊始,教师播放课件,学生欣赏微风吹拂下片片摇曳的荷叶,感受夏日荷塘的美丽。整堂课以这个荷塘为舞台,建构一个清荷飘香的学习空间。(2) 诵读语言,感受文字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读书活动内化课文语言,同时受到情感和文化熏陶的过程。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更要提高听读体会和朗读体验来理解内容。文中语言简短明快,句式相仿,拟人化的写法生动形象,叠词的出现,使文章显得活泼生动,韵律优美,充满童真童趣。清亮的小水珠躺在圆圆的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活泼的鱼儿在荷叶下自由地游弋着,吴老师引导学生通过看图想象画面,反复诵读文字,透过文字读出画面的美丽与和谐。(3) 移情体验,感受情感美。课文不光语言美、意境美,同时还透过语言文字散发出人文关怀的清香。圆圆荷叶给小伙伴们带来了许多的快乐和享受,小伙伴们身处其中,应该怎样回报?“谢谢你,亲爱的荷叶姐姐,谢谢你给我带来这么多的快乐!”学生简单的话语中透露出纯真的美好。懂得感恩,是这节课在学生心田播种下的最美的种子。
2. 童趣飞扬——趣的课堂。小学语文是“儿童的语文”。语文教学要特别关注童心、童趣,努力建构儿童课堂文化,使语文课真正走进儿童的心灵。本课教学中,吴老师主要采取多元识字和角色朗读的方式来体现这种“儿童语文”的特点,运用随文识字、动作识字和游戏识字等方式,让识字过程充满挑战性和趣味性。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采取角色体验的方式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入情入境地体验角色,体悟情感,把自己当成亮晶晶的小水珠躺在荷叶上,模仿小青蛙唱歌感受快乐,把自己当成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感受快乐等,再指导朗读时,学生就能很好地体会人物的情感,从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外阅读推荐和文本相近的诗歌,要求学生和家长一起朗读诗歌,表演诗歌内容,目的还是在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总之,这节说课较好地展示了统编教材的编写理念,从文本解读、内容重组、多元识字、导语和习题设计等多方面,始终贯彻着语言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接受,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县城关小学,庐江县乐桥镇中心小学)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心理特征,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认识12个生字,正确书写7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会模仿“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句子,读一读,写一写。其中识字写字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为有效达成目标,我采用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法、启发谈话法、迁移教学法,创设充满情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识字、诵读,感悟语言文字描绘的美好画面,移情体验,感受大自然和谐美好;采用“自主尝试读——角色体验做——想象练习说——自我展示读”的学习方法,引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识字、朗读、想象、说话。整堂课以多元识字为助推,以个性朗读为主线,引领学生识字读文,感悟语言,积累运用。
一、多元识字显童趣
本课教学中,我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参与。例如,上课伊始,我启发学生:荷塘真美啊,荷叶吸引了哪些小伙伴?他们把荷叶当作什么呢?根据学生汇报,出示词卡认识“水珠、小鱼、摇篮、停机坪”等词语,并随机出示课件,帮助学生了解词语的意思。本环节中,识字寓于閱读之中,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识字、读文,巧妙地协调识字与阅读的关系。
除了随文识字,我还设计了动作识字和游戏识字,增强识字的趣味性,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如,课件出示生字,学生根据指令做出相应动作:摇,摇头晃脑;展,展开翅膀;唱,放声歌唱;停,立刻停下。这样的生字教学凸显儿童活泼、可爱的天性,让他们边玩边学,乐在其中,趣味无穷。
二、巧抓叠词显童味
学生在长期的模仿学习、反复的语言实践中了解言语规律。这首儿童散文诗语言活泼,韵律优美,尤其是文中一些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学生诵读积累。我抓住这些叠词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并启发学生联系生活想象说话:“‘荷叶圆圆的,绿绿的。’你能模仿这个句子说说香蕉、苹果的样子吗?” “什么亮晶晶?” (眼睛亮晶晶) “谁在笑嘻嘻?” (鱼儿笑嘻嘻)还有“什么亮晶晶,谁在笑嘻嘻,你能说出几个例子吗?”在这里,我将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生活,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语文学习的空间维度,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了解语言,运用语言,培养言语能力。
三、诵读运用显童真
教学本课时,我坚持以读为主,以读代讲,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主尝试读、创设情境读、小组表演读等,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感悟体验。学习“小水珠”部分时,启发学生感受“把自己想象成一颗清亮的小水珠,躺在圆圆的荷叶上,轻轻地摇啊摇”,再指导学生把感受到的快乐、幸福读出来。教学“小青蛙”部分时,教师启发:“小青蛙是怎么歌唱的啊,谁来当只小青蛙给大家唱一曲?”“呱呱呱,呱呱呱!小青蛙唱得真开心啊,让我们一起合唱一曲吧。”这种角色体验朗读的方式,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释放了学生的童真,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童趣飞扬。
四、以文化润童心
“立德树人,润物无声”,是统编教材一个重要的编排理念。这要求教师善于探寻教材的内涵,敏锐地把握教材中的“育人点”,巧妙渗透,为学生的生命底色涂上一抹亮丽的色彩。本课即将结束时,我启发谈话:“学了这么久,小蜻蜓、小青蛙你们开心吗?是谁给你们带来这么多快乐呢?对,是荷叶姐姐。现在就要跟荷叶告别了,你想对她说什么呢?”通过一次谈话交流,抒发情感,引导学生懂得感恩,感谢身边给你带来快乐带来帮助的人,把一颗感恩的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心田。
统编教材提倡我们采用1+X的阅读模式,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量,积淀语文素养。因此,学完本课,我出示一首和本文相似的儿童诗《落叶》,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和家长一起朗读诗歌,表演诗歌内容,从而进一步积累语言,丰富感知。
【评析】
吴子芬老师《荷叶圆圆》说课,基于对统编教材的整体把握,深入地剖析了文本特点,找准了语言训练的内核,关注学生语言实践,精准发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所有好的学习,都是为了完善学生的人格素养。吴老师的说课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学生在文本的学习中,不仅有着语言的建构和运用,兴趣、思维、审美等能力也都得到了有效地提升。
1. 清荷飘香——美的课堂。这篇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构筑了一个美妙的童话世界。如何引导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吴老师设计了这样的几个环节:(1) 创设情境,感受意境美。上课伊始,教师播放课件,学生欣赏微风吹拂下片片摇曳的荷叶,感受夏日荷塘的美丽。整堂课以这个荷塘为舞台,建构一个清荷飘香的学习空间。(2) 诵读语言,感受文字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读书活动内化课文语言,同时受到情感和文化熏陶的过程。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更要提高听读体会和朗读体验来理解内容。文中语言简短明快,句式相仿,拟人化的写法生动形象,叠词的出现,使文章显得活泼生动,韵律优美,充满童真童趣。清亮的小水珠躺在圆圆的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活泼的鱼儿在荷叶下自由地游弋着,吴老师引导学生通过看图想象画面,反复诵读文字,透过文字读出画面的美丽与和谐。(3) 移情体验,感受情感美。课文不光语言美、意境美,同时还透过语言文字散发出人文关怀的清香。圆圆荷叶给小伙伴们带来了许多的快乐和享受,小伙伴们身处其中,应该怎样回报?“谢谢你,亲爱的荷叶姐姐,谢谢你给我带来这么多的快乐!”学生简单的话语中透露出纯真的美好。懂得感恩,是这节课在学生心田播种下的最美的种子。
2. 童趣飞扬——趣的课堂。小学语文是“儿童的语文”。语文教学要特别关注童心、童趣,努力建构儿童课堂文化,使语文课真正走进儿童的心灵。本课教学中,吴老师主要采取多元识字和角色朗读的方式来体现这种“儿童语文”的特点,运用随文识字、动作识字和游戏识字等方式,让识字过程充满挑战性和趣味性。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采取角色体验的方式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入情入境地体验角色,体悟情感,把自己当成亮晶晶的小水珠躺在荷叶上,模仿小青蛙唱歌感受快乐,把自己当成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感受快乐等,再指导朗读时,学生就能很好地体会人物的情感,从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外阅读推荐和文本相近的诗歌,要求学生和家长一起朗读诗歌,表演诗歌内容,目的还是在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总之,这节说课较好地展示了统编教材的编写理念,从文本解读、内容重组、多元识字、导语和习题设计等多方面,始终贯彻着语言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接受,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县城关小学,庐江县乐桥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