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凡音之起,皆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此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古人很久就把音乐到底是什么阐述的很明白了。学生学习音乐应该是回归最本真的最情感的状态。唱会歌、唱好歌、会唱歌,是唱歌教学的终极追求,我们的课题就是围绕着上面三层意思去进行的,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所谓唱会歌,就是怎样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会唱歌曲;唱好歌,就是怎样让学生把音乐的形象用学生所理解的情感演唱出来;会唱歌,就是学习一些发声技巧,以便能够用很好的音色来表达情感,演唱歌曲。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课题初步立项时大家就进行了分工,大家各有所长,分了低、中、高年级段进行研究,大家针对如何把握好在唱歌教学中渗透歌唱的方法及声音训练,分别采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文献法: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以现代的科学理论指导课题的实验。
(2)行为研究法:组织各子课题成员进行大量的备课、上课、研讨等活动,在教学研究中不断地进行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验证理论,不断补充修改完善方案。
(3)案例实验法:先在教研组内实验班进行实践,再推广到其他学校的班级音乐课教学,对音乐学科的教与学进行广泛的实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4)总结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组织课题组各子课题成员对课题进行不断的修改与完善,总结出课题研究的经验。课题实践的教师要随时记录下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措施,记录下学生的感悟、体会,形成项目研究报告,并把研究成果有机渗入到小学唱歌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以利于自己教学方式的改进。概括有关教学现象,并使之形成经验理论。
在研究的过程上遵循了:全面性、自主性、合作性、激励性、实践性等原则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成员介绍:
(一)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年2月—2017年4月)。(1)搜集研究资料,运用文献研究法、总结法等,讨论制定课题实施方案,进行课题立项申报工作。(2)学习了解有关课题研究的理论知识,收集整理有关文献资料,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制定课题组管理制度。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7年5月—2017年10月)。围绕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共同讨论协商研究的具体计划,明确各自分工,课题组自主制定计划,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总结交流研究的心得。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7年11月—2018年1月)。去粗取精,抽取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和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请专家论证、提升、完善研究成果。
(二)成员介绍
课题负责人:杨 丹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南开小学
课题组成员:马霜浓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南开小学;李广昆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南开小学; 李嘉欣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南开小学;尹瑞婷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高新四中;郭 璐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民馨路小学
四、研究内容
1、更新理念,走出去、带回来
音乐教育首先是整体教育的一个分支,先进的教育思想比如芬兰的弗尔曼教授的儿童技能学习法和华德福的教育思想都对音乐教学大有裨益,一个只关心专业而从不向其他方面看也从不摄取其他任何知识营养的人,他的事業一定是干不下去的。
2、立足日常教研,用新理念扎实指导教学,切实付诸实践:
为了在音乐课上充分地把新理念及新体系的思想渗透到课堂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和歌曲演唱中,更好地理解音乐形象,进行课题的研究和方法的实践。每学期有例行的教研计划,学期开始和学期末必定要组织音乐教研活动,围绕着课题进行,在每次的教研活动中课题负责人都指导讲课的老师从教学理念开始,备课、试讲、反思每一环节都扎实认真地去做。如果发现了有价值的课或者比较有见解的论文就集中组织学习,课题组成员及全体的音乐老师都获益匪浅。
3、成立各个学校的音乐社团,让学生和老师在音乐活动中共同成长:各个小学开展的丰富多彩的各学科社团活动,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音乐社团,有乐器、有舞蹈、有合唱,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提高了老师们对音乐各小类的教学技能。音乐老师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社团活动,在上课的过程中总结了一整套声音训练和教唱方法,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歌,唱会歌,唱好歌。
4、立足每一堂课,扎实教学,付诸实践:
我们每天都要走进课堂,唱歌课是他们最多接触的教学形式,在大量的工作实践中,大家互相取长补短并各有特色,都在本职的工作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成为学校各种活动和音乐教学的顶梁柱。在唱歌教学方法的探索过程中除了自身不断提高之外还给每一个课题组成员以真诚衷恳的的建议,让他们成长,让他们在成长之后不断找到自己的好方法,好路子,然后大家再共同分享。
五、研究成果
1、强调让学生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情感
任何方式的教学都是在情感的感知与对音乐形象感知的活动中进行的。长期的听唱法导致我们的音乐课堂出现一种现象,就是为了唱会歌无数遍地放歌曲,使学生在无情感感知的状态下只为了学习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歌词而听,这种音乐实践的参与不是在情感基础上进行的。我们课题的研究方向就是怎样把唱歌课的课堂变成情感体验的课堂,变成在音乐活动中体会音乐形象的情感性的东西。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的设计我们都经过精心的准备,因为每首音乐作品都是与其他作品不同的,所以每节音乐课的课堂也都是不可复制的,但我们所有的理念却是一致的、是最新的。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和巧妙的设计,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始终在音乐中了解音乐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并丰富他们的音乐情感。
2、创造性地将柯尔文手势运用于合唱
日常合唱训练我们采用柯尔文手势,这套手势使教师可以离开钢琴面对面地用手势告诉学生,直观形象,对于两个声部的训练非常有用。原本这套手势就是训练学生音准用的,但我们把它创造性地用于合唱训练中两个声部的训练和配合,直观形象,利于师生交流,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音高概念、听辨学生音准和声部间音量是否和谐。我们课题组把发声练习通过柯尔文手势变成了具有合唱效果的发声训练。让学生在每一节课都能够接触合唱的训练,把非常难的合唱训练降低了难度。由于这套手势的操作者是老师,这就对老师的素质要求比较高,需要双手同时做出不同的手势,耳朵还要同时辨别学生两个声部的音准。
3、总结出合唱教学行之有效的一套教学方法:合唱的关键是坚持自己的声部并倾听另外的声部,做到音量的和谐统一。我们课题组经过一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下列的教学方法以尽快让学生获得倾听的技能。
(1)首先帮助学生听出范唱当中两个声部的旋律
学生们在刚开始接触合唱里肯定听不出来,老师可以在放范唱的时候哼唱强调低声部旋律来帮助学生分辨。
(2)帮助学生听到老师一个人充当一个声部与另一个声部合作的旋律
学生们在开始学习合唱时尤其是低声部,在合作时往往容易被高声部的旋律引导,因为高声部往往是旋律性比较强的声部,低声部往往是和声声部。为了帮助学生在解决初期合作的困难我们采用老师充当一个声部的做法,通过实践我们发现这样能够很快、很有效地帮助两个声部合作成功。
例如老师一个人充当低声部和高声部合作,让低声部的学生倾听、分辨,并在心里和老师一同唱低声部的旋律,这样他们不但能够明确地听到高声部的旋律还在内心里跟老师一起坚持自己的声部。老师首先会帮助相对较弱的那个声部,在学生合作过程中根据随时出现的问题随时调整策略,直至学生合作成功。
4、声音的训练
我们课题组通过一年的时间能够做到在一节课内使学生的声音发生变化,做到有位置,声音集中、和谐、相对明亮。老师通过讲解和示范气息的感觉,发声的方法和喉头的感觉达到这样的效果。
因为音乐是口口相传体会性的东西,就像舞蹈不能够用嘴巴说一样,声音的训练也是一样,必须根据学生当时的表现和嗓音条件现场指导。
“凡音之起,皆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此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古人很久就把音乐到底是什么阐述的很明白了。学生学习音乐应该是回归最本真的最情感的状态。唱会歌、唱好歌、会唱歌,是唱歌教学的终极追求,我们的课题就是围绕着上面三层意思去进行的,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所谓唱会歌,就是怎样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会唱歌曲;唱好歌,就是怎样让学生把音乐的形象用学生所理解的情感演唱出来;会唱歌,就是学习一些发声技巧,以便能够用很好的音色来表达情感,演唱歌曲。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课题初步立项时大家就进行了分工,大家各有所长,分了低、中、高年级段进行研究,大家针对如何把握好在唱歌教学中渗透歌唱的方法及声音训练,分别采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文献法: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以现代的科学理论指导课题的实验。
(2)行为研究法:组织各子课题成员进行大量的备课、上课、研讨等活动,在教学研究中不断地进行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验证理论,不断补充修改完善方案。
(3)案例实验法:先在教研组内实验班进行实践,再推广到其他学校的班级音乐课教学,对音乐学科的教与学进行广泛的实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4)总结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组织课题组各子课题成员对课题进行不断的修改与完善,总结出课题研究的经验。课题实践的教师要随时记录下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措施,记录下学生的感悟、体会,形成项目研究报告,并把研究成果有机渗入到小学唱歌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以利于自己教学方式的改进。概括有关教学现象,并使之形成经验理论。
在研究的过程上遵循了:全面性、自主性、合作性、激励性、实践性等原则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成员介绍:
(一)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年2月—2017年4月)。(1)搜集研究资料,运用文献研究法、总结法等,讨论制定课题实施方案,进行课题立项申报工作。(2)学习了解有关课题研究的理论知识,收集整理有关文献资料,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制定课题组管理制度。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7年5月—2017年10月)。围绕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共同讨论协商研究的具体计划,明确各自分工,课题组自主制定计划,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总结交流研究的心得。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7年11月—2018年1月)。去粗取精,抽取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和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请专家论证、提升、完善研究成果。
(二)成员介绍
课题负责人:杨 丹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南开小学
课题组成员:马霜浓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南开小学;李广昆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南开小学; 李嘉欣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南开小学;尹瑞婷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高新四中;郭 璐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民馨路小学
四、研究内容
1、更新理念,走出去、带回来
音乐教育首先是整体教育的一个分支,先进的教育思想比如芬兰的弗尔曼教授的儿童技能学习法和华德福的教育思想都对音乐教学大有裨益,一个只关心专业而从不向其他方面看也从不摄取其他任何知识营养的人,他的事業一定是干不下去的。
2、立足日常教研,用新理念扎实指导教学,切实付诸实践:
为了在音乐课上充分地把新理念及新体系的思想渗透到课堂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和歌曲演唱中,更好地理解音乐形象,进行课题的研究和方法的实践。每学期有例行的教研计划,学期开始和学期末必定要组织音乐教研活动,围绕着课题进行,在每次的教研活动中课题负责人都指导讲课的老师从教学理念开始,备课、试讲、反思每一环节都扎实认真地去做。如果发现了有价值的课或者比较有见解的论文就集中组织学习,课题组成员及全体的音乐老师都获益匪浅。
3、成立各个学校的音乐社团,让学生和老师在音乐活动中共同成长:各个小学开展的丰富多彩的各学科社团活动,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音乐社团,有乐器、有舞蹈、有合唱,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提高了老师们对音乐各小类的教学技能。音乐老师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社团活动,在上课的过程中总结了一整套声音训练和教唱方法,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歌,唱会歌,唱好歌。
4、立足每一堂课,扎实教学,付诸实践:
我们每天都要走进课堂,唱歌课是他们最多接触的教学形式,在大量的工作实践中,大家互相取长补短并各有特色,都在本职的工作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成为学校各种活动和音乐教学的顶梁柱。在唱歌教学方法的探索过程中除了自身不断提高之外还给每一个课题组成员以真诚衷恳的的建议,让他们成长,让他们在成长之后不断找到自己的好方法,好路子,然后大家再共同分享。
五、研究成果
1、强调让学生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情感
任何方式的教学都是在情感的感知与对音乐形象感知的活动中进行的。长期的听唱法导致我们的音乐课堂出现一种现象,就是为了唱会歌无数遍地放歌曲,使学生在无情感感知的状态下只为了学习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歌词而听,这种音乐实践的参与不是在情感基础上进行的。我们课题的研究方向就是怎样把唱歌课的课堂变成情感体验的课堂,变成在音乐活动中体会音乐形象的情感性的东西。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的设计我们都经过精心的准备,因为每首音乐作品都是与其他作品不同的,所以每节音乐课的课堂也都是不可复制的,但我们所有的理念却是一致的、是最新的。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和巧妙的设计,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始终在音乐中了解音乐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并丰富他们的音乐情感。
2、创造性地将柯尔文手势运用于合唱
日常合唱训练我们采用柯尔文手势,这套手势使教师可以离开钢琴面对面地用手势告诉学生,直观形象,对于两个声部的训练非常有用。原本这套手势就是训练学生音准用的,但我们把它创造性地用于合唱训练中两个声部的训练和配合,直观形象,利于师生交流,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音高概念、听辨学生音准和声部间音量是否和谐。我们课题组把发声练习通过柯尔文手势变成了具有合唱效果的发声训练。让学生在每一节课都能够接触合唱的训练,把非常难的合唱训练降低了难度。由于这套手势的操作者是老师,这就对老师的素质要求比较高,需要双手同时做出不同的手势,耳朵还要同时辨别学生两个声部的音准。
3、总结出合唱教学行之有效的一套教学方法:合唱的关键是坚持自己的声部并倾听另外的声部,做到音量的和谐统一。我们课题组经过一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下列的教学方法以尽快让学生获得倾听的技能。
(1)首先帮助学生听出范唱当中两个声部的旋律
学生们在刚开始接触合唱里肯定听不出来,老师可以在放范唱的时候哼唱强调低声部旋律来帮助学生分辨。
(2)帮助学生听到老师一个人充当一个声部与另一个声部合作的旋律
学生们在开始学习合唱时尤其是低声部,在合作时往往容易被高声部的旋律引导,因为高声部往往是旋律性比较强的声部,低声部往往是和声声部。为了帮助学生在解决初期合作的困难我们采用老师充当一个声部的做法,通过实践我们发现这样能够很快、很有效地帮助两个声部合作成功。
例如老师一个人充当低声部和高声部合作,让低声部的学生倾听、分辨,并在心里和老师一同唱低声部的旋律,这样他们不但能够明确地听到高声部的旋律还在内心里跟老师一起坚持自己的声部。老师首先会帮助相对较弱的那个声部,在学生合作过程中根据随时出现的问题随时调整策略,直至学生合作成功。
4、声音的训练
我们课题组通过一年的时间能够做到在一节课内使学生的声音发生变化,做到有位置,声音集中、和谐、相对明亮。老师通过讲解和示范气息的感觉,发声的方法和喉头的感觉达到这样的效果。
因为音乐是口口相传体会性的东西,就像舞蹈不能够用嘴巴说一样,声音的训练也是一样,必须根据学生当时的表现和嗓音条件现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