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自由
人类意识的进化史
我的一位学生曾加入“和平队”以避免在越战中服役,他后来告诉我他如何为一个生活在巴西丛林深处的部落的利益而努力。我问他是否有人向他问起美苏冲突的情况。他回答道,他们从未听说过美国或苏联。事实上,甚至从未听说过巴西!
在1960年代,一个人仍可能生活在一个国家,受其法律管辖,却对此事实一无所知。如果我们对此感到惊奇,那是因为,不同于这个星球上的所有其他物种,我们人类是觉知者。我们是这伟大世界中唯一弄清楚了自己是什么和在哪里的物种。
这些关于我们是谁和我们如何出现在这里的十分晚近的发现,至少可以说是令人惶恐的。你是一个由大约一百万亿个分为数千不同种类的细胞组成的集合物。这一大堆细胞都是相互结合而产生了你的那对卵细胞和精细胞的“女儿”,但它们的数量其实还不及若干万亿个偷渡进你身体搭便车的细菌。你的每个主细胞都是个无头脑的机械,一个很大程度上自主的(Autonomous)微机器人。它并不比你的细菌客人更有意识。这些组成你的细胞中没有一个知道或在乎你是谁。
每个万亿机器人团队聚集在一个惊人有效的政体里,那里没有独裁者,却设法让自己组织起来抵御外来者,清除虚弱者,执行铁的纪律—以及充当一个“有意识自我”或者叫心灵的总部。这些细胞社会是极端法西斯主义的,好在你的利益和价值与组成你的细胞的有限目标没什么关系。
有些人温文大度,另一些则残忍无情;有些是色情作家而另一些则献身侍奉上帝。历经许多时代,想象这些惊人差异必定归因于某种被安置于身体总部的额外东西(一个灵魂)的特殊性质,始终都是诱人的。我们现在知道,这一观念虽仍诱人,却没有得到我们对自身所了解到的任何东西的丝毫支持,无论是对我们生物特性的一般了解,还是对我们大脑的特定了解。
我们对自己如何进化而来了解得越多,对我们大脑如何工作了解得越多,我们就越加确信,不存在这样的额外成分。我们每个人都是由无头脑机器人所组成。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全都归因于他们的特定机器人团队的组成方式,后者在生命中随成长与经历而改变。说法语和说汉语之间的差别,是工作部件的组织差异,所有其他知识与个性差异也是如此。因为你我都是有意识的,我们必定拥有以某种方式由那些奇怪的小部件组成的“有意识自我”。这是怎么做到的?
滚动均衡
门槛永远在后撤
当我们对人们如何构造其心智了解得越来越多,构成我们赞美与谴责、惩罚与治疗、教育与用药等制度之基础的那些假定,将不得不做出调整,以尊重我们所了解的事实。
实际上,我们在这些问题上的态度已在过去几个世纪中逐渐转变。我们现在会无争议地免除或减轻许多案件中当事人的责任,而我们的祖先则会以粗暴得多的方式对待他们。这是进步吗?还是我们对罪行都变得软弱了?对于那些害怕者,这一变化看上去像是腐蚀,而对抱希望者,它看上去像日渐壮大的启蒙运动。
在进化论者看来,这是个滚动均衡,永不会长久静止,是一系列创新和反创新所达致的相对稳定结果,这场军备竞赛产生了至少一种进步:自我知识的增长,在我们是谁和我们是什么、我们能够和不能够做什么的问题上不断变得更老练。
这里有一个有待回答的问题:成为一个苛责的恶棍的认定条件,实际上究竟是什么?是否可能有任何人真正满足这些条件?任何打算明知故犯去作恶的人,其内部是否必须有某个东西出毛病了?我们应如何在各种开脱症状—他不知道,他无法控制自己—和那些“按他们自己的自由意志”而作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之间划出界线?
如果我们把门槛设得太高,那就人人都能脱身,如果我们把它设得太低,我们会以惩罚替罪羊而告终。我们如何划出界线,而什么东西能在来自科学的全部压力面前保持这条界线不撤退?
设想一种资质(Aptitude)测试,测量心智灵活性、一般知识、社会理解和冲动控制等等有理由被认为是对道德主体性的最低要求的指标。这样一个测试可以将我们对责任能力的默会理解中所隐含的观念变得可操作:正常成年人具有这些能力,而你要么也具有,要么没有。我们可以把测试设计得具有“天花板效应”:满分100分,你的得分不可能超过100,而且多数人都会得100分。这种方针的理由是清楚而熟悉的,而且在诸如汽车驾驶执照这样的简单应用中看来效果不错。你必须满16岁(或15岁或17岁……),而且必须通过一个资质和规则知识测试。这样的政策可以在我们对它的公路安全影响了解更多之后做出调整。
当我们对相关无能及其效果的模式了解得更多,我们就为重新确定个人相对于门槛的位置找到了依据,变化往往(但并非总是)朝向豁免某类之前历来被视为显然可责的人。这造成了一种门槛永远在后撤的表象。
守住防备潜行开脱的界线
人们想要保有责任能力
比如,我们完全有可能在不对我们的哲学背景假定做任何修正的前提下,对我们关于谁应被囚禁谁应被治疗的政策做出重大修正。毕竟,当我们发现某一个被囚禁的人被错判时,也并不改变我们关于有罪和无辜的观念。我们将这不幸的人从被认定为有罪者的集合中移除,但不改变集合成员的判定标 准。
完全是因为我们坚持我们对罪行概念的标准理解,才让我们认识到这个人终究是无罪的。类似的,基于新证据的力量,一个类别的个体可能从被视为苛责者的集合中被移除,而同时不对我们关于道德责任能力的观念做任何改变—特别是不发生任何“腐蚀”。我们只是会发现,我们社会中可负道德责任的人比我们迄今所认为的要少。
那句焦虑的咒语又来了:“可这一切到哪里是个头?”我们是在朝一个百分百“用医学方法处理”的社会前进,在这种社会里没有人是可负责任的?不,我们不是,因为存在着对抗这一趋势的力量。
人们想要保有责任能力。成为自由社会中一位声誉良好的公民所能带来的利益,得到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领会,因而总是存在一个把自己包含进去的强烈预设。受谴责是我们为获得信任而付出的代价,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乐意支付它。我们付出高昂的代价,在某桩违法行为中被抓住后接受惩罚和公开羞辱,以此换取一个重新回到游戏中继续玩下去的机会。
所以,守住界线避免潜行开脱的最佳策略很清楚:保护和加强一个人若是声誉良好就会参与的那些游戏的价值。是这些利益的腐蚀,而不是人类和生物科学的前进步伐,威胁着社会均衡。因为总是存在强大诱惑让你把自己变得足够小,以便将你行为的原因外部化并拒绝承担责任,抵消这些诱惑的方法是,给人们一个他们无法拒绝的提议:如果你想要自由,你必须承担责任。
新书速递
《帝国的流亡》
作者:张晖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1月
定价:29.00元
该书围绕“帝国的流亡”的主题,描绘出士人的心境和精神状态。作者在考辨文献的基础上进入士人的生命史,探寻他们为什么选择抵抗、如何抵抗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境遇。
《中国艺术史》
作者: [英]迈克尔·苏立文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1月
定价:79.00元
本书是牛津大学荣休院士、中国艺术史权威迈克尔·苏立文院士继《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之后的又一力作。作者全面论述了中国艺术的特点,书写出了纵贯数千年的中国艺术之演进脉络。
《孵化Twitter》
作者:[美]尼克·比尔顿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1月
定价:49.90元
《纽约时报》最受欢迎的科技和商业记者尼克·比尔顿,在Twitter以指数级速度增长时,将读者带到了这个公司的大幕之后。成百上千的信息来源、采访、文件和内部邮件,使得尼克·比尔顿勾画出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
人类意识的进化史
我的一位学生曾加入“和平队”以避免在越战中服役,他后来告诉我他如何为一个生活在巴西丛林深处的部落的利益而努力。我问他是否有人向他问起美苏冲突的情况。他回答道,他们从未听说过美国或苏联。事实上,甚至从未听说过巴西!
在1960年代,一个人仍可能生活在一个国家,受其法律管辖,却对此事实一无所知。如果我们对此感到惊奇,那是因为,不同于这个星球上的所有其他物种,我们人类是觉知者。我们是这伟大世界中唯一弄清楚了自己是什么和在哪里的物种。
这些关于我们是谁和我们如何出现在这里的十分晚近的发现,至少可以说是令人惶恐的。你是一个由大约一百万亿个分为数千不同种类的细胞组成的集合物。这一大堆细胞都是相互结合而产生了你的那对卵细胞和精细胞的“女儿”,但它们的数量其实还不及若干万亿个偷渡进你身体搭便车的细菌。你的每个主细胞都是个无头脑的机械,一个很大程度上自主的(Autonomous)微机器人。它并不比你的细菌客人更有意识。这些组成你的细胞中没有一个知道或在乎你是谁。
每个万亿机器人团队聚集在一个惊人有效的政体里,那里没有独裁者,却设法让自己组织起来抵御外来者,清除虚弱者,执行铁的纪律—以及充当一个“有意识自我”或者叫心灵的总部。这些细胞社会是极端法西斯主义的,好在你的利益和价值与组成你的细胞的有限目标没什么关系。
有些人温文大度,另一些则残忍无情;有些是色情作家而另一些则献身侍奉上帝。历经许多时代,想象这些惊人差异必定归因于某种被安置于身体总部的额外东西(一个灵魂)的特殊性质,始终都是诱人的。我们现在知道,这一观念虽仍诱人,却没有得到我们对自身所了解到的任何东西的丝毫支持,无论是对我们生物特性的一般了解,还是对我们大脑的特定了解。
我们对自己如何进化而来了解得越多,对我们大脑如何工作了解得越多,我们就越加确信,不存在这样的额外成分。我们每个人都是由无头脑机器人所组成。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全都归因于他们的特定机器人团队的组成方式,后者在生命中随成长与经历而改变。说法语和说汉语之间的差别,是工作部件的组织差异,所有其他知识与个性差异也是如此。因为你我都是有意识的,我们必定拥有以某种方式由那些奇怪的小部件组成的“有意识自我”。这是怎么做到的?
滚动均衡
门槛永远在后撤
当我们对人们如何构造其心智了解得越来越多,构成我们赞美与谴责、惩罚与治疗、教育与用药等制度之基础的那些假定,将不得不做出调整,以尊重我们所了解的事实。
实际上,我们在这些问题上的态度已在过去几个世纪中逐渐转变。我们现在会无争议地免除或减轻许多案件中当事人的责任,而我们的祖先则会以粗暴得多的方式对待他们。这是进步吗?还是我们对罪行都变得软弱了?对于那些害怕者,这一变化看上去像是腐蚀,而对抱希望者,它看上去像日渐壮大的启蒙运动。
在进化论者看来,这是个滚动均衡,永不会长久静止,是一系列创新和反创新所达致的相对稳定结果,这场军备竞赛产生了至少一种进步:自我知识的增长,在我们是谁和我们是什么、我们能够和不能够做什么的问题上不断变得更老练。
这里有一个有待回答的问题:成为一个苛责的恶棍的认定条件,实际上究竟是什么?是否可能有任何人真正满足这些条件?任何打算明知故犯去作恶的人,其内部是否必须有某个东西出毛病了?我们应如何在各种开脱症状—他不知道,他无法控制自己—和那些“按他们自己的自由意志”而作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之间划出界线?
如果我们把门槛设得太高,那就人人都能脱身,如果我们把它设得太低,我们会以惩罚替罪羊而告终。我们如何划出界线,而什么东西能在来自科学的全部压力面前保持这条界线不撤退?
设想一种资质(Aptitude)测试,测量心智灵活性、一般知识、社会理解和冲动控制等等有理由被认为是对道德主体性的最低要求的指标。这样一个测试可以将我们对责任能力的默会理解中所隐含的观念变得可操作:正常成年人具有这些能力,而你要么也具有,要么没有。我们可以把测试设计得具有“天花板效应”:满分100分,你的得分不可能超过100,而且多数人都会得100分。这种方针的理由是清楚而熟悉的,而且在诸如汽车驾驶执照这样的简单应用中看来效果不错。你必须满16岁(或15岁或17岁……),而且必须通过一个资质和规则知识测试。这样的政策可以在我们对它的公路安全影响了解更多之后做出调整。
当我们对相关无能及其效果的模式了解得更多,我们就为重新确定个人相对于门槛的位置找到了依据,变化往往(但并非总是)朝向豁免某类之前历来被视为显然可责的人。这造成了一种门槛永远在后撤的表象。
守住防备潜行开脱的界线
人们想要保有责任能力
比如,我们完全有可能在不对我们的哲学背景假定做任何修正的前提下,对我们关于谁应被囚禁谁应被治疗的政策做出重大修正。毕竟,当我们发现某一个被囚禁的人被错判时,也并不改变我们关于有罪和无辜的观念。我们将这不幸的人从被认定为有罪者的集合中移除,但不改变集合成员的判定标 准。
完全是因为我们坚持我们对罪行概念的标准理解,才让我们认识到这个人终究是无罪的。类似的,基于新证据的力量,一个类别的个体可能从被视为苛责者的集合中被移除,而同时不对我们关于道德责任能力的观念做任何改变—特别是不发生任何“腐蚀”。我们只是会发现,我们社会中可负道德责任的人比我们迄今所认为的要少。
那句焦虑的咒语又来了:“可这一切到哪里是个头?”我们是在朝一个百分百“用医学方法处理”的社会前进,在这种社会里没有人是可负责任的?不,我们不是,因为存在着对抗这一趋势的力量。
人们想要保有责任能力。成为自由社会中一位声誉良好的公民所能带来的利益,得到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领会,因而总是存在一个把自己包含进去的强烈预设。受谴责是我们为获得信任而付出的代价,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乐意支付它。我们付出高昂的代价,在某桩违法行为中被抓住后接受惩罚和公开羞辱,以此换取一个重新回到游戏中继续玩下去的机会。
所以,守住界线避免潜行开脱的最佳策略很清楚:保护和加强一个人若是声誉良好就会参与的那些游戏的价值。是这些利益的腐蚀,而不是人类和生物科学的前进步伐,威胁着社会均衡。因为总是存在强大诱惑让你把自己变得足够小,以便将你行为的原因外部化并拒绝承担责任,抵消这些诱惑的方法是,给人们一个他们无法拒绝的提议:如果你想要自由,你必须承担责任。
新书速递
《帝国的流亡》
作者:张晖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1月
定价:29.00元
该书围绕“帝国的流亡”的主题,描绘出士人的心境和精神状态。作者在考辨文献的基础上进入士人的生命史,探寻他们为什么选择抵抗、如何抵抗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境遇。
《中国艺术史》
作者: [英]迈克尔·苏立文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1月
定价:79.00元
本书是牛津大学荣休院士、中国艺术史权威迈克尔·苏立文院士继《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之后的又一力作。作者全面论述了中国艺术的特点,书写出了纵贯数千年的中国艺术之演进脉络。
《孵化Twitter》
作者:[美]尼克·比尔顿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1月
定价:49.90元
《纽约时报》最受欢迎的科技和商业记者尼克·比尔顿,在Twitter以指数级速度增长时,将读者带到了这个公司的大幕之后。成百上千的信息来源、采访、文件和内部邮件,使得尼克·比尔顿勾画出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