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语文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语文的主要载体,是高效实现语文教育目标的重要媒介,也是师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依托。所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以生为本,活用教材”。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以生为本 活用教材
小学语文是一门最接近儿童生活、应用最广泛、内容最丰富的学科。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己感悟文本的语言,领会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阅读能力。要想真正实现用教材教教,教师就必须掌握深入解读、处理、开发驾驭教材的本领。让教师手中的教材不断“厚”起来,让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活”起来,让小学生的语文实践天地更“阔”起来。教师要不断转变自己的角色、提高自身素质,认真研读教材,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把阅读教学活动变成学生施展个性的舞台,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学习天地,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语文知识。让学生学会对文本追根溯源、刨根问底,在用中学,学中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学有所得,努力提高语文教师的学科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1.关注生本,追根溯源用教材
1.1巧用教材,凸显生本。
在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做语文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者和高效利用者。教师要以教材自身所蕴含的“亮点”激发小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教师以文本为载体,恰到好处地设置悬念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悬念能使小学生产生急切期待的心理欲望,具有强大的诱惑力,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教师要依据教材从小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出发,在新课导入时,用巧妙的语言设置悬念,强烈刺激小学生的大脑兴奋神经,使小学生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到课堂活动中。如:教学《惊弓之鸟》时,教师用语言巧设悬念:“同学们,你们看见过天上飞的大雁吗?如果天空中慢慢飞来一只大雁,你会用什么办法把它打下来呢?”课堂上顿时炸开了锅,学生想出了很多办法:用弓箭射,用枪打,用弹弓打……各种各样的办法很多。教师表扬爱动脑筋思考问题的同学,他们沾沾自喜。你们的办法真多,可在古时候有个叫更羸的射箭能手,他不用弓箭射大雁,只是拉了一下弓,听见“嗖”的一声响,大雁就掉下来了。学生疑惑不解,这是为什么呀?拉弓也没射到大雁啊?它怎么就掉下来了呢?这是为什么?学生想急于知道结果。教师趁机引入新课,请同学们自己阅读文本,答案就在教材中。学生特别认真地阅读文本,对课文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认真读书、积极动脑思考,教师乐于关注学生,善于和学生一起积极参与语文课堂学习,从而分享丰硕的教学成果。
1.2活用教材,张扬个性。
语文教师要熟悉教材,并对教材进行认真分析解读,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语文教材进行增、删、补、调和换。依据教材增加不够的内容,让课堂教学的坡度不要过大,使课堂教学重点更突出。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让课堂教学难点更易于突破。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删除多余、不太科学的教学内容,补充一定量的写作背景。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才华,大胆面对知识的挑战,张扬个性,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如:教学《三顾茅庐》一课时,教师依据文本,围绕“谒见”一词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拓展。先让学生查字典理解“谒见”的意思,学生很快回答:“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然后教师用“猜年龄”游戏把课堂推向了高潮,刺激了学生求知的兴奋点,课堂开始活跃起来。此时,教师迅速抖出包袱,用“反诘”的方法引导小学生思考作者是否把词语用错了。小学生的注意力从“兴趣”立即转向了“思维”。这样一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打破了以往教学中的“陈规旧矩”的束缚,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学生的学习活动真正进入了高潮,在讨论交流中体会到了刘备求贤若渴的真诚,也感受了我国古代名著的艺术魅力。课堂绽放精彩,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凸显了解读教材的好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走向生本,精彩互动用教材
2.1师生互动,质疑教材。
师生互动是指在语文课上,教师和学生针对教材中的某个问题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共同促进的一种教学方式。问题是课堂互动的核心,也是师生“互动”的前提。教师要依据教材,鼓励学生对教材进行质疑。师生双向沟通,自主解决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智慧的生成进行适当点拨,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得以落实,在质疑中互动提高,倡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如:教学《詹天佑》时,用“詹天佑是一个怎样的人?”统领全篇,引导学生讨论、质疑:①詹天佑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时,遇到了什么困难?②为什么说詹天佑是一个杰出的、爱国的工程师?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对不懂的问题认真做记录,在汇报时提出来,师生共同探究答案。让学生主动质疑,树立跨越时空理解文本的意识。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互动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语文课堂变精彩无限。
2.2自主探究,研读教材。
研读是最好的语文探究学习方式。教师研读教材是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础和源泉,也是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方法。阅读不是复制,阅读必须有个性的思考,提倡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理解,具有多元价值观。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思想,挖潜教材中的教育价值,给予学生以思想的启迪和精神的享受。引领学生打开心灵之窗,放飞思想。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重点句子:“那时候我有点儿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鼓励学生从字词入手,深入理解句子,体会“爱戴”这个中心词的含义,站在作者的角度体会“谈《水浒》、谈碰壁、救助车夫和关心女佣阿三”四件事的含义,解读鲁迅受到人民爱戴的原因。鼓励学生动嘴读、动手画、动脑想,让学生把带有个性特色的东西带进文本,激发语文学习兴趣。最后得出结论:鲁迅为自己想得少,替别人想得多。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坚持以生为本,活用文本资源,开发学生的智力,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认真研读文本,追寻本色语文,演绎快乐课堂。
参考文献:
[1]付颖.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J].教育教学论坛,2014(38):70.
[2]崔秀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究[J].学周刊,2011(05):135.
[3]张娥,黄清涛.让阅读开启学生的心智[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387.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以生为本 活用教材
小学语文是一门最接近儿童生活、应用最广泛、内容最丰富的学科。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己感悟文本的语言,领会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阅读能力。要想真正实现用教材教教,教师就必须掌握深入解读、处理、开发驾驭教材的本领。让教师手中的教材不断“厚”起来,让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活”起来,让小学生的语文实践天地更“阔”起来。教师要不断转变自己的角色、提高自身素质,认真研读教材,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把阅读教学活动变成学生施展个性的舞台,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学习天地,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语文知识。让学生学会对文本追根溯源、刨根问底,在用中学,学中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学有所得,努力提高语文教师的学科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1.关注生本,追根溯源用教材
1.1巧用教材,凸显生本。
在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做语文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者和高效利用者。教师要以教材自身所蕴含的“亮点”激发小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教师以文本为载体,恰到好处地设置悬念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悬念能使小学生产生急切期待的心理欲望,具有强大的诱惑力,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教师要依据教材从小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出发,在新课导入时,用巧妙的语言设置悬念,强烈刺激小学生的大脑兴奋神经,使小学生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到课堂活动中。如:教学《惊弓之鸟》时,教师用语言巧设悬念:“同学们,你们看见过天上飞的大雁吗?如果天空中慢慢飞来一只大雁,你会用什么办法把它打下来呢?”课堂上顿时炸开了锅,学生想出了很多办法:用弓箭射,用枪打,用弹弓打……各种各样的办法很多。教师表扬爱动脑筋思考问题的同学,他们沾沾自喜。你们的办法真多,可在古时候有个叫更羸的射箭能手,他不用弓箭射大雁,只是拉了一下弓,听见“嗖”的一声响,大雁就掉下来了。学生疑惑不解,这是为什么呀?拉弓也没射到大雁啊?它怎么就掉下来了呢?这是为什么?学生想急于知道结果。教师趁机引入新课,请同学们自己阅读文本,答案就在教材中。学生特别认真地阅读文本,对课文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认真读书、积极动脑思考,教师乐于关注学生,善于和学生一起积极参与语文课堂学习,从而分享丰硕的教学成果。
1.2活用教材,张扬个性。
语文教师要熟悉教材,并对教材进行认真分析解读,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语文教材进行增、删、补、调和换。依据教材增加不够的内容,让课堂教学的坡度不要过大,使课堂教学重点更突出。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让课堂教学难点更易于突破。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删除多余、不太科学的教学内容,补充一定量的写作背景。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才华,大胆面对知识的挑战,张扬个性,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如:教学《三顾茅庐》一课时,教师依据文本,围绕“谒见”一词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拓展。先让学生查字典理解“谒见”的意思,学生很快回答:“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然后教师用“猜年龄”游戏把课堂推向了高潮,刺激了学生求知的兴奋点,课堂开始活跃起来。此时,教师迅速抖出包袱,用“反诘”的方法引导小学生思考作者是否把词语用错了。小学生的注意力从“兴趣”立即转向了“思维”。这样一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打破了以往教学中的“陈规旧矩”的束缚,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学生的学习活动真正进入了高潮,在讨论交流中体会到了刘备求贤若渴的真诚,也感受了我国古代名著的艺术魅力。课堂绽放精彩,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凸显了解读教材的好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走向生本,精彩互动用教材
2.1师生互动,质疑教材。
师生互动是指在语文课上,教师和学生针对教材中的某个问题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共同促进的一种教学方式。问题是课堂互动的核心,也是师生“互动”的前提。教师要依据教材,鼓励学生对教材进行质疑。师生双向沟通,自主解决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智慧的生成进行适当点拨,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得以落实,在质疑中互动提高,倡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如:教学《詹天佑》时,用“詹天佑是一个怎样的人?”统领全篇,引导学生讨论、质疑:①詹天佑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时,遇到了什么困难?②为什么说詹天佑是一个杰出的、爱国的工程师?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对不懂的问题认真做记录,在汇报时提出来,师生共同探究答案。让学生主动质疑,树立跨越时空理解文本的意识。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互动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语文课堂变精彩无限。
2.2自主探究,研读教材。
研读是最好的语文探究学习方式。教师研读教材是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础和源泉,也是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方法。阅读不是复制,阅读必须有个性的思考,提倡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理解,具有多元价值观。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思想,挖潜教材中的教育价值,给予学生以思想的启迪和精神的享受。引领学生打开心灵之窗,放飞思想。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重点句子:“那时候我有点儿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鼓励学生从字词入手,深入理解句子,体会“爱戴”这个中心词的含义,站在作者的角度体会“谈《水浒》、谈碰壁、救助车夫和关心女佣阿三”四件事的含义,解读鲁迅受到人民爱戴的原因。鼓励学生动嘴读、动手画、动脑想,让学生把带有个性特色的东西带进文本,激发语文学习兴趣。最后得出结论:鲁迅为自己想得少,替别人想得多。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坚持以生为本,活用文本资源,开发学生的智力,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认真研读文本,追寻本色语文,演绎快乐课堂。
参考文献:
[1]付颖.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J].教育教学论坛,2014(38):70.
[2]崔秀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究[J].学周刊,2011(05):135.
[3]张娥,黄清涛.让阅读开启学生的心智[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