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所以在游戏探索与实践中,应采取参与创设、享有自主;适时调整、满足兴趣;有效观察,积极回应;不断跟进,点燃火花;重视交流,提升经验等策略,尽可能立足幼儿追随幼儿、支持幼儿,引导幼儿快乐游戏。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游戏 大一班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只有满足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求,才能激发幼儿学习、游戏的欲望。所以在班级游戏探索与实践中,应尽可能立足幼儿,追随幼儿,支持幼儿,引导幼儿快乐游戏。
一、参与创设,享有自主
将空间、内容留给孩子自己规划,是游戏设计的最高境界。于是我们努力放手让孩子规划、布置。开学初,我们与幼儿共同商讨,喜欢玩什么游戏,并且结合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设置生活坊、建构区、益智区、科学区等区域,让孩子们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
二、适时调整,满足兴趣
我们充满期待投放的游戏未必能吸引孩子,或者孩子原本喜欢的游戏因为一定时间后的兴趣转移、经验重复,游戏热情逐渐减弱。这就需要我们对游戏进行分析解读,调整已有环境或材料,使其焕发出新的价值。如在最初创设《走近科学》游戏主题墙时,我们只是将中国、外国一些科学家的照片、科学小游戏的图片粘贴上,但孩子们对其似乎不感兴趣。于是,我们进行了调整,每一个阶段以一个点进行科学探究游戏,如“纸的力量”。
游戏中的所有材料只有在幼儿摆弄操作的过程中才能产生意义。因此,游戏材料的投放一定要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引发幼儿与之互动的愿望。如“开锁”游戏。最初我们提供的只是彩色卡纸画出的锁和钥匙,游戏时无人问津。为什么会这样?缺少材料情感性、操作性的设计。于是,我们进行了整改,从生活性、情境性、操作性、挑战性等角度设计,以激励和推动幼儿的游戏行为。现在游戏调整为:将生活中的包裹盒上加上真实的锁——包裹盒里藏着许多图片——必须找到相应的钥匙打开锁,才能知道里面的秘密。
三、有效观察,积极回应
游戏是幼儿与材料、环境互动,建构学习经验的过程。幼儿在游戏中是如何与材料活动的?材料合适吗?喜欢吗?是否有新的发展?所有这一切只有通过现场细致观察与反思,才能做到积极回应,从中找到调整依据,才能精准投放适合幼儿兴趣与能力的材料。如游戏“谁不见了”中,刘沐阳和马振哲在争执:“你给我的时间短,我记不住。”“你数10下,我也数10下的。”“你数得快,我数得慢。”“这不公平”……原来在玩游戏中,他们数数计时数的节奏不一,导致记忆时间不等,出现分歧。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和孩子们共同探讨,最终增加“沙漏计时器”,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所以,有计划地观察是指导幼儿自主游戏的前提。因此,教师必须观察幼儿、读懂幼儿。
四、不断跟进,点燃火花
我们在观察与交流中捕捉孩子感兴趣的内容,生成游戏,并不断跟进。在科学“水上的小船”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纸的吸水性不同与纸船沉浮速度有一定的关系。活动后,孩子们对纸产生浓厚的兴趣,共同寻找还有哪些纸?正好结合主题二“中国娃”中科学“聪明的中国人”,孩子们知道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更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于是,我们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设计“纸的秘密”科学游戏。
首先,游戏前讨论:纸是谁发明的?都有哪些纸?纸都有什么用……孩子们共同收集有关“纸的秘密”,丰富孩子的认知经验。然后,在此基础上,我们探究有关纸的游戏:纸可以玩哪些游戏呢?漂浮在水上的纸能像小船一样运东西吗?如果放硬币,能放多少呢?孩子们开始了“纸的力量”游戏探索历程……为什么相同的纸放的硬币不同呢?都放多少枚硬币?不同的纸放的硬币一样吗?谁放的硬币最多?纸在水里可以放许多硬币,力量“真大”。不放在水里纸还有力量吗?怎样让站着的纸承受书的力量?能承受多少书?孩子们继续探索,将纸折成不同形状、高度的纸。
五、重视交流,提升经验
组织有效的交流分享是游戏的重要环节,也是其指导作用最显性、最集中的表现。但以往游戏交流分享经常成了教师的“一言堂”、游戏评价,教师将观察中发现的问题一一罗列、逐一“纠错”,幼儿很少有提出问题的机会;或幼儿汇报自己的内容等。那究竟交流分享什么?怎么分享?
1.将个体兴趣变成群体热点。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可积极运用交流分享的方式,用同伴的行为、发现、作品激发其他幼儿探索兴趣。如第一次投放“纸的力量”(一张站着的纸能承受多少书),交流分享时请游戏的两位幼儿讲解游戏过程、结果及发现引起大家的关注,激发同伴试一试的愿望,孩子们跃跃欲试。于是在第二天活动中,为每一个孩子准备一张纸、一些书,孩子们不断尝试、探索,最后找到“垒书小达人”,竟然垒了91本书,全班沸腾欢呼着,为其喝彩。同时再次启发引导大家观察思考:为什么他能放许多书?(发现矮、厚、封口……)这里,我们有意放大个别幼儿的游戏,以引发大家的兴趣。
2.让偶发性行为变为探索性行为。在游戏中,幼儿个体的活动一般由兴趣引发,他们喜欢哪个材料就选哪个游戏。而这种操作和摆弄常常是偶发性的、随意性的,兴趣是不够稳定的,容易转移、游离。教师适时组织交流分享,引导幼儿讲述活动中的经历体验、经验与方法等,引起大家的有意关注和思考,激发起新的、有意的探索行为,从而增强幼儿参与游戏的目的性。如一次美术活动后,桌面上有水粉颜料,天天拿起面巾纸擦拭,打开后无意发现印染后的花纹,孩子们很惊喜,从而引发讨论: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可以怎么印出漂亮的花纹?可以怎么折叠?除了印染手帕外,还可以印染出什么?于是生成“印染手帕”游戏。孩子们通过偶发性行为,发现了问题,引发了讨论,从而变成了探索性行为,知道了不同折叠方法印染出来的图案是不一样的,甚至还将印染好的手帕剪了几下,变成美丽的窗花。
3.让发现问题变成解决问题。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有许多困惑,如在操作技能、认知经验、游戏规则、同伴合作等方面都可能遭遇问题,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正是幼儿学习和经验成长的过程。因此,教师不应害怕和回避这些问题,而应主动提出问题,甚至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幼儿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如:“磁力小车”游戏中,发现有的磁铁推着汽车走,有的吸住汽车。通过自主探索,解决磁铁两极问题。
4.将交流分享变成情感体验。在游戏中,幼儿通过与材料互动、与同伴互动不仅获得操作经验,更获得各种能力和社会情感的综合体验,他们在其中亲身感受到成功、挫败、输赢、等待、困难与求助等丰富的情绪、情感。教师通过组织交流分享活动,引导幼儿讲述经验,表达情感,激起同伴在情绪、情感上的共鸣,使幼儿再一次体会游戏的快乐、合作的愉悦、成功的欣喜、战胜困难的自豪、不断尝试的坚持……使幼儿全面发展。
在“纸的力量”中,陈雨嘉和张晋昊分享自己的游戏过程。张晋昊说:我放了14个硬币。雨嘉说:一开始我只放了5个硬币,后来我能放到29个硬币。
在游戏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材料互动,积极地建构经验,在操作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成功经验,也存在个人的问题和困惑,这些都急需与同伴、教师分享。教师及时组织幼儿进行经验交流、情感分享,能更好地发挥活动环境与材料的作用,解决幼儿当下游戏中的问题,对幼儿游戏活动形成挑战和激励,推动幼儿不断探索与实践。
游戏为幼儿打开了一扇窗,也为幼儿的自主创造搭建了平台,提供了发展空间。我们亲临其境地参与幼儿游戏,和幼儿共成长、共发展,受益匪浅,以后将一如既往地追随幼儿,共同游戏,互学互长。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游戏 大一班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只有满足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求,才能激发幼儿学习、游戏的欲望。所以在班级游戏探索与实践中,应尽可能立足幼儿,追随幼儿,支持幼儿,引导幼儿快乐游戏。
一、参与创设,享有自主
将空间、内容留给孩子自己规划,是游戏设计的最高境界。于是我们努力放手让孩子规划、布置。开学初,我们与幼儿共同商讨,喜欢玩什么游戏,并且结合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设置生活坊、建构区、益智区、科学区等区域,让孩子们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
二、适时调整,满足兴趣
我们充满期待投放的游戏未必能吸引孩子,或者孩子原本喜欢的游戏因为一定时间后的兴趣转移、经验重复,游戏热情逐渐减弱。这就需要我们对游戏进行分析解读,调整已有环境或材料,使其焕发出新的价值。如在最初创设《走近科学》游戏主题墙时,我们只是将中国、外国一些科学家的照片、科学小游戏的图片粘贴上,但孩子们对其似乎不感兴趣。于是,我们进行了调整,每一个阶段以一个点进行科学探究游戏,如“纸的力量”。
游戏中的所有材料只有在幼儿摆弄操作的过程中才能产生意义。因此,游戏材料的投放一定要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引发幼儿与之互动的愿望。如“开锁”游戏。最初我们提供的只是彩色卡纸画出的锁和钥匙,游戏时无人问津。为什么会这样?缺少材料情感性、操作性的设计。于是,我们进行了整改,从生活性、情境性、操作性、挑战性等角度设计,以激励和推动幼儿的游戏行为。现在游戏调整为:将生活中的包裹盒上加上真实的锁——包裹盒里藏着许多图片——必须找到相应的钥匙打开锁,才能知道里面的秘密。
三、有效观察,积极回应
游戏是幼儿与材料、环境互动,建构学习经验的过程。幼儿在游戏中是如何与材料活动的?材料合适吗?喜欢吗?是否有新的发展?所有这一切只有通过现场细致观察与反思,才能做到积极回应,从中找到调整依据,才能精准投放适合幼儿兴趣与能力的材料。如游戏“谁不见了”中,刘沐阳和马振哲在争执:“你给我的时间短,我记不住。”“你数10下,我也数10下的。”“你数得快,我数得慢。”“这不公平”……原来在玩游戏中,他们数数计时数的节奏不一,导致记忆时间不等,出现分歧。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和孩子们共同探讨,最终增加“沙漏计时器”,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所以,有计划地观察是指导幼儿自主游戏的前提。因此,教师必须观察幼儿、读懂幼儿。
四、不断跟进,点燃火花
我们在观察与交流中捕捉孩子感兴趣的内容,生成游戏,并不断跟进。在科学“水上的小船”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纸的吸水性不同与纸船沉浮速度有一定的关系。活动后,孩子们对纸产生浓厚的兴趣,共同寻找还有哪些纸?正好结合主题二“中国娃”中科学“聪明的中国人”,孩子们知道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更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于是,我们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设计“纸的秘密”科学游戏。
首先,游戏前讨论:纸是谁发明的?都有哪些纸?纸都有什么用……孩子们共同收集有关“纸的秘密”,丰富孩子的认知经验。然后,在此基础上,我们探究有关纸的游戏:纸可以玩哪些游戏呢?漂浮在水上的纸能像小船一样运东西吗?如果放硬币,能放多少呢?孩子们开始了“纸的力量”游戏探索历程……为什么相同的纸放的硬币不同呢?都放多少枚硬币?不同的纸放的硬币一样吗?谁放的硬币最多?纸在水里可以放许多硬币,力量“真大”。不放在水里纸还有力量吗?怎样让站着的纸承受书的力量?能承受多少书?孩子们继续探索,将纸折成不同形状、高度的纸。
五、重视交流,提升经验
组织有效的交流分享是游戏的重要环节,也是其指导作用最显性、最集中的表现。但以往游戏交流分享经常成了教师的“一言堂”、游戏评价,教师将观察中发现的问题一一罗列、逐一“纠错”,幼儿很少有提出问题的机会;或幼儿汇报自己的内容等。那究竟交流分享什么?怎么分享?
1.将个体兴趣变成群体热点。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可积极运用交流分享的方式,用同伴的行为、发现、作品激发其他幼儿探索兴趣。如第一次投放“纸的力量”(一张站着的纸能承受多少书),交流分享时请游戏的两位幼儿讲解游戏过程、结果及发现引起大家的关注,激发同伴试一试的愿望,孩子们跃跃欲试。于是在第二天活动中,为每一个孩子准备一张纸、一些书,孩子们不断尝试、探索,最后找到“垒书小达人”,竟然垒了91本书,全班沸腾欢呼着,为其喝彩。同时再次启发引导大家观察思考:为什么他能放许多书?(发现矮、厚、封口……)这里,我们有意放大个别幼儿的游戏,以引发大家的兴趣。
2.让偶发性行为变为探索性行为。在游戏中,幼儿个体的活动一般由兴趣引发,他们喜欢哪个材料就选哪个游戏。而这种操作和摆弄常常是偶发性的、随意性的,兴趣是不够稳定的,容易转移、游离。教师适时组织交流分享,引导幼儿讲述活动中的经历体验、经验与方法等,引起大家的有意关注和思考,激发起新的、有意的探索行为,从而增强幼儿参与游戏的目的性。如一次美术活动后,桌面上有水粉颜料,天天拿起面巾纸擦拭,打开后无意发现印染后的花纹,孩子们很惊喜,从而引发讨论: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可以怎么印出漂亮的花纹?可以怎么折叠?除了印染手帕外,还可以印染出什么?于是生成“印染手帕”游戏。孩子们通过偶发性行为,发现了问题,引发了讨论,从而变成了探索性行为,知道了不同折叠方法印染出来的图案是不一样的,甚至还将印染好的手帕剪了几下,变成美丽的窗花。
3.让发现问题变成解决问题。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有许多困惑,如在操作技能、认知经验、游戏规则、同伴合作等方面都可能遭遇问题,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正是幼儿学习和经验成长的过程。因此,教师不应害怕和回避这些问题,而应主动提出问题,甚至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幼儿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如:“磁力小车”游戏中,发现有的磁铁推着汽车走,有的吸住汽车。通过自主探索,解决磁铁两极问题。
4.将交流分享变成情感体验。在游戏中,幼儿通过与材料互动、与同伴互动不仅获得操作经验,更获得各种能力和社会情感的综合体验,他们在其中亲身感受到成功、挫败、输赢、等待、困难与求助等丰富的情绪、情感。教师通过组织交流分享活动,引导幼儿讲述经验,表达情感,激起同伴在情绪、情感上的共鸣,使幼儿再一次体会游戏的快乐、合作的愉悦、成功的欣喜、战胜困难的自豪、不断尝试的坚持……使幼儿全面发展。
在“纸的力量”中,陈雨嘉和张晋昊分享自己的游戏过程。张晋昊说:我放了14个硬币。雨嘉说:一开始我只放了5个硬币,后来我能放到29个硬币。
在游戏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材料互动,积极地建构经验,在操作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成功经验,也存在个人的问题和困惑,这些都急需与同伴、教师分享。教师及时组织幼儿进行经验交流、情感分享,能更好地发挥活动环境与材料的作用,解决幼儿当下游戏中的问题,对幼儿游戏活动形成挑战和激励,推动幼儿不断探索与实践。
游戏为幼儿打开了一扇窗,也为幼儿的自主创造搭建了平台,提供了发展空间。我们亲临其境地参与幼儿游戏,和幼儿共成长、共发展,受益匪浅,以后将一如既往地追随幼儿,共同游戏,互学互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