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内容占了一半,在每年的高考试卷中占至少20分的分值,相当于总分的13.3%。而相对于白话文,文言文艰涩,难懂,学习起来也较为困难,所以许多学生望而生畏。怎样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打好文言文基础,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就成为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也逐渐形成了一些自己的认识,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诵读的情感体验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一般都是老师先串讲,然后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其实,学生如果没有熟读课文,即使老师讲得眉飞色舞,分析得头头是道,学生也留不下多少印象。如果学生对课文进行了熟读,甚至达到了成诵的程度,他们自会从诵读中感知和领悟。"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话不无道理,读的过程便是了解和领悟的过程。而且《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记诵优秀的文言文篇章,表面看来,似乎只是积累了一些语言材料,其实,这是感性的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它们既是古人的生活经验材料,也是思想情感材料,当然又是鲜活的文学形象材料。这些材料储存于学生的大脑,组合入既有的认知结构和情感经验之中,就会成为终生的营养。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诵读的科学指导:
1、读准字音,特别是通假字和异读字
例如:① 或师焉,或否焉(读fǒu)② 句读(dòu)之不知
2、读准句读
例如:①丘也/闻/有国有家者②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3、读出感情
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心情,揣摩感情。例如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作者在游西山前后的感情就截然不同,诵读时就应通过语速、节奏的急缓,音调的高低读出其不同的感情,进而领悟其此时此刻的心境。
4、重视教师范读
成功的范读,本身就是对学生诵读的指导。除了教师声音与学生形成的叩击交流, 还有表情的感染,动作的辅助,更有教师本身的素养和功力在学生心目中产生的敬佩感、信服感,进而形成多功能的辐射和带动,使那些不喜欢诵读的学生,逐渐产生对诵读文言文的兴趣,最终把诵读文言文作为自觉的行为。如欧阳修的《赤壁赋》,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无疑将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启发和感染。
一般来说,诵读方式可分为领读、齐读、分组读、自读,我们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运用。
综合使用多种方法,使诵读贯穿文言文课堂的始终。即使课文已经学完,诵读也不能停止, 朱熹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因此,只有做到了才能真正的理解和记忆。
二、考点的归纳积累
一位资深的老教师曾对我说过: "字字句句落实,时时处处总结。"这对我启发很大,因此在教学中,在讲清词义的基础上我注意了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及时归纳整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2、明确标出本段或本课需要牢牢掌握的重点词语,使学生在课下复习时重点明确,一目了然。
3、考纲常见实词虚词的整理
一般通过一词多义的形式归纳整理其义项;而其义项不可分的过细,重点是常用常考义项;例子尽量从学生学过的课文中找,以便温故知新; 还可以利用其与现代汉语的联系,从现在汉语中找一些常见词语或成语做例子,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对于重中之重的词,上课要和学生一起学习整理。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能熟练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各种用法和意义了。例如:《秋水》一课,就出现了 "殆"这个词,而《<指南录>后序》一课又再次出现,通过两次归纳整理学生对它的常见义项已经基本掌握了。
三、翻译的信、达、雅
文言文教学素来以串讲法为主,这是传统的讲授法,在现代文言文教学中根深蒂固,其突出表现为强调教师逐词逐句的串讲,学生孤立单线的死记硬背。
其实,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学习文言文已有一定的基础,较为简单的语句已经可以凭借他们自己的知识积累,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较顺利地完成翻译,个别有疑义的词语也可借助生生互动讨论和老师的简单点拨加以解决。大可不必由老师逐字逐句翻译。类似于《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这样的文章,情节性强,学生情趣浓,语言相对简单,完全可以采用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会的不教,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行解决,老师挑取重要的或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词句,进行点拨即可。
但是强调老师还课堂给学生的同时,并不是不讲了,而是要提倡"精讲"。对于文章中出现的结构复杂而又典型或者学生较难理解的重点句子,就要以培养翻译能力为核心,重点讲解。例如上文所提《廉颇蔺相如列传》 "负荆请罪"一节,理解内容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其中的"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涉及语言点较多,平常练习甚至是期中、期末考试经常考查,老师就要不厌其烦地带领学生逐字逐词的准确翻译,并在翻译过程中反复强调翻译原则、要领及技巧:
字字落实,准确翻译;
语句通顺,尽量直译;
不厌其烦,反复训练。
总之,只有平时培养学生良好的翻译习惯,才能提高学生文言文的翻译能力,进而提高试卷中翻译题的得分率。
四、反馈训练与检查
落实意识一直是我们所强调的。现在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重,课后复习时间少,如果我们只在课后抓落实,无疑是不切实际的。 我们必须把 "落实"尽可能地落实在自己的课堂上,那么每堂课的当堂反馈训练便成了不可缺少的环节。
这一环节可以根据讲课内容设置文学常识填空、用原文作答、一词多义、翻译训练等多种练习,题目不在多,而在精。以此巩固本堂重点内容,强化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检查是强化落实的另一种有效形式。虽然课上已经设置了当堂反馈环节,但瞬间记忆并不可靠,必须通过第二节课的检查环节来促使瞬间记忆转化为长久或永恒记忆。检查不过关的学生在课下仍要单独再检查直至顺利过关。当检查成为每节课的惯例后,即使老师不布置,学生也会自觉在课后进行复习,使学习成为一个连续的不间断的过程。
五、人文修养的加强
著名语文教育家钱梦龙说:"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其实不是老师们不想改革,主要原因是经常忽略了文言文中 "文"的因素。 文言文,顾名思义,就是"文"与"言"的结合,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当然,进行文言文教学就应该既教"言"也教"文"。这就要求我们把词语教学与课文分析结合起来,既教好词语,又搞好课文分析。
学好文言中的 "文",一方面我们要引导学生赏析文章艺术特色同时加强写作借鉴的引导。另一方面高中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文言文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积淀,对于提升学生的精神品位,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它们都是非常难得的"教科书",所以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不能流于表面,必须加强对学生人文修养的熏陶。例如文天祥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苏轼乐观旷达的胸怀,韩愈的尊师重道,贾谊、苏洵,杜牧对时政的关心,杜甫的心忧天下,烛之武的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孔孟的政治理想……这些都应是我们教学过程中不能忽略,甚至要重点讨论的内容。
拿《陈情表》的教学来说,我们绝不能忽视全文洋溢着的对祖母的至亲至爱之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把教学重心放在了李密对其祖母的至亲至爱之情上。这篇文章直抒真情至性,不假雕饰,情深理切,感人至深,是弘扬民族"孝"之美德的至极之文,并由此生发"孝顺父母"的命题。当下学生大兴铺张、浪费、攀比、浮夸之风,拿父母的血汗钱肆意挥霍。根据这一现实,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在"孝"字上大做文章。先让学生明白"孝"是美德,更是责任和义务,同时刚好结合班级情况,举行主题班会 "感恩的心",经过深刻的反思之后,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发出倡议:孝敬父母,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教育学生尊敬父母孝顺父母、提升学生精神境界的目的也就实现了。
《新课标》要求"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外,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提高学生文化素养"、"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这要求我们必须充分注意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注意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但如果我们从过去单纯追求文白对译的教学误区中走出来,却只在"人文"上大做文章,就会矫枉过正,走入了另一个误区,即只讲人文性,忘记了工具性,这也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
六、知识的拓展延伸
教材内容毕竟只是我们了解古代文化的一个切入点,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应当借助这个切入点尽可能的寻找相关连接,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扩展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如《鸿门宴》《秋水》《<指南录>后序》等学完之后,我们给学生印发了谈歌的小说《天绝》《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文天祥千秋祭》等相关文学作品,让学生进一步走进伟大人物的心灵世界,获取自身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精神养料。
在品味赏析的基础上,还应当加强写作训练,在实践中才能进一步巩固。这里的训练包括进行片段描写、扩写、续写甚至包括自己创作短小的文言文。 有人可能认为我们考试也不会去写作文言文,但是这是文学积淀,只有他们亲身实践过了,才会有这方面的经验,而这个经验是他们在面对古诗文的时候最好的导师。
文言文是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优秀的文化遗产,每个人都有义务有责任学好,只要我们带领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基础抓起,坚持不懈,他们也一定有能力筑起自己坚不可摧的文言大厦。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方法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鸿苓。
[2]《中学文言文教学参考》,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赵锐等。
[3]《新世纪文言文词典》,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易维农。
一、诵读的情感体验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一般都是老师先串讲,然后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其实,学生如果没有熟读课文,即使老师讲得眉飞色舞,分析得头头是道,学生也留不下多少印象。如果学生对课文进行了熟读,甚至达到了成诵的程度,他们自会从诵读中感知和领悟。"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话不无道理,读的过程便是了解和领悟的过程。而且《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记诵优秀的文言文篇章,表面看来,似乎只是积累了一些语言材料,其实,这是感性的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它们既是古人的生活经验材料,也是思想情感材料,当然又是鲜活的文学形象材料。这些材料储存于学生的大脑,组合入既有的认知结构和情感经验之中,就会成为终生的营养。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诵读的科学指导:
1、读准字音,特别是通假字和异读字
例如:① 或师焉,或否焉(读fǒu)② 句读(dòu)之不知
2、读准句读
例如:①丘也/闻/有国有家者②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3、读出感情
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心情,揣摩感情。例如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作者在游西山前后的感情就截然不同,诵读时就应通过语速、节奏的急缓,音调的高低读出其不同的感情,进而领悟其此时此刻的心境。
4、重视教师范读
成功的范读,本身就是对学生诵读的指导。除了教师声音与学生形成的叩击交流, 还有表情的感染,动作的辅助,更有教师本身的素养和功力在学生心目中产生的敬佩感、信服感,进而形成多功能的辐射和带动,使那些不喜欢诵读的学生,逐渐产生对诵读文言文的兴趣,最终把诵读文言文作为自觉的行为。如欧阳修的《赤壁赋》,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无疑将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启发和感染。
一般来说,诵读方式可分为领读、齐读、分组读、自读,我们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运用。
综合使用多种方法,使诵读贯穿文言文课堂的始终。即使课文已经学完,诵读也不能停止, 朱熹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因此,只有做到了才能真正的理解和记忆。
二、考点的归纳积累
一位资深的老教师曾对我说过: "字字句句落实,时时处处总结。"这对我启发很大,因此在教学中,在讲清词义的基础上我注意了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及时归纳整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2、明确标出本段或本课需要牢牢掌握的重点词语,使学生在课下复习时重点明确,一目了然。
3、考纲常见实词虚词的整理
一般通过一词多义的形式归纳整理其义项;而其义项不可分的过细,重点是常用常考义项;例子尽量从学生学过的课文中找,以便温故知新; 还可以利用其与现代汉语的联系,从现在汉语中找一些常见词语或成语做例子,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对于重中之重的词,上课要和学生一起学习整理。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能熟练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各种用法和意义了。例如:《秋水》一课,就出现了 "殆"这个词,而《<指南录>后序》一课又再次出现,通过两次归纳整理学生对它的常见义项已经基本掌握了。
三、翻译的信、达、雅
文言文教学素来以串讲法为主,这是传统的讲授法,在现代文言文教学中根深蒂固,其突出表现为强调教师逐词逐句的串讲,学生孤立单线的死记硬背。
其实,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学习文言文已有一定的基础,较为简单的语句已经可以凭借他们自己的知识积累,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较顺利地完成翻译,个别有疑义的词语也可借助生生互动讨论和老师的简单点拨加以解决。大可不必由老师逐字逐句翻译。类似于《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这样的文章,情节性强,学生情趣浓,语言相对简单,完全可以采用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会的不教,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行解决,老师挑取重要的或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词句,进行点拨即可。
但是强调老师还课堂给学生的同时,并不是不讲了,而是要提倡"精讲"。对于文章中出现的结构复杂而又典型或者学生较难理解的重点句子,就要以培养翻译能力为核心,重点讲解。例如上文所提《廉颇蔺相如列传》 "负荆请罪"一节,理解内容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其中的"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涉及语言点较多,平常练习甚至是期中、期末考试经常考查,老师就要不厌其烦地带领学生逐字逐词的准确翻译,并在翻译过程中反复强调翻译原则、要领及技巧:
字字落实,准确翻译;
语句通顺,尽量直译;
不厌其烦,反复训练。
总之,只有平时培养学生良好的翻译习惯,才能提高学生文言文的翻译能力,进而提高试卷中翻译题的得分率。
四、反馈训练与检查
落实意识一直是我们所强调的。现在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重,课后复习时间少,如果我们只在课后抓落实,无疑是不切实际的。 我们必须把 "落实"尽可能地落实在自己的课堂上,那么每堂课的当堂反馈训练便成了不可缺少的环节。
这一环节可以根据讲课内容设置文学常识填空、用原文作答、一词多义、翻译训练等多种练习,题目不在多,而在精。以此巩固本堂重点内容,强化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检查是强化落实的另一种有效形式。虽然课上已经设置了当堂反馈环节,但瞬间记忆并不可靠,必须通过第二节课的检查环节来促使瞬间记忆转化为长久或永恒记忆。检查不过关的学生在课下仍要单独再检查直至顺利过关。当检查成为每节课的惯例后,即使老师不布置,学生也会自觉在课后进行复习,使学习成为一个连续的不间断的过程。
五、人文修养的加强
著名语文教育家钱梦龙说:"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其实不是老师们不想改革,主要原因是经常忽略了文言文中 "文"的因素。 文言文,顾名思义,就是"文"与"言"的结合,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当然,进行文言文教学就应该既教"言"也教"文"。这就要求我们把词语教学与课文分析结合起来,既教好词语,又搞好课文分析。
学好文言中的 "文",一方面我们要引导学生赏析文章艺术特色同时加强写作借鉴的引导。另一方面高中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文言文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积淀,对于提升学生的精神品位,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它们都是非常难得的"教科书",所以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不能流于表面,必须加强对学生人文修养的熏陶。例如文天祥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苏轼乐观旷达的胸怀,韩愈的尊师重道,贾谊、苏洵,杜牧对时政的关心,杜甫的心忧天下,烛之武的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孔孟的政治理想……这些都应是我们教学过程中不能忽略,甚至要重点讨论的内容。
拿《陈情表》的教学来说,我们绝不能忽视全文洋溢着的对祖母的至亲至爱之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把教学重心放在了李密对其祖母的至亲至爱之情上。这篇文章直抒真情至性,不假雕饰,情深理切,感人至深,是弘扬民族"孝"之美德的至极之文,并由此生发"孝顺父母"的命题。当下学生大兴铺张、浪费、攀比、浮夸之风,拿父母的血汗钱肆意挥霍。根据这一现实,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在"孝"字上大做文章。先让学生明白"孝"是美德,更是责任和义务,同时刚好结合班级情况,举行主题班会 "感恩的心",经过深刻的反思之后,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发出倡议:孝敬父母,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教育学生尊敬父母孝顺父母、提升学生精神境界的目的也就实现了。
《新课标》要求"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外,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提高学生文化素养"、"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这要求我们必须充分注意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注意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但如果我们从过去单纯追求文白对译的教学误区中走出来,却只在"人文"上大做文章,就会矫枉过正,走入了另一个误区,即只讲人文性,忘记了工具性,这也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
六、知识的拓展延伸
教材内容毕竟只是我们了解古代文化的一个切入点,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应当借助这个切入点尽可能的寻找相关连接,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扩展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如《鸿门宴》《秋水》《<指南录>后序》等学完之后,我们给学生印发了谈歌的小说《天绝》《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文天祥千秋祭》等相关文学作品,让学生进一步走进伟大人物的心灵世界,获取自身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精神养料。
在品味赏析的基础上,还应当加强写作训练,在实践中才能进一步巩固。这里的训练包括进行片段描写、扩写、续写甚至包括自己创作短小的文言文。 有人可能认为我们考试也不会去写作文言文,但是这是文学积淀,只有他们亲身实践过了,才会有这方面的经验,而这个经验是他们在面对古诗文的时候最好的导师。
文言文是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优秀的文化遗产,每个人都有义务有责任学好,只要我们带领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基础抓起,坚持不懈,他们也一定有能力筑起自己坚不可摧的文言大厦。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方法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鸿苓。
[2]《中学文言文教学参考》,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赵锐等。
[3]《新世纪文言文词典》,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易维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