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德育教育教学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加强德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德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是增强德育教育教学实效性,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关键词: 德育教师 ;职业道德 ;建设。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德育工作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加强德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是增强德育教育教学工作实效性的核心,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一、加强德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教师的社会角色决定了师德首先要德才统一,作为教师要以诚为首。孔子曰"人无信不立",教师是教人做人之人,教人做学问之人,唯有诚实,才能心正,心正方能人正,人正之人教人才能出正人。要以德高为人师表,德育教师要以善教为育人之魂,以真才实学去传授真理。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有学习的能力、严谨治学,把握时代脉搏,不断创新。德育教师不仅要用丰富的学识教人,更要用高尚的品格育人,以自己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启迪和感化学生,使大学生通过良好的师德风范去领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品质、通过对教师的信赖程度去推测他所讲授的理论的可信度。因此,对德育教师来说,要在教学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在行动上用马克思主义律己做人,就必须要提高道德素养,陶冶道德情感,锤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用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情操、坦荡的胸怀、正直的为人、端庄的仪表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从对教师的敬佩和信赖中自觉地理解并接受、信服马克思主义。
德育教师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开拓者,在传递社会科学知识,培育大学生人格、道德等方面,有着其他教师不可替代的作用。德育教师不仅是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作为大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受到学生尊敬和爱戴的。在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知识不断更新,社会发展对德育教师角色的要求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担负起帮助、激励和启发大学生树立人生理想目标、勤于思考的责任。德育教师越来越成为帮助大学生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只拿出真理或结论的人。信息时代,大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知识面广,德育教师如果仍然以有限的知识或权威的地位出现在大学生面前,是很难驾驭课堂的。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德育教师只有了解自己的角色,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德育教师在大学生的心目中应该是道德"榜样"和"楷模"。德育教师的道德形象,可以激励和教育大学生去实现一定的道德理想,履行一定的道德义务,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
德育教师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主动者。师生是一对矛盾,其主要矛盾方面是教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主要依靠教师。对感情的敏感和珍惜,对人格平等的追求,是当代大学生强烈的心理意识之一,所以,德育教师应该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作他们的朋友。学生们喜欢的是师德高尚,知识渊博,关爱学生的教师。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和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不是靠教师的称号与平时的装模作样获得的,而是靠教师的高尚的道德情操、教书育人的艺术赢得的。因此,对德育教师来说,要做一个受大学生欢迎、喜爱的教师,就必须要加强自身的道德建设,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德育教育教学成功的要素之一就在于尊重学生。
二 、加强德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
高尚的职业道德是每个德育教师必须具备的。但职业道德不是单纯的、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空洞乏味的理念和说教,而是一种实践精神,它是和人们的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因而作为德育教师,应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和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做学生的榜样。
1、德育教师要注重塑造自我
"学高为师,身正示范"。 除了父母,教师是学生相处时间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学生总是以老师作为模仿的对象,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德育教师必须要做到"明德"和"自律"。在以学问教人的同时,更要以其高尚的道德感化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并在自觉遵守规范的行动中感到欣慰和愉悦。这是加强德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目的。也是德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最高境界。德育教师教书育人,是要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做人和与人合作,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理念。因而教师不仅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准,而且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德育教师要"为人师表",更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自重、自省、自强。
2、德育教师要注重塑造灵魂。
在教师的道德情操中,"师爱"是灵魂。德育教师要爱学生,这种爱是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博大的爱,是奉献。这种爱是神圣的,它是德育教师从事德育教育教学工作的感情基础,学生感受到这种爱,就会走近德育教师,从而也会相信德育教师所讲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人生哲理,在这个过程中,德育教育教学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功能。因此,"师爱"是德育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一个具备了"师爱"的德育教师,才能不懈地坚持自我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开阔视野,拓展思路,不断完善自我,赢得学生的尊重。
3、德育教师要注重塑造人格。
教师的人格和学识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方面,教师健康的人格表现在如何对待教育工作和如何对待所教的学生。人格健康的教师既知道如何工作,又有多方面的生活情趣,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高尚的师德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是构成德育教师良好形象的两个重要方面。作为德育教师,要以职业道德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爱生、敬业、奉献;要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实践,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只有将德与才完美和谐地集于一身,才会辐射出可亲、可信、可敬的无穷魅力。
德育教师在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德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既关系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又关系学生的道德素质的提高。所以,要加强德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德育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使高校的德育工作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1975-1982)。
[2]杨惠贞:论高等院校师德建设 《山西财大学报》2006-9 。
[3]王雷声: 论"两课"教师的道德情操及其培养, 宣讲报告网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关键词: 德育教师 ;职业道德 ;建设。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德育工作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加强德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是增强德育教育教学工作实效性的核心,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一、加强德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教师的社会角色决定了师德首先要德才统一,作为教师要以诚为首。孔子曰"人无信不立",教师是教人做人之人,教人做学问之人,唯有诚实,才能心正,心正方能人正,人正之人教人才能出正人。要以德高为人师表,德育教师要以善教为育人之魂,以真才实学去传授真理。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有学习的能力、严谨治学,把握时代脉搏,不断创新。德育教师不仅要用丰富的学识教人,更要用高尚的品格育人,以自己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启迪和感化学生,使大学生通过良好的师德风范去领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品质、通过对教师的信赖程度去推测他所讲授的理论的可信度。因此,对德育教师来说,要在教学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在行动上用马克思主义律己做人,就必须要提高道德素养,陶冶道德情感,锤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用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情操、坦荡的胸怀、正直的为人、端庄的仪表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从对教师的敬佩和信赖中自觉地理解并接受、信服马克思主义。
德育教师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开拓者,在传递社会科学知识,培育大学生人格、道德等方面,有着其他教师不可替代的作用。德育教师不仅是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作为大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受到学生尊敬和爱戴的。在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知识不断更新,社会发展对德育教师角色的要求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担负起帮助、激励和启发大学生树立人生理想目标、勤于思考的责任。德育教师越来越成为帮助大学生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只拿出真理或结论的人。信息时代,大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知识面广,德育教师如果仍然以有限的知识或权威的地位出现在大学生面前,是很难驾驭课堂的。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德育教师只有了解自己的角色,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德育教师在大学生的心目中应该是道德"榜样"和"楷模"。德育教师的道德形象,可以激励和教育大学生去实现一定的道德理想,履行一定的道德义务,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
德育教师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主动者。师生是一对矛盾,其主要矛盾方面是教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主要依靠教师。对感情的敏感和珍惜,对人格平等的追求,是当代大学生强烈的心理意识之一,所以,德育教师应该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作他们的朋友。学生们喜欢的是师德高尚,知识渊博,关爱学生的教师。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和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不是靠教师的称号与平时的装模作样获得的,而是靠教师的高尚的道德情操、教书育人的艺术赢得的。因此,对德育教师来说,要做一个受大学生欢迎、喜爱的教师,就必须要加强自身的道德建设,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德育教育教学成功的要素之一就在于尊重学生。
二 、加强德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
高尚的职业道德是每个德育教师必须具备的。但职业道德不是单纯的、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空洞乏味的理念和说教,而是一种实践精神,它是和人们的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因而作为德育教师,应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和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做学生的榜样。
1、德育教师要注重塑造自我
"学高为师,身正示范"。 除了父母,教师是学生相处时间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学生总是以老师作为模仿的对象,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德育教师必须要做到"明德"和"自律"。在以学问教人的同时,更要以其高尚的道德感化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并在自觉遵守规范的行动中感到欣慰和愉悦。这是加强德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目的。也是德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最高境界。德育教师教书育人,是要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做人和与人合作,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理念。因而教师不仅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准,而且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德育教师要"为人师表",更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自重、自省、自强。
2、德育教师要注重塑造灵魂。
在教师的道德情操中,"师爱"是灵魂。德育教师要爱学生,这种爱是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博大的爱,是奉献。这种爱是神圣的,它是德育教师从事德育教育教学工作的感情基础,学生感受到这种爱,就会走近德育教师,从而也会相信德育教师所讲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人生哲理,在这个过程中,德育教育教学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功能。因此,"师爱"是德育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一个具备了"师爱"的德育教师,才能不懈地坚持自我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开阔视野,拓展思路,不断完善自我,赢得学生的尊重。
3、德育教师要注重塑造人格。
教师的人格和学识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方面,教师健康的人格表现在如何对待教育工作和如何对待所教的学生。人格健康的教师既知道如何工作,又有多方面的生活情趣,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高尚的师德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是构成德育教师良好形象的两个重要方面。作为德育教师,要以职业道德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爱生、敬业、奉献;要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实践,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只有将德与才完美和谐地集于一身,才会辐射出可亲、可信、可敬的无穷魅力。
德育教师在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德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既关系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又关系学生的道德素质的提高。所以,要加强德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德育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使高校的德育工作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1975-1982)。
[2]杨惠贞:论高等院校师德建设 《山西财大学报》2006-9 。
[3]王雷声: 论"两课"教师的道德情操及其培养, 宣讲报告网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