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792年,荷兰籍船长乔治·温哥华率领一支英国船队,进入太平洋北部探险,发现了一片疑为仙境的陆地,英国女王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个地方,这便是温哥华的由来。如今的温哥华已成为加拿大的第三大城市、西海岸最大的港口和旅游重镇。以一个现代大都市的眼光来看,温哥华远不如多伦多大气,也比不上纽约的繁荣,更没有拉斯维加斯那样的光怪陆离。但它却以一种独具魅力的和谐气质和神韵,连续多年被国际组织评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并且在全球192个城市中排名第一。
以人为本的城市理念
随着工业文明而日益扩张起来的现代化大都
。市。在我们看来就应该是群立的高楼、宽阔的马路、气派的广场、繁华的商埠和喧嚣的市声。然而,当你置身于温哥华,这种传统的都市概念却被完全颠覆了。在这里,我们很难找到现代都市的感觉,倒象是走进了一个超大规模的绿色度假村。以人为本、适宜人居的城市新概念,在温哥华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温哥华的城市规划和布局是典型的郊区化模式。严格地说。温哥华是由十几个城市组成的大城市圈,也称为大温地区。“大温”面积2800平方公里,人口200万,大都分布在我们称之为卫星城的地区,只有约1/4的人集中在中心地带的小温哥华市。所以,在温哥华很少有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和高层公寓,住宅以星散全区的别墅或别墅群为主。这种扁平化的城市结构,充分扩展了人居空间和视野,使人摆脱了置身钢筋水泥丛林的那种桎梏感和压抑感。郊区模式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均匀化。温城虽地广人稀。不分城。乡,土地资源非常丰富,但却看不到国内城市中常见的大广场、宽马路。道。路、绿地和建筑在乎面空间上适度均匀分布,居民住宅高低错落有致,豪华一.别墅区大都依山而建。马路四通八达但都不宽。最宽的马路也只有四车道,不设隔离带,据说这样的宽度是为了便于人的交流和穿行。城建的均匀化布局,一方面使单位面积的人、车不至于过于稠密而造成拥挤,同时,开阔的田园化的小区又满足了市民对绿地和空间的近距离需求。这种城市规划中体现出的人文精神,也许值得我们借鉴。
西临太平洋,东枕洛基山,北环诸海湾,加上适宜的气候,温哥华占尽天时地利,坐拥自然美景。但温哥华人似乎并不满足,他们在城市建设中,围绕“人和”做足了山水文章,把现代都市文明与优越的自然环境和谐地汇聚一身。整个大温地区临海依山裹林而建,处处见山露水现绿。不大的中心市区,左右与碧波粼粼的英吉利海湾、伯纳内海湾相挽,对面与草木繁茂的史丹利公园相连,跨海大桥象一支手臂把白雪皑皑的双狮峰揽人怀中……。站在伊丽莎白公园登高望远,街市、港湾、远山、绿地浑然一体,天色、水色、山色、景色相映成辉。宛若一幅立体的山水画卷。城市与环境的有机融合,不仅造就了一个最适人居的家园,也亲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受惠于大自然的温哥华人更懂得爱护自然,生态文明成为人人信守的公德。市区没有工厂,空气极少污染,街道整齐清洁,没有任何扬尘。漫步温城,天蓝得迷人、水清得诱人、草绿得醉人。到了秋天.枫叶红得招人,以致叶落满地也没有人去扫,任由它红遍全城。人和自然的友好,也拉近了人与动物的距离。在温市,行人经常会与松鼠、浣熊、野鸭等野生动物不期而遇,而这些动物不怕人更是一大景观。特别是北美特有的灰雁,更是目中有物而无人,它们或成双成对地栖息于超市门口,或三五成群地漫步于公园草地,有的甚至大摇大摆穿行于闹市街区。
一个和谐的城市必然是一个有记忆的城市。温哥华历史不长,但非常重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而且善于发掘自身并不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里,历史的每一个脚步、每一个变化、每一个事件都能找到痕迹。古老的炮台讲述着一段厮杀、锈蚀的铜像记录着一段历史、陈旧的木屋追忆着一个往事、怪异的图腾诉说着一个种族的兴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离市中心不远的煤气镇。据说当年一个绰号叫盖士的欧洲拓荒者,在这里开了第一家酒吧,随着生意越做越火,逐步发展出一个小城镇,这个小镇就是温哥华的前身。如今,煤气镇已成为温哥华市的文化保留区。铺着圆石的小街,维多利亚式的建筑,路边露天咖啡座,已经斑驳的盖士雕像,还有难得一见至今还报时的老式蒸汽钟,都得以精心的保护。走在小镇,仿佛置身于19世纪拓荒者的年代,使人顿生一种沧桑之感。
温情和睦的人际环境
温哥华山青、水秀、景美,但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人。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出温城人特有的性格:内敛而不张扬,沉静而不浮躁,谦和而不傲气,温顺而不争强。这种祥和、敦厚、柔顺的民风,给温城披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凡到过这里的人,都会被这浓浓的温情所柔化。
温城人确实有点“温”。与吾国人粗气大声的讲话习惯不同,当地人讲话总是低声细语,即便是怒发冲冠,也只是小声嘀咕,决不会大吵大嚷。在公共场合,你决听不到大声喧哗,更不会发生争吵,如果有,那多半是我们这些游客。有人曾考证欧亚人讲话声调的差别是由于长期的游牧生活和农耕生活形成的,此话虽有些牵强.但欧裔人讲话声调不高却是事实。温城人性情平和,有教养,懂礼貌,相互之间总是彬彬有礼、客客气气,最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谢谢”、“对不起”,特别是对外来的观光客非常友善,在宾馆电梯里经常会有人主动和你打招呼,早上道一声“morning!”,晚上说一声“evening!”;走在马路上,经常有人向你说“sorry”。我不知道有没有人专门作过观光客对温哥华的印象调查,如果有,我想多半是同一个回答:亲切!
在温哥华给人感触最深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人与车的对立和冲突历来是城市中不可避免的矛盾,尤其在讨饭都要开车的发达国家。但在温哥华,人与车相互礼让、和谐相处的情形却随处可见。机动车避让行人,在这里已经成为一种公德和习惯,不论在闹市街区还是偏僻路口,不管是红灯亮还是绿灯亮,只要前面有行人,行使的车辆总会减速或停车,并示意行人先过,假如行人不知道后面有车,也决不会鸣笛催促,更不会超越。同样,行人也极少与车辆抢道,双方即便有些小碰撞,也是相互笑笑了事。有几次,也许是长期养成的习惯,也许是为了显摆一下文明古国的君子之风,我们礼貌地示意对方车辆先行,但对方反而停了下来,一脸真诚地等待我们。人们常常感叹于西方人的秩序精神,但让我更感叹的是一种人文精神。人与车和谐相处,透视出的不仅仅是一种规则意识(加拿大交通法规定,除了警务、救护、消防车,行人享有道路通行第一优先权),更多的是一种人本意识,一种人与人的相互尊重和理解,一种和睦的人际关系。
和谐、温情的人际环境,使温哥华成为一个不设防的城市。在温城,普通人的公寓,有钱人的豪宅,市政厅的办公楼,统统没有围墙、没有栅栏。更看不见铁门保险、钢栏护窗,这对于听惯了“用××(防盗门)我放心”广告词的我们来说。确实有些意外和不解。但还 有让我们不解的是:看不到警察!即便在温哥华的“角落”地区,也难觅警察的踪迹。一个偌大的都市会没有治安问题?显然不可能,事实上我们也确实看见过吸毒的青年男女。那么警察哪里去了,对此,我们未及探究。但我想,有一种解释似乎是合理的:在一个人与人相互信任和尊重,和谐、和睦、和气的城市里,警官、围墙、铁门窗的确是多余的。
海纳百川的多元文化
温哥华作为一个移民城市,既是一个多种族裔的大家庭,更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大熔炉。
在温哥华的居民构成当中,英国后裔占51.8%,其他族裔的比重依次为华人、印度人、德国人、意大利人、法国人、菲律宾人及西班牙人等,这些少数族裔占到了总人口的近一半。但是,不论你讲哪种语言,是什么肤色,穿什么服装,有什么信仰,在这里都没有任何特权,也不受任何歧视,不同族裔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很少有隔阂感。甚至观光的游客,在当地也感觉不到自己是外国人。据加拿大政府移民部的评估报告,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温哥华各族裔之间的关系是最和谐的。
不同族裔的汇集,必然带来多姿多彩的文化。官方对这些外来文化是一视同仁地尊重、保护和鼓励。因此各国的移民大都保留自己的文化习俗。虽然就生活方式而言,温哥华给人的感觉更欧洲化一些,但其他民族和种族的文化特征和特质也随处可见。这里不仅可以看到不同种族的生活习惯和着装。还可以看到印度、中国、中东等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宗教、节庆活动,就连中国人烧香拜佛的庙宇也时有所见,只不过有点欧化。世界各地的文化艺术展览、国际性体育活动、音乐表演也经常在这里举办。饮食文化也相当丰富多彩。据说,1997年亚太经合会议(APEC)在温哥华召开时,19个国家的元首及来宾,均可随意品尝到地道的家乡风味。在温哥华,官方语言以英语和法语为主,但政府鼓励和资助各种语言的推广。这种对不同文化兼容并包的胸怀,无疑增添了这座和谐之都的活力和魅力。
华人在当地是仅次于英裔的人群。占总人口的24.5%。经几代人的奋斗,华人不仅为温哥华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文化在温哥华的影响也日渐扩大。温市的华埠是北美洲第三大中国城。在那里你能感觉到比国内更浓的中国味,有仿造苏州古典园林的中山公园,有老上海的小街里弄,还有典型中国风的千禧牌楼、西汉古钟……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文化影响的扩大,华人的政治地位也大大提高。在温城的华人主要社团发展到30多个,已经有不少华人开始参政。邀请并会见我们的温市中加友好协会负责人李松先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李先生不仅当选为市议员(相当于副市长),同时还负责教育方面的工作。由于他长期生活在加拿大。原籍又是广东,因此他对我们所讲的国语不大听得懂。但是在双方并不流利的交流中,我们还是感觉到了他对从政的那份热心和自信。
(作者系中共镇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责任编辑:杭邦华
以人为本的城市理念
随着工业文明而日益扩张起来的现代化大都
。市。在我们看来就应该是群立的高楼、宽阔的马路、气派的广场、繁华的商埠和喧嚣的市声。然而,当你置身于温哥华,这种传统的都市概念却被完全颠覆了。在这里,我们很难找到现代都市的感觉,倒象是走进了一个超大规模的绿色度假村。以人为本、适宜人居的城市新概念,在温哥华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温哥华的城市规划和布局是典型的郊区化模式。严格地说。温哥华是由十几个城市组成的大城市圈,也称为大温地区。“大温”面积2800平方公里,人口200万,大都分布在我们称之为卫星城的地区,只有约1/4的人集中在中心地带的小温哥华市。所以,在温哥华很少有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和高层公寓,住宅以星散全区的别墅或别墅群为主。这种扁平化的城市结构,充分扩展了人居空间和视野,使人摆脱了置身钢筋水泥丛林的那种桎梏感和压抑感。郊区模式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均匀化。温城虽地广人稀。不分城。乡,土地资源非常丰富,但却看不到国内城市中常见的大广场、宽马路。道。路、绿地和建筑在乎面空间上适度均匀分布,居民住宅高低错落有致,豪华一.别墅区大都依山而建。马路四通八达但都不宽。最宽的马路也只有四车道,不设隔离带,据说这样的宽度是为了便于人的交流和穿行。城建的均匀化布局,一方面使单位面积的人、车不至于过于稠密而造成拥挤,同时,开阔的田园化的小区又满足了市民对绿地和空间的近距离需求。这种城市规划中体现出的人文精神,也许值得我们借鉴。
西临太平洋,东枕洛基山,北环诸海湾,加上适宜的气候,温哥华占尽天时地利,坐拥自然美景。但温哥华人似乎并不满足,他们在城市建设中,围绕“人和”做足了山水文章,把现代都市文明与优越的自然环境和谐地汇聚一身。整个大温地区临海依山裹林而建,处处见山露水现绿。不大的中心市区,左右与碧波粼粼的英吉利海湾、伯纳内海湾相挽,对面与草木繁茂的史丹利公园相连,跨海大桥象一支手臂把白雪皑皑的双狮峰揽人怀中……。站在伊丽莎白公园登高望远,街市、港湾、远山、绿地浑然一体,天色、水色、山色、景色相映成辉。宛若一幅立体的山水画卷。城市与环境的有机融合,不仅造就了一个最适人居的家园,也亲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受惠于大自然的温哥华人更懂得爱护自然,生态文明成为人人信守的公德。市区没有工厂,空气极少污染,街道整齐清洁,没有任何扬尘。漫步温城,天蓝得迷人、水清得诱人、草绿得醉人。到了秋天.枫叶红得招人,以致叶落满地也没有人去扫,任由它红遍全城。人和自然的友好,也拉近了人与动物的距离。在温市,行人经常会与松鼠、浣熊、野鸭等野生动物不期而遇,而这些动物不怕人更是一大景观。特别是北美特有的灰雁,更是目中有物而无人,它们或成双成对地栖息于超市门口,或三五成群地漫步于公园草地,有的甚至大摇大摆穿行于闹市街区。
一个和谐的城市必然是一个有记忆的城市。温哥华历史不长,但非常重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而且善于发掘自身并不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里,历史的每一个脚步、每一个变化、每一个事件都能找到痕迹。古老的炮台讲述着一段厮杀、锈蚀的铜像记录着一段历史、陈旧的木屋追忆着一个往事、怪异的图腾诉说着一个种族的兴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离市中心不远的煤气镇。据说当年一个绰号叫盖士的欧洲拓荒者,在这里开了第一家酒吧,随着生意越做越火,逐步发展出一个小城镇,这个小镇就是温哥华的前身。如今,煤气镇已成为温哥华市的文化保留区。铺着圆石的小街,维多利亚式的建筑,路边露天咖啡座,已经斑驳的盖士雕像,还有难得一见至今还报时的老式蒸汽钟,都得以精心的保护。走在小镇,仿佛置身于19世纪拓荒者的年代,使人顿生一种沧桑之感。
温情和睦的人际环境
温哥华山青、水秀、景美,但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人。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出温城人特有的性格:内敛而不张扬,沉静而不浮躁,谦和而不傲气,温顺而不争强。这种祥和、敦厚、柔顺的民风,给温城披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凡到过这里的人,都会被这浓浓的温情所柔化。
温城人确实有点“温”。与吾国人粗气大声的讲话习惯不同,当地人讲话总是低声细语,即便是怒发冲冠,也只是小声嘀咕,决不会大吵大嚷。在公共场合,你决听不到大声喧哗,更不会发生争吵,如果有,那多半是我们这些游客。有人曾考证欧亚人讲话声调的差别是由于长期的游牧生活和农耕生活形成的,此话虽有些牵强.但欧裔人讲话声调不高却是事实。温城人性情平和,有教养,懂礼貌,相互之间总是彬彬有礼、客客气气,最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谢谢”、“对不起”,特别是对外来的观光客非常友善,在宾馆电梯里经常会有人主动和你打招呼,早上道一声“morning!”,晚上说一声“evening!”;走在马路上,经常有人向你说“sorry”。我不知道有没有人专门作过观光客对温哥华的印象调查,如果有,我想多半是同一个回答:亲切!
在温哥华给人感触最深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人与车的对立和冲突历来是城市中不可避免的矛盾,尤其在讨饭都要开车的发达国家。但在温哥华,人与车相互礼让、和谐相处的情形却随处可见。机动车避让行人,在这里已经成为一种公德和习惯,不论在闹市街区还是偏僻路口,不管是红灯亮还是绿灯亮,只要前面有行人,行使的车辆总会减速或停车,并示意行人先过,假如行人不知道后面有车,也决不会鸣笛催促,更不会超越。同样,行人也极少与车辆抢道,双方即便有些小碰撞,也是相互笑笑了事。有几次,也许是长期养成的习惯,也许是为了显摆一下文明古国的君子之风,我们礼貌地示意对方车辆先行,但对方反而停了下来,一脸真诚地等待我们。人们常常感叹于西方人的秩序精神,但让我更感叹的是一种人文精神。人与车和谐相处,透视出的不仅仅是一种规则意识(加拿大交通法规定,除了警务、救护、消防车,行人享有道路通行第一优先权),更多的是一种人本意识,一种人与人的相互尊重和理解,一种和睦的人际关系。
和谐、温情的人际环境,使温哥华成为一个不设防的城市。在温城,普通人的公寓,有钱人的豪宅,市政厅的办公楼,统统没有围墙、没有栅栏。更看不见铁门保险、钢栏护窗,这对于听惯了“用××(防盗门)我放心”广告词的我们来说。确实有些意外和不解。但还 有让我们不解的是:看不到警察!即便在温哥华的“角落”地区,也难觅警察的踪迹。一个偌大的都市会没有治安问题?显然不可能,事实上我们也确实看见过吸毒的青年男女。那么警察哪里去了,对此,我们未及探究。但我想,有一种解释似乎是合理的:在一个人与人相互信任和尊重,和谐、和睦、和气的城市里,警官、围墙、铁门窗的确是多余的。
海纳百川的多元文化
温哥华作为一个移民城市,既是一个多种族裔的大家庭,更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大熔炉。
在温哥华的居民构成当中,英国后裔占51.8%,其他族裔的比重依次为华人、印度人、德国人、意大利人、法国人、菲律宾人及西班牙人等,这些少数族裔占到了总人口的近一半。但是,不论你讲哪种语言,是什么肤色,穿什么服装,有什么信仰,在这里都没有任何特权,也不受任何歧视,不同族裔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很少有隔阂感。甚至观光的游客,在当地也感觉不到自己是外国人。据加拿大政府移民部的评估报告,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温哥华各族裔之间的关系是最和谐的。
不同族裔的汇集,必然带来多姿多彩的文化。官方对这些外来文化是一视同仁地尊重、保护和鼓励。因此各国的移民大都保留自己的文化习俗。虽然就生活方式而言,温哥华给人的感觉更欧洲化一些,但其他民族和种族的文化特征和特质也随处可见。这里不仅可以看到不同种族的生活习惯和着装。还可以看到印度、中国、中东等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宗教、节庆活动,就连中国人烧香拜佛的庙宇也时有所见,只不过有点欧化。世界各地的文化艺术展览、国际性体育活动、音乐表演也经常在这里举办。饮食文化也相当丰富多彩。据说,1997年亚太经合会议(APEC)在温哥华召开时,19个国家的元首及来宾,均可随意品尝到地道的家乡风味。在温哥华,官方语言以英语和法语为主,但政府鼓励和资助各种语言的推广。这种对不同文化兼容并包的胸怀,无疑增添了这座和谐之都的活力和魅力。
华人在当地是仅次于英裔的人群。占总人口的24.5%。经几代人的奋斗,华人不仅为温哥华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文化在温哥华的影响也日渐扩大。温市的华埠是北美洲第三大中国城。在那里你能感觉到比国内更浓的中国味,有仿造苏州古典园林的中山公园,有老上海的小街里弄,还有典型中国风的千禧牌楼、西汉古钟……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文化影响的扩大,华人的政治地位也大大提高。在温城的华人主要社团发展到30多个,已经有不少华人开始参政。邀请并会见我们的温市中加友好协会负责人李松先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李先生不仅当选为市议员(相当于副市长),同时还负责教育方面的工作。由于他长期生活在加拿大。原籍又是广东,因此他对我们所讲的国语不大听得懂。但是在双方并不流利的交流中,我们还是感觉到了他对从政的那份热心和自信。
(作者系中共镇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责任编辑:杭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