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戏教学是小学生课堂教学方法中的其中一种,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接下来笔者对于有关数学游戏教学和学习的理念和方法,数学游戏教学的意义等展开分析,结合老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实践,探讨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 游戏 理念 方法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34-0042-01
游戲化学习,就是指将学习的过程变得充满游戏化,并且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并且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是他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游戏的过程中,他们可以收获快乐与自豪感,激发学习的兴趣,将学习看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数学游戏则是根据数学内容制定的游戏,在学生能够学习的过程中,增加对于数学的兴趣和能力。
1.导入课程游戏化,增加学生兴趣
在课堂开始的时候,学生们的精神还属于比较亢奋的状态,在课间游戏的情绪中还没有缓过神来。这时候就需要老师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在这个时候将游戏引入课堂,便可以瞬间抓住学生的心思,从而将学生的心思引领到课堂之中。在课程一开始的时候,学生的兴趣就能够被课堂深深地吸引,那么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学生就会将全部的精力投身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而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总是能够记的很牢固。所以老师在进行课程导入游戏化的时候,一定要知道学生对什么感兴趣。例如在《元角分的认识》这节课中,老师可以准备几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教受学生其中的换算过程,然后就可以做游戏了。在游戏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给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例如有的学生可以扮演顾客,有学生是售货员。同时老师还要准备一些明码标价的商品。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贸易。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意识,为后面讲授新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2.游戏化的课后练习,夯实基本
正如《卖油翁》中所讲的“无他,唯手熟尔。”学生在学习对的过程中也是一种“做”的过程,也就是增加“经验”的过程。毕竟数学作为一种实用性的学科,只有通过“做”获得经验,增长知识。无论学生对于知识点掌握的多么牢固,还是对于知识点的熟练运用,都离不开大量的练习。只有在反反复复的练习过程中,学生才能够彻底了解并且熟练掌握数学的知识与能力。但是学生们总是对于大量且重复的练习极容易失去耐心和兴趣,同时由于练习的形式过于枯燥且机械化,导致练习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老师在给同学们课后练习的时候,可以大量的使用游戏化的方式,既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加强练习的效果。例如在《认识图形》这节课中,老师可以给学生们提供一些动画片的片段,让学生们找出其中出现的学过的图形。由此可知,游戏化的课后练习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完成课后巩固的兴趣,增强学生课后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够提升巩固练习的时效性,进而起到夯实基础的能力。
3.课外游戏化练习活动的拓展
数学作为一种实用性的学科,它并非单独存在的,而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仅仅通过上课的讲解和练习是远远不够的。课外的游戏化练习可以提升学生自我探寻的意识与能力。哥白尼说过:“人的天职在于勇于探索真理”。课外的练习便可以充分完成这一任务,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真理的意识与能力。并且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在课外的游戏化练习过程是学生探究新知的过程。如果学生在课外时间缺乏对于数学的探究,那就很难才能够掌握运用数学的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也不太显著。为了调动学生们探究新知的主动性,课外的游戏化练习活动的拓展必不可少。教室可以根据上课所讲的内容为学生提供课外游戏化的课题,再加上一些辅助教学的工具或者一起,精心设计一些让学生自我探究的游戏。
4.游戏后的及时总结
游戏化的价值并非体现在让学生玩,而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们熟练掌握那些仅仅通过练习所不能掌握的能力。因此游戏后的总结就变得至关重要,将游戏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所增长的知识与能力总结出来,为以后的游戏化学习提供充分的经验。老师在游戏过后应该积极为同学们总结出这节课或者这段时间学过的内容的,否则学生如果只是一味的玩游戏,就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并不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发表一些自己在游戏过程中的看法和经验,分享自己在游戏过程中增长的知识和能力。老师还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不过提出的问题要有思维容量,不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是失败的。提问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拓宽他们对于学习数学的思路,培养他们通过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后总结的过程中,还要注意针对学生提供正确的思维训练并且唤起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年月日》这节课当中,在游戏化教学结束后,老师可以做一些训练来总结。比如报出的月份是大月,就举右手。反之报出的月份如果是小月,就举左手。如果是二月的话,就可以不用举手。经过了这样的总结,既可以把学生的心思从游戏中拉到知识的掌握中来,又不至于枯燥乏味,让学生完全没有兴趣,只是通过死记硬背才能记住。
5.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之中,老师将游戏引入教学方法,借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老师还要将探究新知的过程加入游戏化,借此可以让学生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不至于遇到一些困难就放弃,而是迎难而上。教师还应当将课后的作业游戏化,借此发挥夯实基础,拓展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玮.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J].考试周刊,2019,(9):99.
[2]万宋利,李高敏.小学数学游戏教学[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8,(11):66.
[3]王彬.游戏数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研究[J].青春岁月,2019,(1):189.
小学数学 游戏 理念 方法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34-0042-01
游戲化学习,就是指将学习的过程变得充满游戏化,并且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并且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是他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游戏的过程中,他们可以收获快乐与自豪感,激发学习的兴趣,将学习看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数学游戏则是根据数学内容制定的游戏,在学生能够学习的过程中,增加对于数学的兴趣和能力。
1.导入课程游戏化,增加学生兴趣
在课堂开始的时候,学生们的精神还属于比较亢奋的状态,在课间游戏的情绪中还没有缓过神来。这时候就需要老师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在这个时候将游戏引入课堂,便可以瞬间抓住学生的心思,从而将学生的心思引领到课堂之中。在课程一开始的时候,学生的兴趣就能够被课堂深深地吸引,那么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学生就会将全部的精力投身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而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总是能够记的很牢固。所以老师在进行课程导入游戏化的时候,一定要知道学生对什么感兴趣。例如在《元角分的认识》这节课中,老师可以准备几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教受学生其中的换算过程,然后就可以做游戏了。在游戏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给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例如有的学生可以扮演顾客,有学生是售货员。同时老师还要准备一些明码标价的商品。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贸易。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意识,为后面讲授新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2.游戏化的课后练习,夯实基本
正如《卖油翁》中所讲的“无他,唯手熟尔。”学生在学习对的过程中也是一种“做”的过程,也就是增加“经验”的过程。毕竟数学作为一种实用性的学科,只有通过“做”获得经验,增长知识。无论学生对于知识点掌握的多么牢固,还是对于知识点的熟练运用,都离不开大量的练习。只有在反反复复的练习过程中,学生才能够彻底了解并且熟练掌握数学的知识与能力。但是学生们总是对于大量且重复的练习极容易失去耐心和兴趣,同时由于练习的形式过于枯燥且机械化,导致练习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老师在给同学们课后练习的时候,可以大量的使用游戏化的方式,既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加强练习的效果。例如在《认识图形》这节课中,老师可以给学生们提供一些动画片的片段,让学生们找出其中出现的学过的图形。由此可知,游戏化的课后练习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完成课后巩固的兴趣,增强学生课后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够提升巩固练习的时效性,进而起到夯实基础的能力。
3.课外游戏化练习活动的拓展
数学作为一种实用性的学科,它并非单独存在的,而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仅仅通过上课的讲解和练习是远远不够的。课外的游戏化练习可以提升学生自我探寻的意识与能力。哥白尼说过:“人的天职在于勇于探索真理”。课外的练习便可以充分完成这一任务,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真理的意识与能力。并且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在课外的游戏化练习过程是学生探究新知的过程。如果学生在课外时间缺乏对于数学的探究,那就很难才能够掌握运用数学的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也不太显著。为了调动学生们探究新知的主动性,课外的游戏化练习活动的拓展必不可少。教室可以根据上课所讲的内容为学生提供课外游戏化的课题,再加上一些辅助教学的工具或者一起,精心设计一些让学生自我探究的游戏。
4.游戏后的及时总结
游戏化的价值并非体现在让学生玩,而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们熟练掌握那些仅仅通过练习所不能掌握的能力。因此游戏后的总结就变得至关重要,将游戏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所增长的知识与能力总结出来,为以后的游戏化学习提供充分的经验。老师在游戏过后应该积极为同学们总结出这节课或者这段时间学过的内容的,否则学生如果只是一味的玩游戏,就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并不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发表一些自己在游戏过程中的看法和经验,分享自己在游戏过程中增长的知识和能力。老师还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不过提出的问题要有思维容量,不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是失败的。提问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拓宽他们对于学习数学的思路,培养他们通过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后总结的过程中,还要注意针对学生提供正确的思维训练并且唤起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年月日》这节课当中,在游戏化教学结束后,老师可以做一些训练来总结。比如报出的月份是大月,就举右手。反之报出的月份如果是小月,就举左手。如果是二月的话,就可以不用举手。经过了这样的总结,既可以把学生的心思从游戏中拉到知识的掌握中来,又不至于枯燥乏味,让学生完全没有兴趣,只是通过死记硬背才能记住。
5.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之中,老师将游戏引入教学方法,借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老师还要将探究新知的过程加入游戏化,借此可以让学生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不至于遇到一些困难就放弃,而是迎难而上。教师还应当将课后的作业游戏化,借此发挥夯实基础,拓展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玮.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J].考试周刊,2019,(9):99.
[2]万宋利,李高敏.小学数学游戏教学[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8,(11):66.
[3]王彬.游戏数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研究[J].青春岁月,2019,(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