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化是当前农村中学后勤工作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是学校后勤工作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强和推进学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当前学校后勤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深化学校后勤改革,加快后勤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农村中学后勤管理信息化的现实背景
目前,农村中学后勤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还相当落后,推进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任重而道远。
但是,学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环境和条件也已经基本具备。从硬件环境来看,教育城域网、校园网基本普及和成熟。后勤信息化平台可依靠现有的校园网络环境和计算机设备,除了需要一台专用服务器,用以建立数据中心外,基本不需要大的硬件投入。至于操作层面的计算机可使用现有的办公电脑,后勤管理系统对其性能要求并不太高。从软件环境来看,一方面,随着后勤队伍结构变化,知识化、年轻化程度日益提高,计算机得到广泛应用,多数后勤管理者和职工已习惯使用计算机办公和通过网络了解信息。另一方面,学生的高水平消费观、高质量要求、强烈的维权意识、较差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较小的心理承受力,要满足他们的服务需求,必须提高后勤人员现代信息的处理能力。从资金投入来看,一个能覆盖后勤各主要部门且职能较完整的信息平台的建设投入,根据后勤业务规模的大小,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如果资金暂时有困难,则可以分部门,按步骤实施,在后勤系统中选择条件最成熟、最急需、见效最快的部门先行实施,待条件成熟,再一个个上系统,最后将各部分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化系统平台。从技术上看,近些年来与后勤管理相关的信息化技术发展均已较为成熟,一卡通售饭技术、公寓管理系统软件、水电计费管理系统软件、财务管理、人事工资管理等软件技术均已在学校应用,只是这些技术的应用较为分散、零乱,亟待统一规范和整合,使其完整和系统化,从而发挥更大效益。
二、加强农村中学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一是便于及时快速地了解各种信息,为宏观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二是便于方便快捷地畅通交流渠道,使管理能及时到位,从而提高管理效果。三是便于有针对性地集中解决某个问题,简化办事程序,提高管理效率。
学校后勤改革大趋势要求后勤管理要实现信息化。随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快速推进,后勤管理者必须转变观念,改进和完善原来的工作方法,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要利用先进信息化技术和手段进一步推进学校后勤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利用智能化、网络化等信息化手段改进工作方式和运作模式,及时了解各种管理信息,提供决策依据,方可跨越式提高学校后勤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加强农村中学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首先,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从认识问题的角度看,要正确认识到信息化管理在提高整个后勤管理水平和保障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它是现代管理的基础和“抓手”,早采用,早受益。
其次,要加强后勤信息化管理队伍建设。实现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学校后勤管理的必由之路,学校后勤管理者要积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对生产力的贡献,而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有能够进行信息处理工作的后勤管理队伍。只有一方面通过对后勤管理人员的信息化能力进行摸底,才能找出目前后勤信息管理中普遍存在的散乱无序、条块分割、反馈缓慢、沟通不畅,无法进行集中处理的症结所在;然后才能对后勤管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制定职工的计算机水平培训计划与使用制度,培养他们的信息化意识,认真搞好样本培训,运用行政手段和激励机制,刺激管理人员参与学习,加强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指导,鼓励阅读信息技术方面的书籍,从而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敦促自己与员工一道学习新技术、接受新知识,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第三,要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要完善硬件设备和网络系统的沟通与建设,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以信息化、网络化为突破口,提高办事效率,改进工作作风和提高办事透明度以适应学校发展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后勤系统推行现代化管理理念的理解力和现代化管理理念贯彻的积极性,为后勤文化的形成和后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技术环境。
第四,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力争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职工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与他们平常的工作实践密不可分,如果不让他们体验到信息化带来的好处,他们是不会改变工作方式和作风的。多进行上机操作,使其工作中能有机会接触和使用电脑,真正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实现办公自动化、无纸化,实现后勤人才年轻化和专业化。
总之,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运用,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的投入,降低了联系渠道的费用支出,缩短了大量事务的处理时限,使后勤管理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充足的工作信息,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工效率。这要求从领导到普通职工都要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采取各种途径提高人员素质和信息处理水平,做到后勤工作各要素的良好结合,才能适应农村中学后勤改革的发展需要。[e]
(注:本文为中央电教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区域推进策略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重庆市华蓥中学校 401132)
一、农村中学后勤管理信息化的现实背景
目前,农村中学后勤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还相当落后,推进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任重而道远。
但是,学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环境和条件也已经基本具备。从硬件环境来看,教育城域网、校园网基本普及和成熟。后勤信息化平台可依靠现有的校园网络环境和计算机设备,除了需要一台专用服务器,用以建立数据中心外,基本不需要大的硬件投入。至于操作层面的计算机可使用现有的办公电脑,后勤管理系统对其性能要求并不太高。从软件环境来看,一方面,随着后勤队伍结构变化,知识化、年轻化程度日益提高,计算机得到广泛应用,多数后勤管理者和职工已习惯使用计算机办公和通过网络了解信息。另一方面,学生的高水平消费观、高质量要求、强烈的维权意识、较差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较小的心理承受力,要满足他们的服务需求,必须提高后勤人员现代信息的处理能力。从资金投入来看,一个能覆盖后勤各主要部门且职能较完整的信息平台的建设投入,根据后勤业务规模的大小,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如果资金暂时有困难,则可以分部门,按步骤实施,在后勤系统中选择条件最成熟、最急需、见效最快的部门先行实施,待条件成熟,再一个个上系统,最后将各部分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化系统平台。从技术上看,近些年来与后勤管理相关的信息化技术发展均已较为成熟,一卡通售饭技术、公寓管理系统软件、水电计费管理系统软件、财务管理、人事工资管理等软件技术均已在学校应用,只是这些技术的应用较为分散、零乱,亟待统一规范和整合,使其完整和系统化,从而发挥更大效益。
二、加强农村中学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一是便于及时快速地了解各种信息,为宏观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二是便于方便快捷地畅通交流渠道,使管理能及时到位,从而提高管理效果。三是便于有针对性地集中解决某个问题,简化办事程序,提高管理效率。
学校后勤改革大趋势要求后勤管理要实现信息化。随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快速推进,后勤管理者必须转变观念,改进和完善原来的工作方法,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要利用先进信息化技术和手段进一步推进学校后勤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利用智能化、网络化等信息化手段改进工作方式和运作模式,及时了解各种管理信息,提供决策依据,方可跨越式提高学校后勤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加强农村中学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首先,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从认识问题的角度看,要正确认识到信息化管理在提高整个后勤管理水平和保障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它是现代管理的基础和“抓手”,早采用,早受益。
其次,要加强后勤信息化管理队伍建设。实现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学校后勤管理的必由之路,学校后勤管理者要积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对生产力的贡献,而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有能够进行信息处理工作的后勤管理队伍。只有一方面通过对后勤管理人员的信息化能力进行摸底,才能找出目前后勤信息管理中普遍存在的散乱无序、条块分割、反馈缓慢、沟通不畅,无法进行集中处理的症结所在;然后才能对后勤管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制定职工的计算机水平培训计划与使用制度,培养他们的信息化意识,认真搞好样本培训,运用行政手段和激励机制,刺激管理人员参与学习,加强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指导,鼓励阅读信息技术方面的书籍,从而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敦促自己与员工一道学习新技术、接受新知识,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第三,要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要完善硬件设备和网络系统的沟通与建设,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以信息化、网络化为突破口,提高办事效率,改进工作作风和提高办事透明度以适应学校发展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后勤系统推行现代化管理理念的理解力和现代化管理理念贯彻的积极性,为后勤文化的形成和后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技术环境。
第四,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力争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职工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与他们平常的工作实践密不可分,如果不让他们体验到信息化带来的好处,他们是不会改变工作方式和作风的。多进行上机操作,使其工作中能有机会接触和使用电脑,真正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实现办公自动化、无纸化,实现后勤人才年轻化和专业化。
总之,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运用,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的投入,降低了联系渠道的费用支出,缩短了大量事务的处理时限,使后勤管理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充足的工作信息,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工效率。这要求从领导到普通职工都要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采取各种途径提高人员素质和信息处理水平,做到后勤工作各要素的良好结合,才能适应农村中学后勤改革的发展需要。[e]
(注:本文为中央电教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区域推进策略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重庆市华蓥中学校 4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