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要求,“生活语文——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本文针对智障学生的语言特点并结合罗耀先教授的生活教学法则——“无痕迹”的教育特点来展开,要求我们老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生活中汲取教学内容,让孩子们学得轻松,真正感受到生活化的“无痕迹”识字教学模式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
[关键词]无痕迹 识字 生活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1-0251-01
“无痕迹”教育——生活教学法则的教育理论是由武汉大学著名教育专家罗耀先教授提出的,就是一种“教在有心,学在无意”,或者利用事先由老师有意设计、安排和“导演”的“生活情景”在孩子面前很自然地展开,然后教授相关的知识,或让孩子获得某种体验,接受某种影响。孩子不知“内情”,以为这一“生活情景”是偶然碰到的,他们没有思想准备,当然也没有压力。诚然,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更适合我们智障的孩子,智障孩子由于先天性的原因,使得他们在身体、智力、语言上或多或少地存有某种缺陷,据此,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要在教学中多想办法,在真实的生活中创造一些技巧或情景,因地制宜地实施“无痕迹”教学。
针对一年级语文教材的安排识字量大,且智障生难以接受等特点,于是我也尝试着采用这种“无痕迹”的识字教学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以下几点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一、参观法识字源于真实生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我们充分利用校内外文化资源,引领孩子们走向识字的大门。新生刚开学的时候,同学们对学校周围的环境比较陌生,我就带领孩子们参观校园,让他们认识什么是教室,什么是厨房,宿舍又在哪里?认识学校的门牌、名称,在认读学校的名称时老师要把词语“学校”作为重点多教几遍,学生们无意识地跟着读,无形之中锻炼了孩子们口头表达能力。在参观校园活动中,认识学校内各种功能用房的门牌,如音乐室、美术室、医务室等,观察校内的宣传标语,学生亲身观察识字,耳濡目染,因此很快就记住了。当孩子们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就让家长在节假日带孩子去超市、水果店、菜市场等地方,让孩子寻找自己认识的字。这不仅能扩大孩子的视野,发展其智力与语言,而且还能激发孩子对识字的兴趣。家长们转变了以往的观念,再不认为智障的孩子是他们的包袱,更让我欣慰的是“无痕迹”识字教学不仅增长了孩子的知识,同时也填补了我教学理念的一些空白。
二、语境游戏法识字感受真实生活
创造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让孩子在各种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中,感知语言的存在及语言交流的需要,培养其语言学习的兴趣。我们知道“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他们生活的“食粮”,华爱华的《孩子游戏理论》一书中指出:游戏可以促进其感知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的提高。因而,在游戏中,孩子可以运用各种感官,通过眼看、耳听、口尝、手模,了解各种事物的特征并加快了认字能力的提高。如:当孩子在玩水时,出示字卡“水”,让孩子认识,并把字贴在墙上,老师此时提供给孩子读的机会,让孩子边玩边读,孩子会很快记住“水”这个字了。其次,可通过语言游戏来加深孩子对词语的理解,当孩子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就可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贴许多动物彩色图片,图片整体以苹果树的形式设计,下面配有花草。老师在设计教学时,将相应的字卡放在一个布袋内,孩子们则围成一圈坐好,教师让同学们做“击鼓传花”的游戏,当鼓声停下,花落在谁的手中,就叫其从袋中摸出一张字卡,要求认读后在苹果树上找出相应的动物图片,然后把字卡贴在图片上,说对了,配对了,大家鼓掌继续游戏,说错了,配错了,可请其他孩子加以纠正,然后继续游戏。游戏结束了一幅漂亮的识字黑板报就形成了,新颖实用。老师只是辅导者,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这种“无痕迹”的识字教学使孩子们没有压力,学的轻松自如、易于掌握。
三、情境教学法识字体验真实生活
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带着孩子们在教学楼旁、操场上、甚至公园里学习,让孩子真正走出课堂,走向生活中去。我在上《楼房》这单元时,里面的词语很多,有“一楼、二楼、上楼、下楼、楼梯、电梯”,这些词语对普通的孩子来说容易,但对于智障的孩子来讲并不是那么简單。在上这些内容时,首先我把孩子们带下楼,在下楼梯时让孩子们领悟词语“下楼”的含义,当来到最底层时,孩子们自然明白是“一楼”,让孩子们看看一楼有什么,一楼是最底下的一层,有厨房、饭堂、体育室还有活动的操场,让孩子领悟“一楼”,认识“一楼”,然后让学生贴上事先准备好的词卡“一楼”,以便孩子们课下会有意或无意的感悟曾学过的词语,加深印象,更容易记住。然后我们一起爬上二楼,识字“二楼”,领悟“上楼”,知道了什么是“楼梯”,同学们边读边学,还唱着儿歌“爬呀爬,爬高楼,爬上高楼九十九,摘下星星亮晶晶,给我新衣做纽扣﹗”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伴随着优美节凑的语感,在常人看来真不相信这是一群智障的孩子。
其实,“无痕迹”的识字教学触手可及,只要你是一个有心的老师。在一次活动中,我带领孩子们来到操场的竞赛跑道上,我对同学们说:男同学先一起绕着赛道跑500米,看谁是冠军、亚军和季军!同学们对“冠、亚、季军”似乎不是那么明白,我也没有刻意向他们作过多的解释。“各就各位,跑!”,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你追我赶,“周健聪跑在最前面,谭正第二,刘维杰第三”。比赛结束后,我将事先准备好的“冠军、亚军、季军”奖牌分别戴在周健聪、谭正、刘维杰三个同学的胸前。在这个例子中,我抓住了生活的机会,教学生理解“冠军、亚军、季军”的含义,没有传统教育的痕迹,而是一种生活化、娱乐化的“无痕迹”识字教学,孩子们难道不会为此高兴而欢呼吗?
四、操作法识字再现真实生活
操作法是教师创设一些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师生共同参与活动当中,是重在让孩子掌握知识的过程,对孩子的兴趣、态度、合作、迁移能力有所发展,对生理缺陷有所补偿,而不是传统教育形式由老师传授知识,学生死记。新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掌握知识。对于主题“我喜欢的水果”,传统教育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一定是指着挂图上的画,告诉孩子水果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用途……可我在上这节课时并不是这样。我先把几种不同的、真实的水果放在桌面上,先请同学们大声说出这几种水果的名称。孩子们基本上能说出“西瓜、橘子、苹果、香蕉”。然后我就拿出这些水果的字卡,问同学们哪个是“西瓜”二字呀,孩子们就从这些字卡中找,找对了就把字卡贴在西瓜上,边贴边读,让孩子们在无意识中识字,看似在玩而实际在学的“无痕迹”识字教学,无形中培养了孩子对识字的兴趣。同学们找字卡配对游戏还在进行中,找对了就有奖励,找错了也没关系(老师或同学在旁边指导帮忙),有时让两个同学比赛找,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边找边猜,学习积极性可高了。字卡贴好后,老师问同学们想不想吃这些水果呀?当然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我们看谁读得又快又好,等会儿我们就分水果吃。智障的孩子对吃特别感兴趣,有了这个动力对识字的积极性就会更浓。等孩子们基本上认识了水果字卡后,接下来就是吃水果了。这时,我问孩子们,“你们知道水果有多少种吃法啊?”等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说完后,我开始示范,把西瓜切成小块,放进榨汁机里榨出了一杯“西瓜汁”,把苹果、橘子、香蕉也切成小块,拌上沙拉酱,告诉孩子们这是“水果沙拉”,最后拿出一个罐头,打开一看,原来是雪梨,我说这是“水果罐头”。于是,孩子们懂得了原来水果还有这么多种吃法。接下来就是分享成果的时候了,我和孩子们吃着笑着,呈现一片温馨的场面。
以上几点是我对识字教学的短浅体会,在教学活动中,所有的教学方法都是互相联系,综合应用的。我们可以根据每个智障生的实际情况加以个别辅导,让每个孩子的智力得到不同程度地发展,在这些教学过程中,我们都是在用实实在在的生活情节向孩子传授知识,我们看不到完全依靠教科书,依靠教学课堂,依靠传统教学手段的传统教育的痕迹。倡导教学内容贴近智障儿童的生活经验、生活情趣及生活需要及社会认知水平;倡导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师有意设计教学,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去学习、领悟——“无痕迹”的教学理念,倡导在生活中教,就是一种“无痕迹”的教育,让学习变成孩子的一种“经历”,在特定的生活环境里,他们“经历”了一次生活,学到了一些相关的知识,获得了一次具体经验,掌握了一些相关的技能。同时,孩子们通过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共处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生活,为将来回归主流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J].20079(3).
[2]华爱华.孩子游戏理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J].2001(5).
[3]罗耀先.遵循生活教学法则的早期教育[J].2008(9).
[关键词]无痕迹 识字 生活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1-0251-01
“无痕迹”教育——生活教学法则的教育理论是由武汉大学著名教育专家罗耀先教授提出的,就是一种“教在有心,学在无意”,或者利用事先由老师有意设计、安排和“导演”的“生活情景”在孩子面前很自然地展开,然后教授相关的知识,或让孩子获得某种体验,接受某种影响。孩子不知“内情”,以为这一“生活情景”是偶然碰到的,他们没有思想准备,当然也没有压力。诚然,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更适合我们智障的孩子,智障孩子由于先天性的原因,使得他们在身体、智力、语言上或多或少地存有某种缺陷,据此,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要在教学中多想办法,在真实的生活中创造一些技巧或情景,因地制宜地实施“无痕迹”教学。
针对一年级语文教材的安排识字量大,且智障生难以接受等特点,于是我也尝试着采用这种“无痕迹”的识字教学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以下几点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一、参观法识字源于真实生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我们充分利用校内外文化资源,引领孩子们走向识字的大门。新生刚开学的时候,同学们对学校周围的环境比较陌生,我就带领孩子们参观校园,让他们认识什么是教室,什么是厨房,宿舍又在哪里?认识学校的门牌、名称,在认读学校的名称时老师要把词语“学校”作为重点多教几遍,学生们无意识地跟着读,无形之中锻炼了孩子们口头表达能力。在参观校园活动中,认识学校内各种功能用房的门牌,如音乐室、美术室、医务室等,观察校内的宣传标语,学生亲身观察识字,耳濡目染,因此很快就记住了。当孩子们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就让家长在节假日带孩子去超市、水果店、菜市场等地方,让孩子寻找自己认识的字。这不仅能扩大孩子的视野,发展其智力与语言,而且还能激发孩子对识字的兴趣。家长们转变了以往的观念,再不认为智障的孩子是他们的包袱,更让我欣慰的是“无痕迹”识字教学不仅增长了孩子的知识,同时也填补了我教学理念的一些空白。
二、语境游戏法识字感受真实生活
创造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让孩子在各种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中,感知语言的存在及语言交流的需要,培养其语言学习的兴趣。我们知道“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他们生活的“食粮”,华爱华的《孩子游戏理论》一书中指出:游戏可以促进其感知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的提高。因而,在游戏中,孩子可以运用各种感官,通过眼看、耳听、口尝、手模,了解各种事物的特征并加快了认字能力的提高。如:当孩子在玩水时,出示字卡“水”,让孩子认识,并把字贴在墙上,老师此时提供给孩子读的机会,让孩子边玩边读,孩子会很快记住“水”这个字了。其次,可通过语言游戏来加深孩子对词语的理解,当孩子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就可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贴许多动物彩色图片,图片整体以苹果树的形式设计,下面配有花草。老师在设计教学时,将相应的字卡放在一个布袋内,孩子们则围成一圈坐好,教师让同学们做“击鼓传花”的游戏,当鼓声停下,花落在谁的手中,就叫其从袋中摸出一张字卡,要求认读后在苹果树上找出相应的动物图片,然后把字卡贴在图片上,说对了,配对了,大家鼓掌继续游戏,说错了,配错了,可请其他孩子加以纠正,然后继续游戏。游戏结束了一幅漂亮的识字黑板报就形成了,新颖实用。老师只是辅导者,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这种“无痕迹”的识字教学使孩子们没有压力,学的轻松自如、易于掌握。
三、情境教学法识字体验真实生活
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带着孩子们在教学楼旁、操场上、甚至公园里学习,让孩子真正走出课堂,走向生活中去。我在上《楼房》这单元时,里面的词语很多,有“一楼、二楼、上楼、下楼、楼梯、电梯”,这些词语对普通的孩子来说容易,但对于智障的孩子来讲并不是那么简單。在上这些内容时,首先我把孩子们带下楼,在下楼梯时让孩子们领悟词语“下楼”的含义,当来到最底层时,孩子们自然明白是“一楼”,让孩子们看看一楼有什么,一楼是最底下的一层,有厨房、饭堂、体育室还有活动的操场,让孩子领悟“一楼”,认识“一楼”,然后让学生贴上事先准备好的词卡“一楼”,以便孩子们课下会有意或无意的感悟曾学过的词语,加深印象,更容易记住。然后我们一起爬上二楼,识字“二楼”,领悟“上楼”,知道了什么是“楼梯”,同学们边读边学,还唱着儿歌“爬呀爬,爬高楼,爬上高楼九十九,摘下星星亮晶晶,给我新衣做纽扣﹗”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伴随着优美节凑的语感,在常人看来真不相信这是一群智障的孩子。
其实,“无痕迹”的识字教学触手可及,只要你是一个有心的老师。在一次活动中,我带领孩子们来到操场的竞赛跑道上,我对同学们说:男同学先一起绕着赛道跑500米,看谁是冠军、亚军和季军!同学们对“冠、亚、季军”似乎不是那么明白,我也没有刻意向他们作过多的解释。“各就各位,跑!”,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你追我赶,“周健聪跑在最前面,谭正第二,刘维杰第三”。比赛结束后,我将事先准备好的“冠军、亚军、季军”奖牌分别戴在周健聪、谭正、刘维杰三个同学的胸前。在这个例子中,我抓住了生活的机会,教学生理解“冠军、亚军、季军”的含义,没有传统教育的痕迹,而是一种生活化、娱乐化的“无痕迹”识字教学,孩子们难道不会为此高兴而欢呼吗?
四、操作法识字再现真实生活
操作法是教师创设一些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师生共同参与活动当中,是重在让孩子掌握知识的过程,对孩子的兴趣、态度、合作、迁移能力有所发展,对生理缺陷有所补偿,而不是传统教育形式由老师传授知识,学生死记。新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掌握知识。对于主题“我喜欢的水果”,传统教育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一定是指着挂图上的画,告诉孩子水果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用途……可我在上这节课时并不是这样。我先把几种不同的、真实的水果放在桌面上,先请同学们大声说出这几种水果的名称。孩子们基本上能说出“西瓜、橘子、苹果、香蕉”。然后我就拿出这些水果的字卡,问同学们哪个是“西瓜”二字呀,孩子们就从这些字卡中找,找对了就把字卡贴在西瓜上,边贴边读,让孩子们在无意识中识字,看似在玩而实际在学的“无痕迹”识字教学,无形中培养了孩子对识字的兴趣。同学们找字卡配对游戏还在进行中,找对了就有奖励,找错了也没关系(老师或同学在旁边指导帮忙),有时让两个同学比赛找,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边找边猜,学习积极性可高了。字卡贴好后,老师问同学们想不想吃这些水果呀?当然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我们看谁读得又快又好,等会儿我们就分水果吃。智障的孩子对吃特别感兴趣,有了这个动力对识字的积极性就会更浓。等孩子们基本上认识了水果字卡后,接下来就是吃水果了。这时,我问孩子们,“你们知道水果有多少种吃法啊?”等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说完后,我开始示范,把西瓜切成小块,放进榨汁机里榨出了一杯“西瓜汁”,把苹果、橘子、香蕉也切成小块,拌上沙拉酱,告诉孩子们这是“水果沙拉”,最后拿出一个罐头,打开一看,原来是雪梨,我说这是“水果罐头”。于是,孩子们懂得了原来水果还有这么多种吃法。接下来就是分享成果的时候了,我和孩子们吃着笑着,呈现一片温馨的场面。
以上几点是我对识字教学的短浅体会,在教学活动中,所有的教学方法都是互相联系,综合应用的。我们可以根据每个智障生的实际情况加以个别辅导,让每个孩子的智力得到不同程度地发展,在这些教学过程中,我们都是在用实实在在的生活情节向孩子传授知识,我们看不到完全依靠教科书,依靠教学课堂,依靠传统教学手段的传统教育的痕迹。倡导教学内容贴近智障儿童的生活经验、生活情趣及生活需要及社会认知水平;倡导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师有意设计教学,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去学习、领悟——“无痕迹”的教学理念,倡导在生活中教,就是一种“无痕迹”的教育,让学习变成孩子的一种“经历”,在特定的生活环境里,他们“经历”了一次生活,学到了一些相关的知识,获得了一次具体经验,掌握了一些相关的技能。同时,孩子们通过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共处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生活,为将来回归主流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J].20079(3).
[2]华爱华.孩子游戏理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J].2001(5).
[3]罗耀先.遵循生活教学法则的早期教育[J].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