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其效果就可能相差20倍”。教过高三的英语教师,没有一个不体会高三英语教学的索然寡味: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记,把本来需要眼、耳、心、口、手的通力合作才能学好的一门语言完全付诸了体力劳动——记笔记。可不幸的是,考试结果让他们看到的往往不是improvement(进步)而是disappointment(失望)。这既是对学生努力劳动的否定,也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极大讽刺。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笔者:恰当得体的教学语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能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英语教师应注重锤炼教学用语,努力挖掘教学语言的感人魅力,以达活跃英语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之目的。以下就是本文作者的几点亲身体会:
1 情真意切的教学语言能够让英语课堂充满人文关怀
语言存在的意义是表情达意,相互交流。教师真诚热情、推心置腹的话语可以增强亲和力。一句真诚的鼓励与褒扬,不仅能够展示教师优秀的人格魅力和文化素养,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表扬学生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程度和回答问题的情况,可以说:“Excellent.”“Wonderful.”“You are very clever.”等,使学生明白评价的等级差异。而I can't agree more(我再同意不过了)这样的句子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肯定和鼓励!
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在面对不同的学生时,教学语言的运用也要因人而异。对家境贫寒的学生,教师应当尽力在学习、生活和思想上多沟通、多帮助他们,一句“当你因为没有鞋穿而哭泣时,你应该意识到有些人没有脚”这样的话会让他们更乐观、更自信、更懂得感恩。对于优秀生和学困生,教师可以应用IBM公司的广告词,时刻提醒他们:No business too small.(没有不做的小生意),No problem too big.(没有解决不了的大问题。)
素质教育的使命对教师的性格和品行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平常与学生的相处,教师都不仅要热情友好,善于鼓励,还要富于人情味与亲和力,要带着真心、爱心、耐心、细心及快乐的心去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帮助学生,尊重学生,感染学生。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语言风格,既清晰流畅、条理清楚,又真诚温暖、娓娓动听,既充满着感情和力量,又凝聚着哲理和智慧。就是这样的教学语言和我不断完善的人格魅力拨动着我那一届又一届学生的心弦,引导着他们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创造,学会生活。
2 引经据典的教学语言能让英语课堂充满文化情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的英语教学关键在于教师不仅具备良好的教学情绪,还能创设积极主动、生动活泼且有效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使学生精神振奋,并在情绪上产生共鸣。高三学生在长久的公式定理、解题验证和枯燥的文史地政的反复背诵后,更需要头脑的轻松。这个时候,英语教师丰富的教学语言就如涓涓细流,沁人心脾,而A man of words and not of deeds is like a garden full of weeds.(光说空话不做事,犹如花园光长刺。)这样的与英语文化相关的经典短语或句子,更如春风细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陶冶着他们的性情,提升着他们的品味,丰富着他们的文化。
英语知识,无论是语法的讲解,还是新旧知识衔接,教师都应选择最恰当的语句,准确、简洁地表达出教学内容,而为了让学生印象深刻,教师很多时候还得加上一些通俗易懂,耐人寻味的教学语言。比如,当你讲到某个语法特例時:你可以在讲解之后加上一句“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歌曲名); 当你在跟学生一起寻找答案时,你可以引用古诗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你与学生经过一番努力而豁然开朗时,你可以与他们分享成功的快乐——“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当你强调学生需要注意知识的反复记忆时,你可以说“记忆就像掌心里的水,无论你是摊开还是紧握,都会从你的指缝间流失殆尽。”
这样的语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这样的语言会使学生感到新奇,容易引起联想,调动起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当然引用这些语言时,你得做到恰如其分并恰到火候,要做到不用则已,用则让它熠熠生辉,为课堂教学增色扬威。
3 轻松幽默的教学语言能让英语课堂成为快乐家园
幽默,是语言的调料,是智慧的火花。幽默诙谐的语言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使学生在看似说笑打趣中进行严肃认真的思考,从中受到启迪,受到教育。在我的课堂中曾经出现了一次这样的突发事件,我在讲课时有个学生的手机突然响起,全班同学一齐朝着手机响的地方看去,然后他们又齐刷刷的看着我会有什么反应。我没有生气,只是温柔地对那个学生说:“It is an accident,isn't it?(这只是一个意外,对吗?)”全班愕然!那个学生脸红了,但他非常乖巧地把手机关上并说:“下次不会了!”。就这样,我把一次很可能对学生进行的严厉批评用一个“意外”代替了,在照顾学生自尊的前提下我暗示了他的过错,也让自己由被动变为了主动,使课堂秩序依旧牢牢地控制在我的手中,同时也让学生深深感受到了来自一个现代英语老师打造的集文化、修养、品位、智慧于一体的气场的威慑力。
课堂上,适当引用一些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顺口溜、民间谚语以及电影故事、文学艺术语言等等,可使讲授生动有趣,便于理解。记得在给学生讲解插入语时,我就用上了赵本山小品中的台词“小样,你穿个马甲我就认不出你啦!”把学生逗得哈哈大笑。从此,他们牢牢记住了:英语句子中的插入语就如宋丹丹身上的“马甲”,不管有没有它,句子的结构都一样。
因为感受到了这样的教学语言所带来的好处,我就经常使用这样的语言了,比如;在让学生多想点子背单词时我会说“无论白猫黑猫,抓到老鼠是好猫”(邓小平语录);批评学生的骄傲时我调侃他“给你点阳光,你就灿烂了”(流行词汇);要学生用example造句时我让他们翻译“作为失败的典型,你实在是太成功了!”(达人雷语)。教学多年,我和我的学生都充分领略到了教学语言的无穷魅力:它能化枯燥为有趣,化平淡为新奇,化单调为丰富,化复杂为简单,甚至化腐朽为神奇!
其实,教学语言有着如此丰富的魅力,她正如生活中的“美”,到处都有,只是在忙碌中的我们,常常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不过我相信:只要作为教师的你拥有良好的情绪,热忱的态度和热爱教育的精神,蓦然回首,你会发现,它们就在灯火阑珊处。它们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彩屏,也是连接师生心灵的桥梁。凭借着丰富的教学语言,你会营造出一个又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吸引一个又一个学生踏进知识的殿堂;凭借着丰富的教学语言,你在诠释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同时,也奏响了一曲素质教育的新篇章。
1 情真意切的教学语言能够让英语课堂充满人文关怀
语言存在的意义是表情达意,相互交流。教师真诚热情、推心置腹的话语可以增强亲和力。一句真诚的鼓励与褒扬,不仅能够展示教师优秀的人格魅力和文化素养,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表扬学生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程度和回答问题的情况,可以说:“Excellent.”“Wonderful.”“You are very clever.”等,使学生明白评价的等级差异。而I can't agree more(我再同意不过了)这样的句子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肯定和鼓励!
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在面对不同的学生时,教学语言的运用也要因人而异。对家境贫寒的学生,教师应当尽力在学习、生活和思想上多沟通、多帮助他们,一句“当你因为没有鞋穿而哭泣时,你应该意识到有些人没有脚”这样的话会让他们更乐观、更自信、更懂得感恩。对于优秀生和学困生,教师可以应用IBM公司的广告词,时刻提醒他们:No business too small.(没有不做的小生意),No problem too big.(没有解决不了的大问题。)
素质教育的使命对教师的性格和品行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平常与学生的相处,教师都不仅要热情友好,善于鼓励,还要富于人情味与亲和力,要带着真心、爱心、耐心、细心及快乐的心去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帮助学生,尊重学生,感染学生。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语言风格,既清晰流畅、条理清楚,又真诚温暖、娓娓动听,既充满着感情和力量,又凝聚着哲理和智慧。就是这样的教学语言和我不断完善的人格魅力拨动着我那一届又一届学生的心弦,引导着他们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创造,学会生活。
2 引经据典的教学语言能让英语课堂充满文化情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的英语教学关键在于教师不仅具备良好的教学情绪,还能创设积极主动、生动活泼且有效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使学生精神振奋,并在情绪上产生共鸣。高三学生在长久的公式定理、解题验证和枯燥的文史地政的反复背诵后,更需要头脑的轻松。这个时候,英语教师丰富的教学语言就如涓涓细流,沁人心脾,而A man of words and not of deeds is like a garden full of weeds.(光说空话不做事,犹如花园光长刺。)这样的与英语文化相关的经典短语或句子,更如春风细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陶冶着他们的性情,提升着他们的品味,丰富着他们的文化。
英语知识,无论是语法的讲解,还是新旧知识衔接,教师都应选择最恰当的语句,准确、简洁地表达出教学内容,而为了让学生印象深刻,教师很多时候还得加上一些通俗易懂,耐人寻味的教学语言。比如,当你讲到某个语法特例時:你可以在讲解之后加上一句“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歌曲名); 当你在跟学生一起寻找答案时,你可以引用古诗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你与学生经过一番努力而豁然开朗时,你可以与他们分享成功的快乐——“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当你强调学生需要注意知识的反复记忆时,你可以说“记忆就像掌心里的水,无论你是摊开还是紧握,都会从你的指缝间流失殆尽。”
这样的语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这样的语言会使学生感到新奇,容易引起联想,调动起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当然引用这些语言时,你得做到恰如其分并恰到火候,要做到不用则已,用则让它熠熠生辉,为课堂教学增色扬威。
3 轻松幽默的教学语言能让英语课堂成为快乐家园
幽默,是语言的调料,是智慧的火花。幽默诙谐的语言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使学生在看似说笑打趣中进行严肃认真的思考,从中受到启迪,受到教育。在我的课堂中曾经出现了一次这样的突发事件,我在讲课时有个学生的手机突然响起,全班同学一齐朝着手机响的地方看去,然后他们又齐刷刷的看着我会有什么反应。我没有生气,只是温柔地对那个学生说:“It is an accident,isn't it?(这只是一个意外,对吗?)”全班愕然!那个学生脸红了,但他非常乖巧地把手机关上并说:“下次不会了!”。就这样,我把一次很可能对学生进行的严厉批评用一个“意外”代替了,在照顾学生自尊的前提下我暗示了他的过错,也让自己由被动变为了主动,使课堂秩序依旧牢牢地控制在我的手中,同时也让学生深深感受到了来自一个现代英语老师打造的集文化、修养、品位、智慧于一体的气场的威慑力。
课堂上,适当引用一些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顺口溜、民间谚语以及电影故事、文学艺术语言等等,可使讲授生动有趣,便于理解。记得在给学生讲解插入语时,我就用上了赵本山小品中的台词“小样,你穿个马甲我就认不出你啦!”把学生逗得哈哈大笑。从此,他们牢牢记住了:英语句子中的插入语就如宋丹丹身上的“马甲”,不管有没有它,句子的结构都一样。
因为感受到了这样的教学语言所带来的好处,我就经常使用这样的语言了,比如;在让学生多想点子背单词时我会说“无论白猫黑猫,抓到老鼠是好猫”(邓小平语录);批评学生的骄傲时我调侃他“给你点阳光,你就灿烂了”(流行词汇);要学生用example造句时我让他们翻译“作为失败的典型,你实在是太成功了!”(达人雷语)。教学多年,我和我的学生都充分领略到了教学语言的无穷魅力:它能化枯燥为有趣,化平淡为新奇,化单调为丰富,化复杂为简单,甚至化腐朽为神奇!
其实,教学语言有着如此丰富的魅力,她正如生活中的“美”,到处都有,只是在忙碌中的我们,常常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不过我相信:只要作为教师的你拥有良好的情绪,热忱的态度和热爱教育的精神,蓦然回首,你会发现,它们就在灯火阑珊处。它们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彩屏,也是连接师生心灵的桥梁。凭借着丰富的教学语言,你会营造出一个又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吸引一个又一个学生踏进知识的殿堂;凭借着丰富的教学语言,你在诠释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同时,也奏响了一曲素质教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