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绘本最早源于欧洲,后来逐渐在亚洲等地传播开来。以画为主,以字为辅的排版方式,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相较于一般的故事读物,绘本更能引起读者兴趣。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绘本,不仅能够让他们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更能让学生发现其蕴含的深刻道理,感受不一样的情感表达,进而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绘画美,读出景中之语
绘本是一种作者用手绘制图画进行故事讲述的文本读物。绘本的画面生动传神,内容丰富,能够以几幅图的形式为读者讲述完整的故事。与此同时,每幅画里都给读者留有空白,给予其想象的空间。图画与图画之间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完整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儿童的阅读障碍,帮助其读出画中之语。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教学《石头汤》中,教师可以借助开篇第一幅风景图,让学生感受故事发生时的环境氛围。虽然没有详细的情节论述,但孩子们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借助人物的表情,给人物续写故事,描述其生活场景。通过村子中的人物:裁缝、茶商、秀才、郎中、农夫等人物的表情,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茶商的表情中,孩子们可以读出防备之心;女裁缝斜着眼睛的眼神,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女裁缝对别人的不友好,进一步探寻她的性格特征。从插画中的一只黑猫身上,也能够感受到村子里的冷漠气息……类似这样的插画还有很多很多,没有既定的情节描述,也没有圈定的范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孩子的思维,尽他们所能想像故事情节,从而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
二、语言美,感受独特表达方式
在《苍蝇和大象的足球比赛》《光屁股的大犀牛》《活了100万次的猫》等课文中,绘本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独出心裁的标题设计,能够快速引起学生的注意。
然而,绘本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独特标题和形象设置,更在于它穿插其中的语言表述。在《光屁股的大犀牛》中对于秃鹳有这样的描述:“他光秃秃的头上由于思考过多,看上去像是有些发霉似的”,“说完,他向大家鞠了鞠躬,显然他在等待大家的掌声,可他的期望落空了”……通过这些语句的呈现,学生可以通过一些定语、修饰词、神态、心理等的描写,感受秃鹳这一形象设置的生动性。通过“光秃秃” “思考过多” “发霉似的”等词语,一个生动鲜活的形象便自然而然呈现于学生眼前,留下了滑稽的印象;“等待掌声” “期望落空”等,更进一步展示了秃鹳的内心活动。通过语句的分析和讲解,能够让学生理解语言表达的重要性。在拓展环节中,通过人物动作的解读,教会学生如何刻画生动的人物形象,如何选择恰当的修饰词,理解心理描写在人物塑造中的重要作用。
修辞手法的使用,细节性的描写,情节的设置无不透露出作者的才华,如何把这些细节性的内容提炼出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这是课堂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去做的事情。
三、图文结合,探寻书中之理
绘本中的图画都比较直观,没有太多抽象性的内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很容易明白图片中的内容,结合绘本中的文字描述,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一本书的主要内容,提炼文中蕴含的道理,这也是绘本教学与一般课本教学的不同之处。同时,绘本在表达某个主题时,都会以故事的形式展开论述,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读书的欲望。
其次,不论是在文字表述方面,还是在绘画方面,绘本都采用了较为简单的方式讲述故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这些画面的展示和文字的追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文章主旨提炼和主題升华。在《活了100万次的猫》的课堂教学中,笔者注意到每一页叙述的故事都是相对独立的,如果分开阅读,每一页都可以算一个小故事,但是故事设置并没有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白整本书的主旨线索,直到这只猫遇到一只白猫时,才把整个故事的主旨显露出来。通过前后衔接式的阅读,学生才逐渐了解整个故事。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通过图片直接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展开想象;采用前后对比的方式,让学生发现这只虎斑猫前后变化;紧接着再呈现文字,通过前后两种方式阅读和思维碰撞,提炼书中所要阐述的道理。
每一滴水都能够折射出太阳的光芒。每一套绘本都带有作者自己的烙印,呈现出作者独特的绘画风格和叙述风格。学生通过对不同绘本的阅读,不仅能够感受其独特的表达方式,更能够了解作者独特的绘画风格,不论是在幽默地叙述还是严肃地阐释,亦或是质朴地表达、讽刺式地描绘,学生都能够欣赏到绘画带来的不一样表达,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综上所述,绘本教学不仅丰富了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还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铜山小学)
一、绘画美,读出景中之语
绘本是一种作者用手绘制图画进行故事讲述的文本读物。绘本的画面生动传神,内容丰富,能够以几幅图的形式为读者讲述完整的故事。与此同时,每幅画里都给读者留有空白,给予其想象的空间。图画与图画之间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完整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儿童的阅读障碍,帮助其读出画中之语。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教学《石头汤》中,教师可以借助开篇第一幅风景图,让学生感受故事发生时的环境氛围。虽然没有详细的情节论述,但孩子们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借助人物的表情,给人物续写故事,描述其生活场景。通过村子中的人物:裁缝、茶商、秀才、郎中、农夫等人物的表情,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茶商的表情中,孩子们可以读出防备之心;女裁缝斜着眼睛的眼神,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女裁缝对别人的不友好,进一步探寻她的性格特征。从插画中的一只黑猫身上,也能够感受到村子里的冷漠气息……类似这样的插画还有很多很多,没有既定的情节描述,也没有圈定的范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孩子的思维,尽他们所能想像故事情节,从而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
二、语言美,感受独特表达方式
在《苍蝇和大象的足球比赛》《光屁股的大犀牛》《活了100万次的猫》等课文中,绘本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独出心裁的标题设计,能够快速引起学生的注意。
然而,绘本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独特标题和形象设置,更在于它穿插其中的语言表述。在《光屁股的大犀牛》中对于秃鹳有这样的描述:“他光秃秃的头上由于思考过多,看上去像是有些发霉似的”,“说完,他向大家鞠了鞠躬,显然他在等待大家的掌声,可他的期望落空了”……通过这些语句的呈现,学生可以通过一些定语、修饰词、神态、心理等的描写,感受秃鹳这一形象设置的生动性。通过“光秃秃” “思考过多” “发霉似的”等词语,一个生动鲜活的形象便自然而然呈现于学生眼前,留下了滑稽的印象;“等待掌声” “期望落空”等,更进一步展示了秃鹳的内心活动。通过语句的分析和讲解,能够让学生理解语言表达的重要性。在拓展环节中,通过人物动作的解读,教会学生如何刻画生动的人物形象,如何选择恰当的修饰词,理解心理描写在人物塑造中的重要作用。
修辞手法的使用,细节性的描写,情节的设置无不透露出作者的才华,如何把这些细节性的内容提炼出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这是课堂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去做的事情。
三、图文结合,探寻书中之理
绘本中的图画都比较直观,没有太多抽象性的内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很容易明白图片中的内容,结合绘本中的文字描述,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一本书的主要内容,提炼文中蕴含的道理,这也是绘本教学与一般课本教学的不同之处。同时,绘本在表达某个主题时,都会以故事的形式展开论述,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读书的欲望。
其次,不论是在文字表述方面,还是在绘画方面,绘本都采用了较为简单的方式讲述故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这些画面的展示和文字的追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文章主旨提炼和主題升华。在《活了100万次的猫》的课堂教学中,笔者注意到每一页叙述的故事都是相对独立的,如果分开阅读,每一页都可以算一个小故事,但是故事设置并没有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白整本书的主旨线索,直到这只猫遇到一只白猫时,才把整个故事的主旨显露出来。通过前后衔接式的阅读,学生才逐渐了解整个故事。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通过图片直接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展开想象;采用前后对比的方式,让学生发现这只虎斑猫前后变化;紧接着再呈现文字,通过前后两种方式阅读和思维碰撞,提炼书中所要阐述的道理。
每一滴水都能够折射出太阳的光芒。每一套绘本都带有作者自己的烙印,呈现出作者独特的绘画风格和叙述风格。学生通过对不同绘本的阅读,不仅能够感受其独特的表达方式,更能够了解作者独特的绘画风格,不论是在幽默地叙述还是严肃地阐释,亦或是质朴地表达、讽刺式地描绘,学生都能够欣赏到绘画带来的不一样表达,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综上所述,绘本教学不仅丰富了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还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铜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