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将和谐理念引进语文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n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和谐”一词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它既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又是一个动态的优化过程,更是我们课堂教学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和最高境界。要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就必须将和谐理念引进语文教学并认真研究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情境等几个因素如何协调相处,使之和谐,把课堂变为师生互动的平台。和谐课堂主要应该体现在师生和谐、教学和谐、情境和谐三个方面。
  [关键词]和谐;和谐课堂;构建
  
  在新课改的新形势下如何构建语文教学和谐课堂,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应该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所谓“和谐”,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如果把“和谐”一词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它既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又是一个动态的优化过程,更是我们课堂教学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和最高境界。因此,要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就必须将和谐理念引进语文教学并认真研究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情境等几个因素如何协调相处,使之和谐,把课堂变为师生互动的平台。我认为和谐课堂主要应该体现在师生和谐、教学和谐、情境和谐三个方面。
  
  一、爱心是师生和谐的润滑剂
  
  教育家陶行知有一种教育思想叫“爱满天下”。的确,我在教育教学中深深地认识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老师,当你发自内心地将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视为已出或自己的小弟弟小妹妹时,你就会有意无意地用自己的丝丝爱意滋润孩子的心田,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课堂教学上的奇迹,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会在你的爱心播撒中悄然建立。一旦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你就不怕学生上课不学习,更不怕学生上课会恶作剧,因为他感到了你的爱,所以也爱你、敬你、喜欢你,更因为有了这样的感情作支撑,每个学生在你的课堂上一定会表现得很优秀。当然,这种效果的取得绝不会一蹴而就,确实需要你长期的真诚的爱的付出,尤其要关注那些表现顽劣的学生,当这些同学真正与你合拍时,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就会彰显出来,因为你的博爱的人格力量将会在全体学生中产生巨大反应。例如,我曾接受过一个班的语文教学,刚开始由于师生互不熟悉,教学秩序还不错,可时间长了,总觉得课堂纪律不是那么理想,更为严重的是听到其他科任教师说有几个学生不仅自己不学习,还拉拢一些学生影响整个课堂教学难以组织,这些问题引起了我的足够重视,经过调查发现,班上有一个插班男生,个子壮实高大,就是不爱学习,而且动不动就欺负其他同学,有些同学因怕他,就不太情愿地与他合起来干一些捣乱班级的事情来,渐渐地还真是小有气候,难怪有些老师说课堂教学难以组织。于是,我及时找这位男生进行了多次谈话,开始还能管个一两天,后来作用也不起了,而师生的抱怨声却高涨起来。正在我毫无办法之时,有一天我们要上室外活动课,就在下楼梯时,由于他自己的不安分,不慎摔了一跤碰伤了腿,此时,我没有批评他,也没有责怪他,而是充满怜惜地问他:“疼么?”只见他满含伤痛的泪水使劲地点头,我不由分说就派了一个老师把他送到附近的医院疗伤,我一上完课就及时感到医院去看他,我轻轻地抚摸他受伤的腿,再次疼惜地问他:“疼么?”虽然我能看出他很疼,但他却轻轻地摇摇头,而且泪水再一次涌了出来,出乎意料地对我说:“老师,我错了!”我问他:“你错什么?”他说:“我以往不该捣乱,不该不听老师的话。”我一笑,摸着他的头说:“这孩子,好好治伤!”虽然其他什么话也没说,可这位孩子以后文明守纪了,接着带来的是整个班风的变化和整个课堂的师生融洽,我想,这就是爱的力量——爱心是师生和谐的润滑剂。
  
  二、自主是教学和谐的发动机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种要求是不无道理的,因为心理学告诉我们,自主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为了使教与学和谐互动、相得益彰,应该在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基础上,积极构建“六环节自主式”课堂教学结构,放手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演一演、做一做、谈一谈,以改变传统教育中的逼迫学为现代课堂中的自主学,促进课堂教学收得良好效果。如,在教学《幸福是什么》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在通读课文内容的情况下,想一想自己理解的幸福是什么?接着,让学生针对上述问题自主发言,并选择几位同学表演这个童话故事,最后,给所有学生留两道实践性作业,一是回家帮父母做一次家务,二是为邻居或班集体做一件好事,再专门安排一节课让每一位学生谈一谈自己做作业时或做完作业后的感受。由于六个环节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参与、自我体验,而且教学内容紧贴生活实际,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可是整个教学过程却活而不乱,我想这就是自主的潜能之所在,可以说,自主是教学和谐的发动机。
  
  三、艺术是情境和谐的调节器
  
  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神贯注、倾心投人,而且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佳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为孩子创设快乐和谐的学习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如何营造和谐的教学情境?我认为教师的教学艺术尤为关键。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可现实中,并不是所有的老师能把课真正教“活”,原因何在呢?说直接点,应该是教学艺术有欠缺。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教学艺术包括哪些方面呢?我觉得要体现在“五个字”上,一是教师体态要美:应该精神焕发、衣着得体、面带微笑、举止洒脱;二是教学语言要精:应该抑扬顿挫、调动情绪、鼓舞人心、韵味无穷;三是导语设计要新:应该贴近教材、开门见山、形式多样、引人入胜;四是课堂设问要奇:应该循序渐进、设置悬念、激发兴趣、启迪思维;五是教学手段要活:应该节奏明快、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丰富多彩。当然,教学艺术绝不是上述内容所能穷尽的,更不是几句语言所能表述的,它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停探索,灵活把握。只要我们从以上“五字”琢磨做起,一定会摸着创设和谐情境的窍门。
  总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进行语文教学中和谐课堂的构建,仍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以上所谈。只是本人的初步探索和粗浅认识,意在抛砖引玉,以求广大同行赐教。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1978年12月第1版。
  [2]《浅谈构建和谐课堂》,李明远,白城师范学院分院论文及校报系统,2006 11.9。
  [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其他文献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习惯告诉学生这题应该怎样做,这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学生只是学会了模仿,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往往不注意启发学生去思考,忽视解决问题的过程的展示,忽视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传授,致使学生在独立解题时由于不知道思考方法而无从下手,使学生成为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这样的接受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看起来很顺利,但是,因为没有给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学生就不可能达到对数学知识的深
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章,同样也是好多学生比较难以接受和掌握的。如何学习和掌握这章的知识就非常重要了。笔者就对如何学习好二次函数谈谈己见。对初级阶段的学生,像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这些基本初等函数的学习,笔者以为主要是从它们的图象上去直观地理解。所以,应该对二次函数的学习的重点就放在对它函数图象的研究上。笔者就从下面几个方面浅谈己见:  一、清除学习前的障碍  从教学中发现,大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在人们日常的言语交往活动中,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运用得更直接、更广泛,因而更具有实用价值。  一个人口语表达的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他的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换言之,也影响到将来其个人的生活品质甚至事业的成败。因此,在中学阶段,口语交际教学应贯穿于语文教学乃至各科教学的始终。    一、充分发挥口语交际课的主阵地作用    作
摘要:诚实守信的优良品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显得尤其重要。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对小学生的诚信教育,不但是学校的责任,更是社会的责任。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品德是一个需要家庭、学校、社区共同承担责任的系统工程,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小学生教育中我们应该怎样开展诚信教育,本文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 小学生 诚信 教育     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他也是
美国教育界权威人士沃尔伯格·韦克斯曼等人的一些研究证明,教师在教学策略上的差别,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了教学行为的改善,最终会显著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整体的提升。在小班情境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策略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最优发展,为他们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承认学生发展存在着差异性,不搞平均发展和“填平补齐”,让每个学生在
[摘 要]本文将要探讨翻译能力在确定翻译目标,选择翻译技巧、协调和读者的关系,确定最适合的译文等方面的体验,以说明翻译技巧与翻译能力的培养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并希望这方面的研究能够为翻译教学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翻译技巧 翻译能力 策略    语言是思想交流的工具。会谈、交谈属于直接交流,通过各种载体的书面语言、视听语言则属于间接交流。翻译、无论口译或笔译,也属于间接交流。凡间接交流,
[摘 要]课改理念在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误区,“标签化”就是其中之一。我在实践和反思中不断探索。语文教学就是要把学生带入一个有血有肉的文本世界,沉浸于“从生动的直观上升到抽象的理性思维”的阅读过程,品味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思想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从而达到提升语文素养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标签化 阅读 过程 情感 语言    一、阅读教学中“标签化”的定义和主要表现形式: 
[摘要]素质教育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首要目标。其中,关爱学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我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是辛苦的,老师的职业更为神圣,在平日教书育人中,我们发现,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爱。给予学生足够的爱,就能产生神奇而伟大的教育力量。园此,关爱学生是素质教育诸多内容中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质教育;老师;优等生;问题    作为老师,既要爱又要善爱。爱你所从事的事业,爱你的班级
【摘要】笔者认为关注课本,挖掘课本素材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文本中的典型段式、课后提示、课文插图、优美词句、留白处,甚至课外延伸都能成为写话训练的好素材。  【关键词】写话 低段 文本    “小学低年级要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一、二年级学生是最富有想象力,最具有童趣的,他们的嘴巴个个厉害,口头表达的欲望都很强。但一旦要求将这些口头语言变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应用技术、网络技术应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系统、学校的教育模式、教师的教学方法。为适应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技术、教学方法。中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课,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的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育改革,教育技术应用的今天,教师如何应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和信息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