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学习规律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5531524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形中的规律”是北师大版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一个内容,第三版数学教材将其安排在四年级下册,第四版则安排在五年级上册。在该课内容的教学时,教师一般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探究型——先出示图1,布置小组合作的探究任务:从摆第一个三角形开始,一边摆一边记录,寻找三角形的个数与小棒根数之间的关系,再放手让学生探索、交流。另一种是自学型——先让学生看书,再是教师追问。无论是哪一类,所得到的规律几乎是书中有什么,学生汇报时就有什么,如书中没有“2n 1”的类型,学生汇报时就没有。究其原因在于,学生不知道可从哪些角度数小棒,更不知道要寻找规律,首先要探索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这样的教学看似符合新理念,其实并没有遵循学习规律,学生的数学思维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在2014年5月22日我市举行的教研员丰采展示活动中,笔者以遵循学习规律、关注学生数学思维发展为出发点,作了教学探索。现剖析几个片段,与同行们商榷。
  图1
  片段一:由图想数,发展形象思维
  师:图形中的规律你们见过吗?
  生:学习用字母表示时,见过摆三角形的规律。
  师:说得非常好!我们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时,学过摆三角形,请看大屏幕。
  屏幕逐步呈现(见表1):
  表1
  师:像这样摆三角形,得到了什么规律呢?
  小结:得到的一列数是3的倍数;所需小棒的根数是三角形个数的3倍。
  师:所需小棒的根数是三角形个数的3倍,这一规律你能不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
  生:3×1, 3×2,3×3。
  师:在这些式子中,你能看出三角形的个数吗?
  生:1个、2个、3个。(学生说的同时,课件上把1,2,3变为红色)
  (评析:借助学生在“用字母表示数”中学过的摆三角形为对象,思考可得到的规律——一列数的规律、所需小棒的根数与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既符合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激活学生头脑中与新学习的材料存在着逻辑关系的知识,又丰富了学生对所摆三角形——一个一个独立摆的认识,可以从所摆三角形中研究出数的规律,从而达到发展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个体思维发展的必经阶段,这种思维借助于具体事物的形象及表象进行之目的。另外,让学生说说关系式中与三角形的个数有关系的数,旨在初步渗透朴素的“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为探索新知奠基。)
  片段二:数形结合,顺畅抽象思维
  师:前面用3,6,9根小棒,分别摆出了1,2,3个三角形,现在老师想用3 ,5,7根小棒分别摆出1,2,3个三角形,你认为应该怎样摆?请你一边摆、一边在表格里画一画。
  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后全班汇报,教师板书(见表2左边1~3列):
  师:像这样摆,三角形个数与所需小棒根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下面请同学们像前面一样用一个式子来表示。
  提示:可以从图形入手,想一想怎样数可以得到三角形个数与所需小棒根数有关系的式子。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后全班汇报:
  生1:我们组所得到的关系式是:1 2×1,1 2×2,1 2×3。
  师:从图形的角度着手,应怎样数小棒,才能得到这列数1 2×1,1 2×2,1 2×3。
  生1:第1根小棒可以看成不动,每多摆一个三角形只需要两根小棒(课件演示学生的思维过程)。
  (此时的板书增加了表2中的第4列)
  生2:我们组所得到的关系式是:3,3 2×1,3 2×2。摆第一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以后多摆一个三角形只需要2根小棒(课件演示)。
  (此时的板书增加了表2中的第5列)
  生3:我们组所得到的关系式是:3×1,3×2-1,3×3-2。先算独立摆三角形所需小棒的根数,再减去每两个三角形之间重复的小棒根数(课件演示)。
  (此时的板书增加了表2中的第6列)
  (评析:如果直接让学生从所需小棒的根数3、5、7中,探索三角形个数与所需小棒根数的关系式,学生定会觉得困难重重。高年级的学生虽然抽象逻辑思维获得较大的发展,但他们还不能完全依靠抽象的数学进行思考,往往需要具体的形象思维作支持。所以,教学中先让学生根据三角形的个数和对应的所需小棒根数画或摆出图形,为学生抽象关系式提供直接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从图形入手,想一想怎样数可以把所需的小棒根数写成与三角形个数有关的关系式,从而顺畅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抽象的关系式。)
  片段三:验证归纳,培养思维品质
  师:根据上面的关系式,请写出三角形个数是4个时所需小棒根数与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式,并算出相应的小棒根数,然后通过摆一摆或画一画验证。
  学生汇报相应的关系式分别是:1 2×4,3 2×3,3×4-3,并通过计算与画图加以验证。
  (学生汇报时,在表2相应的列与行中板书)
  师:在这一列(1 2×1 ,1 2×2 ,1 2×3,1 2
  ×4)关系式中,哪些数与三角形的个数有关系?
  (学生说后,把这些数的颜色改为红色。其他两列关系式的分析同上)
  师:如果摆30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小棒根数的关系是:1 30×2,3 29×2,30×3-29(学生分别指出)。
  师:如果用n表示三角形的个数,那么小棒的根数可以用怎样的关系式表示呢?
  学生分别写出:1 n×2,3 (n-1)×2,n×3-(n-1)
  (评析:上述教学分三个环节:一是让学生写出三角形个数是4个时所需小棒根数与三角形个数的关系式,并算出相应的小棒根数,然后通过摆一摆或画一画验证,其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不完全归纳法”的推理方法——通过观察某类事物中部分对象存在某些相同的性质,推出该类事物具有这种性质的一般性结论的推理方法。依据该方法得到的结论可能为真也可能为假,需要进一步证明结论的可靠性。二是让学生经历分析关系式——哪些数与三角形的个数有关系?其用意是渗透与函数思想有关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为学生抽象规律提供所需要的“梯子”。三是用字母表示所摆三角形的个数与所需要小棒根数间的规律。三个环节看似独立,其实密不可分。如果学生没有前两个环节的经历,就不可能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规律,尤其是3 (n-1)×2与n×3-(n-1)这两个关系式。总的说来,此片段的教学让学生经历归纳、类比与验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根据已有的事实进行数学推测、论断,养成“推理有据”的好习惯,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之目的。)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教研室 324000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后溪小学 324000)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下《位置与方向》单元第一课时“认识东、南、西、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动一动,经历观察、比较、联系、辨析的学习过程,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
“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个内容通常被教师认为是既简单又无奈的一个内容。简单的原因是,学生前面已经认识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知道了它们之间的进率,而且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定义方式和之前的这些面积单位一样——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边长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它们之间的进率探究起来也可以借用此前的经验。但是这样看似简单的内容,学生掌握起来不难,但在应用的时候却又问题百出。其中出现
学习任务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编制的,是帮助学生主动学习的活动项目。它由教师的教学任务转化而来,融入了“以生为本”的理念,是“生学”和“师导”的有机融合;它明确了学习的“双主体责任”——教师是学习设计的主体,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它兼具挑战性和支架性——既有学的任务,又有学的支架。学生的学习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创造”,而这种创造必然在接受挑战中产生——课堂应“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
【摘要】本文对“比比和朋友”课程的由来及发展、内涵、特点及其价值等作了系统介绍。研究者认为,“比比和朋友”课程对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内容以及方法选择等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比比和朋友”课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启示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7)10-0048-04  一、问题的提出  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
【摘 要】数学教学,应给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又能很好地让学生理解与掌握所学数学概念。  【关键词】认识 测量 探究 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这样就可以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又
1963年深秋的一天,在广岛纪念医院内,一个28岁的男子愁容满面,虽然他的儿子降生了,但却没有给他带来幸福,因为这是一个头颅畸形的婴儿。医生忧虑地说,就算手术成功也会智能不足。  他心碎了,心想这种儿子不如不要,在手术时竟暗自祈祷手术失败。他曾一度想把奶水换成糖水,让自己的骨肉自然衰竭而死。然而,头颅残疾的婴儿偏偏极其顽强地存活了下来。  极度痛苦中,他想到了逃避,就一个人去非洲旅行。旅途经过一个
【摘 要】数学教学要扎根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除了要考虑所教内容的显性知识,更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并重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注重用数学思想方法来指导和带动具体知识内容的教学,从而让学生在意义理解中建构知识。  【关键词】数学思想 除法 线段图  【教前思考】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本节课应向学生渗透建模、数形结合
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习题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通过练习既可以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但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对教材习题机械处理、浅显教学或任意改动、盲目拓宽的现象多有存在。那教师应怎样合理使用课本习题,提高习题的有效性呢?下面笔者以课本习题的教学为例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
2010年12月10~11日,首届流动儿童学前教育发展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的500多位代表参加了本届论坛。  在《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等文件明确要求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春风中,流动学前儿童的受教育权受到了进一步关注。为流动学前儿童提供学前教育服务,不仅可以帮助进城务工人员解决看护和教育孩子的后顾之忧,更好地解放生产力,而且有助于为流动儿童的
【摘 要】平均数是“统计与概率”教学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帮助学生既能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又能真正理解平均数的概念,一直是教师追求的方向。俞正强老师执教的“平均数”一课,从探平均数数理之源入手,挖掘出平均数“代表了”数学本质,在此基础上寻找平均数算法之根,巧妙解决了算理与算法的融合,为后继拓展平均数运用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平均数 数理 算法 运用  平均数是分析数据的重要工具之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