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尔科姆·沃特斯的《现代社会学理论》解释了行动、理想、结构、系统、文化、权力、分化等重要概念,指明了社会学理论的一些主要研究途径,又探讨了社会学中的一些核心理论,特别是对当代社会思想中的核心争论做出了全面的论述。作者还将这些观点与社会学的当前论题联系起来,如社会性别与女性主义、分化与全球化等。
【关键词】:社会性别;女性主义;男女平等
从过去毫无独立生存机会,只能在家裹着小脚相夫教子,到现在得以接受高等教育,在职场上叱咤风云扛起半边天,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女性的独立人格日渐受到尊重。不过在世界经济论坛上发布的《2015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却显示,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实现男女完全平等,仅是在收入一项上,女性要与男性平齐便需要118年的时间。在公布的排名中,北欧的冰岛、挪威、芬兰分居前三,中国在145个国家中排名第91名。整体得分从2006年的0.65上升到0.68。世界经济论坛的这份报告主要从“经济参与”、“接受教育”、“健康生存”,以及“政治权利”四个方面进行衡量,并没有直接用家庭地位作为考量标准。从全球来看,四大指数中“接受教育”和“健康生存”指数都已很接近1.0的平等标准,但是在“经济参与”和“政治权利”方面,离平等还很远。也就是说,女性从出生到接受教育和男生享有了差不多的权利,但是一旦要为这个社会做出点实事的时候,她们就主动或被动地、或多或少被排除在外。在各项指标中,中国的男女政治平等表现最好,排名第73。在男女平等工作就业方面,中国适龄女性工作率超过70%,长期位居全球女性工作率第一名,但女性“广就业”的背后,则是职业报酬、晋升空间远低于男性,而且大量职业女性处于家庭与事业的冲突之中。
2015年11月25日,一个名为“姦:性别伤害的文化符号——‘他为她’2015中国当代艺术展”把沉寂已久的“女权主义”话题推到了极度宣扬的位置。如何消减女性性别上的文字与文化的双重暴力的影响,质疑与批判中国传统社会强加于女性的历史与现实的性别歧视与暴力,还给女性应有的尊严与权力,便是这个展览的意义与主题。无论是今天人们所提及的中国传统社会的父权强制,还是西方20世纪所倡导的女权主义,这都是在强调整个社会中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对等,涉及社会分工的权利,女性不受暴力对待的权利,不受非法拘禁的权利,自由恋爱、择婚权利等。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强调“女权”的口号和行动不曾间断,女性的权利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保障和满足,但男女不平等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
在日常生活中对女性不公平的事情仍然比较常见,比如如厕问题,公用女厕所外排长队的情形几乎每个女性都曾遭遇过。在学校,女生的课件休息,常常全用来等厕所,女厕所浩浩荡荡,而男厕所空空荡荡,这种情况我是深有体会的,所以为了避免麻烦,上课期间会尽量少喝水或不喝水;在饭店、电影院、商场等场所,女士排队等着上厕所的情形屡见不鲜。每到黄金周,各景区的女厕更是被挤爆,候厕队伍常常长达十几米。有数据分析显示,各景区女性上厕所的等待时间普遍为男性的3至5倍,部分景区男女性上厕所的等待时间最高相差8.75倍。内急之下,各种尴尬甚至极端的事件便发生了,女性抢占男厕所、当众小便或因插队发生冲突等类似新闻时常被媒体曝出。遇到这种情况,多数人将原因归结为女性动作慢、磨蹭,却忽略了男女厕位的比例问题。男性和女性在生理结构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直接导致如厕方式和时间上的差异,女性如厕时间一般为男性的2.3倍。孕期或经期妇女上厕所更为频繁,所花时间也更多一些。而且小孩会跟着母亲上女厕,又占用了部分厕位。所以,女性如厕需要更多的时间,也需要更多的空间。但是,在现实情况中,一般厕所是男女蹲位一样多,甚至女厕的蹲位还更少,而且男厕还有小便位,总厕位就远多于女厕。社会在发展,女性也早已从家庭走向社会,应该从女性的角度重新审视城市公厕建设,满足女性最基本需求,改善女性的生活质量,使社会更加的公平,促进社会的和谐。
但是,我们也要理智的对待性别问题。在探讨男女平等这个話题时,我们不能一味地强求平等而忽略现实情况的需要。几个月前备受争议的“福建师范男生免费教育”开始正式施行:首批试点招生的500名男生已入学。此举在微博上饱受争议,一些女权主义者更是不断发声,质疑其公平性。然而若仔细思索,此举确有实施的必要。幼儿园、小学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主要时期,如果在这个时候接触的都是女性,会导致孩子性别角色认知缺失。男教师确有其独特优势,一方面,相较于女教师的注重细节,男教师可以在知识的讲解上提供另一种思路。另一方面,男生也找到了倾听疑虑,无话不谈的“好哥们”。目前,在学前以及基础教育阶段,男性教师所占比例之少让人担忧:我国主要城市中,小学男性教师的比例仅为20%左右,无怪乎青春期的男生大多缺失一股阳刚之气。因而,现阶段用福利政策鼓励男性学生报考师范专业,对于改变现状是有益的。很多时候,一些所谓的女权主义者已经忘记了她们争取的是什么。顾名思义,女权,即为女性的权益。然而绝对的平等、相同的标准,真的能够维护女性权益,确保各行各业健康发展吗?就拿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专业基本不招女生来讲,大部分女生因为身体或家庭原因,毕业后不愿去阿拉伯国家工作。因此,有关部门更愿意招收在生理条件和心理素质上更占优势的男生,这是一种良性的引导。如果只顾及公平而不考虑学生的就业环境,反而是一种不负责任,并可能引发更多不公的行为。
我认为真正的男女平等或许是:男性可以做的事,如果女性愿意并且有能力,同样有权利去做;而女性可以做的事,如果男性有能力,同样没有权利不做。无论性别如何,都应当得到自由和尊重。所以,男女平等并非意味着男性和女性分别站在天平的两端,为了维持平衡纹丝不动,而是在不断的变动中,找到那个最自然、最恰当的支点。
参考文献:
[1]GeorgeRitzer, D.J.Goodman. 现代社会学理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黄伊梅. 社会性别与女权主义理论的建构[J]. 理论前沿, 2006, 479(14):36-36.
[3]杜洁. 女性主义与社会性别分析──社会性别理论在发展中的运用[J]. 浙江学刊, 2000(2):94-98.
[4]刘霓. 社会性别——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中心概念[J]. 国外社会科学, 2001(6):52-57.
[5]杜洁. 女性主义与社会性别分析[J]. 浙江学刊, 2000(2).
【关键词】:社会性别;女性主义;男女平等
从过去毫无独立生存机会,只能在家裹着小脚相夫教子,到现在得以接受高等教育,在职场上叱咤风云扛起半边天,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女性的独立人格日渐受到尊重。不过在世界经济论坛上发布的《2015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却显示,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实现男女完全平等,仅是在收入一项上,女性要与男性平齐便需要118年的时间。在公布的排名中,北欧的冰岛、挪威、芬兰分居前三,中国在145个国家中排名第91名。整体得分从2006年的0.65上升到0.68。世界经济论坛的这份报告主要从“经济参与”、“接受教育”、“健康生存”,以及“政治权利”四个方面进行衡量,并没有直接用家庭地位作为考量标准。从全球来看,四大指数中“接受教育”和“健康生存”指数都已很接近1.0的平等标准,但是在“经济参与”和“政治权利”方面,离平等还很远。也就是说,女性从出生到接受教育和男生享有了差不多的权利,但是一旦要为这个社会做出点实事的时候,她们就主动或被动地、或多或少被排除在外。在各项指标中,中国的男女政治平等表现最好,排名第73。在男女平等工作就业方面,中国适龄女性工作率超过70%,长期位居全球女性工作率第一名,但女性“广就业”的背后,则是职业报酬、晋升空间远低于男性,而且大量职业女性处于家庭与事业的冲突之中。
2015年11月25日,一个名为“姦:性别伤害的文化符号——‘他为她’2015中国当代艺术展”把沉寂已久的“女权主义”话题推到了极度宣扬的位置。如何消减女性性别上的文字与文化的双重暴力的影响,质疑与批判中国传统社会强加于女性的历史与现实的性别歧视与暴力,还给女性应有的尊严与权力,便是这个展览的意义与主题。无论是今天人们所提及的中国传统社会的父权强制,还是西方20世纪所倡导的女权主义,这都是在强调整个社会中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对等,涉及社会分工的权利,女性不受暴力对待的权利,不受非法拘禁的权利,自由恋爱、择婚权利等。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强调“女权”的口号和行动不曾间断,女性的权利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保障和满足,但男女不平等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
在日常生活中对女性不公平的事情仍然比较常见,比如如厕问题,公用女厕所外排长队的情形几乎每个女性都曾遭遇过。在学校,女生的课件休息,常常全用来等厕所,女厕所浩浩荡荡,而男厕所空空荡荡,这种情况我是深有体会的,所以为了避免麻烦,上课期间会尽量少喝水或不喝水;在饭店、电影院、商场等场所,女士排队等着上厕所的情形屡见不鲜。每到黄金周,各景区的女厕更是被挤爆,候厕队伍常常长达十几米。有数据分析显示,各景区女性上厕所的等待时间普遍为男性的3至5倍,部分景区男女性上厕所的等待时间最高相差8.75倍。内急之下,各种尴尬甚至极端的事件便发生了,女性抢占男厕所、当众小便或因插队发生冲突等类似新闻时常被媒体曝出。遇到这种情况,多数人将原因归结为女性动作慢、磨蹭,却忽略了男女厕位的比例问题。男性和女性在生理结构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直接导致如厕方式和时间上的差异,女性如厕时间一般为男性的2.3倍。孕期或经期妇女上厕所更为频繁,所花时间也更多一些。而且小孩会跟着母亲上女厕,又占用了部分厕位。所以,女性如厕需要更多的时间,也需要更多的空间。但是,在现实情况中,一般厕所是男女蹲位一样多,甚至女厕的蹲位还更少,而且男厕还有小便位,总厕位就远多于女厕。社会在发展,女性也早已从家庭走向社会,应该从女性的角度重新审视城市公厕建设,满足女性最基本需求,改善女性的生活质量,使社会更加的公平,促进社会的和谐。
但是,我们也要理智的对待性别问题。在探讨男女平等这个話题时,我们不能一味地强求平等而忽略现实情况的需要。几个月前备受争议的“福建师范男生免费教育”开始正式施行:首批试点招生的500名男生已入学。此举在微博上饱受争议,一些女权主义者更是不断发声,质疑其公平性。然而若仔细思索,此举确有实施的必要。幼儿园、小学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主要时期,如果在这个时候接触的都是女性,会导致孩子性别角色认知缺失。男教师确有其独特优势,一方面,相较于女教师的注重细节,男教师可以在知识的讲解上提供另一种思路。另一方面,男生也找到了倾听疑虑,无话不谈的“好哥们”。目前,在学前以及基础教育阶段,男性教师所占比例之少让人担忧:我国主要城市中,小学男性教师的比例仅为20%左右,无怪乎青春期的男生大多缺失一股阳刚之气。因而,现阶段用福利政策鼓励男性学生报考师范专业,对于改变现状是有益的。很多时候,一些所谓的女权主义者已经忘记了她们争取的是什么。顾名思义,女权,即为女性的权益。然而绝对的平等、相同的标准,真的能够维护女性权益,确保各行各业健康发展吗?就拿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专业基本不招女生来讲,大部分女生因为身体或家庭原因,毕业后不愿去阿拉伯国家工作。因此,有关部门更愿意招收在生理条件和心理素质上更占优势的男生,这是一种良性的引导。如果只顾及公平而不考虑学生的就业环境,反而是一种不负责任,并可能引发更多不公的行为。
我认为真正的男女平等或许是:男性可以做的事,如果女性愿意并且有能力,同样有权利去做;而女性可以做的事,如果男性有能力,同样没有权利不做。无论性别如何,都应当得到自由和尊重。所以,男女平等并非意味着男性和女性分别站在天平的两端,为了维持平衡纹丝不动,而是在不断的变动中,找到那个最自然、最恰当的支点。
参考文献:
[1]GeorgeRitzer, D.J.Goodman. 现代社会学理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黄伊梅. 社会性别与女权主义理论的建构[J]. 理论前沿, 2006, 479(14):36-36.
[3]杜洁. 女性主义与社会性别分析──社会性别理论在发展中的运用[J]. 浙江学刊, 2000(2):94-98.
[4]刘霓. 社会性别——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中心概念[J]. 国外社会科学, 2001(6):52-57.
[5]杜洁. 女性主义与社会性别分析[J]. 浙江学刊, 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