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背景
沙池活动是幼儿园户外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幼儿非常热衷的一项活动。每次到了户外活动时间,沙池里总是人满为患。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因担心幼儿玩沙缺乏运动量,无奈暂时“关闭”了沙池,收了玩沙工具。但即便这样,在沙池中,仍然可以看到固执玩沙的幼儿,把飞盘、树枝、树叶当做工具,乐此不疲地游戏着。这不禁让老师们思考,冬天,到底可不可以玩沙,如何玩?
二、案例描述
(一)孩子的渴望
场景一:户外活动时间到了,又有几个沙子爱好者跑到了沙池,拿着飞盘、树叶艰难地挖着“地道”,看到不远处的老师,“意味深长”地说:老师,要是有玩沙工具,我们就不用这么麻烦了啊。你说是吧?
场景二:户外活动结束的音乐响起,孩子们一起把户外活动的器材搬进器材室。突然,有幼儿抬头看到了放在最高处的玩沙工具。
幼:老师,那个是玩沙工具吗?师:是啊!
幼:那老师为什么不给我们玩呢?师:哦……可能老师没注意到吧!
幼:下回要提醒老师把那个给我们玩。
场景三:谈话活动。
1.你最喜欢的户外游戏是什么?
某幼儿:我喜欢玩沙。
众:我也喜欢玩沙。
师:那喜欢玩沙的小朋友请举手。
数据统计:有11位小朋友举手喜欢玩沙,2位喜欢玩滑板车,1位喜欢玩“长鼻子”,玩沙的比例占到有78.6%。
2.为什么喜欢玩沙啊?
奇奇:沙子可以做蛋糕。
小贝:沙子可以做成小山。
欧元:可以做小桥。
小安:还可以做小螃蟹(用玩沙工具拓印)。
楚楚:可以做小鱼的。
咪咪:我们和好朋友一起玩,做蛋糕。
3.玩沙冷不冷?
众:冷啊!
师:冷,你们还要玩啊?
小安:可是我们想玩啊!
奇奇:可以戴着帽子就不冷了。
小白:一开始冷,玩着玩着就热了。
师:看样子,你们真的很喜欢玩呢!
4.你愿意把沙池关了吗?
咪咪:我们不愿意。
众:我想要玩沙的。
(二)沙池的现状
又到了户外活动的时间,在集体舞之后,孩子们四处散开,自主选择游戏区域。到10∶15的时候,对各个区域的人数进行了一个初步的统计。
到10∶30的时候,沙池的小朋友越来越多,增加到24个,还在源源不断地增加。
如图:相比熙熙攘攘的沙池,跑跳区和平衡区总是显得有点冷清。
三、案例分析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孩子们对于沙有着近乎执着的喜欢。为什么孩子如此执着,从孩子们的回答中不难发现,沙子作为结构化程度最低的游戏材料,本身没有具体的形象,但可以让幼儿任意造型,因为没有固定的玩法,因此使得其有启发性、创造性。那沙子在寒冷的冬天,到底可以玩吗,又该如何玩呢?
(一)沙子,可以玩吗?——玩沙的价值
1.发展感知觉:沙的质地、重量、黏度使它成为一种千变万化的操作材料,通过感官的刺激,促进了幼儿对沙子特性(大小、粗细等)的基本认识,细化了感知觉的发展。
2.发展精细动作:在玩沙的过程中,幼儿会用两手配合进行挖、铲、淘、灌、印、盖等动作,可以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提高肢体协调能力,促进身体的发展。
3.发展创造力:沙子是一种不定性材料,它无固定的形体,可随意玩。同时玩沙没有规则的约束,幼儿可以依据自己的愿望和想象去构思和建造,游戏始终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
4.发展语言能力:在沙池里游戏,孩子处于自由交往的环境中,他们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商量着怎么玩,给幼儿提供了充分交流的机会,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并能联系动作特征,直接感受理解“挖、堆、搭、埋”等词。
5.发展交往能力:在玩沙的过程中,需要幼儿之间的相互配合、共享玩沙的材料、空间,安排游戏角色,为幼儿学习正确交往创造了机会。
6.发展空间能力:通过玩沙,对桶、沙子、漏斗等之间的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把装满沙子的容器倒扣过来,会出现一个造型,沙子会从漏斗中散落下来等,感知空间造型。
7.发展意志品质:孩子在参加游戏中,往往乐于抑制自己的愿望,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表现出极大的耐性和超常的毅力,调节和控制自己不合理的需要和动机。
从以上来看,沙子具有很多的价值点,对于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此,相信所有的老师是没有异议的。
(二)沙子,冬天户外活动时间可以玩吗?
针对此问题,香槟湖的老师们也展开了各式讨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反方”观点。
从体育学期测评结果来看,喜欢玩沙的幼儿在投掷、跑、跳等方面的发展往往较弱,应鼓励幼儿多参与到其他更能“动起来”的活动中去;其次,从幼儿玩沙的水平来看,基本以较低水平的独立游戏为主,玩不出花样。建议如果想要玩沙,可以放到下午区域活动中去。
2.“正方”观点。
玩沙是幼儿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也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静态。幼儿通过抓握、挖、倒、铲、搬等,不仅能够训练肌肉的精细动作练习身体协调性,在运动量上也绝不比跑跳等区域的少。而且,最重要的是,孩子们乐在其中。
3.事实说话。
从照片来看,有3名幼儿一边跳着羊角球,一边拿着球杆,边聊天,边随意地在沙池挖沙;8名幼儿以路障标志圆锥为工具,进行灌、挖、盖、搬等动作;有2名幼儿在把沙包埋在沙池里面;1名幼儿企图把沙子从长管子的小洞眼里灌进去,培养手眼协调能力。幼儿基本是两到三人进行合作,并有一定的游戏情节,比如假装谁过生日,做蛋糕等。幼儿挖沙、灌沙,把灌好沙的圆锥筒从这个地方拎到那个地方,促进幼儿大肌肉的发展,促进骨骼关节的灵活与协调。摸摸幼儿的后背,有挖、搬、抬等动作较多的幼儿,出汗量较多,而坐在边上,独自搅动沙子,或是专心灌沙子的幼儿相对出汗量较少。由此证明,玩沙游戏能促进幼儿身体方面的发展,而且只要方法得当,运动量也绝对能达到标准。幼儿的玩沙水平也在日常的练习中得到提升。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幼儿的投掷、平衡、跑跳等能力一方面在户外活动中得到发展,另一方面也需凭借专项的体育活动来进行练习才能有所提升。玩沙并不能成为幼儿体质测试差的一个关键因素,仍不乏很多喜欢玩沙,但测试成绩较好幼儿的存在。
(三)沙子,应该怎么玩?
沙池,既然作为户外活动开放的一个区域,又被幼儿所喜欢,那如何既发挥其户外活动的价值,又为幼儿所接受呢?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指导策略上又有哪些差异呢?
1.发挥其体育锻炼价值。
(1)提供幼儿充分锻炼的材料。
在玩沙过程中,有的幼儿是徒手玩沙,有的幼儿使用单一材料,还有幼儿能综合使用两种及以上材料。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大小不一的铲子,鼓励幼儿积极动手挖沙、铲沙等,发展动作技能。
(2)引导玩沙中的消极行为。
有部分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无所事事或旁观行为,或是出现由于身体触碰、材料争夺、场地争夺等引发的争执行为。教师做好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幼儿自己解决的同时,及时引导。
(3)带动玩沙的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同伴示范等方式,给予幼儿一些玩沙的“支架”,让原来徒手玩沙的幼儿使用工具,使用工具的幼儿相互比赛,让自己动起来。如教师和幼儿一起比赛用铲子堆小山,看谁的小山高等。
2.不同年龄段幼儿指导策略。
小班幼儿在玩沙游戏中,多为独自玩。对一些玩沙动作、沙土的可变形性以及使用的工具感兴趣,以一些简单重复的动作为满足,缺少目的性。教师可利用小班幼儿的特点,教给幼儿简单的技能,如:堆高、压实、挖洞、铺路等,让幼儿掌握沙土的特性。
中班幼儿能够几个人进行合作游戏,并逐渐掌握了造山、挖洞、修铁路、通火车、架桥梁等,开始配合辅助材料做游戏了。这个阶段,教师可引导幼儿将多种游戏结合在一起。如幼儿可把沙装进月饼盒,拍实后再扣出来,插上小树枝,做成生日蛋糕。这时可引导幼儿玩娃娃家的游戏,为娃娃过生日。
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强,他们以建造大型的主题为满足,能够创造性地使用辅助材料。所以,可引导大班幼儿建造公园、大街、火车站等模型。
四、案例反思
玩沙游戏是幼儿童年的欢乐、自由和权利的象征。丰富多彩的形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欢乐!担心幼儿因为运动量不够而关闭沙池,不妨多听听幼儿的想法、看看幼儿的表现,换个思路,是疏而不是堵。幼儿既然感兴趣,那么活动要追随幼儿兴趣,考虑如何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沙池游戏中幼儿的运动量,提高其玩沙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其价值,这才是儿童立场下的真呵护。
沙池活动是幼儿园户外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幼儿非常热衷的一项活动。每次到了户外活动时间,沙池里总是人满为患。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因担心幼儿玩沙缺乏运动量,无奈暂时“关闭”了沙池,收了玩沙工具。但即便这样,在沙池中,仍然可以看到固执玩沙的幼儿,把飞盘、树枝、树叶当做工具,乐此不疲地游戏着。这不禁让老师们思考,冬天,到底可不可以玩沙,如何玩?
二、案例描述
(一)孩子的渴望
场景一:户外活动时间到了,又有几个沙子爱好者跑到了沙池,拿着飞盘、树叶艰难地挖着“地道”,看到不远处的老师,“意味深长”地说:老师,要是有玩沙工具,我们就不用这么麻烦了啊。你说是吧?
场景二:户外活动结束的音乐响起,孩子们一起把户外活动的器材搬进器材室。突然,有幼儿抬头看到了放在最高处的玩沙工具。
幼:老师,那个是玩沙工具吗?师:是啊!
幼:那老师为什么不给我们玩呢?师:哦……可能老师没注意到吧!
幼:下回要提醒老师把那个给我们玩。
场景三:谈话活动。
1.你最喜欢的户外游戏是什么?
某幼儿:我喜欢玩沙。
众:我也喜欢玩沙。
师:那喜欢玩沙的小朋友请举手。
数据统计:有11位小朋友举手喜欢玩沙,2位喜欢玩滑板车,1位喜欢玩“长鼻子”,玩沙的比例占到有78.6%。
2.为什么喜欢玩沙啊?
奇奇:沙子可以做蛋糕。
小贝:沙子可以做成小山。
欧元:可以做小桥。
小安:还可以做小螃蟹(用玩沙工具拓印)。
楚楚:可以做小鱼的。
咪咪:我们和好朋友一起玩,做蛋糕。
3.玩沙冷不冷?
众:冷啊!
师:冷,你们还要玩啊?
小安:可是我们想玩啊!
奇奇:可以戴着帽子就不冷了。
小白:一开始冷,玩着玩着就热了。
师:看样子,你们真的很喜欢玩呢!
4.你愿意把沙池关了吗?
咪咪:我们不愿意。
众:我想要玩沙的。
(二)沙池的现状
又到了户外活动的时间,在集体舞之后,孩子们四处散开,自主选择游戏区域。到10∶15的时候,对各个区域的人数进行了一个初步的统计。
到10∶30的时候,沙池的小朋友越来越多,增加到24个,还在源源不断地增加。
如图:相比熙熙攘攘的沙池,跑跳区和平衡区总是显得有点冷清。
三、案例分析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孩子们对于沙有着近乎执着的喜欢。为什么孩子如此执着,从孩子们的回答中不难发现,沙子作为结构化程度最低的游戏材料,本身没有具体的形象,但可以让幼儿任意造型,因为没有固定的玩法,因此使得其有启发性、创造性。那沙子在寒冷的冬天,到底可以玩吗,又该如何玩呢?
(一)沙子,可以玩吗?——玩沙的价值
1.发展感知觉:沙的质地、重量、黏度使它成为一种千变万化的操作材料,通过感官的刺激,促进了幼儿对沙子特性(大小、粗细等)的基本认识,细化了感知觉的发展。
2.发展精细动作:在玩沙的过程中,幼儿会用两手配合进行挖、铲、淘、灌、印、盖等动作,可以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提高肢体协调能力,促进身体的发展。
3.发展创造力:沙子是一种不定性材料,它无固定的形体,可随意玩。同时玩沙没有规则的约束,幼儿可以依据自己的愿望和想象去构思和建造,游戏始终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
4.发展语言能力:在沙池里游戏,孩子处于自由交往的环境中,他们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商量着怎么玩,给幼儿提供了充分交流的机会,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并能联系动作特征,直接感受理解“挖、堆、搭、埋”等词。
5.发展交往能力:在玩沙的过程中,需要幼儿之间的相互配合、共享玩沙的材料、空间,安排游戏角色,为幼儿学习正确交往创造了机会。
6.发展空间能力:通过玩沙,对桶、沙子、漏斗等之间的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把装满沙子的容器倒扣过来,会出现一个造型,沙子会从漏斗中散落下来等,感知空间造型。
7.发展意志品质:孩子在参加游戏中,往往乐于抑制自己的愿望,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表现出极大的耐性和超常的毅力,调节和控制自己不合理的需要和动机。
从以上来看,沙子具有很多的价值点,对于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此,相信所有的老师是没有异议的。
(二)沙子,冬天户外活动时间可以玩吗?
针对此问题,香槟湖的老师们也展开了各式讨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反方”观点。
从体育学期测评结果来看,喜欢玩沙的幼儿在投掷、跑、跳等方面的发展往往较弱,应鼓励幼儿多参与到其他更能“动起来”的活动中去;其次,从幼儿玩沙的水平来看,基本以较低水平的独立游戏为主,玩不出花样。建议如果想要玩沙,可以放到下午区域活动中去。
2.“正方”观点。
玩沙是幼儿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也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静态。幼儿通过抓握、挖、倒、铲、搬等,不仅能够训练肌肉的精细动作练习身体协调性,在运动量上也绝不比跑跳等区域的少。而且,最重要的是,孩子们乐在其中。
3.事实说话。
从照片来看,有3名幼儿一边跳着羊角球,一边拿着球杆,边聊天,边随意地在沙池挖沙;8名幼儿以路障标志圆锥为工具,进行灌、挖、盖、搬等动作;有2名幼儿在把沙包埋在沙池里面;1名幼儿企图把沙子从长管子的小洞眼里灌进去,培养手眼协调能力。幼儿基本是两到三人进行合作,并有一定的游戏情节,比如假装谁过生日,做蛋糕等。幼儿挖沙、灌沙,把灌好沙的圆锥筒从这个地方拎到那个地方,促进幼儿大肌肉的发展,促进骨骼关节的灵活与协调。摸摸幼儿的后背,有挖、搬、抬等动作较多的幼儿,出汗量较多,而坐在边上,独自搅动沙子,或是专心灌沙子的幼儿相对出汗量较少。由此证明,玩沙游戏能促进幼儿身体方面的发展,而且只要方法得当,运动量也绝对能达到标准。幼儿的玩沙水平也在日常的练习中得到提升。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幼儿的投掷、平衡、跑跳等能力一方面在户外活动中得到发展,另一方面也需凭借专项的体育活动来进行练习才能有所提升。玩沙并不能成为幼儿体质测试差的一个关键因素,仍不乏很多喜欢玩沙,但测试成绩较好幼儿的存在。
(三)沙子,应该怎么玩?
沙池,既然作为户外活动开放的一个区域,又被幼儿所喜欢,那如何既发挥其户外活动的价值,又为幼儿所接受呢?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指导策略上又有哪些差异呢?
1.发挥其体育锻炼价值。
(1)提供幼儿充分锻炼的材料。
在玩沙过程中,有的幼儿是徒手玩沙,有的幼儿使用单一材料,还有幼儿能综合使用两种及以上材料。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大小不一的铲子,鼓励幼儿积极动手挖沙、铲沙等,发展动作技能。
(2)引导玩沙中的消极行为。
有部分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无所事事或旁观行为,或是出现由于身体触碰、材料争夺、场地争夺等引发的争执行为。教师做好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幼儿自己解决的同时,及时引导。
(3)带动玩沙的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同伴示范等方式,给予幼儿一些玩沙的“支架”,让原来徒手玩沙的幼儿使用工具,使用工具的幼儿相互比赛,让自己动起来。如教师和幼儿一起比赛用铲子堆小山,看谁的小山高等。
2.不同年龄段幼儿指导策略。
小班幼儿在玩沙游戏中,多为独自玩。对一些玩沙动作、沙土的可变形性以及使用的工具感兴趣,以一些简单重复的动作为满足,缺少目的性。教师可利用小班幼儿的特点,教给幼儿简单的技能,如:堆高、压实、挖洞、铺路等,让幼儿掌握沙土的特性。
中班幼儿能够几个人进行合作游戏,并逐渐掌握了造山、挖洞、修铁路、通火车、架桥梁等,开始配合辅助材料做游戏了。这个阶段,教师可引导幼儿将多种游戏结合在一起。如幼儿可把沙装进月饼盒,拍实后再扣出来,插上小树枝,做成生日蛋糕。这时可引导幼儿玩娃娃家的游戏,为娃娃过生日。
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强,他们以建造大型的主题为满足,能够创造性地使用辅助材料。所以,可引导大班幼儿建造公园、大街、火车站等模型。
四、案例反思
玩沙游戏是幼儿童年的欢乐、自由和权利的象征。丰富多彩的形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欢乐!担心幼儿因为运动量不够而关闭沙池,不妨多听听幼儿的想法、看看幼儿的表现,换个思路,是疏而不是堵。幼儿既然感兴趣,那么活动要追随幼儿兴趣,考虑如何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沙池游戏中幼儿的运动量,提高其玩沙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其价值,这才是儿童立场下的真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