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高考模式与高中生物的复习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ong1989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务院在关于《优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广东、上海两地相继对高考进行了改革,实行“3+X”考试。新的高考方式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更侧重考查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推动素质教育的改革。2000年江苏、浙江、吉林也采取了这种高考模式,2001年四川省也开始采取这种方式,并且与江苏、浙江、吉林为同一套考题。因此认真分析、研究2000年江苏、浙江、吉林的理科综合题,总结出它的特点,对今后的高考生物复习效率的提高有积极的意义。
  江苏、浙江、吉林的“3+X”理科综合试题的,特点主要有几个方面:①注重学科内的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即学科内综合)。②体现了学科间的知识的综合。学科间知识的综合主要体现在用理、化、生三科的知识去解决一大题,而每一个小问题都是相对独立的,只需用单科的知识回答就可以完成。这部分题约占试卷的31.7%。③在这一套题中充分体现了用生物学科知识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的考查。实验设计及分析题约占整个试卷的16.7%。④在这一套试题中,充分体现了生物学科知识与人类生存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紧密联系让同学们明白了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事”的道理,从而更加充分体现了教育应向素质化教育方向发展的道理。 针对高考的这种命题思想与趋势,针对四川省第一次“3+X”考试,在生物科的复习环节中必然要采取更加合适的方式、更新的思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与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生物学知识和生物学基本技能。
  一、在复习过程中,双基的训练不可少
  无论高考的模式怎样改革,但它始终是围绕中学生物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的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因此在复习时首 先应注重基础知识点的复习。在复习各知识要点时,引导学 生理出各章节相关知识点的联系并将之系统化,这样就可以减少繁琐的知识点,将厚书变为薄书,同时又培养了他们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网络化的概念能力。
  如在复习中,就可将书的第一章一第三章一第五章按新的顺序来进行复习,先复习各个主要知识点,再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通过吸纳,充分显示出“遗传变异”的根本原因,以及“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与“基因突变”的关系。
  还有如在复习第二章时,由于知识点多且显得繁琐,同学们难以记忆,复习时也是一头雾水。其实只要找出它们的由来、彼此之间的关系: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细胞内原生质成分的代谢→原生质中主要是水分、糖类、无机盐等的代谢一水分代谢、矿质代谢、有机物及能量的代谢(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一各种代谢的物质来源、代谢途径……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通过整理出这种有序的知识网络,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及应用就可以上升到整体的高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就有了更广的视角。
  在对知识的理解上,还可用少而精的典型例题来加以讲解和练习。以“讲”来帮助同学们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练”巩固书中的知识,同时培养同学们创新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而教师对题的选择上则应做到把握题的深度及广度,使所用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注重学科间综合知识的训练
  从高考改革的命题指导思想可见今后将越来越注重学科间综合知识的考查,因此应注重培养同学运用理、化、生三科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复习时,应找出生物科知识与理、化知识的联系,培养同学能对相关的生物知识用理化的相关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对理、化的知识用生物学现象或规律去解释。
  如第七章“环境污染”中的“酸雨”,它是如何形成的应该用化学知识去解决;它为何会成为“三废”中的“一废”,它是如何影响自然界中的生物的,这又涉及到了生物学的知识。再如“基因突变”与“太空育种”体现了生物学与物理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三、、注重学科知识与生产及生活实际的联系
  综合科目的命题,更加注重学科知识与生产、生活、社会现象、国家政策有联系的题目。因此,在复习中应注重“广积粮”,多收集与学科知识相关的一些当今生物学领域的科研成果发展动向等,让同学们的知识更加丰富、完善。
  比如:当今的热门话题“克隆、转基因、细胞融合技术”等,都应在复习到相关知识时做必要的介绍,讲解这些成果的应用原理。另外对造成环境污染的“酸雨、赤潮、水体富营养化、沙尘暴”等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也应从产生的原因、危害、预防等方面做详细的讲解。这样即复习了知识,又让同学们深切体会到自己所学的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的紧密关系;既增加了同学们的责任心,又从科学性方面去了解了这些问题。
  四、应改进实验内容的复习策略,重视对同学们的科学实验方法和实验能力的培养
  2001年的江苏、浙江、吉林的“3+X”考试,涉及到了实验方案的设计及分析。今后的高考也将更加注重对学生科学实验方法及能力的考查,这很能够体现同学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因此在复习实验内容时,不能只针对书本中有限的几个实验,从“目的要求一材料用具一方法步骤一实验记录”,按部就班进行,而应让同学们在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及原理后,对教材中与实验有关的内容,如酶的催化性、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切除动物的腺体观察症状等实验,从多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如采用对比实验法、观察实验法等,来设计、分析实验,验证相关结果。这样可以达到锻炼同学们的开放性思维方式的目的。
  总之,高考模式的改变旨在教育应朝向素质教育发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逐渐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以素质化教学方式去适应今后的高考改革。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距离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教育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不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服务。本文首先对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了阐述,然后找出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对策  引言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断改进,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有待完善之处,本文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现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期望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可行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问题;对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高中教师认识到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但与此同时,许多教师随认识到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并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和学校
摘要:探究学习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产物,指导着新形势下的各科教学。初中物理是学生首次正式接触到的有关自然科学学科,传统的知识灌输式教学方式难以迎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因此必须改进物理的教学方式。探究教学着力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在分析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探究式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学习物理的需求。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
摘要:转变数学学习方式,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因此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努力挖掘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多层次,多方面的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一、培养中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教学对策  《新课标》提出“要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教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受旧的教学理念、旧的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形成听老师讲、模仿老师的做法算、大量练习的学习方式,特别是七年级的学生,经过六年旧的数学教育的影响,这种学习方式根深蒂固。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实现课
班级管理是一项艰难、漫长的工作。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组织者、领导者,他们的工作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影响着他们的人生方向。作为班主任,对于该如何管理好班级这个问题,我在近年的教学工作中收获了一些,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一、认真负责,腿勤手勤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做好班级工作,最主要的是了解学生群体和个体的特点,这样,工作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学生的思想状况如何、学习态度怎样、能否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