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位“特岗”教师,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奔赴在山区学校“传道、受业、解惑”。一路走来,虽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但更多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温暖。3年的辛勤耕耘,3年的默默守望,我深深热爱着教师这一平凡而又充实的职业。我相信特岗教师这个身份将会给我的人生添上一抹永不褪色的记忆。这份记忆是使我变得更加成熟的宝贵财富,也是使我变得更加坚韧的强大后盾。
青春的承诺
从城固县到镇巴县长岭镇,足足170多公里。毕业于西安文理学院的我在2018年经过反复考量后,报考了镇巴县特岗教师岗位,通过层层选拔,最终我成为了镇巴县长岭镇中心小学特岗教师,也是该校为数不多的“外地人”。初到学校时,我发现这里的条件比我想象中还要艰苦。当时的镇巴是汉中唯一没通高速公路的县城,面对交通不便、语言不通、环境陌生、消息闭塞的窘境,我内心五味陈杂。当地乡亲们看到像我这样“奔梦”而来的年轻女同志,不免心生疑虑:“外地老师在我们这能坚持下来吗?是不是只想过渡一下,不久后就会被调离吧?”这话不假,山旮旯太偏僻,外地来的年轻教师们如同走马灯似的来了又走、走了又来。
冬去春来,寒来暑往。我依然和刚来的时候一样,满怀热情,经常利用其他教师的空课来讲英语、做测验,上课、备课、批作业、辅导、家访、扶贫、送教上门……我用了三年的青春默默坚守,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和教师的初心。
特岗的使命
作为老师,当你深入走近学生,了解他们的家庭后,就会不由自主地想为他们做点儿什么。刚参加工作时,我的工资并不高,看到个别孩子买不起学习用品,伙食费不够,我经常会自掏腰包为学生们垫付;看到有的孩子大冬天还穿着单鞋,小脸蛋被冻得通红,我就自费购买了50双棉鞋送给需要的孩子们,想让他们在冬天能更温暖一些。山里的孩子大多都是留守儿童,家长照顾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一些学生出现厌学情绪。我便利用课间与学生们促膝谈心,利用周末和课后时间走门串户,与学生的家人深入交流,了解孩子们在家的表现,积极开展教育扶贫,对不便上学的学生送教上门,不让一个学生因病辍学。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了学生和家长们的好朋友,我觉得这就是我作为一名特岗教师该有的使命,坚决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我与这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三年如一日地相伴着。作为毕业班的英语教师,我深知职责重大,带着这份责任感,我精心准备每一堂课,认真批改每一本作业,耐心、主动地与家长沟通。其间,我品尝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艰辛,但收获更多的是幸福和快乐。记得一次课间,一名学生刚走出教室又跑了回来,她神秘地从兜里掏出一串手工制作的手链,激动地说:“老师,您辛苦了,这是我自己编的,送给您!”我接过手链,感觉沉甸甸的,因为那是学生对老师表达的最崇高的情意!那一整天,我都被一种幸福感包围着。
不变的担当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追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紧紧围绕英语新课标理念,深入挖掘教材,打磨教案,围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效地实施教学。积极借助多媒体一体机,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制作精美的PPT课件,带着孩子们观看视频,调动课堂气氛,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了,成绩也有了大幅提升。我注重深入了解学生,引导启发他们主动探究,激发学生讨论的欲望,挖掘思维潜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在课堂外,还踊跃参加国家和省市级培训,被陕西省教育厅、中国教育电视台表彰为国培优秀学员。多个县校级课题顺利结题,6篇论文在《汉中教育》《镇巴文教报》《读与写》《陕西档案》等刊物发表,晒课《C》被汉中市教育局评为“市级优课”。
根据省上的相关规定,在特岗服务地区工作满5年可申请调动,我却从没打算申请过。虽然远在城固的家人心疼、挂念我,我在乡镇工作,老公又在乡镇担任党政办政务主任,两个人经常忙得马不停蹄。孩子的教育和陪伴缺失已然成为我这个小家庭的常态。在节日收假之时,5岁的孩子总会趴在我的肩膀上噙着泪问我:“妈妈,为什么别人的妈妈不用去很远很远的地方工作?你什么时候才能再回來呀?”每次听到孩子的“追问”,我满是心酸,但我知道我不仅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还是一名山区特岗教师。山区孩子对知识渴望的眼神总是萦绕着我,他们需要我,我也舍不得离开他们,我更愿意把爱和青春播撒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承载起贫困山区的一点绿色希望。
产假还没休完,我就接到学校通知,因为有一名英语教师要调走,我需要提前2周返校,并且担任3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和五六年级组的组长,为了能够提早顺利回到工作岗位,我将不满5个月的婴儿和年迈的母亲都接了过来。我坚信,只要真心对待学生,用心和家长沟通,就能让家长和学生明白: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大山里也能飞出金凤凰!
身在他乡为异客,总把异乡当故乡。作为一名特岗教师,我早已深深融入这方乡土。无怨无悔特岗路,我将继续用我的真诚与热情扎根山区教育事业,续写不变的承诺,上好每堂课、育好每个人,用求实书写现在,以奋斗追寻梦想,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作者单位:镇巴县长岭镇中心小学
青春的承诺
从城固县到镇巴县长岭镇,足足170多公里。毕业于西安文理学院的我在2018年经过反复考量后,报考了镇巴县特岗教师岗位,通过层层选拔,最终我成为了镇巴县长岭镇中心小学特岗教师,也是该校为数不多的“外地人”。初到学校时,我发现这里的条件比我想象中还要艰苦。当时的镇巴是汉中唯一没通高速公路的县城,面对交通不便、语言不通、环境陌生、消息闭塞的窘境,我内心五味陈杂。当地乡亲们看到像我这样“奔梦”而来的年轻女同志,不免心生疑虑:“外地老师在我们这能坚持下来吗?是不是只想过渡一下,不久后就会被调离吧?”这话不假,山旮旯太偏僻,外地来的年轻教师们如同走马灯似的来了又走、走了又来。
冬去春来,寒来暑往。我依然和刚来的时候一样,满怀热情,经常利用其他教师的空课来讲英语、做测验,上课、备课、批作业、辅导、家访、扶贫、送教上门……我用了三年的青春默默坚守,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和教师的初心。
特岗的使命
作为老师,当你深入走近学生,了解他们的家庭后,就会不由自主地想为他们做点儿什么。刚参加工作时,我的工资并不高,看到个别孩子买不起学习用品,伙食费不够,我经常会自掏腰包为学生们垫付;看到有的孩子大冬天还穿着单鞋,小脸蛋被冻得通红,我就自费购买了50双棉鞋送给需要的孩子们,想让他们在冬天能更温暖一些。山里的孩子大多都是留守儿童,家长照顾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一些学生出现厌学情绪。我便利用课间与学生们促膝谈心,利用周末和课后时间走门串户,与学生的家人深入交流,了解孩子们在家的表现,积极开展教育扶贫,对不便上学的学生送教上门,不让一个学生因病辍学。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了学生和家长们的好朋友,我觉得这就是我作为一名特岗教师该有的使命,坚决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我与这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三年如一日地相伴着。作为毕业班的英语教师,我深知职责重大,带着这份责任感,我精心准备每一堂课,认真批改每一本作业,耐心、主动地与家长沟通。其间,我品尝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艰辛,但收获更多的是幸福和快乐。记得一次课间,一名学生刚走出教室又跑了回来,她神秘地从兜里掏出一串手工制作的手链,激动地说:“老师,您辛苦了,这是我自己编的,送给您!”我接过手链,感觉沉甸甸的,因为那是学生对老师表达的最崇高的情意!那一整天,我都被一种幸福感包围着。
不变的担当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追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紧紧围绕英语新课标理念,深入挖掘教材,打磨教案,围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效地实施教学。积极借助多媒体一体机,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制作精美的PPT课件,带着孩子们观看视频,调动课堂气氛,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了,成绩也有了大幅提升。我注重深入了解学生,引导启发他们主动探究,激发学生讨论的欲望,挖掘思维潜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在课堂外,还踊跃参加国家和省市级培训,被陕西省教育厅、中国教育电视台表彰为国培优秀学员。多个县校级课题顺利结题,6篇论文在《汉中教育》《镇巴文教报》《读与写》《陕西档案》等刊物发表,晒课《C》被汉中市教育局评为“市级优课”。
根据省上的相关规定,在特岗服务地区工作满5年可申请调动,我却从没打算申请过。虽然远在城固的家人心疼、挂念我,我在乡镇工作,老公又在乡镇担任党政办政务主任,两个人经常忙得马不停蹄。孩子的教育和陪伴缺失已然成为我这个小家庭的常态。在节日收假之时,5岁的孩子总会趴在我的肩膀上噙着泪问我:“妈妈,为什么别人的妈妈不用去很远很远的地方工作?你什么时候才能再回來呀?”每次听到孩子的“追问”,我满是心酸,但我知道我不仅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还是一名山区特岗教师。山区孩子对知识渴望的眼神总是萦绕着我,他们需要我,我也舍不得离开他们,我更愿意把爱和青春播撒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承载起贫困山区的一点绿色希望。
产假还没休完,我就接到学校通知,因为有一名英语教师要调走,我需要提前2周返校,并且担任3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和五六年级组的组长,为了能够提早顺利回到工作岗位,我将不满5个月的婴儿和年迈的母亲都接了过来。我坚信,只要真心对待学生,用心和家长沟通,就能让家长和学生明白: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大山里也能飞出金凤凰!
身在他乡为异客,总把异乡当故乡。作为一名特岗教师,我早已深深融入这方乡土。无怨无悔特岗路,我将继续用我的真诚与热情扎根山区教育事业,续写不变的承诺,上好每堂课、育好每个人,用求实书写现在,以奋斗追寻梦想,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作者单位:镇巴县长岭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