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破解大学生的就业难题,推动基层发展,国家推行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而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诸多因素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过程中出现了压抑忧虑、盲目攀比等一系列心理困扰。本课题旨在探析大学生基层就业心理障碍成因,探索心理障碍调适策略,为大学生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基层就业;心理困扰;心理调适;策略
一、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心理特征
(一)自傲心理:当光环变成枷锁
自傲心理是缺乏客观的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的表现。择业时往往好高骛远,期望值过高,容易脱离实际,以幻想代替现实,使择业目标和现实产生极大的反差。八十年代初开始的生育高峰、九十年代末掀起的高校扩招、突如其来的全球经济危机、愈演愈烈的求职招聘战……尽管大学生事实上早已失去了天之骄子的光环,但天之骄子的自傲心理仍成为大学生就业择业的枷锁。首先,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指引下,考取大学成为学生读书的目标,继而体面就业又成为上大学的目标。特别是来自基层的学生,上大学、上好大学就是为了逃脱基层的困苦,期望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第二,虽然扩招了,很多学生体验了扩招的喜悦,但仍然是抱着接受精英教育的理想来读书,特别受精英就业观念影响较深,就业期望较高。第三,我国的高等教育,虽然走到了大众化阶段,但精英教育的理念,精英教育的模式仍然存在。大学校园处处影射精英教育的模式,大众化教育的理念还没有完全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从专业和学科的设置不符合基层需要,到教育过程中强烈的“体面就业”导向等,使得毕业生就业期望离基层越来越远。
(二)从众心理: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从众心理是指大学生未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择业过程中盲目地从众与趋新,缺乏全盘考虑,没有切合自己能力与兴趣的职业追求,往往在择业时会经受不必要的失传折,延误或丧失就业机会。相较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社会热潮,“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社会舆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受社会舆论宣传、 总体就业趋势和周围同学就业去向等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明显能表现出从众心理、盲目攀比。随着传媒对社会精英,特别是 “数字精英”、“管理精英”大加宣传,对“经济价值体现”衡量“个人价值”持过分积极评价时,容易导致大学生忽视自身的个体特异性与自我的创造性, 形成个人价不值取向的从众心理。 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职业目标、 需要、 价值观以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的认识,盲目听从或跟随别人的意见,盲目寻求热门职业,脱离自己的实际状况,不会扬长避短。
(三)忧虑心理:一入农门深似海
城乡差距大,城乡转换成本较大,毕业生担心到基层下去容易、上来难。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促进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和措施,对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是一种新鲜事物,政策的科学性和落实政策的彻底性都还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学生担心一旦下去了,想上来就很难。譬如,现在从城市到农村去创业,只要克服心理和舆论障碍就行,但要从农村重新返回城市,遇到的障碍相对就多了。目前的鼓励和支持政策,一是力度还不够大,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不足以克服学生的后顾之忧;二是有些政策还没有很好的落实,已经下去的学生传回很多诱导大家不要下去的信息。阻碍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核心是城乡差距大,长期存在的二元结构及其与日俱来的弊端,使得毕业生从内心里排斥到基层就业。所以,毕业生树立到基层就业的观念将和城乡一体化一样是一是长期过程。
二、大学生基层就业心理特征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政策因素
1、相关保障和激励制度不能落实到位
宁波市相关研究表明[4],大学生村官处于一种“非官、非民”模糊性身份,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相当尴尬,一般安排担任书记助理或主任助理等副职,若想干到正职,其选举程序则与《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相悖,有关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这类非本村户籍人员的被选举权利;由于现有的激励制度不奏效,待遇低、提拔难、扶持少等原因,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人员流动性大;缺乏健全的大学生村官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现有的考评政策往往操作性不强,奖惩力度不够。
2、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缺乏可操作性
现有的基层就业扶持政策仅仅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和要求,缺乏明确界定,因此,如何解读、如何执行则全盘交付地方政府。如2010年起开始的“硕师计划”规定“在艰苦边远地区、农村和中小城市社区己连续工作2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报考研究生时,录取高校要根据其在基层的工作年限,初试成绩给予适当加分,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但是,加分基于总分加,还是基于比例加,以及加多少,缺乏相应的细则。优先录取的“同等条件”的标准是什么。这种不明细的政策存在执行偏差的可能性,影响政策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大大降低了政策的吸引力,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3、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缺乏长效性
目前引导和鼓励高职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主要方式以政府吸纳为主,但往往很多基层政府没有很好地考虑如何发挥大学生在服务基层中的作用,而更多地让他们成为乡镇各行政管理部门的补充人力,未能真正起到到基层锻炼、为基层服务的作用,这种运行机制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制度设计的初衷,也影响了在基层就业的高职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同时,虽然各地基层政府出台了许多吸引大学生的优惠政策,但是缺乏如何留住以及如何培养锻炼大学生能力的相关政策。此外,由于地方政府资金不足、人力缺乏等原因,为了完成上级指派的高职学生基层就业任务。
(二)学校因素
1、高校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是以适应城市工作岗位作为准则设计和实施的,这种体制导致大学生对基层及农村缺乏了解,对到基层就业缺乏信心。因此,必须要加强就业指导,端正学生的就业态度,树立到基层就业的信心。然而,目前高校就业教育的内容集中在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两大体系上。由于就业指导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还跟不上学生的需求,课程开发大多缺乏本土化的课程体系,课程实际效果不太明显,学生没有真正的受益。课程中没有很好地将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和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人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价值观等内容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的教育。所以大部分毕业生在择业时还主要停留在就业层面上,个人功利主义色彩明显,没有真正思考自己的价值观,普遍缺乏将实现个人理想置身于祖国和社会发展的浪潮中的意识,对到基层就业的意义理解不够深刻。 2、高校基层就业政策宣传解读不足
在基层就业的政策解读方面,高校缺乏深入的宣讲和解读,以致于很多大学生对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了解不多,认识不到位。例如,不少学校只是通过学校网页及通知的形式下发相关文件,很少组织专场讲座解读国家相关优惠政策,也没有做好组织动员工作, 致使毕业生对到基层就业的路径和前景了解不清晰。甚至一些本来有意愿去基层就业的毕业生由于信息不畅通而未能如愿以偿。
3、就业心理辅导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多数未对学生开展专门的就业心理辅导。高职院校较少关注学生在求职就业的过程 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即将毕业的学生缺乏就业心理辅导,没有很好地指导学生克服就 业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心理问题,这也加大了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
三、个体因素
(一)克服环境客观因素能力缺乏
基层是锻炼人磨砺人的地方,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的地方,更是帮助我们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地方。基层就业要求大学生去祖国需要的地方,环境当然不如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优越,更有可能是艰苦;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大学生大多处于养尊处优的生活环境,没吃过苦,没受过挫折,缺乏客服困难、抗压能力。这也是基层就业难以使广大大学生响应的原因。
(二)就业价值取向失衡
部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社会价值观薄弱,更多是看重职业的个人价值。注重经济价值、功利主义思想较为突出。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通常把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名声等因素放在首要位置,而对专业知识能否得到发挥、自身能力能否得到提高、对社会贡献大小、对自己整体职业生涯发展是否有利等却不甚看重。《 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明确要求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帮助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5]。基层就业是实现社会价值的选择,而相悖于经济价值取向,这也使得大学生对基层就业的兴趣大大减低。
(三)思想落后,就业观念陈旧
与严峻就业形势相对应的是,仍有许多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出身城市的大学生担心下基层容易回城市难、 晋升更难, 使他们到基层就业望而却步;而农村籍的大学生也不愿到基层,希望能留在大城市,或成为国家公务员和干部,为家庭带来荣耀和庇护。很多毕业生仍存在“找个终身制工作”“到机关事业部门就业”“到城市、待遇好的地方就业”等陈旧观念,致使大学生到基层就业难以全面展开
三、 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心理调适策略
(一)完善大学生基层就业相关政策
1、落实相关保障和激励制度
国家和政府应健全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服务体系,维护其合法权益,明确其社会地位与身份;完善激励制度,提高待遇、扶持,以提高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罗列奖惩明细;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各方面优惠;落实户口迁移和完善人事代理服务等方面规定;提供学习深造、公务员录用等优惠待遇和去留自由的保护政策;在生活保障金和创业风险基金、贷款担保或贴息补贴上给基层自主创业大学生开通绿色通道。提高政策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使政策达到预期效果。
2、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在招收大学生入职的同时,制定锻炼其能力的相关政策,完善其各方面能力,并提供活动性的创业机会,让大学生有益处的新思想得到发挥与实现;建立正常的退出机制,促进大学生村官和社工队伍的新陈代谢,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优配置的实际需要,有利于保持大学生村官和社工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依法加大对用人单位在签订合同,兑现劳动薪资和缴纳“ 五险一金”的监督和检查。能确保及时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基层的配套设施也应大幅度的提高,增加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兴趣和积极性。
3、加强政策引导,营造浓厚的基层就业氛围
全社会也要唱响大学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大力宣传各项优惠政策和毕业生扎根基层的模范事迹和先进典型,使大学生对基层就业有新的认识,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基层就业观念,使到基层工作的大学生安心基层,服务基层,进而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到基层。
(二)完善高等院校的教育培养
各大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基层就业教育与指导,对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制定长远措施,高校应根据基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合理设置相关专业,根据大学生毕业以后的就业意向,分层次、分类别教学,让有到基层工作意向的大学生能够提前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帮助毕业生能及早熟悉与适应基层工作。加强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教育与引导,把到基层就业、创业内容纳入就业指导课程中,注重大学生正确基层就业观念的树立和适应能力培养,让学生及早接触基层就业的思想与近况发展,同时让其明白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肩负的使命,使正确的基层就业观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从而避免了基层心理困扰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基层就业观,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大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能只顾及个人利益,与短期的经济效应,而应以实现自我价值为目标、为建设国家为理想努力奋斗;其次,大学生应做好充足的心理调适,从心理上对于基层就业要正确对待和接纳,逐渐了解当前的基层就业形势,如国家目前正在推进的大学生村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特设岗位教师等面向基层的就业计划,树立正确的基层就业观,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再者,大学更是吸收新知识新技术的阶段,认知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学会自我规划,不断从各方面完善自我,提升各方面的能力,为以后就业基层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孔沛球.大学生村官与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的思考与探讨 [T].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3):20-21
[2] 麦可思研究.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2012.6.1l
【关键词】大学生;基层就业;心理困扰;心理调适;策略
一、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心理特征
(一)自傲心理:当光环变成枷锁
自傲心理是缺乏客观的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的表现。择业时往往好高骛远,期望值过高,容易脱离实际,以幻想代替现实,使择业目标和现实产生极大的反差。八十年代初开始的生育高峰、九十年代末掀起的高校扩招、突如其来的全球经济危机、愈演愈烈的求职招聘战……尽管大学生事实上早已失去了天之骄子的光环,但天之骄子的自傲心理仍成为大学生就业择业的枷锁。首先,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指引下,考取大学成为学生读书的目标,继而体面就业又成为上大学的目标。特别是来自基层的学生,上大学、上好大学就是为了逃脱基层的困苦,期望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第二,虽然扩招了,很多学生体验了扩招的喜悦,但仍然是抱着接受精英教育的理想来读书,特别受精英就业观念影响较深,就业期望较高。第三,我国的高等教育,虽然走到了大众化阶段,但精英教育的理念,精英教育的模式仍然存在。大学校园处处影射精英教育的模式,大众化教育的理念还没有完全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从专业和学科的设置不符合基层需要,到教育过程中强烈的“体面就业”导向等,使得毕业生就业期望离基层越来越远。
(二)从众心理: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从众心理是指大学生未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择业过程中盲目地从众与趋新,缺乏全盘考虑,没有切合自己能力与兴趣的职业追求,往往在择业时会经受不必要的失传折,延误或丧失就业机会。相较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社会热潮,“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社会舆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受社会舆论宣传、 总体就业趋势和周围同学就业去向等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明显能表现出从众心理、盲目攀比。随着传媒对社会精英,特别是 “数字精英”、“管理精英”大加宣传,对“经济价值体现”衡量“个人价值”持过分积极评价时,容易导致大学生忽视自身的个体特异性与自我的创造性, 形成个人价不值取向的从众心理。 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职业目标、 需要、 价值观以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的认识,盲目听从或跟随别人的意见,盲目寻求热门职业,脱离自己的实际状况,不会扬长避短。
(三)忧虑心理:一入农门深似海
城乡差距大,城乡转换成本较大,毕业生担心到基层下去容易、上来难。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促进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和措施,对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是一种新鲜事物,政策的科学性和落实政策的彻底性都还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学生担心一旦下去了,想上来就很难。譬如,现在从城市到农村去创业,只要克服心理和舆论障碍就行,但要从农村重新返回城市,遇到的障碍相对就多了。目前的鼓励和支持政策,一是力度还不够大,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不足以克服学生的后顾之忧;二是有些政策还没有很好的落实,已经下去的学生传回很多诱导大家不要下去的信息。阻碍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核心是城乡差距大,长期存在的二元结构及其与日俱来的弊端,使得毕业生从内心里排斥到基层就业。所以,毕业生树立到基层就业的观念将和城乡一体化一样是一是长期过程。
二、大学生基层就业心理特征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政策因素
1、相关保障和激励制度不能落实到位
宁波市相关研究表明[4],大学生村官处于一种“非官、非民”模糊性身份,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相当尴尬,一般安排担任书记助理或主任助理等副职,若想干到正职,其选举程序则与《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相悖,有关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这类非本村户籍人员的被选举权利;由于现有的激励制度不奏效,待遇低、提拔难、扶持少等原因,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人员流动性大;缺乏健全的大学生村官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现有的考评政策往往操作性不强,奖惩力度不够。
2、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缺乏可操作性
现有的基层就业扶持政策仅仅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和要求,缺乏明确界定,因此,如何解读、如何执行则全盘交付地方政府。如2010年起开始的“硕师计划”规定“在艰苦边远地区、农村和中小城市社区己连续工作2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报考研究生时,录取高校要根据其在基层的工作年限,初试成绩给予适当加分,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但是,加分基于总分加,还是基于比例加,以及加多少,缺乏相应的细则。优先录取的“同等条件”的标准是什么。这种不明细的政策存在执行偏差的可能性,影响政策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大大降低了政策的吸引力,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3、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缺乏长效性
目前引导和鼓励高职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主要方式以政府吸纳为主,但往往很多基层政府没有很好地考虑如何发挥大学生在服务基层中的作用,而更多地让他们成为乡镇各行政管理部门的补充人力,未能真正起到到基层锻炼、为基层服务的作用,这种运行机制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制度设计的初衷,也影响了在基层就业的高职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同时,虽然各地基层政府出台了许多吸引大学生的优惠政策,但是缺乏如何留住以及如何培养锻炼大学生能力的相关政策。此外,由于地方政府资金不足、人力缺乏等原因,为了完成上级指派的高职学生基层就业任务。
(二)学校因素
1、高校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是以适应城市工作岗位作为准则设计和实施的,这种体制导致大学生对基层及农村缺乏了解,对到基层就业缺乏信心。因此,必须要加强就业指导,端正学生的就业态度,树立到基层就业的信心。然而,目前高校就业教育的内容集中在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两大体系上。由于就业指导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还跟不上学生的需求,课程开发大多缺乏本土化的课程体系,课程实际效果不太明显,学生没有真正的受益。课程中没有很好地将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和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人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价值观等内容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的教育。所以大部分毕业生在择业时还主要停留在就业层面上,个人功利主义色彩明显,没有真正思考自己的价值观,普遍缺乏将实现个人理想置身于祖国和社会发展的浪潮中的意识,对到基层就业的意义理解不够深刻。 2、高校基层就业政策宣传解读不足
在基层就业的政策解读方面,高校缺乏深入的宣讲和解读,以致于很多大学生对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了解不多,认识不到位。例如,不少学校只是通过学校网页及通知的形式下发相关文件,很少组织专场讲座解读国家相关优惠政策,也没有做好组织动员工作, 致使毕业生对到基层就业的路径和前景了解不清晰。甚至一些本来有意愿去基层就业的毕业生由于信息不畅通而未能如愿以偿。
3、就业心理辅导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多数未对学生开展专门的就业心理辅导。高职院校较少关注学生在求职就业的过程 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即将毕业的学生缺乏就业心理辅导,没有很好地指导学生克服就 业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心理问题,这也加大了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
三、个体因素
(一)克服环境客观因素能力缺乏
基层是锻炼人磨砺人的地方,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的地方,更是帮助我们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地方。基层就业要求大学生去祖国需要的地方,环境当然不如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优越,更有可能是艰苦;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大学生大多处于养尊处优的生活环境,没吃过苦,没受过挫折,缺乏客服困难、抗压能力。这也是基层就业难以使广大大学生响应的原因。
(二)就业价值取向失衡
部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社会价值观薄弱,更多是看重职业的个人价值。注重经济价值、功利主义思想较为突出。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通常把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名声等因素放在首要位置,而对专业知识能否得到发挥、自身能力能否得到提高、对社会贡献大小、对自己整体职业生涯发展是否有利等却不甚看重。《 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明确要求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帮助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5]。基层就业是实现社会价值的选择,而相悖于经济价值取向,这也使得大学生对基层就业的兴趣大大减低。
(三)思想落后,就业观念陈旧
与严峻就业形势相对应的是,仍有许多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出身城市的大学生担心下基层容易回城市难、 晋升更难, 使他们到基层就业望而却步;而农村籍的大学生也不愿到基层,希望能留在大城市,或成为国家公务员和干部,为家庭带来荣耀和庇护。很多毕业生仍存在“找个终身制工作”“到机关事业部门就业”“到城市、待遇好的地方就业”等陈旧观念,致使大学生到基层就业难以全面展开
三、 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心理调适策略
(一)完善大学生基层就业相关政策
1、落实相关保障和激励制度
国家和政府应健全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服务体系,维护其合法权益,明确其社会地位与身份;完善激励制度,提高待遇、扶持,以提高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罗列奖惩明细;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各方面优惠;落实户口迁移和完善人事代理服务等方面规定;提供学习深造、公务员录用等优惠待遇和去留自由的保护政策;在生活保障金和创业风险基金、贷款担保或贴息补贴上给基层自主创业大学生开通绿色通道。提高政策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使政策达到预期效果。
2、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在招收大学生入职的同时,制定锻炼其能力的相关政策,完善其各方面能力,并提供活动性的创业机会,让大学生有益处的新思想得到发挥与实现;建立正常的退出机制,促进大学生村官和社工队伍的新陈代谢,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优配置的实际需要,有利于保持大学生村官和社工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依法加大对用人单位在签订合同,兑现劳动薪资和缴纳“ 五险一金”的监督和检查。能确保及时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基层的配套设施也应大幅度的提高,增加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兴趣和积极性。
3、加强政策引导,营造浓厚的基层就业氛围
全社会也要唱响大学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大力宣传各项优惠政策和毕业生扎根基层的模范事迹和先进典型,使大学生对基层就业有新的认识,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基层就业观念,使到基层工作的大学生安心基层,服务基层,进而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到基层。
(二)完善高等院校的教育培养
各大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基层就业教育与指导,对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制定长远措施,高校应根据基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合理设置相关专业,根据大学生毕业以后的就业意向,分层次、分类别教学,让有到基层工作意向的大学生能够提前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帮助毕业生能及早熟悉与适应基层工作。加强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教育与引导,把到基层就业、创业内容纳入就业指导课程中,注重大学生正确基层就业观念的树立和适应能力培养,让学生及早接触基层就业的思想与近况发展,同时让其明白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肩负的使命,使正确的基层就业观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从而避免了基层心理困扰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基层就业观,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大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能只顾及个人利益,与短期的经济效应,而应以实现自我价值为目标、为建设国家为理想努力奋斗;其次,大学生应做好充足的心理调适,从心理上对于基层就业要正确对待和接纳,逐渐了解当前的基层就业形势,如国家目前正在推进的大学生村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特设岗位教师等面向基层的就业计划,树立正确的基层就业观,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再者,大学更是吸收新知识新技术的阶段,认知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学会自我规划,不断从各方面完善自我,提升各方面的能力,为以后就业基层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孔沛球.大学生村官与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的思考与探讨 [T].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3):20-21
[2] 麦可思研究.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2012.6.1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