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孝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仁的重要内容,也是道德的基本要求。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儒家思想成为批判的对象,而现代中国人对于孝的概念日渐淡漠,把孝重新整理重新建立起来也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凡事都有两面性,孝也不例外。孝在古代被帝王所利用,用来统治国家和人民,也必然会有一些愚忠、愚孝。但内在的自发的生命情感却是我们现在需要去学习、去重新建构的。
【关键词】孝;内在;社会;情感
《说文解字》解释篆体孝字为:“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上为老,下为子,顺从父母、侍奉父母即为孝。《诗经·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就如浩浩苍天,无穷无尽。《论语》中有很多关于孝的内容,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大学》:“孝者,所以事君也。” 《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也是说要顺从父母,侍奉父母,追孝于前人,继承先人之志。《孝经》中开宗明义章就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予的,不敢损毁伤害,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扬名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有显赫的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的,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孝是儒家德目中最重要的范畴,居于核心的位置。儒家讲礼,礼讲天伦,而孝又与天伦有关。孝最初的侍奉父母,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从事亲开始推延到忠君和天地之孝。这种推延就是血缘到拟血缘的扩充。
地球从有生命,到人类的产生,也就有了社会。社会就是无数个家庭所组成,而维系这个家庭最重要的除了经济之外,就是伦理情感,这种情感是约定俗成的,是人们内心自发的,是社会所必需的。同一血缘关系中,要得到安定繁荣,就需要互相关心爱护,父母有责任抚养、教育、爱护子女。与此相应的,子女应该尊敬、照顾、赡养父母。下一辈对上一辈的这种情感便是孝,如果没有这份感情,子女孝敬父母就如饲养动物一样。帝制时代的中国社会小到每个家庭,大到统治者都是遵循着血缘宗法制。居于上层社会的统治者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也就注定了统治者必然会提倡孝道。孝,作为人们约定俗成的观念,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我约束,不是外在律令所强加的,是自己通过修身养性而达到的,自觉遵守的,类似于绝对命令、绝对律令。儒家思想中很重要的是讲推己及人的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儒家所讲的义便是来源于情,它是礼背后的一种内心的情感和感受,礼背后的这种精神便是基于我们内心的真实的情感,自觉自我的内心约束。从寻情到重义到讲礼,才能有礼制社会,也就不难看出儒家把孝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论语·学而》篇中记载“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就是说,子女在父母面前要孝,出门要尊敬兄长,言行谨慎而有诚信,广泛亲近有仁爱的人、仁德的人,这样才有余力学习各种文化知识。由此可见,孔子认为在学习文化知识之前,应该先尽孝道,也证明了孔子把孝放在很高的位置。
自《孝经》产生后,孝变成了礼教的核心。孝在经历了世俗化、工具化的过程,容易被现实、政治所利用。极端化会变成愚忠、愚孝。在《二十四孝图》中好多故事都表现了这一问题。孝被政治所利用,就需要移孝作忠。而这种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带来的现实困境,就是这种发自内心的生命情感变成了维持社会权威的工具,是孝的扭曲和异化。被现实、政治所利用的这种异化的、扭曲的孝是需要转化的,以前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要把基于生命情感的孝与礼教中的孝相区分,回归孝的本义。
孝的产生是自然而然的,符合社会的发展,符合国家的需要。孝道代代相传,上一代是为下一代做表率。在《太平御览》中记载的一个很有意义的实例:有个中年人很讨厌已经年迈的父亲,打算把老父亲抛弃到荒野。中年人的儿子叫原谷,他苦苦哀求父亲不要做不孝的事情。可是父亲不听他的,仍然用担架把老父亲抬出去丢了。原谷尾随其后把担架抬回家。父亲便问他:“为什么还要把这东西捡回来?”原谷就说:“等您老了,也用它把您抬出去。”父亲听了觉得很惭愧,便把老父亲又抬了回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都有老的那一天,都会生病甚至不能自理,老人其实和小孩一样是很需要人关爱的,上一代的人应该做出好的表率,不然就是引火自焚。
由于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人的价值观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家庭伦理道德已经大不如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取代了往昔的亲密情感。老无所依、养而不敬等等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我们更加呼唤亲情,呼唤往日家的温暖,也就使得孝的重建刻不容缓。孝如果能真正意义的重建,对于中国自身的发展,中国立足于世界的发展都是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通过各种做法,比如从教育入手,在家庭、学校以及传播媒介的影响下,营造一种文化、社会氛围。去启发、唤醒人们内在的生命情感。确立中国人作为中国人最根本的精神和信仰。这个不变得孝的本身,就是我们将要努力去寻找的。
参考文献:
[1] 黄义英.论孝与治[J].孔子研究. 2013(03)
[2] 刘晓玲.中国古代孝论文献综述[J].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3(01)
[3] 赵晓耕,卢楠.《唐律疏议》之不孝制度——“得意忘形”[J]. 广东社会科学. 2012(04)
【关键词】孝;内在;社会;情感
《说文解字》解释篆体孝字为:“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上为老,下为子,顺从父母、侍奉父母即为孝。《诗经·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就如浩浩苍天,无穷无尽。《论语》中有很多关于孝的内容,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大学》:“孝者,所以事君也。” 《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也是说要顺从父母,侍奉父母,追孝于前人,继承先人之志。《孝经》中开宗明义章就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予的,不敢损毁伤害,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扬名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有显赫的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的,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孝是儒家德目中最重要的范畴,居于核心的位置。儒家讲礼,礼讲天伦,而孝又与天伦有关。孝最初的侍奉父母,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从事亲开始推延到忠君和天地之孝。这种推延就是血缘到拟血缘的扩充。
地球从有生命,到人类的产生,也就有了社会。社会就是无数个家庭所组成,而维系这个家庭最重要的除了经济之外,就是伦理情感,这种情感是约定俗成的,是人们内心自发的,是社会所必需的。同一血缘关系中,要得到安定繁荣,就需要互相关心爱护,父母有责任抚养、教育、爱护子女。与此相应的,子女应该尊敬、照顾、赡养父母。下一辈对上一辈的这种情感便是孝,如果没有这份感情,子女孝敬父母就如饲养动物一样。帝制时代的中国社会小到每个家庭,大到统治者都是遵循着血缘宗法制。居于上层社会的统治者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也就注定了统治者必然会提倡孝道。孝,作为人们约定俗成的观念,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我约束,不是外在律令所强加的,是自己通过修身养性而达到的,自觉遵守的,类似于绝对命令、绝对律令。儒家思想中很重要的是讲推己及人的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儒家所讲的义便是来源于情,它是礼背后的一种内心的情感和感受,礼背后的这种精神便是基于我们内心的真实的情感,自觉自我的内心约束。从寻情到重义到讲礼,才能有礼制社会,也就不难看出儒家把孝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论语·学而》篇中记载“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就是说,子女在父母面前要孝,出门要尊敬兄长,言行谨慎而有诚信,广泛亲近有仁爱的人、仁德的人,这样才有余力学习各种文化知识。由此可见,孔子认为在学习文化知识之前,应该先尽孝道,也证明了孔子把孝放在很高的位置。
自《孝经》产生后,孝变成了礼教的核心。孝在经历了世俗化、工具化的过程,容易被现实、政治所利用。极端化会变成愚忠、愚孝。在《二十四孝图》中好多故事都表现了这一问题。孝被政治所利用,就需要移孝作忠。而这种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带来的现实困境,就是这种发自内心的生命情感变成了维持社会权威的工具,是孝的扭曲和异化。被现实、政治所利用的这种异化的、扭曲的孝是需要转化的,以前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要把基于生命情感的孝与礼教中的孝相区分,回归孝的本义。
孝的产生是自然而然的,符合社会的发展,符合国家的需要。孝道代代相传,上一代是为下一代做表率。在《太平御览》中记载的一个很有意义的实例:有个中年人很讨厌已经年迈的父亲,打算把老父亲抛弃到荒野。中年人的儿子叫原谷,他苦苦哀求父亲不要做不孝的事情。可是父亲不听他的,仍然用担架把老父亲抬出去丢了。原谷尾随其后把担架抬回家。父亲便问他:“为什么还要把这东西捡回来?”原谷就说:“等您老了,也用它把您抬出去。”父亲听了觉得很惭愧,便把老父亲又抬了回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都有老的那一天,都会生病甚至不能自理,老人其实和小孩一样是很需要人关爱的,上一代的人应该做出好的表率,不然就是引火自焚。
由于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人的价值观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家庭伦理道德已经大不如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取代了往昔的亲密情感。老无所依、养而不敬等等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我们更加呼唤亲情,呼唤往日家的温暖,也就使得孝的重建刻不容缓。孝如果能真正意义的重建,对于中国自身的发展,中国立足于世界的发展都是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通过各种做法,比如从教育入手,在家庭、学校以及传播媒介的影响下,营造一种文化、社会氛围。去启发、唤醒人们内在的生命情感。确立中国人作为中国人最根本的精神和信仰。这个不变得孝的本身,就是我们将要努力去寻找的。
参考文献:
[1] 黄义英.论孝与治[J].孔子研究. 2013(03)
[2] 刘晓玲.中国古代孝论文献综述[J].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3(01)
[3] 赵晓耕,卢楠.《唐律疏议》之不孝制度——“得意忘形”[J]. 广东社会科学.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