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2000年12月~2007年12月共行纤维胃镜检查1400例,检出消化性溃疡147例,检出率10.5%。年龄13个月~14岁,平均9.52±2.91岁。男97例,女50例;男∶女为1.94∶1。十二指肠溃疡128例(87.1%),胃溃疡17例(11.6%),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2例(1.4%)。
消化性溃疡的部位和形态:17例胃溃疡中单发12例,发生于胃窦部6例,胃角中段3例,胃体大弯1例,幽门管溃疡2例;多发性溃疡5例,胃窦部+胃角3例,胃窦+胃角+幽门管1例,胃窦对吻性溃疡1例。17例GU共有溃疡23个,圆形占87%(20/23),线形占(2/23),不规则形占4.3%(1/23)。
十二指肠溃疡发生于球部95.3%(122/128),球降交界处2.3%(3/128),球后溃疡2.3%(3/128)。单发溃疡57例,占44.5%(57/128),其中圆形溃疡占80.7%(46/57),椭圆形溃疡占14.0%(8/57),线形溃疡占5.3%(3/57);多发溃疡占13.3%(17/128)。2例复合性溃疡均发生于胃窦和十二指肠球部。
并发症: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占8.2%(12/147),幽门梗阻占1.4%(2/147)。幽门螺杆菌检出率:对106例患儿(GU17例、DU87例、复合性溃疡2例)行胃黏膜Hp检测,结果胃溃疡Hp检出率为23.5%(4/17),十二指肠溃疡中Hp检出率为64.4%(56/87),2例复合性溃疡中1例Hp阳性。
治疗及预后:全部病例以雷尼替丁2~4mg/(kg•日)单独或加次枸橼酸铋钾羟氨苄青霉素、制酸剂等治疗。
结 果
除1例幽门梗阻治疗8周没有改善而行手术治疗外,其余均于6周内临床痊愈。38例患儿于治疗后1个月复查胃镜,35例愈合,2例溃疡缩小,1例未愈合。11例患儿因症状复发再度纤维胃镜检查证实溃疡复发,复发时间0.5~4年,均伴Hp检查阳性,予雷尼替丁联合次枸橼酸铋钾和羟氨苄青霉素治疗8周,溃疡愈合,随访1年,2例分别于停药后半个月、半年复发,Hp阳性;9例未复发,Hp转阴。
讨 论
消化性溃疡已是儿科常见病。6岁以前患儿继发性溃疡较多,胃溃疡发生率高;6岁以后以原发性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多见。
近年来,大多学者认为Hp是消化性溃疡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因素,本组十二指肠溃疡患儿64.4%检出Hp。Hp促发十二指肠溃疡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胃酸分泌过多。十二指肠被过度酸化,导致胃十二指肠胃内胃上皮化生,Hp在球部生存繁殖诱发慢性炎症,在其他致溃疡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十二指肠溃疡。②可能刺激胃窦分泌胃泌素增多,加重十二指肠酸化。胃溃疡患儿Hp检出率低,本组只有23.5%,可能与胃溃疡多发生在6岁以前,而6岁以前小儿溃疡病中继发性溃疡较多有关。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幽门梗阻为消化性溃疡三大并发症。本组发生上消化道出血8.2%,幽门梗阻1.4%,无穿孔者。
小儿胃黏膜再生能力强,当诱发溃疡的因素去除或被控制后,溃疡很快愈合,H2受体拮抗剂以雷尼替丁为好,剂量2~4mg/(kg•日),对伴Hp感染者,主张同时以铋剂、抗生素进行抗Hp治疗。十二指肠溃疡1年复发率28%~35%,50%~70%成年会复发。胃溃疡较少复发。本组有11例患儿经雷尼替丁治疗后0.5~4年复发,均伴Hp阳性,经抗Hp治疗,5例随访无复发,Hp转阴,2例Hp仍阳性,停药半年内再度复发,表明Hp与十二指肠溃疡复发有关[1]。
参考文献
1 黄曲惠.小儿消化性溃疡47例分析.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2):214.
2000年12月~2007年12月共行纤维胃镜检查1400例,检出消化性溃疡147例,检出率10.5%。年龄13个月~14岁,平均9.52±2.91岁。男97例,女50例;男∶女为1.94∶1。十二指肠溃疡128例(87.1%),胃溃疡17例(11.6%),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2例(1.4%)。
消化性溃疡的部位和形态:17例胃溃疡中单发12例,发生于胃窦部6例,胃角中段3例,胃体大弯1例,幽门管溃疡2例;多发性溃疡5例,胃窦部+胃角3例,胃窦+胃角+幽门管1例,胃窦对吻性溃疡1例。17例GU共有溃疡23个,圆形占87%(20/23),线形占(2/23),不规则形占4.3%(1/23)。
十二指肠溃疡发生于球部95.3%(122/128),球降交界处2.3%(3/128),球后溃疡2.3%(3/128)。单发溃疡57例,占44.5%(57/128),其中圆形溃疡占80.7%(46/57),椭圆形溃疡占14.0%(8/57),线形溃疡占5.3%(3/57);多发溃疡占13.3%(17/128)。2例复合性溃疡均发生于胃窦和十二指肠球部。
并发症: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占8.2%(12/147),幽门梗阻占1.4%(2/147)。幽门螺杆菌检出率:对106例患儿(GU17例、DU87例、复合性溃疡2例)行胃黏膜Hp检测,结果胃溃疡Hp检出率为23.5%(4/17),十二指肠溃疡中Hp检出率为64.4%(56/87),2例复合性溃疡中1例Hp阳性。
治疗及预后:全部病例以雷尼替丁2~4mg/(kg•日)单独或加次枸橼酸铋钾羟氨苄青霉素、制酸剂等治疗。
结 果
除1例幽门梗阻治疗8周没有改善而行手术治疗外,其余均于6周内临床痊愈。38例患儿于治疗后1个月复查胃镜,35例愈合,2例溃疡缩小,1例未愈合。11例患儿因症状复发再度纤维胃镜检查证实溃疡复发,复发时间0.5~4年,均伴Hp检查阳性,予雷尼替丁联合次枸橼酸铋钾和羟氨苄青霉素治疗8周,溃疡愈合,随访1年,2例分别于停药后半个月、半年复发,Hp阳性;9例未复发,Hp转阴。
讨 论
消化性溃疡已是儿科常见病。6岁以前患儿继发性溃疡较多,胃溃疡发生率高;6岁以后以原发性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多见。
近年来,大多学者认为Hp是消化性溃疡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因素,本组十二指肠溃疡患儿64.4%检出Hp。Hp促发十二指肠溃疡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胃酸分泌过多。十二指肠被过度酸化,导致胃十二指肠胃内胃上皮化生,Hp在球部生存繁殖诱发慢性炎症,在其他致溃疡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十二指肠溃疡。②可能刺激胃窦分泌胃泌素增多,加重十二指肠酸化。胃溃疡患儿Hp检出率低,本组只有23.5%,可能与胃溃疡多发生在6岁以前,而6岁以前小儿溃疡病中继发性溃疡较多有关。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幽门梗阻为消化性溃疡三大并发症。本组发生上消化道出血8.2%,幽门梗阻1.4%,无穿孔者。
小儿胃黏膜再生能力强,当诱发溃疡的因素去除或被控制后,溃疡很快愈合,H2受体拮抗剂以雷尼替丁为好,剂量2~4mg/(kg•日),对伴Hp感染者,主张同时以铋剂、抗生素进行抗Hp治疗。十二指肠溃疡1年复发率28%~35%,50%~70%成年会复发。胃溃疡较少复发。本组有11例患儿经雷尼替丁治疗后0.5~4年复发,均伴Hp阳性,经抗Hp治疗,5例随访无复发,Hp转阴,2例Hp仍阳性,停药半年内再度复发,表明Hp与十二指肠溃疡复发有关[1]。
参考文献
1 黄曲惠.小儿消化性溃疡47例分析.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