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科技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形成,青年价值观和社会意识多元化趋势,给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新形势,高师院校如何进一步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合格的师资人才,是历史赋予师范院校的一个时代性课题。
一 人文素质教育的回归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纵观我国几千年的教育发展史,其经历了从综合向分化的过程。最早的教育是综合的教育,如孔子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既有德的方面,也有智和体的方面,既有科学的教育,也有人文的教育,是浑然一体的。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教育才从教育中分离出来,并在20世纪成为教育的主流。人文学科由于它的非生产性、非赢利性和非直接性,其主导地位逐步被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所取代。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也突显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新中国成立之初,仿照前苏联教育模式将教育直接纳入了以实现工业化为目标的经济建设上来,形成了强烈的功利主义和科学主义的价值取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奉行的智育至上、考试至上的“应试教育”,也严重削弱了教育的人文属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传统教育重视人伦教化、道德养成的特点;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乃至本世纪以来,教育的人文意义与价值正引起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和教改实践的关注。长时间人文教育的缺失,使我国的高等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清华学子刘海洋的伤熊事件、云南大学马家爵丧失人性的疯狂之举,都给我们敲响了人文素质教育的警钟。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扬叔子教授总结了我国高等教育四个方面的缺陷: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人文素质欠缺;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学术视野与学术基础不够;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扎实的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个性发展不足。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对于物质宇宙的了解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而言,都是过去的时代所不敢想像的。但技术的膨胀与人的精神家园的失落,又使得我们不得不反思与重新认识科学和人文的教育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提出了教育的四个目的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认为2l世纪的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作为中心,教育不再是为了升学与谋生,而是为了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展示人的个性,集中体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由此可见,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自我完善,教育的基本作用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情感和想象方面的自由。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共识,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致方向。
二 高师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合格师资人才的需要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我国古籍《易经》“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素质”也称文化素质,是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的总和,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伦理道德、文明礼仪、政治理论、历史和哲学等方面的修养,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人文素质教育是以养成人的内在的、综合的、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为宗旨的大文化的教育,它在传授知识和发挥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是学校在学科的环境与制度、教师与学生、教学与课程、校园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理性文化的渗透,培养学生尊重文化、尊重生活、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激励学生勇于追求真理,注重品德修养,引导其进行精神上的探索,达到变知识为智慧、变教育为德性、变方法为能力的目的。
高师院校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注重师资人才的健全发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合格师资人才的良好综合素质的最有效途径。首先,在知识层面上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哲学、文学、历史、法律、艺术等知识有基本的了解,广博的知识结构必将内化成学生自身的智慧,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意志品格得到提升,从而实现客观地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进一步理解周围的世界;其次,在修养层面上能提高学生的文明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心理素质、文明的言行举止、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之重塑学生的政治立场、思想信仰和精神境界,培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为国家、民族服务的事业心、责任感;再次,在能力层面上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创造能力,养成一定的理论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能正确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创新能力、辨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这种集知识、修养、能力“三位一体”的综合素质的理想构建,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本精神的教育和熏陶,通过理性与信念的追溯,使之获得立于身、立于家、立于国、立于天地之间的根本道理,促使学生养成自强不息、刚毅奋进的人生态度,不断提高师范生的思想境界、精神情操、认识能力、文化教养,促使他们成长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师资人才。
三 高师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实现途径
1 明确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师范性。人文素质教育中突出师范性,具体而言应体现在两点:首先,是高尚人格与师德的培养。在教育活动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应基于教师的人格,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体现。高师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在多种文化知识的学习中,获得巨大精神力量的支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后内化为为人师表的高尚道德情操。其次,是广博知识的积累。学高为师,教师是人类文明、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学识渊博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人文教育中突出师范性,即注重培养对象必备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相关知识的博览,达到两者互补、触类旁通、全面发展,为未来从事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推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有科学精神的人文教育,才是有价值的人文教育;同样,有人文精神的科学教育,才是有价值的科学教育。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之间的关系具有依存性、一致性和包容性。人文精神侧重于求善、求美,科学精神侧重于求真,而真、善、美的高度统一则构成了人类精神的整体。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相互依存、结合和互补关系还缺乏明确的认识。由于没有理清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导致科学教育得不到人文教育的支撑与补充,使科学教育缺乏人文文化的根基。因此,加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整合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理顺科学文化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使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成为广大师生深刻认同后的群体意识,成为稳定的价值和规范体系,进而为追求真、创造美、坚守善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撑。
3 在专业教育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我国现阶段的高等师范教育就其本质而言,仍然是一种专业教育,与这相关的专业课教学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占有绝对的优势。“专业学习是大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和关注重点,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显示出较强的自觉性、主动性和意志力。同时,学生同专业教师接触最频繁,专业教师也最受学生尊重。因此,在专业教育中融人人文素质教育,一是要充分发掘教材中自然科学的人文内涵,专业教师也要在课堂上善于渗透人文知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人文素质。二是发挥专业课教师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专业教师以自身思辨的、情感的、道德的、高尚的人格力量激励学生,影响他们的志趣,启发他们的思路,振奋他们的精神,使“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不仅体现于对专业知识的传授,也体现在思想道德的引导上。
4 营造多元和谐的校园人文氛围。要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学校必须营造一种和谐的人文教育氛围。涂又光先生曾把学校比作“泡菜坛子”,也就是强调了学校氛围的重要性。营造多元和谐的人文化氛围,一要建构“讲座、读书、交流”三位一体的校园“人文工程”,引导学生读文、史、哲、艺等方面的经典名著,帮助学生认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崇尚真理、追求上进的人生信仰;二要开展融思想性、学术性、艺术性、时代性、实践性、广泛性、多样性、自主性等特点于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促使大学生去思考、理解、感悟,引导学生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净化灵魂、升华人格、陶冶情操、完善自我;三是要建设一批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优美的校园人文景观既美化了校园,又能让师生的情操得到净化和升华,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美的心灵,陶冶高尚的情操。
一 人文素质教育的回归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纵观我国几千年的教育发展史,其经历了从综合向分化的过程。最早的教育是综合的教育,如孔子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既有德的方面,也有智和体的方面,既有科学的教育,也有人文的教育,是浑然一体的。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教育才从教育中分离出来,并在20世纪成为教育的主流。人文学科由于它的非生产性、非赢利性和非直接性,其主导地位逐步被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所取代。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也突显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新中国成立之初,仿照前苏联教育模式将教育直接纳入了以实现工业化为目标的经济建设上来,形成了强烈的功利主义和科学主义的价值取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奉行的智育至上、考试至上的“应试教育”,也严重削弱了教育的人文属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传统教育重视人伦教化、道德养成的特点;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乃至本世纪以来,教育的人文意义与价值正引起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和教改实践的关注。长时间人文教育的缺失,使我国的高等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清华学子刘海洋的伤熊事件、云南大学马家爵丧失人性的疯狂之举,都给我们敲响了人文素质教育的警钟。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扬叔子教授总结了我国高等教育四个方面的缺陷: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人文素质欠缺;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学术视野与学术基础不够;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扎实的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个性发展不足。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对于物质宇宙的了解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而言,都是过去的时代所不敢想像的。但技术的膨胀与人的精神家园的失落,又使得我们不得不反思与重新认识科学和人文的教育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提出了教育的四个目的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认为2l世纪的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作为中心,教育不再是为了升学与谋生,而是为了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展示人的个性,集中体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由此可见,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自我完善,教育的基本作用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情感和想象方面的自由。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共识,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致方向。
二 高师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合格师资人才的需要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我国古籍《易经》“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素质”也称文化素质,是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的总和,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伦理道德、文明礼仪、政治理论、历史和哲学等方面的修养,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人文素质教育是以养成人的内在的、综合的、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为宗旨的大文化的教育,它在传授知识和发挥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是学校在学科的环境与制度、教师与学生、教学与课程、校园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理性文化的渗透,培养学生尊重文化、尊重生活、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激励学生勇于追求真理,注重品德修养,引导其进行精神上的探索,达到变知识为智慧、变教育为德性、变方法为能力的目的。
高师院校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注重师资人才的健全发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合格师资人才的良好综合素质的最有效途径。首先,在知识层面上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哲学、文学、历史、法律、艺术等知识有基本的了解,广博的知识结构必将内化成学生自身的智慧,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意志品格得到提升,从而实现客观地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进一步理解周围的世界;其次,在修养层面上能提高学生的文明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心理素质、文明的言行举止、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之重塑学生的政治立场、思想信仰和精神境界,培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为国家、民族服务的事业心、责任感;再次,在能力层面上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创造能力,养成一定的理论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能正确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创新能力、辨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这种集知识、修养、能力“三位一体”的综合素质的理想构建,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本精神的教育和熏陶,通过理性与信念的追溯,使之获得立于身、立于家、立于国、立于天地之间的根本道理,促使学生养成自强不息、刚毅奋进的人生态度,不断提高师范生的思想境界、精神情操、认识能力、文化教养,促使他们成长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师资人才。
三 高师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实现途径
1 明确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师范性。人文素质教育中突出师范性,具体而言应体现在两点:首先,是高尚人格与师德的培养。在教育活动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应基于教师的人格,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体现。高师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在多种文化知识的学习中,获得巨大精神力量的支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后内化为为人师表的高尚道德情操。其次,是广博知识的积累。学高为师,教师是人类文明、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学识渊博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人文教育中突出师范性,即注重培养对象必备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相关知识的博览,达到两者互补、触类旁通、全面发展,为未来从事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推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有科学精神的人文教育,才是有价值的人文教育;同样,有人文精神的科学教育,才是有价值的科学教育。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之间的关系具有依存性、一致性和包容性。人文精神侧重于求善、求美,科学精神侧重于求真,而真、善、美的高度统一则构成了人类精神的整体。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相互依存、结合和互补关系还缺乏明确的认识。由于没有理清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导致科学教育得不到人文教育的支撑与补充,使科学教育缺乏人文文化的根基。因此,加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整合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理顺科学文化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使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成为广大师生深刻认同后的群体意识,成为稳定的价值和规范体系,进而为追求真、创造美、坚守善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撑。
3 在专业教育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我国现阶段的高等师范教育就其本质而言,仍然是一种专业教育,与这相关的专业课教学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占有绝对的优势。“专业学习是大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和关注重点,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显示出较强的自觉性、主动性和意志力。同时,学生同专业教师接触最频繁,专业教师也最受学生尊重。因此,在专业教育中融人人文素质教育,一是要充分发掘教材中自然科学的人文内涵,专业教师也要在课堂上善于渗透人文知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人文素质。二是发挥专业课教师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专业教师以自身思辨的、情感的、道德的、高尚的人格力量激励学生,影响他们的志趣,启发他们的思路,振奋他们的精神,使“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不仅体现于对专业知识的传授,也体现在思想道德的引导上。
4 营造多元和谐的校园人文氛围。要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学校必须营造一种和谐的人文教育氛围。涂又光先生曾把学校比作“泡菜坛子”,也就是强调了学校氛围的重要性。营造多元和谐的人文化氛围,一要建构“讲座、读书、交流”三位一体的校园“人文工程”,引导学生读文、史、哲、艺等方面的经典名著,帮助学生认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崇尚真理、追求上进的人生信仰;二要开展融思想性、学术性、艺术性、时代性、实践性、广泛性、多样性、自主性等特点于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促使大学生去思考、理解、感悟,引导学生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净化灵魂、升华人格、陶冶情操、完善自我;三是要建设一批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优美的校园人文景观既美化了校园,又能让师生的情操得到净化和升华,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美的心灵,陶冶高尚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