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学习力是指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化学学习并完成化学学习活动的动力、毅力、能力和创新力等综合能力,即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和素质。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学生若能认真完成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实验以及课后小实验,不仅使学生获得关于化学现象生动的感性知识,还有助于对于化学概念、原理的理解,加强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因实验具有直观性和实践性,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综合归纳的能力。新课程加强探究实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通过化学实验平台,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发展了学生的化学学习力,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本文通过新课程鲁科版(必修)化学1《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探究实验教学实践,如何来实现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化学学习力的发展,进行教学尝试。
1基于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提升化学学习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以满腔热情主动地学习,就能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不知疲倦地探索知识。化学实验具有鲜明、生动、新奇、有趣的特点,通过实验,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领悟化学的魅力,从化学的实验观象的精彩变化中洞察到实验的内涵,使学生在实验乐趣中掌握知识,推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知识,促进学生学习力的发展。
在探究铁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教学中,首先通过实验展示铁的各种化合物,让学生仔细地观察它们的物理性质,可观察到各种各样的颜色,如FeSO4晶体是绿色的,Fe(OH)2沉淀是白色的,Fe(OH)3沉淀是红褐色的,FeCl3晶体是黄色的,Fe2O3粉末是红棕色的,黑色的FeO和Fe3O4固体,血红色的Fe(SCN)3溶液。另外,物质之间的转化也出现特征的颜色变化,如:FeCl2溶液滴入NaOH溶液,出现浅绿色溶液变白色沉淀又变灰绿色沉淀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FeCl3溶液滴入KSCN溶液,立即出现鲜艳的血红色溶液,FeCl3溶液滴入苯酚又出现紫色溶液,丰富多彩的颜色变化激发了学生探究铁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求知欲望和兴趣。
2基于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提升化学学习力
化学实验是实现化学教学目标的基本手段,是实现手、眼、脑综合运用的过程,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一个学生具备娴熟、规范的实验操作能力是学生化学学习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性质实验涉及的实验操作很多,如药品的取用、试剂的滴加、试管的使用、胶头滴管的使用均属于实验基本操作。而对于刚上高一不久的学生,这些基本操作要达到熟练、规范、精准的程度,需老师指导,反复强化操作训练,需学生亲身不断地进行化学实验,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独立操作、纠错、再示范、再更正、最后形成规范的实验操作。通过完成该实验能有效的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和动手实践能力。
3基于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探究能力,提高化学学习力
中学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在实验探究教学中,教师设计适当的实验教学情境,学生提出问题或猜想、假设并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研究、分析现象、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学生亲历实验过程,体悟探究过程,培养探究意识,形成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和探究实验的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一种素质。
学习鲁科版必修1“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内容时,教材提供“活动探究”栏目,明确要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以金属铁、氯化亚铁和氯化铁为例进行探究,只是介绍方法导引和工具栏中需要用的实验试剂。而没有具体的实验方案,要求学生根据方法导引介绍的方法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要将Fe2 转化为Fe3 必须加入氧化剂,从所给试剂中应选择新制氯水或硝酸,为了证明有Fe3 生成,应在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看到溶液呈血红色。要将Fe3 转化为Fe2 ,必须加入还原剂,从所给试剂中选择铁粉或铜粉,为了获得明显现象,应在FeCl3溶液中先加KSCN溶液,再加铁粉或铜粉看到血红色褪色,即生成Fe2 ,方案设计好,还需要实验来探究是否可行,是否得到预测的现象和性质,最后总结得出结论。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分析对比,最后自己得出结论,完成对铁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学习,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力。
4基于实验培养学生良好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化学学习力
学会合作、善于交流是学生终生发展必须具备的良好素质之一,合作学习是化学新课程提倡的重要学习方式,它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双边互动的过程,还涉及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在教学中要建立和谐、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合作、充分交流,在实践中培养合作交流能力,而探究实验则提供一个很好有效的平台。在“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教学中,首先是学生交流提出设想,相互分析评价得出实验方案,之后按小组完成实验,组内需要共同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好实验现象,又让学生交流展示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交流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因此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处处是合作与交流,包含了对话、商讨、争论、沟通、协调等合作技能,又包含了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帮助,荣辱与共等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素养品味。
5基于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素养,提高化学学习力
化学教学应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科学素养包含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等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思想的教育,不仅让学生领悟与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一些科学的思想程序,即研究物质性质的科学方法。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具备科学的态度和素养是内在的持久的,将影响他们一生的作用,是终身受益的。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培养和训练,探究实验起了很重要的平台作用。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 — 查找资料 — 分析问题 — 设计实验 — 验证试验 — 得出结论”这正是科学研究产生理论的步骤,本节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遵循这一科学研究过程。
著名化学家、教育学家戴安邦教授说“化学实验是实施全面教育的最有效的教育形式。”强化化学实验教学应是我们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多给学生时间和机会参与化学实验,实验教学中享受化学实验带来的学习乐趣,提升科学品质和素养。让化学实验为学生终身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动手训练和学习的平台,有效促进学生化学学习力的发展。
1基于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提升化学学习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以满腔热情主动地学习,就能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不知疲倦地探索知识。化学实验具有鲜明、生动、新奇、有趣的特点,通过实验,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领悟化学的魅力,从化学的实验观象的精彩变化中洞察到实验的内涵,使学生在实验乐趣中掌握知识,推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知识,促进学生学习力的发展。
在探究铁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教学中,首先通过实验展示铁的各种化合物,让学生仔细地观察它们的物理性质,可观察到各种各样的颜色,如FeSO4晶体是绿色的,Fe(OH)2沉淀是白色的,Fe(OH)3沉淀是红褐色的,FeCl3晶体是黄色的,Fe2O3粉末是红棕色的,黑色的FeO和Fe3O4固体,血红色的Fe(SCN)3溶液。另外,物质之间的转化也出现特征的颜色变化,如:FeCl2溶液滴入NaOH溶液,出现浅绿色溶液变白色沉淀又变灰绿色沉淀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FeCl3溶液滴入KSCN溶液,立即出现鲜艳的血红色溶液,FeCl3溶液滴入苯酚又出现紫色溶液,丰富多彩的颜色变化激发了学生探究铁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求知欲望和兴趣。
2基于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提升化学学习力
化学实验是实现化学教学目标的基本手段,是实现手、眼、脑综合运用的过程,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一个学生具备娴熟、规范的实验操作能力是学生化学学习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性质实验涉及的实验操作很多,如药品的取用、试剂的滴加、试管的使用、胶头滴管的使用均属于实验基本操作。而对于刚上高一不久的学生,这些基本操作要达到熟练、规范、精准的程度,需老师指导,反复强化操作训练,需学生亲身不断地进行化学实验,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独立操作、纠错、再示范、再更正、最后形成规范的实验操作。通过完成该实验能有效的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和动手实践能力。
3基于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探究能力,提高化学学习力
中学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在实验探究教学中,教师设计适当的实验教学情境,学生提出问题或猜想、假设并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研究、分析现象、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学生亲历实验过程,体悟探究过程,培养探究意识,形成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和探究实验的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一种素质。
学习鲁科版必修1“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内容时,教材提供“活动探究”栏目,明确要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以金属铁、氯化亚铁和氯化铁为例进行探究,只是介绍方法导引和工具栏中需要用的实验试剂。而没有具体的实验方案,要求学生根据方法导引介绍的方法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要将Fe2 转化为Fe3 必须加入氧化剂,从所给试剂中应选择新制氯水或硝酸,为了证明有Fe3 生成,应在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看到溶液呈血红色。要将Fe3 转化为Fe2 ,必须加入还原剂,从所给试剂中选择铁粉或铜粉,为了获得明显现象,应在FeCl3溶液中先加KSCN溶液,再加铁粉或铜粉看到血红色褪色,即生成Fe2 ,方案设计好,还需要实验来探究是否可行,是否得到预测的现象和性质,最后总结得出结论。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分析对比,最后自己得出结论,完成对铁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学习,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力。
4基于实验培养学生良好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化学学习力
学会合作、善于交流是学生终生发展必须具备的良好素质之一,合作学习是化学新课程提倡的重要学习方式,它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双边互动的过程,还涉及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在教学中要建立和谐、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合作、充分交流,在实践中培养合作交流能力,而探究实验则提供一个很好有效的平台。在“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教学中,首先是学生交流提出设想,相互分析评价得出实验方案,之后按小组完成实验,组内需要共同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好实验现象,又让学生交流展示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交流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因此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处处是合作与交流,包含了对话、商讨、争论、沟通、协调等合作技能,又包含了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帮助,荣辱与共等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素养品味。
5基于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素养,提高化学学习力
化学教学应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科学素养包含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等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思想的教育,不仅让学生领悟与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一些科学的思想程序,即研究物质性质的科学方法。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具备科学的态度和素养是内在的持久的,将影响他们一生的作用,是终身受益的。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培养和训练,探究实验起了很重要的平台作用。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 — 查找资料 — 分析问题 — 设计实验 — 验证试验 — 得出结论”这正是科学研究产生理论的步骤,本节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遵循这一科学研究过程。
著名化学家、教育学家戴安邦教授说“化学实验是实施全面教育的最有效的教育形式。”强化化学实验教学应是我们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多给学生时间和机会参与化学实验,实验教学中享受化学实验带来的学习乐趣,提升科学品质和素养。让化学实验为学生终身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动手训练和学习的平台,有效促进学生化学学习力的发展。